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

假设我们想计算 \(f(x) = x!\)。除了简单的 for 循环,我们也可以使用递归

递归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把 \(f(x)\) 用 \(f(x - 1)\) 表示,即 \(f(x) = x \times f(x - 1)\)。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地递归下去。

但是,这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我们需要设立一个边界条件,\(f(0) = 1\)。这样,我们就可以写出代码了。

int f(int x) {return x ? x * f(x - 1) : 1;}

实际上,递归有两大要点:

  1. 自己调用自己;
  2. 回溯时还原现场。

如果你看到这里,你或许已经懂了递归。那么,递推是什么呢?把上面的计算阶乘的递归改成递推就是这样的:

f[0] = 1;
for (int i = 1; i <= n; i++)
f[i] = f[i - 1] * i;

一个有趣的例子:什么是递归?

「例题」数楼梯

原题目链接:Link

我们用递推的视角思考一下。假设我们要走到第 \(i\) 阶台阶,我们应该怎样走?

记走第 \(i\) 阶台阶的走法为 \(f_i\),则显然,我们可以从第 \(i - 1\) 阶台阶上一阶台阶到第 \(i\) 阶台阶,也可以从第 \(i - 2\) 阶台阶上二阶台阶到第 \(i\) 阶台阶。根据加法原理,有 \(f_i = f_{i - 1} + f_{i - 2}\)。

递推边界可以根据题意得到。一阶台阶有 \(1\) 种走法,二阶台阶有 \(2\) 种走法,即 \(f_1 = 1, f_2 = 2\)。

// Python Version
n = int(input())
a, b = 1, 2 if n < 3:
print(n) for i in range(n - 2):
c = a + b
a, b = b, c if n >= 3:
print(c)
# 可以使用滚动数组来优化,这里 a 相当于 f[i - 2],b 相当于 f[i - 1],c 相当于 f[i]
# 注意特判
// C++ Version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long long f[5005] = {0, 1, 2};
int main() {
cin >> n;
for (int i = 3; i <= n; i++)
f[i] = f[i - 1] + f[i - 2];
cout << f[n] << endl;
return 0;
}

这里 C++ 只能得到 \(60\) 分。这是因为我们得到的结果超出了 long long 的表示范围,需要使用高精度。

五大递推模型

Fibonacci 数列

Fibonacci 数列,一般译为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数列的边界为 \(f_1 = f_2 = 1\),递推柿为 \(f_i = f_{i - 1} + f_{i - 2}\)。上面的数楼梯就是 Fibonacci 数列从第 \(2\) 项开始的数列。

Fibonacci 数列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可爱的小兔子。

「例题」兔子的数量

原题目链接:Link

可以轻松写出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25; int a[MAXN] = {0, 1, 1}, n;
int main() {
cin >> n;
for (int i = 3; i <= n; i++)
a[i] = a[i - 1] + a[i - 2];
cout << a[n] << endl;
return 0;
}

Fibonacci 数列还有一个通项公式:\(f_n = \frac1{\sqrt5}[(\frac{1 + \sqrt5}{2}) ^ n - (\frac{1 - \sqrt5}{2}) ^ n]\)。

Catalan 数

Catalan 数的实际应用很多。这里我们来通过一道 NOIP 的题目来引出 Catalan 数。

「例题」栈

原题目链接:Link

我们可以设 \(i\) 个小球时,出管方式为 \(h_i\)。我们于是可以按最后一个出管的小球来讨论。假设最后一个出管的为第 \(k\) 个小球,那么比 \(k\) 早入管的小球为 \(k - 1\) 个,比 \(k\) 晚入管的小球为 \(n - k\) 个。这些小球全部出管之后,第 \(k\) 个小球才出管。根据乘法原理,最后一个出管的小球为第 \(k\) 个时,取法总数为 \(h_{k - 1} \times h_{n - k}\)。而 \(k\) 可以取 \(1\) 到 \(n\)。所以总共的取法总数就是 \(h_n = \sum_{i = 1} ^ n h_{i - 1} \times h_{n - i}\)。这就是 Catalan 数的递推柿了。递推边界显然:\(f_0 = f_1 = 1\)。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h[20] = {1, 1};
int main() {
cin >> n;
for (int i = 2; i <= n; i++)
for (int j = 1; j <= i; j++)
h[i] += h[j - 1] * h[i - j];
cout << h[n] << endl;
return 0;
}

Catalan 数列的应用:

  1. 把一个凸 \(n\) 边形划分为数个三角形的方案数(不相交)。
  2. 一个栈的进栈序列为 \(1, 2, 3, \dots, n\),不同的出栈序列数。
  3. \(n\) 个节点可以构造多少个不同的二叉树的方案数。
  4. 在圆上选择 \(2 \times n\) 个点,把这些点成对连接起来使得所得到的 \(n\) 条线段不相交的方法数。
  5. 从点 \((0, 0)\) 到点 \((n, n)\),不穿越但可以碰到对角线的最短走法数。

除了递推,Catalan 数 \(h_n\) 还可以通过通项公式得到:\(h_n = \frac{C_{2n} ^ n}{n + 1} = C_{2n} ^ n - C_{2n} ^ {n - 1}\)。

Hanio 塔

Hanio 塔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递推(递归)问题。或许很多人在感受 C++ 的强大时,教练展示的第一个程序就是 Hanio 塔。

「例题」Hanio 塔问题

原题目链接:Link

我们设 \(h_i\) 为移动 \(i\) 个盘子所需要的次数。显然地,我们可以先把上面的 \(i - 1\) 个盘子移动到 B 柱上,再把第 \(i\) 的盘子移到 C 柱上,最后把 B 盘上的 \(i - 1\) 个盘子移到 C 柱上。那么,递推柿就出来了:\(h_i = 2 \times h_{i - 1} + 1\),边界 \(h_1 = 1\)。Hanio 塔同样有通项公式 \(h_n = 2 ^ n - 1\)。

# Python Version
n = int(input())
# print(2 ** n - 1)
# 这样可以直接输出
a = 1
for i in range(n - 1):
a = a * 2 + 1
print(a)
// C++ version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65; long long a[MAXN] = {0, 1};
int n;
int main() {
cin >> n;
for (int i = 2; i <= n; i++)
a[i] = a[i - 1] << 1 | 1;
cout << a[n] << endl;
return 0;
}

第二类 Stirling 数

「例题」合理放球

原题目链接:Link

我们可以设 \(S_{n, m}\) 为 \(n\) 个不相同的球放入 \(m\) 个相同的盒子(不为空)里的放法总数。

思考对于第 \(n\) 个球的放法。我们可以把这第 \(n\) 个球单独放一个盒子,那么前面的 \(n - 1\) 个球就要挤占 \(m - 1\) 个盒子,方案数为 \(S_{n - 1, m - 1}\);也可以把这第 \(n\) 个球与其他的球共占一个盒子,那么前面的 \(n - 1\) 个球就要挤占 \(m\) 个盒子(第 \(n\) 个球没有额外占用盒子),那么方案数为 \((n - 1) \times S_{n - 1, m}\)。由加法原理知,\(S_{n, m} = S_{n - 1, m - 1} + (n - 1) \times S_{n - 1, m}\)。

递推边界:\(S_{n, n} = S_{n, 1} = S_{1, m} = 1\)。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m; long long S(int n, int m) {
if (n == 1 || m == 1 || n == m) return 1;
return S(n - 1, m - 1) + m * S(n - 1, m);
}
int main() {
scanf("%d %d", &n, &m);
printf("%lld\n", S(n, m));
return 0;
}

分割平面问题

这类问题比较多变,有时很困难,重点是要去找到规律(废话)。

「例题」分割平面

题意简述:设有 \(n\) 条封闭曲线画在平面上,而任何两条封闭曲线恰好相交于两点,且任何三条封闭曲线不相交于同一点,问这些封闭曲线把平面分割成的区域个数。

数据范围:\(1 \leq n \leq 46314\)。

观察图片,可以发现,如果设 \(f_n\) 表示由 \(n\) 条封闭曲线时,题意中的区域个数,则有 \(f_n = f_{n - 1} + 2 \times (i - 1)\)。\(f_1 = 2\)。

证明也比较显然。当画第 \(n\) 条曲线时,会与每条之前画的 \(n - 1\) 条曲线形成 \(2\) 个交点,多一个交点就多一个区域,由此可得。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46350;
int n;
long long a[MAXN] = {0, 2};
int main() {
scanf("%d", &n);
for (int i = 2; i <= n; i++)
a[i] = a[i - 1] + ((i - 1) << 1);
printf("%lld\n", a[n]);
return 0;
}

让我们再来看一道题,加深印象。

「例题」分割平面之二

题意简述:同一平面内有 \(n\) 条直线,已知其中 \(p\) 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则这 \(n\) 条直线最多能将平面分割成多少个不同的区域?

数据范围:\(2 \leq p \leq n \leq 500\)。


与上一题类似地设出 \(f_n\)。画图容易发现 \(p\) 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会产生 \(2p\) 个区域,第 \(i\) 条直线会相交多产生 \(i\) 个区域,所以有 \(f_i = f_{i - 1} + i (i > p)\),边界为 \(f_p = 2p\)。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p;
int f[505];
int main() {
cin >> n >> p;
f[p] = p << 1;
for (int i = p + 1; i <= n; i++)
f[i] = f[i - 1] + i;
cout << f[n] << endl;
return 0;
}

记忆化

有些时候,使用递归会超时,原因是进行了大量的重复运算导致效率低下。而记忆化就可以提升效率。甚至于你可以用记忆化搜索来代替 DP。

「例题」Function

原题目链接:Link

我们可以按题意容易地写出朴素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25;
#define LL long long LL a, b, c;
int w(LL a, LL b, LL c) {
if (a <= 0 || b <= 0 || c <= 0) return 1;
if (a > 20 || b > 20 || c > 20) return w(20, 20, 20);
if (a < b && b < c) return w(a, b, c - 1) + w(a, b - 1, c - 1) - w(a, b - 1, c);
return w(a - 1, b, c) + w(a - 1, b - 1, c) + w(a - 1, b, c - 1) - w(a - 1, b - 1, c - 1);
}
int main() {
while (~scanf("%lld %lld %lld", &a, &b, &c)) {
if (a == -1 && b == -1 && c == -1) break;
printf("w(%lld, %lld, %lld) = %d\n", a, b, c, w(a, b, c));
}
return 0;
}

试一试样例,哇,只用了 \(22\) 毫秒就过了!

然后交上去,快乐 TLE。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把 \(w\) 函数加上 cout << a << " " << b << " " << c << endl;,再运行,你会发现输出了很多行,但其中有许多是重复的。

这启发我们,可以用一个数组 \(f\) 来存储 \(w_{a, b, c}\),如果已经得到过这个值就可以直接返回,避免无效运算。这就是记忆化。在这道题中,我们使用 \(-1\) 表示没有算过。具体地说,如果 \(f_{a, b, c} = -1\),那么没有计算过,我们就直接计算,并把结果存储在 \(f_{a, b, c}\) 中;否则算过就直接 return \(f_{a, b, c}\) 即可。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25;
#define LL long long int f[MAXN][MAXN][MAXN];
LL a, b, c;
int w(LL a, LL b, LL c) {
if (a <= 0 || b <= 0 || c <= 0) return 1;
if (a > 20 || b > 20 || c > 20) return w(20, 20, 20);
if (a < b && b < c) {
if (f[a][b][c] != -1) return f[a][b][c];
// 如果已经得到值,直接返回
return f[a][b][c] = w(a, b, c - 1) + w(a, b - 1, c - 1) - w(a, b - 1, c);
// 否则计算这个值,并存储起来,下一次就不会继续递归了
}
if (f[a][b][c] != -1) return f[a][b][c];
// 同上
return f[a][b][c] = w(a - 1, b, c) + w(a - 1, b - 1, c) + w(a - 1, b, c - 1) - w(a - 1, b - 1, c - 1);
}
int main() {
memset(f, -1, sizeof(f)); // 全部初始化为 -1 表示没有得到值
while (~scanf("%lld %lld %lld", &a, &b, &c)) {
if (a == -1 && b == -1 && c == -1) break;
printf("w(%lld, %lld, %lld) = %d\n", a, b, c, w(a, b, c));
}
return 0;
}

怎么样,你学废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道 IOI 的题目(好吧是 \(1994\) 年的)。

「例题」数字三角形 Number Triangles

原题目链接:Link

假设你不会递推。我们可以设 \(f_{i, j}\) 表示从 \((i, j)\) 走到最底下的最大的和。那么,显然有 \(f_{i, j} = w_{i, j} + \max(f_{i + 1, j}, f_{i + 1, j + 1})\)。写成代码就是这样的: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e3 + 5; int n;
int w[MAXN][MAXN]; int f(int i, int j) {
if (i == n) return w[i][j]; // 已经不能再走了,直接返回 w[i][j]
return w[i][j] + max(f(i + 1, j), f(i + 1, j + 1));
}
int main() {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for (int j = 1; j <= i; j++)
cin >> w[i][j];
cout << f(1, 1) << endl;
return 0;
}

但这还是会超时,怎么办呢?

没错,我们可以使用记忆化。类似地,我们用 \(-1\) 表示没搜过 \((i, j)\),如果不等于 \(-1\) 直接 return 即可。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e3 + 5; int n;
int w[MAXN][MAXN], ans[MAXN][MAXN]; int f(int i, int j) {
if (i == n) return w[i][j];
if (ans[i][j] != -1) return ans[i][j];
return ans[i][j] = w[i][j] + max(f(i + 1, j), f(i + 1, j + 1));
}
int main() {
memset(ans, -1, sizeof(ans));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for (int j = 1; j <= i; j++)
cin >> w[i][j];
cout << f(1, 1) << endl;
return 0;
}

其实,这已经有点 DP 的意味了。

杂题

「例题」铺砖

题意简述:有一个 \(2 \times n\) 的走道,现在用 \(1 \times 2\),\(2 \times 2\) 的砖去铺满。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铺法?

数据范围:多组数据,\(0 \leq n \leq 250\)。

先设 \(f_n\) 表示铺成 \(2 \times n\) 的走道的方案数。\(2 \times n\) 的走道是怎么铺成的?可以由一个 \(1 \times 2\) 的砖竖着铺在最右边,问题就转化为了铺剩下的 \(2 \times (n - 1)\) 的走道,方案数即为 \(f_{n - 1}\);也可以由两个 \(1 \times 2\) 的砖横着铺在最右边,问题就转化为了铺剩下的 \(2 \times (n - 2)\) 的走道,方案数即为 \(f_{n - 2}\);还可以直接由一个 \(2 \times 2\) 的砖铺在最右边,问题就转化为了铺剩下的 \(2 \times (n - 2)\) 的走道,方案数也为 \(f_{n - 2}\)。综上,我们可以得到递推柿 \(f_i = f_{i - 1} + f_{i - 2} \times 2\)。边界显然为 \(f_1 = 1, f_2 = 3\)。

注意这里是多测,所以可以提前处理出 \(f_3\) 至 \(f_{250}\),一一回答即可。需要使用高精度。

「例题」统计奇数和偶数个 3

原题目链接:Link

这里有两个维度:位数和奇偶。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维度设出来:设 \(f_{n, 0}\) 表示 \(n\) 位正整数中有多少个数含偶数个数字 \(3\),\(f_{n, 1}\) 表示 \(n\) 位正整数中有多少数含个奇数个数字 \(3\)。

\(n\) 位正整数中,含偶数个数字 \(3\) 的数是怎么来的呢?有两种情况:

  1. 前面 \(n - 1\) 位含奇数个数字 \(3\),第 \(n\) 位是 \(3\)。个数为 \(f_{n - 1, 1}\)。
  2. 前面 \(n - 1\) 位含偶数个数字 \(3\),第 \(n\) 位不是 \(3\)(是 \(0, 1, 2, 4, 5, 6, 7, 8, 9\))。个数为 \(f_{n - 1, 0} \times 8\)。

所以可以得到 \(f_{n, 0} = f_{n - 1, 1} + f_{n - 1, 0} \times 8\)。同理有 \(f_{n, 1} = f_{n - 1, 0} + f_{n - 1, 1} \times 8\)。

「例题」螺旋矩阵

原题目链接:Link

思考如何递归,发现矩阵外面那一圈儿都是可以直接算出来的(知道 \(n\))。接着观察除去外面那一圈儿后剩下的矩阵,发现只要减去 \(4n - 4\) 后就是一个新的矩阵。

拿这个图举个例子:

\(1 \sim 12\) 可以直接算出,而剩下的 \(13, 14, 15, 16\) 就相当于 \(12 + 1, 12 + 2, 12 + 3, 12 + 4\)。

代码如下:

#include <cstdio>

int n, i, j;

int f(int m, int x, int y) {
if (x == 1) return y;
if (x == m) return 3 * m - y - 1;
if (y == 1) return 4 * m - x - 2;
if (y == m) return m + x - 1; // 边界情况,可以自己推导
return f(m - 2, x - 1, y - 1) + 4 * m - 4;
// 规模缩小,记得加上 4 * m - 4
}
int main() {
scanf("%d %d %d", &n, &i, &j);
printf("%d\n", f(n, i, j));
return 0;
}

「例题」无限的路

原题目链接:Link

给出两个点 \((x_1, y_1), (x_2, y_2)\),要求连接的折线长度,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统一成到点 \((0, 0)\) 的折线长度,两者相减就会抵消,剩下我们要求的答案。

现在,问题就转化为给出点 \((x, y)\),求它到点 \((0, 0)\) 的折线长度。

我们可以发现(结合图食用更佳):

  • 当 \(x = 0\) 时,我们可以从 \((0, y)\) 走到 \((y - 1, 0)\),再加上点 \((y - 1, 0)\) 到点 \((0, 0)\) 的折线长度。
  • 当 \(y = 0\) 时,我们可以从 \((x, 0)\) 走到 \((0, x)\),再加上点 \((0, x)\) 到点 \((0, 0)\) 的折线长度。
  • 当 \(x \not= 0\) 且 \(y \not= 0\) 时,我们可以从 \((x, y)\) 走到 \((0, x + y)\),再加上点 \((0, x + y)\) 到点 \((0, 0)\) 的折线长度。

然后用上我们小学二年级就学过的两点间直线距离 \(\sqrt{(x_1 - x_2) ^ 2 + (y_1 - y_2) ^ 2}\) 就行了。边界显然是 \((0, 0)\)。

由于这里是 double 类型,不好直接记忆化,所以我们可以开一个 bool 数组打标记。代码如下: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math> double ans[205][205];
bool flag[205][205]; double f(int x1, int my1, int x2, int y2) {
return sqrt(pow(x1 - x2, 2) + pow(my1 - y2, 2));
} // 两点间直线距离 int n, x1, x2, my1, y2; // y1 是关键字,随便加个字母 double g(int x, int y) {
if (!x && !y) return 0; // (0, 0) 边界
if (flag[x][y]) return ans[x][y]; // 已经搜过
flag[x][y] = true;
if (!x) return ans[x][y] = g(y - 1, 0) + f(x, y, y - 1, 0);
if (!y) return ans[x][y] = g(0, x) + f(x, y, 0, x);
return ans[x][y] = g(0, x + y) + f(x, y, 0, x + y); // 三种情况
}
int main() {
scanf("%d", &n);
while (n--) {
scanf("%d %d %d %d", &x1, &my1, &x2, &y2);
printf("%.3lf\n", fabs(g(x1, my1) - g(x2, y2))); // 记得加绝对值
}
return 0;
}

「例题」最大奇约数

原题目链接:Link

每一个数都能表示成 \(x = 2 ^ k \times a\) 的形式(\(2 \nmid a\)),这道题的 \(f(x)\) 相当于求出 \(a\)。答案为 \(\sum _ {i = 1} ^ n f(i)\)。

如果老老实实地算 \(\sum _ {i = 1} ^ N f(i)\) 会超时,加上记忆化又会 MLE,这启发我们令一个函数 \(g(n) = \sum _ {i = 1} ^ n f(i)\)。

然后我们推公式。

  • 当 \(2 \nmid n\),显然 \(g(n) = n + g(n - 1)\)。
  • 当 \(2 \mid n\),发现 \(f(i)\) 可以根据奇偶性分成两类,\(f(2k) = f(k)\),而 \(f(2k + 1) = 2k + 1\)。从而也可以把 \(\sum _ {i = 1} ^ n f(i)\) 分成两类,一类是 \(f(1) + f(3) + f(5) + \dots + f(n - 1) = 1 + 3 + 5 + \dots + (n - 1)\),一类是 \(f(2) + f(4) + f(6) + \dots + f(n) = f(1) + f(2) + f(3) + \dots + f(\frac{n}{2})\);前者可以等差数列求和暴算,而后者发现就等于 \(f(\frac{n}2)\),直接递归即可。
#include <cstdio>

int n;

long long f(int x) {
if (x == 1) return 1; // 边界条件
if (x & 1) return f(x - 1) + x;
return f(x >> 1) + (long long)x * x / 4;
// 因为 x * x 可能会溢出,所以先转换成 long long 再乘
}
int main() {
scanf("%d", &n);
printf("%lld\n", f(n));
return 0;
}

「例题」Strange Towers of Hanoi

原题目链接:Link

题目要求我们求 Hanoi 塔的移动步数。这个简单,秒了!——真的这么简单吗?啊,是 \(4\) 座塔!(一般的 Hanoi 塔是 \(3\) 座。)

不过,题目中有这样一段话:

此算法适用于 \(n \leq 12\):塔 A 上的 \(k\)(\(k \geq 1\))个盘子是固定的,其余 \(n - k\) 个盘子使用四塔算法从 A 移到 B。然后用三塔算法把 A 上的 \(k\) 个盘子移到 D,最后使用四塔算法将 B 上的 \(n - k\) 个盘子再次移动到 D。

可以设 \(n\) 个盘子时用三塔需要 \(g_n\) 步,我们有这样的方案:把 A 最上面的 \(n - 1\) 个盘子移到 B,A 上的第 \(n\) 个盘子移到 C,然后把 B 上的 \(n - 1\) 个盘子移到 C。从而有 \(g_n = 2 \times g_{n - 1} + 1\)。

再设 \(n\) 个盘子时用四塔需要 \(f_n\) 步。因为题目已经告诉了我们公式,遍历 \(k\) 取 \(\min\) 即可,不用白不用哇:

\[f_n = \min_{1 \leq k < n} 2 \times f_{n - k} + g_k
\]

「例题」棋子移动

原题目链接:Link

首先,我们发现 \(n = 4\) 时仅有这一种固定移动方法:

4,5-->9,10

8,9-->4,5

2,3-->8,9

7,8-->2,3

1,2-->7,8

这显然就是递归边界。那当 \(n > 4\) 时呢(下面设 \(n = 5\))?

〇〇〇〇〇●●●●●

容易想到,先把中间的移到最右边。

〇〇〇〇[ ][ ]●●●●〇●

然后把最右边的两个黑棋子移到空位里去。

〇〇〇〇●●●●[ ][ ]〇●

发现左边缩小规模成了 \(n - 1 = 4\) 的情况,继续递归即可。

代码十分简单: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int n; void print(int n) {
if (n == 4) {
puts("4,5-->9,10\n\n8,9-->4,5\n\n2,3-->8,9\n\n7,8-->2,3\n\n1,2-->7,8");
return;
}
std::cout << n << "," << n + 1 << "-->" << (n << 1 | 1) << "," << (n * 2 + 2) << std::endl << std::endl;
std::cout << 2 * n - 1 << "," << (n << 1) << "-->" << n << "," << n + 1 << std::endl << std::endl;
print(n - 1);
}
int main() {
std::cin >> n;
print(n);
return 0;
}

By the way,建议大家输出复杂格式时还是用 printf,cout 要打死了。。。

「例题」分形图1

原题目链接:Link

题目要求我们输出一个奇怪的 X 形分形图。观察发现,当规模为 \(n\) 时,其实就是由 \(5\) 个规模为 \(n - 1\) 的 X 形组合而成。一般对于这种分形图,我们都会递归规模和坐标。

代码非常简单: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char ch[735][735];
void print(int n, int x, int y) { // n 是规模,(x, y) 是图形左上角坐标
if (n == 1) {
ch[x][y] = 'X';
return;
} // 边界情况
int t = pow(3, n - 2); // n - 1 规模图形的长(宽)
print(n - 1, x, y); // 打印左上
print(n - 1, x + (t << 1), y); // 打印左下
print(n - 1, x + t, y + t); // 打印中间的
print(n - 1, x, y + (t << 1)); // 打印右上
print(n - 1, x + (t << 1), y + (t << 1)); // 打印右下
} int main() {
while (cin >> n) {
memset(ch, 0, sizeof(ch)); // 记得清零
print(n, 1, 1);
int len = pow(3, n - 1);
for (int i = 1; i <= len; i++) {
for (int j = 1; j <= len; j++)
if (ch[i][j]) putchar(ch[i][j]);
else putchar(' ');
// 没填充到的地方默认是 0,直接输出的话,肉眼看不出与空格的差别,但是会 WA
// 所以这里特判一下
putchar('\n');
}
putchar('-');
putchar('\n');
}
return 0;
}

附上一个奇怪分形图的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int main() {
cin >> n;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n; j++)
putchar((i & j) ? '#' : ' ');
putchar('\n');
}
return 0;
}

可以试试用递归实现。

「学习笔记」递推 & 递归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学习笔记」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

    目录 「学习笔记」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 啥是 FFT 呀?它可以干什么? 必备芝士 点值表示 复数 傅立叶正变换 傅里叶逆变换 FFT 的代码实现 还会有的 NTT 和三模数 NTT... 「学习笔 ...

  2. 「学习笔记」字符串基础:Hash,KMP与Trie

    「学习笔记」字符串基础:Hash,KMP与Trie 点击查看目录 目录 「学习笔记」字符串基础:Hash,KMP与Trie Hash 算法 代码 KMP 算法 前置知识:\(\text{Border} ...

  3. 「学习笔记」Treap

    「学习笔记」Treap 前言 什么是 Treap ? 二叉搜索树 (Binary Search Tree/Binary Sort Tree/BST) 基础定义 查找元素 插入元素 删除元素 查找后继 ...

  4. 「学习笔记」Min25筛

    「学习笔记」Min25筛 前言 周指导今天模拟赛五分钟秒第一题,十分钟说第二题是 \(\text{Min25}​\) 筛板子题,要不是第三题出题人数据范围给错了,周指导十五分钟就 \(\text{AK ...

  5. 「学习笔记」FFT 之优化——NTT

    目录 「学习笔记」FFT 之优化--NTT 前言 引入 快速数论变换--NTT 一些引申问题及解决方法 三模数 NTT 拆系数 FFT (MTT) 「学习笔记」FFT 之优化--NTT 前言 \(NT ...

  6. 「学习笔记」wqs二分/dp凸优化

    [学习笔记]wqs二分/DP凸优化 从一个经典问题谈起: 有一个长度为 \(n\) 的序列 \(a\),要求找出恰好 \(k\) 个不相交的连续子序列,使得这 \(k\) 个序列的和最大 \(1 \l ...

  7. 「学习笔记」ST表

    问题引入 先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问题,有N个元素,Q次操作,每次操作需要求出一段区间内的最大/小值. 这就是著名的RMQ问题. RMQ问题的解法有很多,如线段树.单调队列(某些情况下).ST表等.这里主 ...

  8. 「学习笔记」动态规划 I『初识DP』

    写在前面 注意:此文章仅供参考,如发现有误请及时告知. 更新日期:2018/3/16,2018/12/03 动态规划介绍 动态规划,简称DP(Dynamic Programming) 简介1 简介2 ...

  9. 「学习笔记」倍增思想与lca

    目录 ST表 算法 预处理 查询 关于 log2 Code 预处理 查询 例题 P2880 P2048 lca 树上 RMQ 前置知识:欧拉序列 算法 Code 离线 Tarjan 算法 Code 倍 ...

随机推荐

  1. Python_jsonPath模块的使用

    jsonpath简介 如果有一个多层嵌套的复杂字典,想要根据key批量提取value,还是比较繁琐的.jsonPath模块就能解决这个痛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jsonpath模块. 因为jsonpa ...

  2. go 使用 sort 对切片进行排序

    golang对slice的排序 golang里面需要使用sort包,并且实现几个接口Len, Swap, Less sort 包排序demo 假如现在有个slice 叫做 ids 里面保存的数据类型是 ...

  3. react中label标签的作用

    当我们点击输入内容触发input焦点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到label标签里的htmlFor属性来扩大点击的区域 代码如下:

  4. js页面触发chargeRequest事件和Nginx获取日志信息

    注:图片如果损坏,点击文章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814836302966424072/ 承接上一篇文档<js页面触发pageView和event事件编写> ...

  5. 【从小白到专家】收官!Istio技术实践之九:路由控制与灰度发布

    本期是Istio技术实践专题的最后一个模块,主题是Istio的路由控制与灰度发布.上一期我们讲到,虚拟服务(Virtual Service)以及目标规则(Destination Rule)是 Isti ...

  6. 【刷题-PAT】A1112 Stucked Keyboard (20 分)

    1112 Stucked Keyboard (20 分) On a broken keyboard, some of the keys are always stucked. So when you ...

  7. 浅谈kali : arpspoof工具原理

    Arpspoof工具 介绍 arpspoof是一个通过ARP协议伪造数据包实现中间人攻击的kali工具. 中间人攻击虽然古老,但仍处于受到黑客攻击的危险中,可能会严重导致危害服务器和用户.仍然有很多变 ...

  8. Linux无写权限打zip

    opt下tiger.txt没权限得时候可以这样直接用zip打包 zip /tmp/1.zip /opt/tiger.txt

  9. Java线上问题排查神器Arthas实战分析

    概述 背景 是不是在实际开发工作当中经常碰到自己写的代码在开发.测试环境行云流水稳得一笔,可一到线上就经常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反正就是一顿报错抽风似的,线上调试代码又很麻烦,让人头疼得抓狂:而且deb ...

  10. springcloud 负载均衡之 ribbon。

    一.什么是 ribbon? 就是负载均衡! nginx也是负载均衡 1.1 !!!!ribbon和nginx的区别是什么? /* nginx: 正向代理(和客户端连在一起) 反向代理(和服务器端连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