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itech/archive/2009/04/17/1438439.html

vi/vim 基本使用方法
本文介绍了vi (vim)的基本使用方法,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本上够了!i/vim的区别简单点来说,它们都是多模式编辑器,不同的是vim 是vi的升级版本,它不仅兼容vi的所有指令,而且还有一些新的特性在里面。例如语法加亮,可视化操作不仅可以在终端运行,也可以运行于x window、 mac os、 windows。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它的强大不逊色于任何最新的文本编辑器,这里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于对Unix及 Linux系统的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绍vi的地方进一步了解它。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器,学会它后,您将在Linux的世界里畅行无阻。

[简单地,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方向箭头和delete,backspace键来进行位置移动和删除,不管是命令模式还是插入模式]

1、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插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各模式的功能区分如下:
1) 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控制屏幕光标的移动,字符、字或行的删除,移动复制某区段及进入Insert mode下,或者到 last line mode。
2) 插入模式(Insert mode)
只有在Insert mode下,才可以做文字输入,按「ESC」键可回到命令行模式。
3)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
将文件保存或退出vi,也可以设置编辑环境,如寻找字符串、列出行号……等。

不过一般我们在使用时把vi简化成两个模式,就是将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也算入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

2、vi的基本操作
a) 进入vi
在系统提示符号输入vi及文件名称后,就进入vi全屏幕编辑画面:$ vi myfile。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您进入vi之后,是处于「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您要切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才能够输入文字。初次使用vi的人都会想先用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结果电脑一直哔哔叫,把自己气个半死,所以进入vi后,先不要乱动,转换到「插入模式(Insert mode)」再说吧!

b) 切换至插入模式(Insert mode)编辑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字母「i」就可以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输入文字了。

c) Insert 的切换
您目前处于「插入模式(Insert mode)」,您就只能一直输入文字,如果您发现输错了字!想用光标键往回移动,将该字删除,就要先按一下「ESC」键转到「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再删除文字。

d) 退出vi及保存文件
在「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下,按一下「:」冒号键进入「Last line mode」,例如:
: w filename (输入 「w filename」将文章以指定的文件名filename保存)
: wq (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 q! (输入q!, 不存盘强制退出vi)

3、命令行模式(command mode)功能键
1). 插入模式
按「i」切换进入插入模式「insert mode」,按“i”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光标当前位置开始输入文件;
按「a」进入插入模式后,是从目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个位置开始输入文字;
按「o」进入插入模式后,是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文字。

2). 从插入模式切换为命令行模式
按「ESC」键。

3). 移动光标
vi可以直接用键盘上的光标来上下左右移动,但正规的vi是用小写英文字母「h」、「j」、「k」、「l」,分别控制光标左、下、上、右移一格。
按「ctrl」+「b」:屏幕往“后”移动一页。
按「ctrl」+「f」:屏幕往“前”移动一页。
按「ctrl」+「u」:屏幕往“后”移动半页。
按「ctrl」+「d」:屏幕往“前”移动半页。
按数字「0」:移到文章的开头。
按「G」:移动到文章的最后。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尾”。
按「^」:移动到光标所在行的“行首”
按「w」: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开头
按「e」:光标跳到下个字的字尾
按「b」:光标回到上个字的开头
按「#l」:光标移到该行的第#个位置,如:5l,56l。

4). 删除文字
「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一个字符。
「#x」:例如,「6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后面”6个字符。
「X」:大写的X,每按一次,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一个字符。
「#X」:例如,「20X」表示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前面”20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行。
「#dd」:从光标所在行开始删除#行

5). 复制
「yw」:将光标所在之处到字尾的字符复制到缓冲区中。
「#yw」:复制#个字到缓冲区
「yy」:复制光标所在行到缓冲区。
「#yy」:例如,「6yy」表示拷贝从光标所在的该行“往下数”6行文字。
「p」:将缓冲区内的字符贴到光标所在位置。注意:所有与“y”有关的复制命令都必须与“p”配合才能完成复制与粘贴功能。

6). 替换
「r」:替换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R」:替换光标所到之处的字符,直到按下「ESC」键为止。

7). 回复上一次操作
「u」:如果您误执行一个命令,可以马上按下「u」,回到上一个操作。按多次“u”可以执行多次回复。

8). 更改
「cw」:更改光标所在处的字到字尾处
「c#w」:例如,「c3w」表示更改3个字

9). 跳至指定的行
「ctrl」+「g」列出光标所在行的行号。
「#G」:例如,「15G」,表示移动光标至文章的第15行行首。

4、Last line mode下命令简介
  在使用「last line mode」之前,请记住先按「ESC」键确定您已经处于「command mode」下后,再按「:」冒号即可进入「last line mode」。

A) 列出行号
「set nu」:输入「set nu」后,会在文件中的每一行前面列出行号。

B) 跳到文件中的某一行
「#」:「#」号表示一个数字,在冒号后输入一个数字,再按回车键就会跳到该行了,如输入数字15,再回车,就会跳到文章的第15行。

C) 查找字符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后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关键字」:先按「?」键,再输入您想寻找的字符,如果第一次找的关键字不是您想要的,可以一直按「n」会往前寻找到您要的关键字为止。

D) 保存文件
「w」:在冒号输入字母「w」就可以将文件保存起来。

E) 离开vi
「q」:按「q」就是退出,如果无法离开vi,可以在「q」后跟一个「!」强制离开vi。
「qw」:一般建议离开时,搭配「w」一起使用,这样在退出的时候还可以保存文件。

5、vi命令列表
1) 下表列出命令模式下的一些键的功能:

h左移光标一个字符
l右移光标一个字符
k光标上移一行
j光标下移一行
^光标移动至行首
0数字“0”,光标移至文章的开头
G光标移至文章的最后
$光标移动至行尾
Ctrl+f向前翻屏
Ctrl+b向后翻屏
Ctrl+d向前翻半屏
Ctrl+u向后翻半屏
i在光标位置前插入字符
a在光标所在位置的后一个字符开始增加
o插入新的一行,从行首开始输入
ESC从输入状态退至命令状态
x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
#x删除光标后的#个字符
X(大写X),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X删除光标前面的#个字符
dd删除光标所在的行
#dd删除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yw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yw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yy复制光标所在位置的一行
#yy复制从光标所在行数的#行
p粘贴
u取消操作
cw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
#cw更改光标所在位置的#个字

2) 下表列出行命令模式下的一些指令
w filename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
wq filename储存正在编辑的文件为filename,并退出vi
q!放弃所有修改,退出vi
set nu显示行号
/或?查找,在/后输入要查找的内容
n与/或?一起使用,如果查找的内容不是想要找的关键字,按n或向后(与/联用)或向前(与?联用)继续查找,直到找到为止。

高手总结的图:

vim使用方法----转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 3.0 扩展方法[转载]

    实践 扩展方法是C# 3.0中新加入的特性.MSDN中对扩展方法的定义是:扩展方法使您能够向现有类型"添加"方法,而无需创建新的派生类型.重新编译或以其他方式修改原始类型. 以下以 ...

  2. “error LNK1169: 找到一个或多个多重定义的符号”的解决方法(转载)

    解决方案: “error LNK1169: 找到一个或多个多重定义的符号”的解决方法(转载) 遇到的问题: 在.h头文件中采用namespace 命名空间报错 test.h namespace LMR ...

  3. 打造适合自己的vim编辑器方法总结

    vim使用方法总结 说明:这是打造适合自己的vim编辑器的进阶方法,关于vim基础知识,请自行百度.也可参考文章末尾推荐blog网址 如果觉得自己打造vim编辑器麻烦,可以从github上面克隆一个, ...

  4. vim学习笔记(一)—— vim安装方法

    一.完全卸载vim的方法 sudo apt-get remove --purge vim (--purge 是完全删除,会连配置文件一起删除) 二.Vim前言——————“世界上只有三种编辑器,EMA ...

  5. vim使用方法:

    vim使用方法: 模式: 编辑模式.未编辑模式.命令行模式 i 插入形式进入编辑模式 a 增加 o 下行编辑 O 上行插入 : 进入命令行模式 esc 退出编辑模式 wq 保存文件 yy 复制 p 粘 ...

  6. Arcengine 实现要素选取的方法(转载)

    转自原文Arcengine 实现要素选取的方法(转载) 选择一个要素或者一个要素集(FeatureSelection)的方法很多,如IMap::SelectByShape.ILayer::search ...

  7. Cstring转char、string、int等数据类型的方法(转载)

    Cstring转char.string.int等数据类型的方法 (-- ::)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VC CString 转char * CString cstr; char *p = (LP ...

  8. [Linux/Ubuntu] vi/vim 使用方法讲解(转载)

    转自:http://www.cnblogs.com/emanlee/archive/2011/11/10/2243930.html vi/vim 基本使用方法 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 ...

  9. VMware 虚拟机中添加新硬盘的方法(转载)

    随着在虚拟机中存储的东西的逐渐的增加,虚拟机的硬盘也逐渐告急,因此急需拓展一块新的虚拟磁盘.以下便是在VMware 中添加新的虚拟磁盘的方法:   一.VMware新增磁盘的设置步骤 (建议:在设置虚 ...

随机推荐

  1. java中锁

    s锁的作用是就是保证线程安全,但是从另外成都讲影响了效率: 1 synchronized关键字 这个是虚拟机底层实现的, java中的关键字,内部实现为监视器锁,主要是通过对象监视器在对象头中的字段来 ...

  2. SQL数据库Replace的用法

    关于数据库Replace的用法:Replace("字符串","要被替代的字符串","替代后的字符串")尝试过写法效果如下->修改前 效 ...

  3. Pytorch学习笔记(二)——Tensor

    一.对Tensor的操作 从接口的角度讲,对Tensor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 (1)torch.function (2)tensor.function 比如torch.sum(a, b)实际上和a.s ...

  4. 彻底成功配置Maven和Eclipse集成

    这篇文章是分享给还在苦苦挣扎eclipse和Maven环境配置的同志,让其少走弯路,话不多说,直接开始吧 环境出问题一是配置没有配置好,二是各个部分可能出现兼容问题,导致错误,综上,我选择了一个切实可 ...

  5. Oracle使用总结

    1. 在ORACLE中Service Name即为数据库名称: 2. 在做删除操作时,需要加Commit进行操作提交: 3. 使用sqlldr将数据进行批量导入到ORACLE中: 3.1  Sqlld ...

  6. Macaca 等待机制

    看代码注释todo 写博客 服务写脚本开吧 , 因为窗口太多,  不知道要去哪关闭服务 开的话无所谓 , 哪里都能开 要确认是否有开 , 直接跑代码 下面的要先过 别人的环境 工具软件自己的问题 不支 ...

  7. excel表计算和计算器计算结果不一致

    excel表计算和计算器计算结果不一致 : 建议安装完excel进行精度设置:

  8. Js框架设计之DomReady

    一.在介绍DomReady之前,先了解下相关的知识 1.HTML是一种标记语言,告诉我们这页面里面有什么内容,但是行为交互则要通过DOM操作来实现,但是注意:不要把尖括号里面的内容看作是DOM! 2. ...

  9. Array【数组】和Object【对象】的特性比较

    数组是JavaScript提供的一个内部对象,它是一个标准的集合,我们可以添加(push).删除(shift)里面元素,我们还可以通过for循环遍历里面的元素. 那么除了数组我们在JavaScript ...

  10. poj 1284 Primitive Roots(未完)

    Primitive Roots Time Limit: 1000MS   Memory Limit: 10000K Total Submissions: 3155   Accepted: 1817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