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android Context深度剖析
android程序和java程序的区别
Android程序不像Java程序一样,随便创建一个类,写个main()方法就能跑了,而是要有一个完整的Android工程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我们有像Activity、Service、BroadcastReceiver等系统组件,而这些组件并不是像一个普通的Java对象new一下就能创建实例的了,而是要有它们各自的上下文环境,也就是我们这里讨论的Context。可以这样讲,Context是维持Android程序中各组件能够正常工作的一个核心功能类。
Context是什么?
Context的中文翻译为:语境; 上下文; 背景; 环境,在开发中我们经常说称之为“上下文”,那么这个“上下文”到底是指什么意思呢?在语文中,我们可以理解为语境,在程序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当前对象在程序中所处的一个环境,一个与系统交互的过程。比如微信聊天,此时的“环境”是指聊天的界面以及相关的数据请求与传输,Context在加载资源、启动Activity、获取系统服务、创建View等操作都要参与。
那Context到底是什么呢?一个Activity就是一个Context,一个Service也是一个Context。Android程序员把“场景”抽象为Context类,他们认为用户和操作系统的每一次交互都是一个场景,比如打电话、发短信,这些都是一个有界面的场景,还有一些没有界面的场景,比如后台运行的服务(Service)。一个应用程序可以认为是一个工作环境,用户在这个环境中会切换到不同的场景,这就像一个前台秘书,她可能需要接待客人,可能要打印文件,还可能要接听客户电话,而这些就称之为不同的场景,前台秘书可以称之为一个应用程序。
Context的子类结构
Context提供了关于应用环境全局信息的接口。它是一个抽象类,它的执行被Android系统所提供。它允许获取以应用为特征的资源和类型,是一个统领一些资源(应用程序环境变量等)的上下文。就是说,它描述一个应用程序环境的信息(即上下文);是一个抽象类,Android提供了该抽象类的具体实现类;通过它我们可以获取应用程序的资源和类(包括应用级别操作,如启动Activity,发广播,接受Intent等)。
Context类本身是一个纯abstract类,它有两个具体的实现子类:ContextImpl和ContextWrapper。其中ContextWrapper类,如其名所言,这只是一个包装而已,ContextWrapper构造函数中必须包含一个真正的Context引用,同时ContextWrapper中提供了attachBaseContext()用于给ContextWrapper对象中指定真正的Context对象,调用ContextWrapper的方法都会被转向其所包含的真正的Context对象。ContextThemeWrapper类,如其名所言,其内部包含了与主题(Theme)相关的接口,这里所说的主题就是指在AndroidManifest.xml中通过android:theme为Application元素或者Activity元素指定的主题。当然,只有Activity才需要主题,Service是不需要主题的,因为Service是没有界面的后台场景,所以Service直接继承于ContextWrapper,Application同理。而ContextImpl类则真正实现了Context中的所以函数,应用程序中所调用的各种Context类的方法,其实现均来自于该类。一句话总结:Context的两个子类分工明确,其中ContextImpl是Context的具体实现类,ContextWrapper是Context的包装类。Activity,Application,Service虽都继承自ContextWrapper(Activity继承自ContextWrapper的子类ContextThemeWrapper),但它们初始化的过程中都会创建ContextImpl对象,由ContextImpl实现Context中的方法。
一个程序包含几个Context:
Context一共有Application、Activity和Service三种类型,因此一个应用程序中Context数量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这样写:
Context数量 = Activity数量 + Service数量 + 1
Application Context的设计:
基本上每一个应用程序都会有一个自己的Application,并让它继承自系统的Application类,然后在自己的Application类中去封装一些通用的操作。
获取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MyApplication myApp = (MyApplication) getApplication();
Log.d("TAG", "getApplication is " + myApp);
}
}
getApplication()方法和ge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的联系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MyApplication myApp = (MyApplication) getApplication();
Log.d("TAG", "getApplication is " + myApp);
Context appContext = getApplicationContext();
Log.d("TAG", "getApplicationContext is " + appContext);
}
}
打印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呀,连后面的内存地址都是相同的,看来它们是同一个对象。
为什么?
Application本身就是一个Context,所以这里获取getApplicationContext()得到的结果就是MyApplication本身的实例。
际上这两个方法在作用域上有比较大的区别。getApplication()方法的语义性非常强,一看就知道是用来获取Application实例的,但是这个方法只有在Activity和Service中才能调用的到。那么也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Activity或者Service中使用Application的,但是如果在一些其它的场景,比如BroadcastReceiver中也想获得Application的实例,这时就可以借助getApplicationContext()方法了,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MyReceiver extends BroadcastRecei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ceive(Context context, Intent intent) {
MyApplication myApp = (MyApplication) context.getApplicationContext();
Log.d("TAG", "myApp is " + myApp);
}
}
getBaseContext()方法
除了这两个方法之外,其实还有一个getBaseContext()方法,这个baseContext又是什么东西呢?
getBaseContext()方法得到的是一个ContextImpl对象。这个ContextImpl是不是感觉有点似曾相识?回去看一下Context的继承结构图吧,ContextImpl正是上下文功能的实现类。也就是说像Application、Activity这样的类其实并不会去具体实现Context的功能,而仅仅是做了一层接口封装而已,Context的具体功能都是由ContextImpl类去完成的。
ContextWrapper类的attachBaseContext()方法,这个方法中传入了一个base参数,并把这个参数赋值给了mBase对象。而attachBaseContext()方法其实是由系统来调用的,它会把ContextImpl对象作为参数传递到attachBaseContext()方法当中,从而赋值给mBase对象,之后ContextWrapper中的所有方法其实都是通过这种委托的机制交由ContextImpl去具体实现的,所以说ContextImpl是上下文功能的实现类是非常准确的。
使用Application注意的问题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 extends Application {
public MyApplication() {
String packageName = getPackageName();
Log.d("TAG", "package name is " + packageName);
}
}
报错!
public class MyApplication extends Application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String packageName = getPackageName();
Log.d("TAG", "package name is " + packageName);
}
}
ContextWrapper中有一个attachBaseContext()方法,这个方法会将传入的一个Context参数赋值给mBase对象,之后mBase对象就有值了。而我们又知道,所有Context的方法都是调用这个mBase对象的同名方法,那么也就是说如果在mBase对象还没赋值的情况下就去调用Context中的任何一个方法时,就会出现空指针异常,上面的代码就是这种情况。
Context能干什么
弹出Toast、启动Activity、启动Service、发送广播、操作数据库等等都需要用到Context。
TextView tv = new TextView(getContext());
ListAdapter adapter = new SimpleCursorAdapter(getApplicationContext(), ...);
AudioManager am = (AudioManager) getContext().getSystemService(Context.AUDIO_SERVICE);getApplicationContext().getSharedPreferences(name, mode);
getApplicationContext().getContentResolver().query(uri, ...);
getContext().getResources().getDisplayMetrics().widthPixels * 5 / 8;
getContext().startActivity(intent);
getContext().startService(intent);
getContext().sendBroadcast(intent);
Context作用域
由于Context的具体实例是由ContextImpl类去实现的,因此在绝大多数场景下,Activity、Service和Application这三种类型的Context都是可以通用的。不过有几种场景比较特殊,比如启动Activity,还有弹出Dialog。出于安全原因的考虑,Android是不允许Activity或Dialog凭空出现的,一个Activity的启动必须要建立在另一个Activity的基础之上,也就是以此形成的返回栈。而Dialog则必须在一个Activity上面弹出(除非是System Alert类型的Dialog),因此在这种场景下,我们只能使用Activity类型的Context,否则将会出错。
如何获取Context:
1:View.getContext,返回当前View对象的Context对象,通常是当前正在展示的Activity对象。
2:Activity.getApplicationContext,(或者getApplication())获取当前Activity所在的(应用)进程的Context对象,通常我们使用Context对象时,要优先考虑这个全局的进程Context。
3:ContextWrapper.getBaseContext():用来获取一个ContextWrapper进行装饰之前的Context,可以使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在实际开发中使用并不多,也不建议使用。
4:Activity.this 返回当前的Activity实例,如果是UI控件需要使用Activity作为Context对象,但是默认的Toast实际上使用ApplicationContext也可以。
Context的内存泄露的原因:
1.静态Ui控件引起的
静态的Drawable持有Activity的Context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private static Drawable mDrawable;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ImageView iv = new ImageView(this);
mDrawable = getResources().getDrawable(R.drawable.ic_launcher);
iv.setImageDrawable(mDrawable);
}
}
单例引起的内存泄露
我们使用饿汉式初始化单例,AppSettings我们需要持有一个Context作为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AppSettings {
private Context mAppContext;
private static AppSettings sInstance = new AppSettings();
//some other codes
public static AppSettings getInstance() {
return sInstance;
}
public final void setup(Context context) {
mAppContext = context;
}
}
sInstance作为静态对象,其生命周期要长于普通的对象,其中也包含Activity,当我们进行屏幕旋转,默认情况下,系统会销毁当前Activity,然后当前的Activity被一个单例持有,导致垃圾回收器无法进行回收,进而产生了内存泄露。
解决的方法就是不持有Activity的引用,而是持有Application的Context引用。代码如下修改
public final void setup(Context context) {
mAppContext = context.getApplicationContext();
}
Context如何避免内存泄露:
不要让生命周期长于Activity的对象持有到Activity的引用
尽量使用Application的Context而不是Activity的Context
尽量不要在Activity中使用非静态内部类,因为非静态内部类会隐式持有外部类实例的引用(具体可以查看细话Java:”失效”的private修饰符了解)。如果使用静态内部类,将外部实例引用作为弱引用持有。
欢迎入群:
公众号IT面试题汇总讨论群
如果扫描不进去,加我微信(rdst6029930)拉你。
欢迎关注《IT面试题汇总》微信订阅号。每天推送经典面试题和面试心得技巧,都是干货!
微信订阅号二维码如下:
参考博客:
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47028975
http://www.jianshu.com/p/94e0f9ab3f1d?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_timeline&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
http://droidyue.com/blog/2015/04/12/avoid-memory-leaks-on-context-in-android/?hmsr=toutiao.io&utm_medium=toutiao.io&utm_source=toutiao.io
【42】android Context深度剖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Android] Toast问题深度剖析(二)
欢迎大家前往云+社区,获取更多腾讯海量技术实践干货哦~ 作者: QQ音乐技术团队 题记 Toast 作为 Android 系统中最常用的类之一,由于其方便的api设计和简洁的交互体验,被我们所广泛采用 ...
- Android实训案例(四)——关于Game,2048方块的设计,逻辑,实现,编写,加上色彩,分数等深度剖析开发过程!
Android实训案例(四)--关于Game,2048方块的设计,逻辑,实现,编写,加上色彩,分数等深度剖析开发过程! 关于2048,我看到很多大神,比如医生,郭神,所以我也研究了一段时间,还好是研究 ...
- Android应用开发以及设计思想深度剖析
Android应用开发以及设计思想深度剖析(1) 21cnbao.blog.51cto.com/109393/956049
- Objective-C类成员变量深度剖析
目录 Non Fragile ivars 为什么Non Fragile ivars很关键 如何寻址类成员变量 真正的“如何寻址类成员变量” Non Fragile ivars布局调整 为什么Objec ...
- Android Context 是什么?
andorid 开发(42)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feiduclear_up CSDN 废墟的树] PS ...
- 大众点评开源分布式监控平台 CAT 深度剖析
一.CAT介绍 CAT系统原型和理念来源于eBay的CAL的系统,CAT系统第一代设计者吴其敏在eBay工作长达十几年,对CAL系统有深刻的理解.CAT不仅增强了CAL系统核心模型,还添加了更丰富的报 ...
- WCF技术剖析之十九:深度剖析消息编码(Encoding)实现(下篇)
原文:WCF技术剖析之十九:深度剖析消息编码(Encoding)实现(下篇) [爱心链接:拯救一个25岁身患急性白血病的女孩[内有苏州电视台经济频道<天天山海经>为此录制的节目视频(苏州话 ...
- 【渗透课程】第二篇下-HTTP协议的请求与响应深度剖析
[渗透课程]第二篇下-HTTP协议的请求与响应深度剖析 HTTP1.1目前支持以下7种请求方法: 常见的MIME类型如下: 第一个数字有五种可能的取值: 目录 什么是请求方法?什么是请求头? HTTP ...
- js对象详解(JavaScript对象深度剖析,深度理解js对象)
js对象详解(JavaScript对象深度剖析,深度理解js对象) 这算是酝酿很久的一篇文章了. JavaScript作为一个基于对象(没有类的概念)的语言,从入门到精通到放弃一直会被对象这个问题围绕 ...
随机推荐
- (一二八)使用POST上传文件
简介 上传文件到服务器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操作,最基本的方式是通过POST上传,文件以二进制形式,作为一个参数传递,但是这个POST的结构相当复杂,且必须完全符合HTTP标准. 文件上传的POST格式 该 ...
- 编译GDAL支持OpenCL使用GPU加速
前言 GDAL库中提供的gdalwarp支持各种高性能的图像重采样算法,图像重采样算法广泛应用于图像校正,重投影,裁切,镶嵌等算法中,而且对于这些算法来说,计算坐标变换的运算量是相当少的,绝大部分运算 ...
- H5、React Native、Native应用对比分析
每日更新关注:http://weibo.com/hanjunqiang 新浪微博!iOS开发者交流QQ群: 446310206 "存在即合理".凡是存在的,都是合乎规律的.任何新 ...
- Android水印相机
本篇文章实现的水印相机,类似于qq空间中的水印相机功能,因之前看过一个demo上实现了一个简陋的水印相机功能,觉得挺有意思,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优化和完善,并增加了部分功能,使之更接近于qq水印相 ...
- leetcode 3 Longest Substring Without Repeating Characters最长无重复子串
Given a string, find the length of the longest substring without repeating characters. For example, ...
- 【shell点滴】参数变量
参数变量故名思议就是用来操作输入参数的变量,知道用户输入了哪些参数,才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 参数变量 作用 $1,$2- 取第几个参数的意思 $* 取出所有的参数,解析参数的分割符环境变量 IFS 来 ...
- FFmpeg示例程序合集-批量编译脚本
此前做了一系列有关FFmpeg的示例程序,组成了<最简单的FFmpeg示例程序合集>,其中包含了如下项目:simplest ffmpeg player: ...
- 快速高分辨率图像的立体匹配方法Effective large scale stereo matching
<Effective large scale stereo matching>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to binocular ...
- Android必知必会-Handler可能引起的内存泄露
在Android开发中,编写多线程通常会使用到Thread和Handler,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很常见的写法会被编辑器提示有问题,new Handler(){} 内的代码背景颜色会变成黄色.Androi ...
- 【Unity Shaders】Reflecting Your World —— Unity3D中的遮罩反射(Masking Reflections)
本系列主要参考<Unity Shaders and Effects Cookbook>一书(感谢原书作者),同时会加上一点个人理解或拓展. 这里是本书所有的插图.这里是本书所需的代码和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