和RabbitMQ这个项目的缘分好奇怪,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只关注源代码,真的是Erlang开源项目中的典范;现在要在项目中应用RabbitMQ,从新的视角切入,全新的感觉.仿佛旧情人换了新衣,虽是熟稔却有不曾领略的风情. RabbitMQ提供了一整套机制来处理消息的发送,接收,容错,管理,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一篇Rabbits and warrens的文章,是一篇非常棒的入门文章,但是里面忽略了不少细节,我沿着RabbitMQ in Action重新梳理了一遍,笔记于此,备忘. Exchanges
今天安装的erlang和rabbitmq版本不匹配导致出现各种问题,在使用正确版本安装后出现问题,在日志中找到报错信息: {"init terminating in do_boot",{error,{"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asn1.app"}}} 经过调查发现是因为没有将之前版本的erlang卸载干净的原因. 在通过yum卸载完erlang和rabbitmq-server之后,应手动删掉以下目录: rm -rf
测试环境:VMS00781 VMS00782 VMS00386 (centos5.8) 1.先在三台机器上分别安装RabbitMQ Server 2.读取其中一个节点的cookie,并复制到其他节点(节点间通过cookie确定相互是否可通信) 两者之一均可: sudo vim /var/lib/rabbitmq/.erlang.cookie sudo vim $HOME/.erlang.cookie 3.逐个启动节点 sudo service rabbitmq-server start 4.查看
因为本博主之前已经写过了相关的一些安装及集群,可以参考前面的记录,但是由于博最近更换了VM14和centos7,为了适应这些环境,所以后续会逐渐重新搭建相关环境,并对之前的安装思路进一步精简梳理,以期最少的话语,记录最充分的东西,今天发表该文章,但后续也会有更新...... 本博主为了轻便centos7安装的是最小化的无桌面版. linux 最小化版本可能需要的依赖包有:准备yum installbuild-essential openssl openssl-devel unixODBC u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