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socket?

中文名叫套接字,是对底层的 TCP IP UDP 等网络协议进行封装,使得上层的应用程序开发者,不用直接接触这对复杂,丑陋的协议。

在程序员的言论,他就是一个封装好的模块,要完成网络通讯,只需要使用系统提供的socket模块就行,我们通过调用模块中已经实现的方法建立两个进程之间的

连接和通信。

了解socket层:

二、套接字的发展史

套接字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版本的 Unix,即人们所说的 BSD Unix。 因此,有时人们也把套接字称为“伯克利套接字”或“BSD 套接字”。一开始,套接字被设计用在同 一台主机上多个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这也被称进程间通讯,或 IPC。套接字有两种(或者称为有两个种族),分别是基于文件型的和基于网络型的。

 基于文件类型的套接字家族

套接字家族的名字:AF_UNIX

unix一切皆文件,基于文件的套接字调用的就是底层的文件系统来取数据,两个套接字进程运行在同一机器,可以通过访问同一个文件系统间接完成通信

 基于网络类型的套接字家族

套接字家族的名字:AF_INET

(还有AF_INET6被用于ipv6,还有一些其他的地址家族,不过,他们要么是只用于某个平台,要么就是已经被废弃,或者是很少被使用,或者是根本没有实现,所有地址家族中,AF_INET是使用最广泛的一个,python支持很多种地址家族,但是由于我们只关心网络编程,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么只使用AF_INET

三、TCP和UDP协议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eg:打电话)、传输效率低全双工通信(发送缓存&接收缓存)、面向字节流。使用TCP的应用:Web浏览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程序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服务,传输效率高(发送前时延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面向报文,尽最大努力服务,无拥塞控制。使用UDP的应用:域名系统 (DNS);视频流;IP语音(VoIP)

 conclusion:

TCP和UDP是传输层最常见的协议,主要控制传输数据的方式。
TCP:
优点:通过三次握手来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a机器给b机器发送数据包 要求b机器必须立即返回一个确认包
a机器会等待一段时间,如果超时还没有收到确认,则重发数据

缺点:传输效率低
使用场景: 文字聊天,支付宝转账等,

UDP:
传输方式:不需要建立连接,直接发送
缺点: 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优点:传输效率比TCP高
使用场景:视频通话,语音通话,UDP

python中的socket,在使用socket的时候用户需要关心的是 ip地址,port端口, 传输协议TCP/UDP,你要发送的数据data,在写网络编程的时候,必然是有两台代码, 对应着客户端和服务器,使用socket来完成TCP通讯,应该先完成服务器的代码编写。

重点理解TCP协议中三次握手、四次握手的概念:

当应用程序希望通过 TCP 与另一个应用程序通信时,它会发送一个通信请求。这个请求必须被送到一个确切的地址。在双方“握手”之后,TCP 将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全双工 (full-duplex) 的通信。这个全双工的通信将占用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直到它被一方或双方关闭为止。

三次握手示意图:

step1:第一次握手
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到服务器,其中包含客户端的初始序号seq=x,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其中,SYN=1,ACK=0,表示这是一个TCP连接请求数据报文;序号seq=x,表明传输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x)。

step2: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必须确认客户的数据包。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其中确认报文段中,标识位SYN=1,ACK=1,表示这是一个TCP连接响应数据报文,并含服务端的初始序号seq(服务器)=y,以及服务器对客户端初始序号的确认号ack(服务器)=seq(客户端)+1=x+1)。

step3: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序列号(seq=x+1),确认号为ack(客户端)=y+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_LISHED(TCP连接成功)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两次不可以吗?或者四次、五次可以吗? 
我们来分析一种特殊情况,假设客户端请求建立连接,发给服务器SYN包等待服务器确认,服务器收到确认后,如果是两次握手,假设服务器给客户端在第二次握手时发送数据,数据从服务器发出,服务器认为连接已经建立,但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数据丢失,客户端认为连接没有建立,会进行重传。假设每次发送的数据一直在丢失,客户端一直SYN,服务器就会产生多个无效连接,占用资源,这个时候服务器可能会挂掉。这个现象就是我们听过的“SYN的洪水攻击”。 

conclusion:

第三次握手是为了防止:如果客户端迟迟没有收到服务器返回确认报文,这时会放弃连接,重新启动一条连接请求,但问题是: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没有收到,所以他会收到两个连接,浪费连接开销。如果每次都是这样,就会浪费多个连接开销。

四次挥手示意图:

step1:第一次挥手
首先,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用来关闭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数据传送,然后等待服务器的确认。其中终止标志位FIN=1,序列号seq=u。

step2:第二次挥手
服务器收到这个FIN,它发送一个ACK,确认ack为收到的序号加一。

step3:第三次挥手
关闭服务器到客户端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

step4:第四次挥手
客户端收到FIN后,并发回一个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seq设置为收到序号加一。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客户端发送FIN后,进入终止等待状态,服务器收到客户端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就立即给客户端发送确认,服务器就进入CLOSE_WAIT状态,此时TCP服务器进程就通知高层应用进程,因而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连接就释放了。此时是“半关闭状态”,即客户端不可以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发送给客户端。
此时,如果服务器没有数据报发送给客户端,其应用程序就通知TCP释放连接,然后发送给客户端连接释放数据报,并等待确认。客户端发送确认后,进入TIME_WAIT状态,但是此时TCP连接还没有释放,然后经过等待计时器设置的2MSL后,才进入到CLOSE状态。

为什么需要2MSL时间?
首先,MSL即Maximum Segment Lifetime,就是最大报文生存时间,是任何报文在网络上的存在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报文将被丢弃。《TCP/IP详解》中是这样描述的:MSL是任何报文段被丢弃前在网络内的最长时间。RFC 793中规定MSL为2分钟,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是30秒、1分钟、2分钟等。

TCP的TIME_WAIT需要等待2MSL,当TCP的一端发起主动关闭,三次挥手完成后发送第四次挥手的ACK包后就进入这个状态,等待2MSL时间主要目的是:防止最后一个ACK包对方没有收到,那么对方在超时后将重发第三次握手的FIN包,主动关闭端接到重发的FIN包后可以再发一个ACK应答包。在TIME_WAIT状态时两端的端口不能使用,要等到2MSL时间结束才可以继续使用。当连接处于2MSL等待阶段时任何迟到的报文段都将被丢弃。

为什么是四次挥手,而不是三次或是五次、六次?
双方关闭连接要经过双方都同意。所以,首先是客服端给服务器发送FIN,要求关闭连接,服务器收到后会发送一个ACK进行确认。服务器然后再发送一个FIN,客户端发送ACK确认,并进入TIME_WAIT状态。等待2MSL后自动关闭。

conclusion:

1、为了保证客户端发送的最后一个ACK报文段能够到达服务器。即最后一个确认报文可能丢失,服务器会超时重传,然后服务器发送FIN请求关闭连接,客户端发送ACK确认。一个来回是两个报文生命周期。

如果没有等待时间,发送完确认报文段就立即释放连接的话,服务器就无法重传,因此也就收不到确认,就无法按步骤进入CLOSE状态,即必须收到确认才能close。
2、防止已经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出现在连接中。经过2MSL,在这个连续持续的时间内,产生的所有报文段就可以都从网络消失。

四、socket初使用(用代码去实现)

基于TCP协议的socket

sever端

import socket
# 1.创建一个代表服务器的socket对象
s = socket.socket() # 2.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一般8000以后)
# 127.0.0.1 表示当前这个电脑的ip
address = ("127.0.0.1",8080)
s.bind(address) print("服务器已启动!") # 3.开始监听这个端口
# 5表示 可以有5个处于半连接状态的连接 指的不是最大连接数
s.listen(5)
print("test") # 4.接受连接请求
# 该函数是阻塞的 会卡主程序的执行,必须等到有一个客户端进来才会继续执行
# 返回元组 第一个是代表客户端的socket对象 第二客户端的地址信息
client,c_address = s.accept()
print("有一个连接已建立!")
print(c_address) # 5.读写数据
# 接受数据
res = client.recv(1024)
print(res) # 6.关闭连接
# s.close()

client端

import socket

# 1.创建客户端的socket对象
c = socket.socket() # 2.指定服务器的ip和port
server_address = ("127.0.0.1",8080) # 3.建立连接
c.connect(server_address) # 4.读写数据
# 发送数据到服务器
c.send("hello 我是客户端!".encode("utf-8")) # 5.关闭连接
c.close()

基于UDP协议的socket

server端

import socket
# 1.创建socket对象
s = socket.socket(type=socket.SOCK_DGRAM) # 2.绑定端口和ip
s.bind(("127.0.0.1",10000)) while True:
# 3.接受数据
res = s.recv(1024)
print(res) while True:
msg = input(">>>:")
# 需要获取对方的ip和端口
#s.sendto(msg.encode("utf-8"), ("127.0.0.1", 10000)) # 关闭资源
s.close()

client端

import socket
# 1.创建socket对象
c = socket.socket(type=socket.SOCK_DGRAM)
while True:
msg = input(">>>:")
c.sendto(msg.encode("utf-8"),("127.0.0.1",10000)) c.close()

输出结果

client端:

>>>>>:hello
>>>>>:world
>>>>>:

sever端:

b'hello'
b'world'

练习:模拟一个qq多人聊天(由于udp无连接,所以可以同时多个客户端去跟服务端通信)

client1端: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 Author:Wwl import socket udp_clien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qq_name_dict = {
'Taylor': ('127.0.0.1', 8081),
'lana': ('127.0.0.1', 8081),
'Sia': ('127.0.0.1', 8081)
}
while True:
qq_name = input('请选择你要聊天的对象:').strip()
while True:
msg = input('请输入信息').strip()
if msg == 'q': break
udp_client.sendto(msg.encode('utf-8'), qq_name_dict[qq_name]) back_msg, addr = udp_client.recvfrom(1024)
print('收到来自%s %s 的消息%s' % (addr[0], addr[1], back_msg.decode('utf-8'))) udp_client.close()

client2端: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 Author:Wwl import socket udp_clien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qq_name_dict = {
'Taylor': ('127.0.0.1', 8081),
'lana': ('127.0.0.1', 8081),
'Sia': ('127.0.0.1', 8081)
}
while True:
qq_name = input('请选择你要聊天的对象:').strip()
while True:
msg = input('请输入信息').strip()
if msg == 'q': break
udp_client.sendto(msg.encode('utf-8'), qq_name_dict[qq_name]) back_msg, addr = udp_client.recvfrom(1024)
print('收到来自%s %s 的消息%s' % (addr[0], addr[1], back_msg.decode('utf-8'))) udp_client.close()

同client1端

sever端: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 Author:Wwl import socket
udp_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DGRAM)
udp_server.bind(('127.0.0.1',8081)) while True:
qq_msg,addr = udp_server.recvfrom(1024) print('来自[%s:%s]的一条消息:%s'%(addr[0],addr[1],qq_msg.decode('utf-8')))
back_qq_msg = input('请输入:').strip()
udp_server.sendto(back_qq_msg.encode('utf-8'),addr)

TCP/UDP协议、理解三次握手四次挥手、Socke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摸爬滚打之----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协议的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过程 1, 服务器时刻准备接受客户端进程的连接请求, 此时服务器就进入了LISTEN(监听)状态; 2, 客户端进程然后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 之后客户端 ...

  2. 网络架构,七层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socket套接字简单编程

    一.单机架构 应用领域: 植物大战僵尸 office 二.CS架构 应用领域: QQ 大型网络游戏 计算机发展初期用户去取数据,直接就去主机拿,从这里开始就分出了客户端和服务端. 客户端:用户安装的软 ...

  3. OSI七层协议&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今日内容 python 基础回顾 软件开发架构 网络理论前戏 OSI 七层协议(五层) TCP协议 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UDP协议 内容详细 一.python 基础回顾 1.基本数据类型 整型 int ...

  4. TCP UDP协议的三次握手

    接触网络协议栈TCP/IP的人,就一定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TCP的三次握手.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 三次握手流程的本质,可以这么理解:TCP的三次握手其实是双方各一次握手,各一次确认,只是其中一次握手 ...

  5. 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详解-转

    https://www.cnblogs.com/welan/p/9925119.html

  6. web服务-1、http协议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知识点:http协议:它是基于tc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服务器,服务器把资源回给浏览器,这个过程都是遵循http协议的,否则无法完成,http早些年是1.0版本,现在基本上都是1.1版本了,俩个版本的区 ...

  7. Python进阶----网络通信基础 ,OSI七层协议() ,UDP和TCP的区别 , TCP/I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Python进阶----网络通信基础 ,OSI七层协议() ,UDP和TCP的区别 , TCP/I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一丶CS/BS 架构 C/S: 客户端/服务器    定义:       ...

  8. TCP/IP协议 | TCP协议 | UDP协议 |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 ...

  9. 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原理<转>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原理   TCP是面向连接的,无论哪一方向另一方发送数据之前,都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在TCP/IP协议中,TCP 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进行初始化的.三 ...

随机推荐

  1. maven 核心概念

    1). 项目构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 清理 . 编译 . 测试 . 报告 . 打包 . 安装 . 部署 2). 配置环境变量 . 配置 JDK 配置 JAVA_HOME + PATH maven 需要 ...

  2. hive 常见时间日期函数的使用

    1.时间戳函数 日期转时间戳:从1970-01-01 00:00:00 UTC到指定时间的秒数 获得当前时区的UNIX时间戳: select unix_timestamp(); 1533716607 ...

  3. 查询和修改mysql最大连接数的方法

    查询和修改mysql最大连接数的方法切换到mysql库里查询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ions';show global status like 'Max_use ...

  4. CRM rbac 组件的应用

    1 拷贝 rbac 组件到项目中,注册这个app 2 数据库迁移 1 删除rbac下migrations里除了init外的文件 2 修改用户表 class User(models.Model): &q ...

  5. JustOj 2043: N!

    题目描述 输出N的阶乘.(注意时间限制150ms&&注意不能打表后输出,赛后我们会检查代码,如有发现,该位同学总分记0分处理) 打表的定义:在本地主机预先计算出了每个值对应的答案,并把 ...

  6. linux OS与SQL修改时区,系统时间

    linux修改系统时间和linux查看时区.修改时区的方法 一.查看和修改Linux的时区 1. 查看当前时区命令 : "date -R" 2. 修改设置Linux服务器时区方法 ...

  7. 深度点评五种常见WiFi搭建方案

    总结十年无线搭建经验,针对企业常见的五种办公室无线网络方案做个简要分析,各种方案有何优劣,又适用于那种类型的企业. 方案一:仅路由器或AP覆盖 简述:使用路由器或AP覆盖多个无线盲区,多个AP的部署实 ...

  8. python的类和对象

    一.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 1.1面向过程的特点 优点是:极大的降低了写程序的复杂度,只需要顺着要执行的步骤,堆叠代码即可. 缺点是:一套流水线或者流程就是用来解决一个问题,代码牵一发而动全身. 1.2面 ...

  9. Sqring核心概念

    Spring  是大规模企业级框架,用户数量多,数据规模大,功能众多,业务复杂, 性能和安全要求高   灵活多变 Spring框架是轻量级的框架,javaEE的春天,当前主流的框架,一站式的企业应用开 ...

  10. django中模型详解-字段类型与约束条件

    这片博文来详细说明django模型的使用,涉及到django模型的创建,字段介绍,以及django模型的crud操作,以及一对一等操作. 在使用模型之前,我们首先设置数据库选项,django的默认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