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了,大家陆续地重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上。假期是一个很好的休息与调节的机会,同时,春节还有辞旧迎新的本意,它是新的轮回的开端。

在 Python 社区里,刚发生了一件大事,同样有开启新纪元的意义:在"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宣布卸任 BDFL(终身仁慈独裁者)后,Python 核心开发者们历经半年多的时间,终于为新的治理方案选出了第一届的“执政成员”。

2 月 4 日,经过为期 2 周的投票,Python 社区选出了第一届的指导委员会的 5 名成员:Barry Warsaw、Brett Cannon、Carol Willing、Guido van Rossum、Nick Coghlan。

前段时间,我曾回顾了 Python 之父的退位风波、翻译了各种治理提案的汇总介绍、也分析了核心开发者的投票意向(PS:可通过文末链接进行查看)。本文是对此事件的跟踪报道,也是一个阶段性的句号。随着第一届指导委员会成员的确定,Python 社区将迎来一个新的安稳的过渡期。本文的意义,就是向各位 Python 开发者/学习者/爱好者宣告这个好消息。

核心开发者的自治模式迎来如此重大的转变,这本就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Python 社区的未来走向与此息息相关,而这种治理模式的成败,也会为其它技术社区提供极好的参照系。

1、指导委员会是什么?

关于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uncil),它是 7 种治理方案中最晚被提出,但却最被广泛接收的一个,最终经过投票成为了社区里新的治理方案。该治理方案以 5 人组成的指导委员会作为最高决策层,并允许在必要的时候,将决策权委派给其它团队或开发者代表。

指导委员会拥有至高的权力,但它的行事原则是:boring、simple、comprehensive、flexible and light-weight,具体而言则是,通过设定一系列的基础性的、清晰的、灵活的、轻量的规则及流程,来“指导”社区的治理工作。

指导委员会可以直接行使某些权力,例如批准或驳回 PEP、更新项目的行为守则、跟软件基金会一同管理项目资产等等,然而,过分行驶权力的方式并不受鼓励。指导委员会与其它治理提案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它将扮演规则制定者的角色,指导、引导以及协调社区工作,只有在关键时候,才会行使最终的裁决权。

指导委员会的职能是:

  • Maintain the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Python language and CPython interpreter,维护 Python 语言及 CPython 解释器的质量与稳定性
  • Make contributing as accessible,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as possible,尽可能使做贡献是便利的、包容的与可持续的
  • Formalize and main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e team and the PSF,巩固核心团队与 Python 软件基金会的关系
  • Establish appropriat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for PEPs,为 PEP 建立恰当的决策流程
  • Seek consensus among contributors and the core team before acting in a formal capacity,为贡献者与核心团队寻求共识
  • Act as a "court of final appeal" for decisions where all other methods have failed,当其它所有方法都失败时扮演“最终裁决法庭”的角色

这个治理模式是借鉴自 Django 项目,详细内容参见 PEP-13。

2、指导委员会的成员?

指导委员会的固定成员是 5 人,且最多允许两人来自同一家企业。换届频率是每个 Python 发行版本。成员可连任。支持不信任投票(即弹劾)。

现在来看看第一届当选的成员:

  • Barry Warsaw:自1995年起成为核心开发者之一,荣获 2014 年的弗兰克·威利森纪念奖。目前供职于 LinkedIn(已被微软收购,也即供职于微软),业余爱好是音乐和太极。
  • Brett Cannon:自2003年起成为核心开发者之一,荣获 2016 年的弗兰克·威利森纪念奖。曾担任 Python 软件基金会的执行副主席。目前供职于微软,负责 VSCode 的 Python 插件项目。
  • Carol Willing:Python 核心开发者,Jupyter 核心开发者及 Jupyter 的指导委员会成员。自由职业,兴趣在于科研及教育项目。
  • Guido van Rossum:Python 的创始人,被称为“Python 之父”,长期领导 Python 社区的发展,直到此次的退位风波。目前供职于 Dropbox。
  • Nick Coghlan:自2005年起成为核心开发者之一。目前供职于 Tritium。

弗兰克·威利森纪念奖

注:弗兰克·威利森纪念奖,即 Frank Willison Memorial Award,该奖由 O'Reilly 出版集团设立,颁布给为 Python 社区做了突出贡献的个人。设立于2002年,每年颁布一次。

这些成员都是多年的资深核心开发者,为 Python 发展做出过长足的贡献。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 Guido van Rossum,他并没有离开决策层。事实上,Guido 是自荐成为候选人的,并且是 17 名候选人中最早自荐或被提名的几个人之一。

在当选之后,其他人都在 Twitter 上转发了好消息,而 Guido 不置一词。这留下了一个悬念:Guido 出于什么考虑而决定重回决策层呢,又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3、开源技术项目的发展?

要发起一个开源的技术项目,似乎并不难,然而,要使它推广到广大的技术群体,打造出完整的技术生态,并且持续健康地运作下去,这就太难了。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Bootstrap 5 将彻底移除对 jQuery 的依赖。我不由地想起半年前,Github 也宣布了完全放弃 jQuery。jQuery 是著名的前端开源项目,几年前一统江湖盛极一时,然而随着 MVVM 框架的崛起,目前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jQuery没落,群雄争霸

这揭示了技术项目发展的第一大难题:保持技术的领先性。近几年,Python 凭借着在人工智能和科学计算领域的赫赫战功,成为了众多开发者追捧的对象,对我等追随者来说,真是喜闻乐见。乐观地想,Python 至少还不会因为技术原因而没落。

去年,技术社区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宣布要无限期休假。这个新闻跟 Python 之父的退位相比,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可要大得多了。

这两件事有很大的相似性,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开源技术项目所重度依赖的灵魂人物离开了,它们如何才能继续健康地发展运作?

这个话题对我等小小的边缘码农而言,实在是超出能力范围而无法回答。所幸的是,他们又回归了。不过对于核心开发者们来说,这个话题迟早要面对,现在的风波就是一个预警。

Python 社区贡献出来的指导委员会治理方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会引领社区走向何方呢?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

这件正在发生的事,关乎所有的Python开发者……

https://www.python.org/dev/peps/pep-0013/

https://www.python.org/dev/peps/pep-8016/

-----------------

本文原创并首发于微信公众号【Python猫】,后台回复“爱学习”,免费获得20+本精选电子书。

Python之父重回决策层,社区未来如何发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之父重回决策层

    在Guido van Rossum(吉多·范罗苏姆)卸任BDFL(“终身仁慈独裁者”)一职半年多之后,Python社区迎来了新的治理新方案:指导委员会模式,而经过投票Guido van Rossum也 ...

  2. PEP 8016-Python之父重回决策层

      PEP 8016-Python之父重回决策层 作者:尹正杰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谢绝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去年,技术社区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宣 ...

  3. Python 之父谈放弃 Python:我对核心成员们失望至极!

    Python 之父讲述退位原因,以及 Python 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 在 Python 社区,Python 的发明者 Guido Van Rossum 被称为 “仁慈的终生独裁者”(BDFL,B ...

  4. Python 之父的解析器系列之三:生成一个 PEG 解析器

    原题 | Generating a PEG Parser 作者 | Guido van Rossum(Python之父) 译者 | 豌豆花下猫("Python猫"公众号作者) 声明 ...

  5. Python 之父的解析器系列之五:左递归 PEG 语法

    原题 | Left-recursive PEG grammars 作者 | Guido van Rossum(Python之父) 译者 | 豌豆花下猫("Python猫"公众号作者 ...

  6. Python之父Guido在最近一次采访的最后说了啥

    Python之父Guido在最近一次采访的最后说了啥? 在前些天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到Python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原文在infoworld,咱们可爱的python老爹Guido是这样说的: One t ...

  7. Python之父新发文,将替换现有解析器

    花下猫语: Guido van Rossum 是 Python 的创造者,虽然他现在放弃了"终身仁慈独裁者"的职位,但却成为了指导委员会的五位成员之一,其一举一动依然备受瞩目.近日 ...

  8. Python 之父撰文回忆:为什么要创造 pgen 解析器?

    花下猫语: 近日,Python 之父在 Medium 上开通了博客,并发布了一篇关于 PEG 解析器的文章(参见我翻的 全文译文).据我所知,他有自己的博客,为什么还会跑去 Medium 上写文呢?好 ...

  9. Python 之父再发文:构建一个 PEG 解析器

    花下猫语: Python 之父在 Medium 上开了博客,现在写了两篇文章,本文是第二篇的译文.前一篇的译文 在此 ,宣布了将要用 PEG 解析器来替换当前的 pgen 解析器. 本文主要介绍了构建 ...

随机推荐

  1. java实现堆结构

    一.前言 之前用java实现堆结构,一直用的优先队列,但是在实际的面试中,可能会要求用数组实现,所以还是用java老老实实的实现一遍堆结构吧. 二.概念 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根堆,另一种是小根堆. ...

  2. 深入理解SpringAOP之代理对象

    本篇文章主要带大家简单分析一下AOP的代理对象,至于AOP是什么,如何配置等基础性知识,不在这里讨论.阅读前请先参考:代理模式,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springframework的三个核心接口与get ...

  3. 【Java】运用泽勒一致性计算某天是星期几

    /** * Created by liangjiahao on 2017/2/26. * 运用泽勒一致性计算某天是星期几? * 公式: * h = (q + 26(m+1)/10 + k +k/4 + ...

  4. Caused by: android.view.InflateException: Binary XML file line #2: Error inflating class android.sup

    解决:找不到资源文件: 系统会根据分辨率来选择加载不同drawable下文件夹的资源,如果只在一个文件下放了资源文件,不同的分辨率设备的会报错.

  5. ArcGIS 产品体系结构

    1. 开篇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ArcGIS 的产品体系 2. 详细介绍 2.1 ArcGIS Desktop 参考:[https://blog.csdn.net/hphone/article ...

  6. 微软project文件mpp解析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管理的项目,主要是将用户在project文件中写的一些东西,读出来,并将其写入到数据库中. 也是借鉴了好多大佬的思想和代码,感觉自己需要整理一遍,所以,接下来就是表演的时候了. 第一步 ...

  7. 网络IO和磁盘IO详解

    1. 缓存IO 缓存I/O又被称作标准I/O,大多数文件系统的默认I/O操作都是缓存I/O.在Linux的缓存I/O机制中,数据先从磁盘复制到内核空间的缓冲区,然后从内核空间缓冲区复制到应用程序的地址 ...

  8. mysql事务隔离级别详解和实战

    A事务做了操作 没有提交 对B事务来说 就等于没做 获取的都是之前的数据 但是 在A事务中查询的话 查到的都是操作之后的数据 没有提交的数据只有自己看得到,并没有update到数据库. 查看InnoD ...

  9. 手动撸个Android雷达图(蜘蛛网图)RadarView

    公司产品需要一个雷达图来展示各维度的比重,网上找了一波,学到不少,直接自己上手来撸一记 无图言虚空 简单分析一波,确定雷达图正几边形的--正五边形 int count=5,分为几个层数--4 层 in ...

  10. C#关于winform时间格式2017.05.27

    winform中的控件为DateTimePicker DateTime startdate = startTime.Value;//获取到Winform控件的时间 String start = s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