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index元方法:
按照之前的说法,如果A的元表是B,那么如果访问了一个A中不存在的成员,就会访问查找B中有没有这个成员。这个过程大体是这样,但却不完全是这样,实际上,即使将A的元表设置为B,而且B中也确实有这个成员,返回结果仍然会是nil,原因就是B的__index元方法没有赋值。别忘了我们之前说过的:“元表是一个操作指南”,定义了元表,只是有了操作指南,但不应该在操作指南里面去查找元素,而__index方法则是“操作指南”的“索引失败时该怎么办”。这么说有点绕。所以:

举个栗子:

  1. father = {
  2. house=1
  3. }
  4. son = {
  5. car=1
  6. }
  7. setmetatable(son, father) --把son的metatable设置为father
  8. print(son.house)

输出的结果是nil,但如果把代码改为

  1. father = {
  2. house=1
  3. }
  4. father.__index = father -- 把father的__index方法指向自己
  5. son = {
  6. car=1
  7. }
  8. setmetatable(son, father)
  9. print(son.house)

输出的结果为1,符合预期

这样一来,结合上例,来解释__index元方法的含义:

在上述例子中,访问son.house时,son中没有house这个成员,但Lua接着发现son有元表father,注意:此时,Lua并不是直接在father中找名为house的成员,而是调用father的__index方法,如果__index方法为nil,则返回nil,如果是一个表(上例中father的__index方法等于自己,就是这种情况),那么就到__index方法所指的这个表中查找名为house的成员,于是,最终找到了house成员。
注:__index方法除了可以是一个表,还可以是一个函数,如果是一个函数,__index方法被调用时将返回该函数的返回值。

到这里,总结一下Lua查找一个表元素时的规则,其实就是如下3个步骤:

1.在表中查找,如果找到,返回该元素,找不到则继续

2.判断该表是否有元表(操作指南),如果没有元表,返回nil,有元表则继续

3.判断元表有没有__index方法,如果__index方法为nil,则返回nil;如果__index方法是一个表,则重复1、2、3;如果__index方法是一个函数,则返回该函数的返回值

下面说说与__index有点相似的__newindex元方法。

1.查询与更新

上面我们介绍了__index元方法,总结来说,__index元方法是用于处理调用table中不存在的字段。

注意,【调用】这个词,只是调用,而不是赋值。
 
如果,我们要对table中某个不存在的字段赋值呢?(小若:就,直接赋值啊!)

没错,我们直接就能赋值了,不会报错的。

问题是,如果我想监控这个操作呢?如果有人想对table不存在的字段进行赋值的时候,我想进行一些额外的处理呢?

这时候就要用到__newindex。
 
大家要记住这句话:__index用于查询,__newindex用于更新。

等会不要混乱了, 初次接触的话,有可能会混乱。

2.看看普通的赋值情况

我们先来看看正常情况下的赋值,如代码:

    local smartMan = {
        name = "none",
        money = 9000000,
       
        sayHello = function()
            print("大家好,我是聪明的豪。");
        end
    }
   
    local t1 = {};
   
    local mt = {
        __index = smartMan,
    }
   
    setmetatable(t1, mt);
   
    t1.sayHello = function()
        print("en");
    end;
   
    t1.sayHello();
 smartMan.sayHello();

这是上一篇用过的例子,一个模仿继承结构的例子。
来分析一下,mt作为t1的元表,设置__index为smartMan。
于是,当我们调用t1中不存在的字段时,就会自动去smartMan中查找。
比如我们调用了t1.sayHello(),自然能找到对应的函数。
 
先来看看输出结果:

[LUA-print] en
[LUA-print] 大家好,我是聪明的豪。



我们调用t1的sayHello字段,t1并不存在这个字段(虽然可以通过__index的方式来找到smartMan的sayHello字段)。

但这不影响,给这个字段赋值,然后再调用t1.sayHello(),发现是成功的。

这和我们以往的做法一样,对table做正常的赋值操作,不管table本身是否存在这个字段。

3.监控赋值

好了,普通情况我们已经试过了,如果我们想监控table的赋值操作呢?
对于不存在的字段,我们不需要被赋值呢?想要制作一个只读的table呢?
 
如果你有这些想法,那么欢迎拨打屏幕下方的号码,前10位打进的还赠送价值..(小若:停!)
那么,如果你有这些想法,请看看下面的代码:

    local smartMan = {
        name = "none",
        money = 9000000,
       
        sayHello = function()
            print("大家好,我是聪明的豪。");
        end
    }
   
    local t1 = {};
   
    local mt = {
        __index = smartMan,
        __newindex = function(table, key, value)
            print(key .. "字段是不存在的,不要试图给它赋值!");
        end
    }
   
    setmetatable(t1, mt);
   
    t1.sayHello = function()
        print("en");
    end;
    t1.sayHello();

留意mt元表,我们给它加了一个__newindex。
运行代码,输出结果如下:

[LUA-print] sayHello字段是不存在的,不要试图给它赋值!
[LUA-print] 大家好,我是聪明的豪。



很显然,sayHello字段赋值失败,因为给sayHello字段赋值的时候,调用了__newindex元方法,代替了赋值操作。

(小若:为什么?sayHello字段不是存在的么?为什么会说不存在呢?)
 
这里有一个地方要注意的,t1中确实是不存在sayHello字段的,它只是因为有元表存在,而元表里的__index元方法的值是smartMan这个table。

从而,可以在t1找不到sayHello字段的时候,去smartMan中寻找。

但,实际上,t1确实是不存在sayHello字段的,不知道大家能绕明白不?
 
因此,当试图给t1的sayHello字段赋值时,Lua判定sayHello字段是不存在的,所以会去调用元表里的__newindex元方法。

__newindex元方法被调用的时候会传入3个参数:table本身、字段名、想要赋予的值。

4.隔山打牛,通过给一个table给另一个table的字段赋值

和__index一样,__newindex元方法也可以赋予一个table值。
这种情况下就有点意思了,先看看代码:

    local smartMan = {
        name = "none",
    }
   
    local other = {
        name = "大家好,我是很无辜的table"
    }
   
    local t1 = {};
   
    local mt = {
        __index = smartMan,
        __newindex = other
    }
   
    setmetatable(t1, mt);
     
    print("other的名字,赋值前:" .. other.name);
    t1.name = "小偷";
    print("other的名字,赋值后:" .. other.name);
    print("t1的名字:" .. t1.name);

这次的代码和刚刚差不多,但是我们新加了一个other的table,然后把other作为__newindex的值。

于是,当给t1的name字段赋值时,就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

先来看看输出结果:

[LUA-print] other的名字,赋值前:大家好,我是很无辜的table
[LUA-print] other的名字,赋值后:小偷
[LUA-print] t1的名字:none



当给t1的name字段赋值后,other的name字段反而被赋值了,而t1的name字段仍然没有发生变化。

(实际上t1的name字段还是不存在的,它只是通过__index找到了smartMan的name字段,这个就不唠叨了。)

于是,我们给t1的name赋值的时候,实际上是给other的name赋值了。

好吧,可怜的other。

5.总结规则

这就是__newindex的规则:

a.如果__newindex是一个函数,则在给table不存在的字段赋值时,会调用这个函数。
b.如果__newindex是一个table,则在给table不存在的字段赋值时,会直接给__newindex的table赋值。

6.结束

好了,关于元表和元方法的基础内容基本上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还有一篇关于元表和元方法的文章,也是一些比较零散的知识点。

之后,还会提到元表和元方法的,因为它们实在是太重要了。

理解lua 语言中的点、冒号与self

lua编程中,经常遇到函数的定义和调用,有时候用点号调用,有时候用冒号调用,这里简单的说明一下原理。

girl = {money = 200}
function girl.goToMarket(girl ,someMoney)
girl.money = girl.money - someMoney
end
girl.goToMarket(girl ,100)
print(girl.money)

可以看出,这里进行了方法的点号定义和点号调用。

boy = {money = 200}
function boy:goToMarket(someMoney)
self.money = self.money - someMoney
end
boy:goToMarket(100)
print(boy.money) boy.goToMarket(boy,100)
print(boy.money)

这里进行了冒号定义和冒号调用。
以上的打印结果都是100。

以上的打印结果都是0。

可以看出,冒号定义和冒号调用其实跟上面的效果一样,只是把第一个隐藏参数省略了,而该参数self指向调用者自身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点号定义冒号调用,或者冒号定义点号调用
如:

boy = {money = 200}
function boy.goToMarket(self ,someMoney)
self.money = self.money - someMoney
end
boy:goToMarket(100)
print(boy.money)

lua元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LUA元表

    lua元表和元方法 <lua程序设计> 13章 读书笔记 lua中每个值都有一个元表,talble和userdata可以有各自独立的元表,而其它类型的值则共享其类型所属的单一元表.lua在 ...

  2. 学习Lua setmetatable Lua 元表

    Lua 元表(Metatable) 在 Lua table 中我们可以访问对应的key来得到value值,但是却无法对两个 table 进行操作. 个人理解,这个相当于其他语言的继承,是把这个类的方法 ...

  3. Step By Step(Lua元表与元方法)

    Step By Step(Lua元表与元方法) Lua中提供的元表是用于帮助Lua数据变量完成某些非预定义功能的个性化行为,如两个table的相加.假设a和b都是table,通过元表可以定义如何计算表 ...

  4. lua元表与元方法

    lua中提供的元表(metatable)与元方法(metamethod)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metatable主要用于做一些类似于C++重载操作符式的功能. lua中提供的元表是用于帮助lua变量完 ...

  5. lua元表和元方法 《lua程序设计》 13章 读书笔记

    lua中每个值都有一个元表,talble和userdata可以有各自独立的元表,而其它类型的值则共享其类型所属的单一元表.lua在创建table时不会创建元表. t = {} print(getmet ...

  6. <6>Lua元表和冒号 self

    Lua中没有像C.C++.JAVA中的类概念,面向对象等 ,但我们可以模拟出来 1. Lua中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元表 设置元表setmetatable()函数  获取元表getmetatable()函数 ...

  7. lua元表学习

    a = {, } b= {, } vector2 = {} function vector2.Add(v1, v2) if(v1 == nil or v2 == nil)then return nil ...

  8. [转]lua元表代码分析

    http://lin-style.iteye.com/blog/1012138 版本整理日期:2011/4/21 元表其实就是可以让你HOOK掉一些操作的一张表. 表的定义在ltm.h/c的文件里.对 ...

  9. lua元表详解

    元表的作用 元表是用来定义对table或userdata操作方式的表 举个例子 local t1 = {1} local t2 = {2} local t3 = t1 + t2 我们直接对两个tabl ...

随机推荐

  1. 填个小坑,Vue不支持IE8及以下,跨域ajax不支持IE9

    这特么就尴尬了,说好的Vue支持IE8及以下的呢,引入jquery,测试IE个浏览器,IE9仍然显示不正常, 然而命令行测试Vue仍然存在, 数据回不来!数据回不来!数据回不来! 好吧  肉包子打狗$ ...

  2. 解决MySQL中文乱码问题

    决解乱码费了我好些时间啊! 乱码原因有 1.mysql未设置为支持汉字 2.没有发送头信息 3.使用的编译器不符合相应的编码 决解的方法是 在mysql里 我用的是Wanmp Server 1.在my ...

  3. Git相关操作二

    1.查看HEAD提交: git show HEAD 在git中,目前提交被称为HEAD提交,输入上述命令可以查看当前提交所有文件的修改内容. 2.撤销更改: git checkout HEAD fil ...

  4. opencv之从视频帧中截取图片

    最近在训练一个人脸识别的模型,而项目训练需要大量真实人脸图片样本. 刚好项目用到opencv识别人脸,可以把每一帧图片保存下来,用此方法可以方便的获取大量的脸部样本,大约20分钟可以获取到10000张 ...

  5. JavaScript中的比较规则之“==”运算符

    "=="运算符(两个操作数的类型不相同时) 如果一个值是null,另一个值是undefined,则它们相等 如果一个值是数字,另一个值是字符串,先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学,然后使用转换后 ...

  6. 【机器学习实战】第 10 章 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

    第 10 章 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 K-Means 算法 聚类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 它将相似的对象归到一个簇中, 将不相似对象归到不同簇中.相似这一概念取决于所选择的相似度计算方法.K- ...

  7. SpringBoot初体验(续)

    1.如果你还不知道SpringBoot的厉害之处,或者你不知道SpringBoot的初级用法,请移步我的上一篇文章,传送门 2.SpringBoot中的表单验证 所谓验证,无非就是检验,对比,正如ja ...

  8. [Bayesian] “我是bayesian我怕谁”系列 - Variational Inference

    涉及的领域可能有些生僻,骗不了大家点赞.但毕竟是人工智能的主流技术,在园子却成了非主流. 不可否认的是:乃值钱的技术,提高身价的技术,改变世界观的技术. 关于变分,通常的课本思路是: GMM --&g ...

  9. 助你了解react的小demo

    React是个啥 React 是一个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 JAVASCRIPT 库. React主要用于构建UI,很多人认为 React 是 MVC 中的 V(视图). React 起源于 Facebo ...

  10. C# orderby子句

    注意:对联接运算的结果进行排序. 请注意,排序在联接之后执行. 虽然可以在联接之前将 orderby 子句用于一个或多个源序列,不过通常不建议这样做. 某些 LINQ 提供程序可能不会在联接之后保留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