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ables防火墙可以用于创建过滤(filter)与NAT规则。所有Linux发行版都能使用iptables,因此理解如何配置 iptables将会帮助你更有效地管理Linux防火墙。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iptables,你会觉得它很复杂,但是一旦你理解iptables的工 作原理,你会发现其实它很简单。

首先介绍iptables的结构:iptables -> Tables -> Chains -> Rules. 简单地讲,tables由chains组成,而chains又由rules组成。如下图所示。 
图: IPTables Table, Chain, and Rule Structure
一、iptables的表与链
iptables具有Filter, NAT, Mangle, Raw四种内建表:
1. Filter表
Filter表示iptables的默认表,因此如果你没有自定义表,那么就默认使用filter表,它具有以下三种内建链:
  • INPUT链 – 处理来自外部的数据。
  • OUTPUT链 – 处理向外发送的数据。
  • FORWARD链 – 将数据转发到本机的其他网卡设备上。
2. NAT表
NAT表有三种内建链:
  • PREROUTING链 – 处理刚到达本机并在路由转发前的数据包。它会转换数据包中的目标IP地址(destination ip address),通常用于DNAT(destination NAT)。
  • POSTROUTING链 – 处理即将离开本机的数据包。它会转换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source ip address),通常用于SNAT(source NAT)。
  • OUTPUT链 – 处理本机产生的数据包。
3. Mangle表
Mangle表用于指定如何处理数据包。它能改变TCP头中的QoS位。Mangle表具有5个内建链:
  • PREROUTING
  • OUTPUT
  • FORWARD
  • INPUT
  • POSTROUTING
4. Raw表
Raw表用于处理异常,它具有2个内建链:
  • PREROUTING chain
  • OUTPUT chain
5.小结
下图展示了iptables的三个内建表:
图: IPTables 内建表
二、IPTABLES 规则(Rules)
牢记以下三点式理解iptables规则的关键:
  • Rules包括一个条件和一个目标(target)
  • 如果满足条件,就执行目标(target)中的规则或者特定值。
  • 如果不满足条件,就判断下一条Rules。
目标值(Target Values)
下面是你可以在target里指定的特殊值:
  • ACCEPT – 允许防火墙接收数据包
  • DROP – 防火墙丢弃包
  • QUEUE – 防火墙将数据包移交到用户空间
  • RETURN – 防火墙停止执行当前链中的后续Rules,并返回到调用链(the calling chain)中。
如果你执行iptables –list你将看到防火墙上的可用规则。下例说明当前系统没有定义防火墙,你可以看到,它显示了默认的filter表,以及表内默认的input链, forward链, output链。
# iptables -t filter –list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查看mangle表:
# iptables -t mangle –list
查看NAT表:
# iptables -t nat –list
查看RAW表:
# iptables -t raw –list
!注意:如果不指定 -t选项,就只会显示默认的 filter表。因此,以下两种命令形式是一个意思:
# iptables -t filter –list 
(or) 
# iptables –list
以下例子表明在filter表的input链, forward链, output链中存在规则:
# iptables –list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num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1    RH-Firewall-1-INPUT     all       —         0.0.0.0/0         0.0.0.0/0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num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1      RH-Firewall-1-INPUT   all        –      0.0.0.0/0           0.0.0.0/0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num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RH-Firewall-1-INPUT (2 references)
num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1    ACCEPT    all  –  0.0.0.0/0            0.0.0.0/0
2    ACCEPT    icmp –  0.0.0.0/0            0.0.0.0/0          icmp type 255
3    ACCEPT    esp  –  0.0.0.0/0            0.0.0.0/0
4    ACCEPT    ah  –  0.0.0.0/0            0.0.0.0/0
5    ACCEPT    udp  –  0.0.0.0/0            224.0.0.251        udp dpt:5353
6    ACCEPT    udp  –  0.0.0.0/0            0.0.0.0/0          udp dpt:631
7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tcp dpt:631
8    ACCEPT    all  –  0.0.0.0/0            0.0.0.0/0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9    ACCEPT    tcp  –  0.0.0.0/0            0.0.0.0/0          state NEW tcp dpt:22
10  REJECT    all  –  0.0.0.0/0            0.0.0.0/0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以上输出包含下列字段:
  • num – 指定链中的规则编号
    target – 前面提到的target的特殊值
    prot – 协议:tcp, udp, icmp等
    source – 数据包的源IP地址
    destination – 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
三、清空所有iptables规则
在配置iptables之前,你通常需要用iptables –list命令或者iptables-save命令查看有无现存规则,因为有时需要删除现有的iptables规则:
iptables –flush 
或者 
iptables -F
这两条命令是等效的。但是并非执行后就万事大吉了。你仍然需要检查规则是不是真的清空了,因为有的linux发行版上这个命令不会清除NAT表中的规则,此时只能手动清除:
iptables -t NAT -F
四、永久生效
当你删除、添加规则后,这些更改并不能永久生效,这些规则很有可能在系统重启后恢复原样。为了让配置永久生效,根据平台的不同,具体操作也不同。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1.Ubuntu
首先,保存现有的规则:
iptables-save > /etc/iptables.rules
然后新建一个bash脚本,并保存到 /etc/network/if-pre-up.d/目录下:
#!/bin/bash 
iptables-restore < /etc/iptables.rules
这样,每次系统重启后iptables规则都会被自动加载。
!注意:不要尝试在.bashrc或者.profile中执行以上命令,因为用户通常不是root,而且这只能在登录时加载iptables规则。
2.CentOS, RedHat
# 保存iptables规则 
service iptables save

# 重启iptables服务
service iptables stop
service iptables start

查看当前规则:
cat  /etc/sysconfig/iptables
五、追加iptables规则
可以使用iptables -A命令追加新规则,其中 -A表示 Append。因此, 新的规则将追加到链尾。
一般而言,最后一条规则用于丢弃(DROP)所有数据包。如果你已经有这样的规则了,并且使用 -A参数添加新规则,那么就是无用功。
1.语法
iptables -A chain firewall-rule
  • -A chain – 指定要追加规则的链
  • firewall-rule – 具体的规则参数
2.描述规则的基本参数
以下这些规则参数用于描述数据包的协议、源地址、目的地址、允许经过的网络接口,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包。这些描述是对规则的基本描述。
-p 协议(protocol)
  • 指定规则的协议,如tcp, udp, icmp等,可以使用all来指定所有协议。
  • 如果不指定-p参数,则默认是all值。这并不明智,请总是明确指定协议名称。
  • 可以使用协议名(如tcp),或者是协议值(比如6代表tcp)来指定协议。映射关系请查看/etc/protocols
  • 还可以使用–protocol参数代替-p参数
-s 源地址(source)
  • 指定数据包的源地址
  • 参数可以使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名
  • 例如:-s 192.168.1.101指定IP地址
  • 例如:-s 192.168.1.10/24指定网络地址
  • 如果不指定-s参数,就代表所有地址
  • 还可以使用–src或者–source
-d 目的地址(destination)
  • 指定目的地址
  • 参数和-s相同
  • 还可以使用–dst或者–destination
-j 执行目标(jump to target)
  • -j代表”jump to target”
  • -j指定了当与规则(Rule)匹配时如何处理数据包
  • 可能的值是ACCEPT, DROP, QUEUE, RETURN,MASQUERADE
  • 还可以指定其他链(Chain)作为目标
  • 注:MASQUERADE,地址伪装,算是snat中的一种特例,可以实现自动化的snat(详情见上一篇文章)。
-i 输入接口(input interface)
  • -i代表输入接口(input interface)
  • -i指定了要处理来自哪个接口的数据包
  • 这些数据包即将进入INPUT, FORWARD, PREROUTE链
  • 例如:-i eth0指定了要处理经由eth0进入的数据包
  • 如果不指定-i参数,那么将处理进入所有接口的数据包
  • 如果出现! -i eth0,那么将处理所有经由eth0以外的接口进入的数据包
  • 如果出现-i eth+,那么将处理所有经由eth开头的接口进入的数据包
  • 还可以使用–in-interface参数
-o 输出(out interface)
  • -o代表”output interface”
  • -o指定了数据包由哪个接口输出
  • 这些数据包即将进入FORWARD, OUTPUT, POSTROUTING链
  • 如果不指定-o选项,那么系统上的所有接口都可以作为输出接口
  • 如果出现! -o eth0,那么将从eth0以外的接口输出
  • 如果出现-i eth+,那么将仅从eth开头的接口输出
  • 还可以使用–out-interface参数
3.描述规则的扩展参数
对规则有了一个基本描述之后,有时候我们还希望指定端口、TCP标志、ICMP类型等内容。
–sport 源端口(source port)针对 -p tcp 或者 -p udp
  • 缺省情况下,将匹配所有端口
  • 可以指定端口号或者端口名称,例如”–sport 22″与”–sport ssh”。
  • /etc/services文件描述了上述映射关系。
  • 从性能上讲,使用端口号更好
  • 使用冒号可以匹配端口范围,如”–sport 22:100″
  • 还可以使用”–source-port”
–-dport 目的端口(destination port)针对-p tcp 或者 -p udp
  • 参数和–sport类似
  • 还可以使用”–destination-port”
-–tcp-flags TCP标志 针对-p tcp
  • 可以指定由逗号分隔的多个参数
  • 有效值可以是:SYN, ACK, FIN, RST, URG, PSH
  • 可以使用ALL或者NONE
-–icmp-type ICMP类型 针对-p icmp
  • –icmp-type 0 表示Echo Reply
  • –icmp-type 8 表示Echo
4.追加规则的完整实例:仅允许SSH服务
本例实现的规则将仅允许SSH数据包通过本地计算机,其他一切连接(包括ping)都将被拒绝。
# 1.清空所有iptables规则 
iptables -F

# 2.接收目标端口为22的数据包
iptables -A INPUT -i eth0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 3.拒绝所有其他数据包
iptables -A INPUT -j DROP

六、更改默认策略
上例的例子仅对接收的数据包过滤,而对于要发送出去的数据包却没有任何限制。本节主要介绍如何更改链策略,以改变链的行为。
1. 默认链策略
/!\警告:请勿在远程连接的服务器、虚拟机上测试!
当我们使用-L选项验证当前规则是发现,所有的链旁边都有 policy ACCEPT标注,这表明当前链的默认策略为ACCEPT:
# iptables -L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ACCEP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ssh 
DROP      all  –  anywhere            anywhere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明确添加DROP规则,那么默认情况下将采用ACCEPT策略进行过滤。除非:
a)为以上三个链单独添加DROP规则:
iptables -A INPUT -j DROP 
iptables -A OUTPUT -j DROP 
iptables -A FORWARD -j DROP
b)更改默认策略:
iptables -P INPUT DROP 
iptables -P OUTPUT DROP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糟糕!!如果你严格按照上一节的例子配置了iptables,并且现在使用的是SSH进行连接的,那么会话恐怕已经被迫终止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把OUTPUT链策略更改为DROP了。此时虽然服务器能接收数据,但是无法发送数据:
# iptables -L 
Chain INPUT  (policy DROP)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ACCEP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ssh 
DROP      all  –  anywhere            anywhere

Chain FORWARD (policy DROP)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DROP)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七、配置应用程序规则
尽管5.4节已经介绍了如何初步限制除SSH以外的其他连接,但是那是在链默认策略为ACCEPT的情况下实现的,并且没有对输出数据包进行限 制。本节在上一节基础上,以SSH和HTTP所使用的端口为例,教大家如何在默认链策略为DROP的情况下,进行防火墙设置。在这里,我们将引进一种新的 参数-m state,并检查数据包的状态字段。
1.SSH
# 1.允许接收远程主机的SSH请求 
iptables -A INPUT -i eth0 -p tcp –dport 22 -m state –state NEW,ESTABLISHED -j ACCEPT

# 2.允许发送本地主机的SSH响应
iptables -A OUTPUT -o eth0 -p tcp –sport 22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 -m state: 启用状态匹配模块(state matching module)
  • –-state: 状态匹配模块的参数。当SSH客户端第一个数据包到达服务器时,状态字段为NEW;建立连接后数据包的状态字段都是ESTABLISHED
  • –sport 22: sshd监听22端口,同时也通过该端口和客户端建立连接、传送数据。因此对于SSH服务器而言,源端口就是22
  • –dport 22: ssh客户端程序可以从本机的随机端口与SSH服务器的22端口建立连接。因此对于SSH客户端而言,目的端口就是22
如果服务器也需要使用SSH连接其他远程主机,则还需要增加以下配置:
# 1.送出的数据包目的端口为22 
iptables -A OUTPUT -o eth0 -p tcp –dport 22 -m state –state NEW,ESTABLISHED -j ACCEPT

# 2.接收的数据包源端口为22
iptables -A INPUT -i eth0 -p tcp –sport 22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2.HTTP
HTTP的配置与SSH类似:
# 1.允许接收远程主机的HTTP请求 
iptables -A INPUT -i eth0 -p tcp –dport 80 -m state –state NEW,ESTABLISHED -j ACCEPT

# 1.允许发送本地主机的HTTP响应
iptables -A OUTPUT -o eth0 -p tcp –sport 80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3.完整的配置
# 1.删除现有规则 
iptables -F

# 2.配置默认链策略
iptables -P INPUT DROP
iptables -P FORWARD DROP
iptables -P OUTPUT DROP

# 3.允许远程主机进行SSH连接
iptables -A INPUT -i eth0 -p tcp –dport 22 -m state –state NEW,ESTABLISHED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o eth0 -p tcp –sport 22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 4.允许本地主机进行SSH连接
iptables -A OUTPUT -o eth0 -p tcp –dport 22 -m state –state NEW,ESTABLISHED -j ACCEPT
iptables -A INPUT -i eth0 -p tcp –sport 22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 5.允许HTTP请求
iptables -A INPUT -i eth0 -p tcp –dport 80 -m state –state NEW,ESTABLISHED -j ACCEPT
iptables -A OUTPUT -o eth0 -p tcp –sport 80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 -j ACCEPT

iptables基础知识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abbitMQ基础知识详解

    什么是MQ? MQ全称为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MQ)是一种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通信方法.MQ是消费-生产者模型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一端往消息队列中不断写入消息,而另一端则可以读取队列中 ...

  2. Cisco路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

    第一部分 请写出568A的线序(接触网络第一天就应该会的,只要你掐过,想都能想出来) .网卡MAC地址长度是(  )个二进制位(16进制与2进制的换算关系,只是换种方式问,不用你拿笔去算) A.12  ...

  3. RabbitMQ,Apache的ActiveMQ,阿里RocketMQ,Kafka,ZeroMQ,MetaMQ,Redis也可实现消息队列,RabbitMQ的应用场景以及基本原理介绍,RabbitMQ基础知识详解,RabbitMQ布曙

    消息队列及常见消息队列介绍 2017-10-10 09:35操作系统/客户端/人脸识别 一.消息队列(MQ)概述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是分布式系统中重要的组件,其通用的使用场景可以 ...

  4. Python基础知识详解 从入门到精通(七)类与对象

    本篇主要是介绍python,内容可先看目录其他基础知识详解,欢迎查看本人的其他文章Python基础知识详解 从入门到精通(一)介绍Python基础知识详解 从入门到精通(二)基础Python基础知识详 ...

  5. 直播一:H.264编码基础知识详解

    一.编码基础概念 1.为什么要进行视频编码? 视频是由一帧帧图像组成,就如常见的gif图片,如果打开一张gif图片,可以发现里面是由很多张图片组成.一般视频为了不让观众感觉到卡顿,一秒钟至少需要16帧 ...

  6. 第157天:canvas基础知识详解

    目录 一.canvas简介 1.1 什么是canvas?(了解) 1.2 canvas主要应用的领域(了解) 二.canvas绘图基础 2.0 sublime配置canvas插件(推荐) 2.1 Ca ...

  7. Redis基础知识详解(非原创)

    文章大纲 一.Redis介绍二.Redis安装并设置开机自动启动三.Redis文件结构四.Redis启动方式五.Redis持久化六.Redis配置文件详解七.Redis图形化工具八.Java之Jedi ...

  8. Maven基础知识详解

    1. 简介   Maven在Java领域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有了Maven的存在是的开发人员在搭建.依赖.扩展和打包项目上变得非常简单. 2. Windows安装Maven 下载安装包   http ...

  9. 【干货】用大白话聊聊JavaSE — ArrayList 深入剖析和Java基础知识详解(二)

    在上一节中,我们简单阐述了Java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多态,接口的实现等. 然后,演示了ArrayList的几个基本方法. ArrayList是一个集合框架,它的底层其实就是一个数组,这一点,官方文档 ...

随机推荐

  1. 第0周---python网络爬虫前奏

    目标:掌握定向网络数据爬取和网页解析的基本能力 Python开发工具的选择

  2. 不在要DLL中使用C++全局对象

    如题,原因很简单,DLL不会调用该对象的析构函数. 果断被微软坑了.

  3. 关于浏览器内核与javascript引擎的一些小知识

    浏览器是我们每天几乎都必须使用的软件产品,可是对于自己每天都接触的浏览器,很多同学其实对其一无所知.今天异次元就跟大家说说关于浏览器内核的一些事儿吧,好让你了解多一点稍微内在的东西. 在下面的文章中主 ...

  4. filter和find区别,元素遍历

    转 filter和find区别 find()会在当前指定元素中查找符合条件的子元素,是对它的子集操作,而filter()则是在当前指定的元素集合中查找符合条件的元素,是对自身集合元素进行筛选. HTM ...

  5. 【BZOJ2226】[Spoj 5971] LCMSum 莫比乌斯反演(欧拉函数?)

    [BZOJ2226][Spoj 5971] LCMSum Description Given n, calculate the sum LCM(1,n) + LCM(2,n) + .. + LCM(n ...

  6. Oracle备份一张表

    数据库:myOnly 创建表:myTable 的备份表 myTable_tmpe create table myTable_tmpe as select * from myTable ; 补充: -- ...

  7. undefined let 作用域

    const o = {uid:123,pid:'wwww'}const wxPayNotifyUrlBizInfo = (o) => { // TODO json let s = '' for ...

  8. Linux中权限管理之文件属性权限

    chattr [+-=][选项] 文件或目录名 + 增加权限 - 删除权限 = 等于某权限 选项: i 文件设置i属性,不允许对文件进行删除.改名.添加.修改数据,相当于把整个文件锁起来了 目录设置i ...

  9. cache与buffer的区别

    Cache vs Buffer 高速缓存和缓冲区 缓存区cache和缓冲区buffer都是临时存储区,但它们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缓冲区buffer主要存在于RAM中,作为CPU暂时存储数据的区域,例如 ...

  10. 卸载SQL Server 2008 (R2)

    一.卸载SQL Server 2008 (R2) 1.找到控制面板,win8及win7都可以直接点解“开始”按钮找到. (Tip:win10系统的小盆友可以在“开始”菜单下点击“所有应用”,找到w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