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求和类题目
今天看到这道题目:http://www.cnblogs.com/charlesblc/p/5930311.html
题目地址:https://leetcode.com/problems/split-array-largest-sum/
很好,也很难。开拓了思路,用二分法来查找结果备选,然后直接划分原集合,来反过来是否是合理的解。是或者不是的话,继续向相应的方向进行二分。
# | Title | Editorial | Acceptance | Difficulty | Frequency | |
---|---|---|---|---|---|---|
。 | 454 | 43.3% | Medium | |||
。 | 437 | 38.7% | Easy | |||
。 | 416 | 37.5% | Medium | |||
。 | 410 | 32.2% | Hard | |||
。 | 404 | 45.7% | Easy | |||
。 | 377 | 41.6% | Medium | |||
。 | 373 | 29.8% | Medium | |||
。 | 371 | 51.4% | Easy | |||
。 | 364 | 50.4% | Medium | |||
。 | 363 | 32.1% | Hard | |||
。 | 339 | 59.8% | Easy | |||
。 | 327 | 28.9% | Hard | |||
。 | 325 | 41.6% | Medium | |||
。 | 308 | 19.8% | Hard | |||
。 | 307 | 18.4% | Medium | |||
。 | 304 | 22.7% | Medium | |||
。 | 303 | 26.2% | Easy | |||
。 | 259 | 40.6% | Medium | |||
。 | 228 | 28.1% | Medium | |||
。 | 216 | 41.9% | Medium | |||
。 | 209 | 28.6% | Medium | |||
。 | 170 | 22.7% | Easy | |||
。 | 167 | 48.2% | Medium | |||
。 | 129 | 35.2% | Medium | |||
。 | 124 | 25.0% | Hard | |||
。 | 113 | 31.4% | Medium | |||
。 | 112 | 32.9% | Easy | |||
。 | 64 | 37.2% | Medium | |||
。 | 40 | 31.3% | Medium | |||
。 | 39 | 35.7% | Medium | |||
。 | 18 | 25.7% | Medium | |||
。 | 16 | 30.5% | Medium | |||
。 | 15 | 20.9% | Medium | |||
。 | 1 | 29.9% | Easy |
先看的
363 | Max Sum of Rectangle No Larger Than K | 32.1% | Hard |
很难。看解法的时候,还看到一个很好的解法分析的页面:Link,能够处理 连续子数组求最大和 问题。
这个页面很好,层层递进,从最原始的O(n^3)的暴力查找,到记录sum(i)到i为止的和,然后sum(j)-sum(i) 得到sum(i...j)的方式,提升到O(n^2);然后,通过分治法,一分为二的左右查找,然后中间从两边扩展再求和,将复杂度进一步有划到O(nlgn)。最后,解决DP的思想,直接采用max(j)= max(i) + sum(i...j)的方式,但是优化的是,max(i)如果是负数,就不用记录,用0就行了,所以其实可以O(n)的复杂度,直接进行求和,遇到和为负数就舍弃就可以了,复杂度为O(n),已经最优化。(Kadane算法)
注意一个引申的是,找出和最大的矩阵。
我的方法是,先纵向处理,用sum(i)记录同一列中从最上方到i行的和,然后用sum(j)-sum(i)就能够求出这一列中的sum(i...j),复杂度O(n),
然后对于横向,对于每一个行的组合,用sum(i...j)作为基本元素,采用上面的Kadane算法来处理,复杂度一共 O(n*n*m),所以取较小的一个维度为n.
而上面原题是对于sum有限制的,不大于某个数(比如k)的最大和。
参考解法里面的带的文章,可以得出,求出sum(i)后放入一个set,每次对于sum(j),用一个upper_bound获得不小于sum(j)-k的sum(i),这样sum(j)-sum(i)就小于k,并且是当前最大的了。
upper_bound是取得右侧范围,复杂度是O(lgn),所以对于一维数组,复杂度是 O(nlgn),而对于矩阵,复杂度是:
O[min(m,n)^2 * max(m,n) * log(max(m,n))], space O(max(m, n)).
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上面的space O(max(m, n)) 指的是对于用一列的结果(假设矩阵是扁的)不需要保存每一个sum(j), sum(i),只需要循环的时候,直接得出同一列里面sum(i...j)就可以了,而对于横向,行的结果(每一行都很长),是需要算出每一个sum(a), 并且把结果保存到set里面的。
另外注意,stl里面set的底层实现是红黑树。另,map的底层实现也是红黑树。vector是动态数组实现。
另,用Java的TreeSet的ceiling可以模拟upper_bound(获得更大范围里面最小的数),floor可以模拟 lower_bound(获得更小范围内最大的数)。
好了,看这道题目:
327 | Count of Range Sum | 28.9% | Hard |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参考之前的放在set里面,然后用upper_bound或者lower_bound来处理。但是要注意的是,要用multiset,因为可能会有重复的元素。
解法中,也提到,可以用divide-and-conque方法,复杂度比naive方法,有所优化。
另外解法里提到的 https://discuss.leetcode.com/topic/33738/share-my-solution 里面关于 MergeSort模拟的方法,的确是正确的,虽然稍稍有点费解。仔细看了一下,还是能够理解的。
利用MergeSort还能处理个子排序的问题,就是一个人后面有几个人比自己高吧。有很多变通。
这道题目:
308 | Range Sum Query 2D - Mutable | 19.8% | Hard |
在locked文件里面,有解法。
注意题目中有一句 "calls to update and sumRegion function is distributed evenly"
在update和sumRegion调用频率不同的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对策。而对于调用频率相似的情况,那么解法中也给了折衷的方案。
当然,还有线段树的方法,但是面试中,一般不会涉及这一块。
124 | Binary Tree Maximum Path Sum | 25.0% | Hard |
解法里面有。基本就是两课子树的递归,然后分别给出带root和不带root的,然后再用带root的跟本身的root做一下结合和比较处理。
18 | 4Sum | 25.7% | Medium |
解法非常好。我也想到了一定的思路。基本的基础是排序后两边向中间收敛。但是4sum多了对更多的两个元素的处理,以及一些去重的处理。
很好!
16 | 3Sum Closest | 30.5% | Medium |
开始我想到的是,先两端向中间收敛,然后找备选的第三个,但是发现实现有问题。所以更好的方法是,先选定一个,然后两端向中间收敛,通过与目标的比较,来确定是向上还是向下收敛。这种解法更好!
15 | 3Sum | 20.9% | Medium |
标准的固定一个,两边向中间收敛的解法。
39 | Combination Sum | 35.7% | Medium |
标准的递归解法。先取一个元素,然后多次迭加之后,看剩余的数字,是否还有其他的结果。可以用DP.
40 | Combination Sum II | 31.3% | Medium |
跟上面那个解法类似,就是每次去掉一个元素,同时这样也是可以用DP的。
216 | Combination Sum III | 41.9% | Medium |
比上面那个简单一些,也是遍历。
377 | Combination Sum IV | 41.6% | Medium |
这个跟Combination Sum 1 很相似,但是这个对于不同排序的结果算作多个。所以每次不用从下一个位置开始遍历,直接所有待选元素,是不是target减数字就可以了。
64 | Minimum Path Sum | 37.2% |
Medium |
这道题目,可以看每一个点,到这个位置的最小代价。
1 | Two Sum | 29.9% | Easy |
基本题。
112 | Path Sum | 32.9% | Easy |
基本题,每次去掉root,然后递归。
113 | Path Sum II | 31.4% | Medium |
跟上面那道题目一样的。
437 | Path Sum III | 38.7% | Easy |
其实就是用了个递归做的。还是应该多考虑DP的。
454 | 4Sum II | 43.3% | Medium |
好!开始我想到的是先固定两个,然后另外两个,从两端向中间收敛。但是会有不少重复的情况。而我实际做的是,两两相加,通过Map或者HashMap来进行匹配,这样的话,其实是更加快的,而且应该重复的情况不多。
129 | Sum Root to Leaf Numbers | 35.2% | Medium |
用的DFS深度遍历,用一个curVal记录当前的值。
209 | Minimum Size Subarray Sum | 28.6% | Medium |
题目还是蛮好的。设置两个游标,一前一后。
259 | 3Sum Smaller | 40.6% | Medium |
下面代码是最终的解法,注意其中有两点:1是ret+的是end和front的距离,2是用了java的容器来实现引用传递。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threeSumSmaller(int[] nums, int target) {
if (nums == null)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nums is null");
List<Integer> ret = new ArrayList<Integer> ();
ret.add(0);
Arrays.sort(nums);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 2; i++) {
twoSumSmaller(nums, i + 1, target - nums[i], ret);
}
return ret.get(0);
} private void twoSumSmaller(int[] nums, int i, int target, List<Integer> ret) {
int front = i;
int end = nums.length - 1;
while (front < end) {
if (nums[front] + nums[end] < target) {
ret.set(0, ret.get(0) + end - front);
front++;
} else{
end--;
}
}
}
}
307 | Range Sum Query - Mutable | 18.4% | Medium |
这个要用Binary-Index-Tree。挺难的!
后继:可以理解为节点的父亲节点。是离它最近的,且编号末位连续0比它多的就是它的父亲,如e[2]是e[1]的后继;e[4]是e[2]的后继。
如e[4] = e[2]+e[3]+a[4] = a[1]+a[2]+a[3]+a[4] ,e[2]、e[3]的后继就是e[4]。
后继主要是用来计算e数组,将当前已经计算出的e[i]添加到他们后继中。
前驱:节点前驱的编号即为比自己小的,最近的,最末连续0比自己多的节点。如e[7]的前驱是e[6],e[6]的前驱是e[4]。
前驱主要是在计算连续和时,避免重复添加元素。
如:Sum(7)=a[1]+...+a[7]=e[7]+e[6]+e[4]。(e[7]的前驱是e[6], e[6]的前驱是e[4])
计算前驱与后继:
lowbit(i) = ( (i-1) ^ i) & i ; (应该是只有一位是1,就是原数字最后面的一个1)
节点e[i]的前驱为 e[ i - lowbit(i) ];
节点e[i]的后继为 e[ i + lowbit(i) ]
325 | Maximum Size Subarray Sum Equals k | 41.6% | Medium |
方法还是很好的,一开始我没有想到。Hash用的很溜。
注意Hash里面只需要存一份,因为只留下标最前面的就行了。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axSubArrayLen(int[] nums, int k) {
int[] sums = new int[nums.length];
for(int i=; i<nums.length; i++) {
if (i==) sums[i] = nums[i];
else sums[i] = sums[i-] + nums[i];
}
int max = ;
Map<Integer,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for(int i=; i<nums.length; i++) {
if (sums[i]==k) max=Math.max(max, i+);
else {
Integer j=map.get(sums[i]-k);
if (j!=null) max = Math.max(max, i-j);
}
if (!map.containsKey(sums[i])) map.put(sums[i], i);
}
return max;
}
}
339 | Nested List Weight Sum | 59.8% | Easy |
这道题目的解法其实很不错:
两种方法都很经典: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depthSum(vector<NestedInteger>& nestedList) {
int res = ;
for (auto a : nestedList) {
res += getSum(a, );
}
return res;
}
int getSum(NestedInteger ni, int level) {
int res = ;
if (ni.isInteger()) return level * ni.getInteger();
for (auto a : ni.getList()) {
res += getSum(a, level + );
}
return res;
}
};
第二种: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depthSum(vector<NestedInteger>& nestedList) {
return helper(nestedList, );
}
int helper(vector<NestedInteger>& nl, int depth) {
int res = ;
for (auto a : nl) {
res += a.isInteger() ? a.getInteger() * depth : helper(a.getList(), depth + );
}
return res;
}
};
364 | Nested List Weight Sum II | 50.4% | Medium |
跟上面一道题目很类似。但是权重是从下往上增加。所以更难了。
其实方法也很直接。先检查最大深度,然后计算。就行了。
371 | Sum of Two Integers | 51.4% | Easy |
把位运算的巧妙运用到了极致。
注意:if you want to get a negative number, you can simply do ~x + 1
题目非常好,看迭代的做法不大看的懂。看下面递归的方式,就容易理解多了:
// Recursive
public int getSum(int a, int b) {
return (b == ) ? a : getSum(a ^ b, (a & b) << );
} // Recursive
public int getSubtract(int a, int b) {
return (b == ) ? a : getSubtract(a ^ b, (~a & b) << );
}
然后就可以看迭代的解法了:
// Iterative
public int getSum(int a, int b) {
if (a == ) return b;
if (b == ) return a; while (b != ) {
int carry = a & b;
a = a ^ b;
b = carry << ;
} return a;
} // Iterative
public int getSubtract(int a, int b) {
while (b != ) {
int borrow = (~a) & b;
a = a ^ b;
b = borrow << ;
} return a;
}
373 | Find K Pairs with Smallest Sums | 29.8% | Medium |
我记录的解法,是非常好的。先用一个数组记录下搭档的位置,然后遍历数组,和搭档的位置一起匹配进行处理。另外,其实还可以加一次剪枝的方案在里面。
404 | Sum of Left Leaves | 45.7% | Easy |
注意是叶子,所以函数里面带了一个参数来处理。
416 | Partition Equal Subset Sum | 37.5% | Medium |
我觉得这道题目,跟 Combination Sum 系列很像。
求的结果,就是一半的结果。但是这里面既不用求个数,也不用打印,只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所以方法用的是加HashSet,然后对于HashSet里面没有元素,都累加当前元素,得到新的和。
sum求和类题目的更多相关文章
- nSum “已知target再求和”类型题目总结:n-2重循环+left/right
Sum类的题目一般这样: input: nums[], target output: satisfied arrays/ lists/ number 拿到题目,首先分析: 1. 是几个数的sum 2. ...
- 从sum()求和引发的思考
sum()求和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函数,以前我的写法是这样,我想大部分和我一样刚开始学习JS的同学写出来的也会是这样. function sum() { var total=null; for(var i ...
- 【BZOJ3817/UOJ42】Sum(类欧)
[BZOJ3817/UOJ42]Sum(类欧) 题面 BZOJ UOJ 题解 令\(x=\sqrt r\),那么要求的式子是\[\sum_{d=1}^n(-1)^{[dx]}\] 不难发现,对于每个\ ...
- sum() 求和用法
def func(*args): # sum = 0 # for el in args: # sum += el # return sum return sum(args) # sum() 求和 de ...
- 浅谈[0,1]区间内的n个随机实数变量中增加偏序关系类题目的解法
浅谈[0,1]区间内的n个随机实数变量中增加偏序关系类题目的解法 众所周知,把[0,1]区间内的n个随机.相互独立的实数变量\(x_i\)之间的大小关系写成一个排列\(\{p_i\}\),使得\(\f ...
- mysql sum() 求和函数的用法
查询在record表中 name=? 的 money 加起来的值使用聚和函数 sum() 求和select sum(money) from record t where t.name = ?另外:co ...
- Django学习路17_聚合函数(Avg平均值,Count数量,Max最大,Min最小,Sum求和)基本使用
使用方法: 类名.objects.aggregate(聚合函数名('表的列名')) 聚合函数名: Avg 平均值 Count数量 Max 最大 Min 最小 Sum 求和 示例: Student.ob ...
- LeetCode解题报告--2Sum, 3Sum, 4Sum, K Sum求和问题总结
前言: 这几天在做LeetCode 里面有2sum, 3sum(closest), 4sum等问题, 这类问题是典型的递归思路解题.该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进行求和求解前,要先排序Arrays.sor ...
- 牵扯较多属性和方法的类题目,很简单的题目本来不想发的,如果有同学学到这个题目感觉太长不愿敲代码,copy走我的即可~不过还是建议自己打一打
/* 3.设计一个"学生"类 1> 属性 * 姓名 * 生日 * 年龄 * 身高(单位是m) * 体重(单位是kg) * 性别 * C语言成绩 * OC成绩 * iOS成绩 ...
随机推荐
- NS2学习笔记(四)
这几天学习NS2,虽然国内很多人使用,但系统的教材资料不多,只能一边看中文教材,一边看英文手册,知识点也是零零散散.过段时间等能将所有知识点串上,再总结总结.现只讲一些零碎的点记录一下. 添加新的协议 ...
- applicationContext.xml配置AOP切面编程
Computer.java package com.wh.aop2; public class Computer { public void play01(){ System.out.println( ...
- 浏览器被“hao123.3377.com”主页劫持的解决办法
问题描述: 浏览器被一个叫做hao123.3377的类似hao123网址导航的家伙,强行贴上.狗皮膏药一样. 问题解决: 尝试了网上说的包括下载360什么的,都不咋好用.后来发现是在激活win10(盗 ...
- MaBatis配置(单配置 之一)
注: 此文中的实体类还是沿用上一章的Emp和Dept两个类 .引入需要的jar包文件:http://pan.baidu.com/s/1qYy9nUc :mybatis-3.2.2.jar .编写MyB ...
- SSH Secure Shell Client连接centos6.5时中文字乱码处理
在学习Linux的过程中,最先碰到的是通过SSH终端连接时发现有乱码出现,使用这篇文章先从这里说起. 在 ssh , telnet 终端中文显示乱码解决办法#vim /etc/sysconfig/i1 ...
- servlet得到web应用路径
package context;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 import javax.servl ...
- 将MongoDB服务器设置成Windows启动服务(win10)
如题,这个问题也百度了很久,百度还是挺给力的,但是都没能解决问题,后来在大神(原谅我不知道大神叫什么)的指导下,终于设置成功,特分享下设置过程.. MongoDB设置数据库我就不说了...额..算了, ...
- Java多线程学习笔记(三)——Future和FutureTask
Future接口:它是对于具体的Runnable或者Callable任务的执行结果进行取消.查询是否完成.获取结果.必要时可以通过get方法获取执行结果,该方法会阻塞直到任务返回结果. 接口中有5中方 ...
- NOIWC2019 冬眠记
冬眠 由于THUWC考太差了没啥心情做事…… Day -1 报到日前一天晚上去看了看宿舍表,发现周围全是集训队,隔壁就是栋爷.高队和lca,再隔壁是zzq和wxh……吓傻了(本校buff这么好吗) D ...
- Ubuntu 18.04 nvidia driver 390.48 安装 TensorFlow 1.12.0 和 PyTorch 1.0.0 详细教程
最近要在个人台式机上搭建TensorFlow和PyTorch运行环境,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这里就把解决的过程记录下来,同时也可以作为安装上述环境的过程记录. 如果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想直接从零安装上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