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一下,今天的内容主要转自师兄张其高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zhangqigao/articles/6935221.html

前面我们讲了类的方法,有普通方法,就是我们自己定义的方法,还有静态方法,类方法,属性方法,其实类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叫做类的特殊成员方法。这里就把主要的类的特殊成员方法大概讲解一下。

  • __doc_

表示类的描述信息

  1 class Dog(object):
2 """此类是形容Dog这个类""" #类的描述信息
3
4 def __init__(self,name):
5 self.name = name
6
7
8 print(Dog.__doc__) #打印类的描述信息
9
10 #输出
11 此类是形容Dog这个类
  • __module__和__class__

说明:

  1. __module__: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在哪个模块

  2. __class__: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的类是什么

aa.py的代码:

  1 class C(object):
2
3 def __init__(self):
4 self.name = "Alex"

index.py的代码:

  1 from lib.aa import C
2
3 obj = C()
4
5 print(obj.__module__)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在哪个模块
6 print(obj.__class__)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的类是什么
7
8 #输出
9 lib.aa
10 <class 'lib.aa.C'>
  • __init__

说明:构造方法,通过类创建对象时,自动触发执行,这里不再赘述举例了。

  • __del__

说明:析构方法,当对象在内存中被释放时,自动触发执行

(1) 注:此方法一般无须定义,因为Python是一门高级语言,程序员在使用时无需关心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因为此工作都是交给Python解释器来执行,

(2) 所以,析构函数的调用是由解释器在进行垃圾回收时自动触发执行的

  • __call__

说明: 对象后面加括号,触发执行

  1 class Foo(object):
2 def __init__(self):
3 self.name = "Alex"
4
5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重写call方法
6 print("running call",args,kwargs)
7
8 f = Foo() #执行__init__
9 f(1,2,3,name=333) # 执行call方法,也可以写成 Foo()(1,2,3,name=333)
10
11 #输出
12 running call (1, 2, 3) {'name': 333}

注:构造方法的执行是由创建对象触发的,即:对象 = 类名() ;而对于 __call__ 方法的执行是由对象后加括号触发的,即:对象() 或者 类()()

  • __dict__

说明: 查看类或对象中的所有成员

①类.__dict__

效果:打印类中所有的属性,不包括实例属性

  1 class Province(object):
2
3 country = 'China'
4
5 def __init__(self, name, count):
6 self.name = name
7 self.count = count
8
9 def func(self, *args, **kwargs):
10 print("func")
11
12 print(Province.__dict__) #类.__dict__
13
14 #输出
15 {'__doc__': None, '__weakref__': <attribute '__weakref__' of 'Province' objects>, '__init__':
16 <function Province.__init__ at 0x00000247F3CAD488>, 'country': 'China', '__dict__':
17 <attribute '__dict__' of 'Province' objects>, 'func': <function Province.func at
18 0x00000247F3CAD510>, '__module__': '__main__'} #打印类中所有的属性,不包括实例属性

②实例名.__dict__

效果:打印该实例的所有属性,不包括类属性

  1 class Province(object):
2
3 country = 'China'
4
5 def __init__(self, name, count):
6 self.name = name
7 self.count = count
8
9 def func(self, *args, **kwargs):
10 print("func")
11
12 p = Province("jiangsu",20000) #实例化
13 print(p.__dict__) #实例名.__dict__
14
15 #输出
16 {'count': 20000, 'name': 'jiangsu'} #打印该实例的所有属性,不包括类属性
  • __str__

说明: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__str__方法,那么在打印 对象 时,默认输出该方法的返回值

  1 class Province(object):
2
3 country = 'China'
4
5 def __init__(self, name):
6 self.name = name
7
8 def __str__(self):
9 return "<obj:{0}>".format(self.name)
10
11 p = Province("jiangsu")
12 print(p) #打印这个对象
13
14 #输出
15 <obj:jiangsu> #给对象重新起了一个名字

注:这个以后会在django框架里面会用到,这边就不多说了

  • __getitem__、__setitem__、__delitem__

说明:用于索引操作,如字典。以上分别表示获取、设置、删除数据

  1 class Foo(object):
2
3 def __getitem__(self, key):
4 print('__getitem__:',key)
5
6 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7 print('__setitem__:',key,value)
8
9 def __delitem__(self, key):
10 print('__delitem__',key)
11
12
13 f = Foo()
14 f["name"] = "shuaigaogao" #自动触发__setitem__方法
15 f["name"] #自动触发__getitem__方法
16 del f["name"] #自动触发__delitem__方法
17
18 #输出
19 __setitem__: name shuaigaogao
20 __getitem__: name
21 __delitem__ name

注:这边的__delitem__没有做真正的删除,只是触发这个方法,想要真正删除,只需要在__delitem__函数中添加删除功能即可

以下内容转自老师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wupeiqi/p/4766801.html

  • __getslice__、__setslice__、__delslice__

这三个方法用于分片操作,如:列表

  1 #!/usr/bin/env python
2 # -*- coding:utf-8 -*-
3
4 class Foo(object):
5
6 def __getslice__(self, i, j):
7 print '__getslice__',i,j
8
9 def __setslice__(self, i, j, sequence):
10 print '__setslice__',i,j
11
12 def __delslice__(self, i, j):
13 print '__delslice__',i,j
14
15 obj = Foo()
16
17 obj[-1:1] # 自动触发执行 __getslice__
18 obj[0:1] = [11,22,33,44] # 自动触发执行 __setslice__
19 del obj[0:2] # 自动触发执行 __delslice__
  • __iter__

用于迭代器,之所以列表、字典、元组可以进行for循环,是因为类型内部定义了 __iter__

第一步:

  1 class Foo(object):
2 pass
3
4
5 obj = Foo()
6
7 for i in obj:
8 print i
9
10 # 报错:TypeError: 'Foo' object is not iterable

第二步:

  1 #!/usr/bin/env python
2 # -*- coding:utf-8 -*-
3
4 class Foo(object):
5
6 def __iter__(self):
7 pass
8
9 obj = Foo()
10
11 for i in obj:
12 print i
13
14 # 报错:TypeError: iter() returned non-iterator of type 'NoneType'

第三步:

  1 # !/usr/bin/env python
2 # -*- coding:utf-8 -*-
3
4 class Foo(object):
5
6 def __init__(self, sq):
7 self.sq = sq
8
9 def __iter__(self):
10 return iter(self.sq)
11
12 obj = Foo([11,22,33,44])
13
14 for i in obj:
15 print(i)
16
17 输出:
18 11
19 22
20 33
21 44

以上步骤可以看出,for循环迭代的其实是  iter([11,22,33,44]) ,所以执行流程可以变更为:

  1 #!/usr/bin/env python
2 # -*- coding:utf-8 -*-
3
4 obj = iter([11,22,33,44])
5
6 for i in obj:
7 print(i)

  1 #!/usr/bin/env python
2 # -*- coding:utf-8 -*-
3
4 obj = iter([11,22,33,44])
5
6 while True:
7 val = obj.next()
8 print val

day6-面向对象补充篇--类的特殊成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9.1 面向对象进阶 super 类对象成员 类属性 私有属性 查找源码类对象步骤 类特殊成员 isinstance issubclass 异常处理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面向对象基本知识: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可以讲多函数中公用的变量封装到对象中) 对象 ...

  2. 前端学PHP之面向对象系列第一篇——类和对象

    × 目录 [1]类 [2]成员属性[3]成员方法[4]对象[5]成员访问[6]this 前面的话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计算机程序由单个能够起到子程序作用的单元或对象组成,为 ...

  3. Java面向对象进阶篇(包装类,不可变类)

    一. Java 8的包装类 Java中的8种基本数据类型不支持面向对象的变成机制,也不具备对象的特性:没有成员变量,方法可以调用.为此,Java为这8 种基本数据类型分别提供了对应的 包装类(Byte ...

  4. JavaSE| 面向对象-类的五大成员

    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只是其中一种编程思想,还有很多其他的编程思想:面向过程.面向切面.面向服务编程... 面向过程的思维方式:注重步骤.过程,面向过程强调的是功能行为: 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关注的是“对 ...

  5. python中的面向对象学习以及类的封装(这篇文章初学者一定要好好看)

    这篇文章对于初学者可以很有效的理解面对过程.面对对象 一.首先介绍一下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比较: 面向过程 VS 面向对象 编程范式 编程是程序员用特定的语法+数据结构+算法组成的代码来告诉计算机如何 ...

  6. python 面向对象(类的特殊成员)

    python 面向对象: (思维导图 ↑↑↑↑) 类的特殊成员 python的类成员存在着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成员 1.__init__: 类名() 自动执行 __init__ class Foo(ob ...

  7. Python面向对象2:类与对象的成员分析及self

    # 3. 类和对象的成员分析- 类和对象都可以存储成员,成员可以归类所有,也可以归对象所有- 类存储成员时使用的是与类关联的一个对象- 独享存储成员是是存储在当前对象中- 对象访问一个成员时,如果对象 ...

  8. Python学习:17.Python面向对象(四、属性(特性),成员修饰符,类的特殊成员)

    一.属性(特性) 普通方法去执行的时候,后面需要加括号,特性方法执行的时候和静态字段一样不需要不需要加括号. 特性方法不和字段同名. 特性方法不能传参数. 在我们定义数据库字段类的时候,往往需要对其中 ...

  9. luogg_java学习_05_面向对象(方法和类)

    这篇总结断断续续写了2天,内容来自Oracle java8编程入门官方教程和课外搜索总结,希望自己以后返回来看的时候都懂,也希望可以起到帮助初学者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 出自 luogg的博客园 , 因 ...

随机推荐

  1. 1.MySQL必知必会之数据库基础

    下面这几个是几个关于数据库的关键字的概念,为后面的教程做基础的: 数据库:保存有组织的数据的容器(通常是一个文件或一组文件).   表: 某种特定类型数据的结构化清单.   模式:关于数据库和表的布局 ...

  2. [笔记]mosh使用笔记

    听说mosh好使,那么怎么在Mac本下使用mosh来登录Ubuntu及AWS服务器呢? mosh介绍 mosh官网在:https://mosh.org/ 代码开源在:https://github.co ...

  3. java反射之获取类的基本信息(一)

    一.反射原理. Java 反射机制.通俗来讲呢,就是在运行状态中,我们可以根据“类的部分已经的信息”来还原“类的全部的信息”.这里“类的部分已经的信息”,可以是“类名”或“类的对象”等信息.“类的全部 ...

  4. python xpath 中的全部用法

    不好意思 ,太仓促只能给你们个url 链接:https://blog.csdn.net/hhtnan/article/details/77509549

  5. css伪类与伪元素

    原文:http://www.alloyteam.com/2016/05/summary-of-pseudo-classes-and-pseudo-elements/ 伪类的操作对象是文档树中已有的元素 ...

  6. HDU - 5909 Tree Cutting (树形dp+FWT优化)

    题意:树上每个节点有权值,定义一棵树的权值为所有节点权值异或的值.求一棵树中,连通子树值为[0,m)的个数. 分析: 设\(dp[i][j]\)为根为i,值为j的子树的个数. 则\(dp[i][j\o ...

  7. POJ - 3648 Wedding (2-SAT 输出解决方案)

    题意:有N-1对夫妇和1对新郎新娘要出席婚礼,这N对人要坐在走廊两侧.要求每对夫妇要坐在不同侧.有M对人有通奸关系,对于这一对人,不能同时坐在新娘对面(新娘新郎也可能和别人有通奸关系).求如何避免冲突 ...

  8. getAttribute() 与 attr() 的区别

    getAttribute() 和 attr() 都是获取元素属性的方法,只是一种是 JS 写法,一种是 JQ 写法,但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 主要区别 调用 getAttribute() 的主体必须是元 ...

  9. context.Request方法总结

    Request.Params为获取的包含上述两种集合外,还包括当前运行环境变量,COOKIES等的集合.Request.QueryString["param"] getReques ...

  10. linux安全第一周总结——20135227黄晓妍

    实验部分: 我将源代码做了修改,将其中一个数字修改为我学号27 2.在实验楼环境下将其保存为text.c并将其编译,得到text.s 3.将.开头的多余的语句删去了之后,我得到了32位环境的汇编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