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的环境主要包括StandAlone,Replication和Sharding。

  • StandAlone:单机环境,一般开发测试的时候用。
  • Replication:主从结构,一个Primary,多个Secondary,可能会有Arbitry。
    • Primary挂掉之后,会选举出一个Secondary作为Primary,与zookeeper类似。
    • Arbitry上面不存数据,只是为了凑数。选举算法要求节点数必须是奇数个,如果Primary+Secondary不是奇数个,就要用Arbitry凑数。
    • 写数据只能在Primary,读数据默认也在Primary,可以配置成从Secondary读,可以选最近的节点。
    • 数据在Primary上写成功之后,会将操作记录在oplog中,Secondary将oplog拷贝过去,然后照着操作一遍,就有数据了。
    • Primary和Secondary上面的数据保证最终一致性,可以为写操作配置write concern,有几个级别:在Primary上写完就认为写成功;写到oplog后认为写成功;写到一个/多个/某个/某几个Secondary之后认为写成功,等等。
  • Sharding:share nothing的结构,每台机器只存一部分数据。mongod服务器存数据,mongos服务器负责路由读写请求,元数据存在config数据库中。

因为数据量和机器量的原因,项目最终用了一个Primary,一个Secondary,一个Arbitry。我自己的开发环境是Ubuntu,测试环境是CentOS。安装的是64位的MongoDB。

Ubuntu上的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mongodb

CentOS上的安装

配置yum源,创建文件:/etc/yum.repos.d/mongodb.repo

[mongodb]
name=MongoDB Repository
baseurl=http://downloads-distro.mongodb.org/repo/redhat/os/x86_64/
gpgcheck=
enabled=

安装命令:

yum install mongo-10gen mongo-10gen-server

配置

每台机器上面的配置文件/etc/mongod.conf修改成下面的:

#数据库文件所在位置(默认)
dbpath=/var/lib/mongo
#日志所在位置(默认)
logpath=/var/log/mongo/mongod.log
#pid所在位置(默认)
pidfilepath = /var/run/mongodb/mongod.pid
#keyFile所在位置,生成方式在后面(添加)
keyFile=/var/lib/mongo/key #端口(默认)
port= #每次启动后日志追加在后面,不会新建日志文件(默认)
logappend=true
#用deamon方式启动(添加)
fork=true
#打开操作日志,用于故障恢复和持久化(默认)
journal=true #replica set的名字(添加)
replSet=test-set

在每台机器上运行:

sudo mongod -f /etc/mongod.conf

我的环境里面,Primary ip: 192.168.1.1,Secondary ip: 192.168.1.2,Arbitary ip: 192.168.1.3。在单机上可以将多个mongodb设置成不同端口,我测试了一下也是可以的。

在Primary上运行“mongo”,打开命令行,设置Replica Set:

rs.initiate(
{"_id" : "test-set",
"members" : [
{"_id" : , "host" : "192.168.1.1"},
{"_id" : , "host" : "192.168.1.2"},
{"_id" : , "host" : "192.168.1.3", "arbiterOnly" : true}
]
}); {
"info" : "Config now saved locally. Should come online in about a minute.",
"ok" :
}

历史成功后需要等一段时间,他会选举Primary,然后查看Replica Set的状态:

test-set:PRIMARY> rs.status()
{
"set" : "test-set",
"date" : ISODate("2014-02-21T10:28:55Z"),
"myState" : ,
"members" : [
{
"_id" : ,
"name" : "192.168.1.1:27017",
"health" : ,
"state" : ,
"stateStr" : "PRIMARY",
"uptime" : ,
"optime" : Timestamp(, ),
"optimeDate" : ISODate("2014-02-21T08:48:00Z"),
"lastHeartbeat" : ISODate("2014-02-21T10:28:54Z"),
"lastHeartbeatRecv" : ISODate("2014-02-21T10:28:53Z"),
"pingMs" :
},
{
"_id" : ,
"name" : "192.168.1.2:27017",
"health" : ,
"state" : ,
"stateStr" : "SECONDARY",
"uptime" : ,
"optime" : Timestamp(, ),
"optimeDate" : ISODate("2014-02-21T08:48:00Z"),
"lastHeartbeat" : ISODate("2014-02-21T10:28:54Z"),
"lastHeartbeatRecv" : ISODate("2014-02-21T10:28:55Z"),
"pingMs" : ,
"syncingTo" : "192.168.131.15:27017"
},
{
"_id" : ,
"name" : "192.168.1.3:27017",
"health" : ,
"state" : ,
"stateStr" : "ARBITER",
"uptime" : ,
"self" : true
}
],
"ok" :
}

这样整个replica set就配置成功了,还是比较简单的。

KeyFile的设置

KeyFile是机器间用来进行权限认证的,如果没有设置KeyFile,在rs.initiate()的时候,会提示有其他机器没有ready,大概这个意思记不清了,反正有个error...

网上搜了一下这个错误,很多解释都是说,服务器异常关闭或者mongodb异常退出的时候,会留下一个锁文件"/var/lib/mongo/mongo.lock",需要把这个锁文件删除之后重启mongodb。我试了一下这个方法对我无效。

查看了一台机器上的log文件,发现里面说,有其他机器给他发送消息,但是需要在每台机器上配置key file。大概是这个意思,忘记截图了。

创建Key File用下面的语句:

openssl rand -base64 

产生的字符串存到一个文本文件中,然后把这个文件的权限chmod成600(如果权限过高不行,log里面会告诉你权限过高),然后在配置里面加上“keyFile=keyfile的路径”,重启mongodb就行了。

NUMA的问题

测试机的CPU是NUMA的,于是在运行mongod的时候命令行和log里面会有下面的提示:

WARNING: You are running on a NUMA machine.
We suggest launching mongod like this to avoid performance problems:
numactl –-interleave=all mongod [other options]

于是要把启动命令改成:

sudo numactl --interleave=all mongod -f /etc/mongod.conf

[MongoDB] 安装MongoDB配置Replica Se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ongodb安装和配置

    Mongodb之安装配置 安装 Mongodb的下载地址为Mongodb官网.下载时.你能够选择是安装包或者是压缩包. 下载完毕后.双击安装包并安装. 安装完毕后.你能够在安装文件夹看到下图中所见的文 ...

  2. MongoDB 安装与配置

    MongoDB下载 官方下载链接:https://www.mongodb.com/download-center/community MongoDB安装 简单,按提示安装即可.安装方式: 1. Com ...

  3. window下mongodb安装和配置

    mongodb安装和配置 1.下载:https://www.mongodb.com 2.解压到盘的根目录下,本人解压到D盘根目录 3.在软件根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夹data 4.再新建两个文件夹db.l ...

  4. Linux下MongoDB安装和配置(二)

    1. 下载MongoDB 下载地址:https://www.mongodb.com/download-center/community 这里选择的是:mongodb-linux-x86_64-4.0. ...

  5. MongoDB安装、配置和基本使用

    一.搭建MongoDB的yum源 如果安装epel扩展源,可以安装MongoDB2.4版本 如要安装3.0版本,需要自己配置yum源,官方提供的源只支持64位系统 # vim /etc/yum.rep ...

  6. MongoDB安装与配置

    参考文档:MongoDB官方文档 版本:3.6.4 从版本3.6开始,MongoDB需要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7或更高版本. 第一步,在下载中心下载最新版本的M ...

  7. 【window】mongodb安装和配置

    最近要独立开发vue+mongodb+node的小项目,项目不大,但之前没了解过mongodb还是蛮不容易的,因为以前用MySQL的时候都是用的集成化的工具,完全不用写命令去启动,用mogodb首先需 ...

  8. mongoDB 安装和配置环境变量,超详细版本

    下载mongoDB进行安装:https://www.mongodb.com/                                                 到Community Se ...

  9. 【一】mongodb安装及配置

    一.mongodb安装 1.下载并解压 wget https://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x86_64-rhel62-3.2.0.tgz tar ...

随机推荐

  1. 如何打印Qt中的枚举所对应的字符串

    比如,想获得socket的状态枚举文字, 代码如下: QMetaObject mo=QAbstractSocket::staticMetaObject; int index=mo.indexOfEnu ...

  2. Linux之查看文件大小和数目

    1.查看当前文件大小du -sh ./ du [-abcDhHklmsSx] [-L <符号连接>][-X <文件>][--block-size][--exclude=< ...

  3. 编写一个Filter,除继承HttpServlet类外还需要( )。

    A.继承Filter 类 B.实现Filter 接口 C.继承HttpFilter 类 D.实现HttpFilter接口 解答:B

  4. iOS 开发系列:CoreData Object 变成 Fault 的一种方式

    @quote: 近来一直与 CoreData 打交道.这是一个架构庞大.学习曲线比較陡峭的 iOS 组件,每次遇到问题都会对其有新的认识. 这次就仅仅讲一点,关于错误认知 Object(NSManag ...

  5. Fastqc 碱基质量分布图

    横坐标代表每个每个碱基的位置,反映了读长信息,比如测序的读长为150bp,横坐标就是1到150: 纵坐标代表碱基质量值, 图中的箱线图代表在每个位置上所有碱基的质量值分布, 中间的红线代表的是中位数 ...

  6. django-south使用 [转]

    转自: http://alexliyu.blog.163.com/blog/static/16275449620126239949478/ 使用South之前铭记:请你一定要相信他的能力,抛弃对他的不 ...

  7.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错误提示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838860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35 bytes) in D:\www\Th ...

  8. 通过xtrabackup工具对mysql数据库做全备

    需求描述: 使用xtrabackup工具对mysql实例中的所有的数据库进行备份,并且将备份的过程输出到指定的日志文件中. 操作过程: 1.使用xtrabacup工具备份mysql实例 xtrabac ...

  9. stl中的map经验

    如果想使用一个map临时变量装载参数map,不需要使用new创建一个对象. 声明一个变量,直接赋值就可以.map内部自己重载了=操作符,会自己分配内存.

  10. cstring、string、wstring、int、char*、tchar、 int、dword等相互转换代码输出测试

    #include <string> #include <tchar.h> // _TCHAR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