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ython实现数据结构之队列
队列
队列与栈的类型很相似,但它遵循的原则是先进先出(FIFO),也就是元素插入的时候只能在该数据结构的末端,而删除只能删除最前面的元素。队列同样应用广泛,例如打印机的队列或者是一个web服务器响应请求。
Python实现
关于队列的方法
作为一个队列,同样要满足一下几个方法:
Q.enqueue(e):向队列Q的队尾添加一个元素
Q.dequeue(): 从队列Q中移除并返回一个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触发一个错误
Q.first(): 在不移除的前提下返回队列的第一个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触发一个错误。
Q.is_empty(): 如果队列Q没有包含任何元素则返回True
len(Q): 返回队列Q中元素的数量,通过len这个特殊方法实现
实现的想法
首先队列与栈的结构很相似,栈使用的是基于列表的方式实现的,那么队列也同样如此。
入队很容易想到借助列表的append方法,那么出队就需要一个标识来存储当前列表头部的索引,因为当有元素出队后必须改变队列头部的指向。这时就会有一个问题出现,当队列中的数据不断增多,并且出队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那么头部的索引数值也会不断增加,之前用过的头部索引的位置不再存储数据,导致该列表之前占用的位置成为了浪费的位置,这会导致列表的长度越来越大,并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于这种问题,我们首先想到在每次出队的时候将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向前移动一位,使列表的第一个元素永远是队列的首个元素,但是这样每次的出队都会移动所有的队列中的元素,代价太大,不可取。
于是我们使用一种更加健壮的方法,即循环使用列表的方式。简单说就是先创建一个具有默认长度的空列表,向队列添加元素即为append,队首依然用一个变量保存索引,当向队列添加元素,此时的尾部已经到达了原先列表的最大长度处,则将该元素添加到列表的头部,即之前出队后空余的位置,如果空余的位置也没有的话,则将列表的长度扩大,并将队首放到列表的首位置。
具体实现
这里先列出实现的具体代码:
class Empty(Exception):
pass
class Queue():
"""
基于循环列表的队列
"""
DEFAULT_CAPACITY = 10
def __init__(self):
self._data = [None] * Queue.DEFAULT_CAPACITY
self._size = 0
self._front = 0
def __len__(self):
return self._size
def is_empty(self):
return self._size == 0
def first(self):
if self.is_empty():
raise Empty('Queue is empty')
return self._data[self._front]
def dequeue(self):
if self.is_empty():
raise Empty('Queue is empty')
temp = self._data[self._front]
self._front = (self._front + 1) % len(self._data)
self._size -= 1
return temp
def enqueue(self, e):
if self._size == len(self._data):
self._resize(2 * len(self._data))
temp = (self._front + self._size) % len(self._data)
self._data[temp] = e
self._size += 1
def _resize(self, cap):
"""
默认cap是大于原队列长度的
"""
old = self._data
self._data = [None] * cap
front = self._front
for i in range(self._size):
self._data[i] = old[front]
front = (1 + front) % len(old)
self._front = 0
代码中的_data为存储数据的列表,_size为队列的长度,_front为队列首位置的索引。代码认真读一下还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主要利用了%求余的方式来判断队列的头部或者要插入元素的位置。其中的_resize方法可以改变队列的长度,并且将队列的首部放到了列表的首位置。
双端队列
双端队列其实已经不属于队列了,它既可以从左进从右出,也可以从右进从左出,这种灵活性其实使它使用的更加广泛。其实他只是在队列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增加与修改:
双端队列拥有的基本的方法有:
add_first(e)
add_last(e)
delete_first()
delete_last()
first()
last()
is_empty()
len(D)
其中的add_last()与队列中的enqueue()相同,delete_first()与dequeue()相同,与之不同的是多了add_first()与delete_last()
def add_first(self, e):
if self._size == len(self._data):
self._resize(2 * len(self._data))
temp = (self._front - 1) % len(self._data)
self._data[temp] = e
self._front = temp
self._size += 1
def delete_last(self):
if self.is_empty():
raise Empty('Queue is empty')
temp = self._data[(self._front + self._size - 1) % len(self._data)]
self._size -= 1
return temp
如果要使用双端队列,其实python标准库已经有现成的双端队列类供使用了,就是collections模块中的deque类。
deque类的常用方法有:
len(D)
D.appendleft(e)
D.append(e)
D.popleft()
D.pop()
D[0] 可通过索引访问
D[-1] 访问最后一个元素
D[j] = val 可通过索引修改任意一项
D.clear() 清除所有内容
D.rotate(k) 循环右移k步
D.remove(e) 移除第一个匹配的元素
D.count(e) 统计对e匹配的数量
这个库双端队列还有一些不同之处,它的构造函数中可以选择一个名为maxlen的参数,它可以设定双端队列的固定长度,当队列已经满的时候,再添加元素,比如append(e),此时并不会报错,而是在队列的另一端进行了pop处理。
参考《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语言实现》
用Python实现数据结构之队列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与数据结构[2] -> 队列/Queue[0] -> 数组队列的 Python 实现
队列 / Queue 数组队列 数组队列是队列基于数组的一种实现,其实现类似于数组栈,是一种FIFO的线性数据结构. Queue: <--| 1 | 2 | 3 | 4 | 5 |<-- ...
- 数据结构之队列(Python 版)
数据结构之队列(Python 版) 队列的特点:先进先出(FIFO) 使用链表技术实现 使用单链表技术,在表首尾两端分别加入指针,就很容易实现队列类. 使用顺序表list实现 # 队列类的实现 cla ...
- python 与数据结构
在上面的文章中,我写了python中的一些特性,主要是简单为主,主要是因为一些其他复杂的东西可以通过简单的知识演变而来,比如装饰器还可以带参数,可以使用装饰类,在类中不同的方法中调用,不想写的太复杂, ...
- [0x00 用Python讲解数据结构与算法] 概览
自从工作后就没什么时间更新博客了,最近抽空学了点Python,觉得Python真的是很强大呀.想来在大学中没有学好数据结构和算法,自己的意志力一直不够坚定,这次想好好看一本书,认真把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 ...
- (python数据分析)第03章 Python的数据结构、函数和文件
本章讨论Python的内置功能,这些功能本书会用到很多.虽然扩展库,比如pandas和Numpy,使处理大数据集很方便,但它们是和Python的内置数据处理工具一同使用的. 我们会从Python最基础 ...
- python之 栈与队列
忍不住想报一句粗口"卧槽"这尼玛python的数据结构也太特么方便了吧 想到当初学c语言的数据结构的时候,真的是一笔一划都要自己写出来,这python尼玛直接一个模块就ok 真的是 ...
- 【DataStructure In Python】Python模拟栈和队列
用Python模拟栈和队列主要是利用List,当然也可以使用collection的deque.以下内容为栈: #! /usr/bin/env python # DataStructure Stack ...
- Python -- 堆数据结构 heapq - I love this game! - 博客频道 - CSDN.NET
Python -- 堆数据结构 heapq - I love this game! - 博客频道 - CSDN.NET Python -- 堆数据结构 heapq 分类: Python 2012-09 ...
- Python/ selectors模块及队列
Python/selectors模块及队列 selectors模块是可以实现IO多路复用机制: 它具有根据平台选出最佳的IO多路机制,比如在win的系统上他默认的是select模式而在linux上它默 ...
随机推荐
- IDEA中SpringBoot项目快速创建单元测试
如何在IDEA中对于SpringBoot项目快速创建单元测试 创建测试用例 右键需要进行测试的方法,选择GO TO然后选择Test 点击Create New Test 勾选需要创建单元测试的方法 然后 ...
- Spring Boot + Spring Cloud 实现权限管理系统 后端篇(十三):系统备份还原
系统备份还原 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系统数据进行备份还原.我们这里就使用MySql的备份还原命令实现系统备份还原的功能. 新建工程 新建一个maven项目,并添加相关依赖,可以用Spring boot脚 ...
- Hystrix隔离策略
Hystrix的资源隔离策略分为两种:线程池和信号量.说到资源隔离,我们就要明白为什么需要资源隔离. 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服务之间都是相互调用的,如下图所示:例如,我们容器(Tomcat)配置的线程个 ...
- iframe可通过postMessage解决跨域、跨窗口消息传递
https://www.cnblogs.com/dorothyorsusie/p/6178599.html //iframe传参给父级页面 function give_info(){ console. ...
- Maven教程(3)--Maven导入工程常见问题(编码、MavenArchiver、Lifecycle Mapping、maven install 没有反应)
常见错误: 常见错误一:These projects must be migrated to correctly function in this version of MyEclipse 需要修改编 ...
- #5 Python变量与输入输出
前言 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最基本的无非不过学习其变量规则.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接下来的几节将开始记录这些基本的语法,本节主要记录变量规则! 一.Python输入输出 在说Python变量之前,先补 ...
- Ajax之跨域请求
一.引子 我现在开启了两个django项目,分别叫Demo1和Demo2,Demo1中有一个路径‘http://127.0.0.1:8000/index/’,对应的视图是index视图返回一个inde ...
- 前端MVC Vue2学习总结(八)——Vue Router路由、Vuex状态管理、Element-UI
一.Vue Router路由 二.Vuex状态管理 三.Element-UI Element-UI是饿了么前端团队推出的一款基于Vue.js 2.0 的桌面端UI框架,手机端有对应框架是 Mint U ...
- WebFrom 小程序【分页功能 】
实现分页展示功能 基本功能:上一页.下一页.首页.尾页.跳转 两个重要的变量 1.每页显示几条数据 2.现在是第几页 方法 } /*表格样式*/ .tab { width: %; backgr ...
- AnyVal与AnyRef
AnyRef 是所有引用类型的基类.除了值类型,所有类型都继承自AnyRef . AnyVal AnyVal 所有值类型的基类, 它描述的是值,而不是代表一个对象. 它包括 9 个 AnyV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