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https://www.cnblogs.com/fguozhu/articles/2661055.html

Java中String是一个特殊的包装类数据有两种创建形式:

  1. String s = "abc";
  2. String s = new String("abc");

第一种先在栈中创建一个对String类的对象引用变量s,然后去查找"abc"是否被保存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如果没有则在栈中创建三个char型的值'a'、'b'、'c',然后在堆中创建一个String对象object,它的值是刚才在栈中创建的三个char型值组成的数组{'a'、'b'、'c'},接着这个String对象object被存放进字符串常量池,最后将s指向这个对象的地址,如果"abc"已经被保存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则在字符串常量池中找到值为"abc"的对象object,然后将s指向这个对象的地址。

第一种特点:JVM会自动根据栈中数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

第二种可以分解成两步1、String object = "abc"; 2、String s = new String(object); 第一步参考第一种创建方式,而第二步由于"abc"已经被创建并保存到字符串常量池中,因此jvm只会在堆中新创建一个String对象,它的值共享栈中已有的三个char型值。

第二种特点:一概在堆中创建新对象,而不管其字符串值是否相等,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

在讲字符串比较前,必须要了解==和equals的区别:

因为java所有类都继承于Object基类,而Object中equals用==来实现,所以equals和==是一样的,都是比较对象地址,java api里的类大部分都重写了equals方法,包括基本数据类型的封装类、String类等。对于String类==用于比较两个String对象的地址,equals则用于比较两个String对象的内容(值)。

例1:字符串常量池的使用

  1. String s0 = "abc";
  2. String s1 = "abc";
  3. System.out.println(s0==s1); //true 可以看出s0和s1是指向同一个对象的。

  例2:String中==与equals的区别

  1. String s0 =new String ("abc");
  2. String s1 =new String ("abc");
  3. System.out.println(s0==s1); //false 可以看出用new的方式是生成不同的对象
  4. System.out.println(s0.equals(s1)); //true 可以看出equals比较的是两个String对象的内容(值)

例3:编译期确定  

  1. String s0="helloworld";
  2. String s1="helloworld";
  3. String s2="hello" + "word";
  4. System.out.println( s0==s1 ); //true 可以看出s0跟s1是同一个对象
  5. System.out.println( s0==s2 ); //true 可以看出s0跟s2是同一个对象

分析:因为例子中的 s0和s1中的"helloworld”都是字符串常量,它们在编译期就被确定了,所以s0==s1为true;而"hello”和"world”也都是字符串常量,当一个字符串由多个字符串常量连接而成时,它自己肯定也是字符串常量,所以s2也同样在编译期就被解析为一个字符串常量,所以s2也是常量池中"helloworld”的一个引用。所以我们得出s0==s1==s2;

      例4:编译期无法确定

  1. String s0="helloworld";
  2. String s1=new String("helloworld");
  3. String s2="hello" + new String("world");
  4. System.out.println( s0==s1 ); //false
  5. System.out.println( s0==s2 ); //false
  6. System.out.println( s1==s2 ); //false

分析:用new String() 创建的字符串不是常量,不能在编译期就确定,所以new String() 创建的字符串不放入常量池中,它们有自己的地址空间。

s0还是常量池中"helloworld”的引用,s1因为无法在编译期确定,所以是运行时创建的新对象"helloworld”的引用,s2因为有后半部分new String(”world”)所以也无法在编译期确定,所以也是一个新创建对象"helloworld”的引用;

     例5:编译期优化

  1. String s0 = "a1";
  2. String s1 = "a" + 1;
  3. System.out.println((s0 == s1)); //result = true
  4. String s2 = "atrue";
  5. String s3= "a" + "true";
  6. System.out.println((s2 == s3)); //result = true
  7. String s4 = "a3.4";
  8. String s5 = "a" + 3.4;
  9.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true

分析:在程序编译期,JVM就将常量字符串的"+"连接优化为连接后的值,拿"a" + 1来说,经编译器优化后在class中就已经是a1。在编译期其字符串常量的值就确定下来,故上面程序最终的结果都为true。

例6:编译期无法确定

  1. String s0 = "ab";
  2. String s1 = "b";
  3. String s2 = "a" + s1;
  4. System.out.println((s0 == s2)); //result = false

分析:JVM对于字符串引用,由于在字符串的"+"连接中,有字符串引用存在,而引用的值在程序编译期是无法确定的,即"a" + s1无法被编译器优化,只有在程序运行期来动态分配并将连接后的新地址赋给s2。所以上面程序的结果也就为false。

例7:编译期确定

  1. String s0 = "ab";
  2. final String s1 = "b";
  3. String s2 = "a" + s1;
  4. System.out.println((s0 == s2)); //result = true

分析:和[6]中唯一不同的是s1字符串加了final修饰,对于final修饰的变量,它在编译时被解析为常量值的一个本地拷贝存储到自己的常量 池中或嵌入到它的字节码流中。所以此时的"a" + s1和"a" + "b"效果是一样的。故上面程序的结果为true。

例8:编译期无法确定

  1. String s0 = "ab";
  2. final String s1 = getS1();
  3. String s2 = "a" + s1;
  4. System.out.println((s0 == s2)); //result = false
  5.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S1() { return "b"; }

分析:JVM对于字符串引用s1,它的值在编译期无法确定,只有在程序运行期调用方法后,将方法的返回值和"a"来动态连接并分配地址为s2,故上面 程序的结果为false。

关于String的不可变设计:

String是不可改变类(记:基本类型的包装类都是不可改变的)的典型代表,也是Immutable设计模式的典型应用,String变量一旦初始化后就不能更改,禁止改变对象的状态,从而增加共享对象的坚固性、减少对象访问的错误,同时还避免了在多线程共享时进行同步的需要。

Immutable模式的实现主要有以下两个要点:

1.除了构造函数之外,不应该有其它任何函数(至少是任何public函数)修改任何成员变量。
    2.任何使成员变量获得新值的函数都应该将新的值保存在新的对象中,而保持原来的对象不被修改。

String的不可变性导致字符串变量使用+号的代价:

例9:

  1. String s = a + "b” + "c”;
  2. String s1 = "a";
  3. String s2 = "b";
  4. String s3 = "c";
  5. String s4 = s1 + s2 + s3;

分析:变量s的创建等价于 String s = “abc”; 由上面例子可知编译器进行了优化,这里只创建了一个对象。由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知道s4不能在编译期进行优化,其对象创建相当于:

StringBuffer temp = new StringBuffer();

temp.append(s1).append(s2).append(s3);

String s = temp.toString();

由上面的分析结果,可就不难推断出String 采用连接运算符(+)效率低下原因分析,形如这样的代码:

  1. public class Test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String s = null;
  4. for(int i = 0; i < 100; i++) {
  5. s += "a";
  6. }
  7. }
  8. }

  每做一次 + 就产生个StringBuffer对象,然后append后就扔掉。下次循环再到达时重新产生个StringBuffer对象,然后append 字符串,如此循环直至结束。如果我们直接采用StringBuffer对象进行append的话,我们可以节省N - 1次创建和销毁对象的时间。所以对于在循环中要进行字符串连接的应用,一般都是用StringBuffer或StringBulider对象来进行append操作。

【转载】 Java中String类型的两种创建方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中匿名类的两种实现方式(转)

    使用匿名内部类课使代码更加简洁.紧凑,模块化程度更高.内部类能够访问外部内的一切成员变量和方法,包括私有的,而实现接口或继承类做不到.然而这个不是我说的重点,我说的很简单,就是匿名内部类的两种实现方式 ...

  2. String变量的两种创建方式

    在java中,有两种创建String类型变量的方式: String str01="abc";//第一种方式 String str02=new String("abc&qu ...

  3. java中String初始化的两种方式

    转自:http://www.diybl.com/course/3_program/java/javajs/2007104/75886.html       字符串可能是任何程序语言中都会出现的对象,j ...

  4. Java 中线程池的 7 种创建方式!

    在 Java 语言中,并发编程都是通过创建线程池来实现的,而线程池的创建方式也有很多种,每种线程池的创建方式都对应了不同的使用场景,总体来说线程池的创建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通过 ThreadPoolE ...

  5. wxpython中单选框的两种创建方式源码展示

    #coding=utf-8 import wx class MyFrame(wx.Frame): def __init__(self): wx.Frame.__init__(self,None,-1, ...

  6. Java中HashMap遍历的两种方式

    Java中HashMap遍历的两种方式 转]Java中HashMap遍历的两种方式原文地址: http://www.javaweb.cc/language/java/032291.shtml 第一种: ...

  7. Java中String类型细节

    Java中String类型细节 一 . String两种初始化方式 1 . String str1= “abc”;//String类特有的创建字符对象的方式,更高效 在字符串缓冲区中检测”abc”是否 ...

  8. Java中String类型详解

    这篇博客是我一直想总结的,这两天一直比较忙,先上传下照片吧,过后有时间再弄成正常的. 本文主要是对Java中String类型的总结,包括其在JVM中是怎么存储的...

  9. Java中Compareable和Comparator两种比较器的区别

    Java中Compareable和Comparator两种比较器的区别 参考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dy-blogs/p/8488138.html 1.引言 在ja ...

随机推荐

  1. Linux 系统运行命令 > 查看系统信息

    查看系统运行状态 一 . 查看硬件信息 - 1. cpu信息(可以通过find,whereis,locate查出路径) #cat /proc/cpuinfo 2 . 内存信息:meminfo(可以用c ...

  2. Redis高可用方案----Redis主从+Sentinel+Haproxy

    安装环境 这里使用三台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上开启一个redis-server和redis-sentinel服务,redis-server端口为6379,redis-sentinel的端口为26379. ...

  3. node.js 之 N-blog

    N-blog  使用 Express + MongoDB 搭建多人博客 原文地址: https://github.com/nswbmw/N-blog 建议初学者,研究下整个项目. 这里节选了一些内容为 ...

  4. 用Webstrom搭建Vue项目

    一.首先要有Node.js   Webpack环境 1.Node.js:是一个能够在服务器端运行JavaScript的开放源代码,跨平台JavaScript运行环境.Node采用Google开发的V8 ...

  5. 浅谈HTTP协议与TCP协议

    HTTP协议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是用于从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议. 主要特点 ...

  6. js中的正则

    闭包: 函数在调用的时候会形成私有的作用域,对内部的变量起到保护的作用,这就是闭包: 变量销毁: 1.人为销毁 : var a = 12:   a = null: 2.孜然销毁 : 函数在调用完之后, ...

  7. input.nextLine()的注意事项

    若在input.nextInt()和input.nextDouble()后使用input.nextLine(),要先加一个input.nextLine()进行换行

  8. Python 列表(List)

    Python 列表(List) 序列是Python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分配一个数字 - 它的位置,或索引,第一个索引是0,第二个索引是1,依此类推. Python有6个序列的内置类型 ...

  9. Mac pip install mysql-python

    首次在mac os 下,用pip install MySQL-Python时经常出现如下错误: sh: mysql_config: command not foundTraceback (most r ...

  10. Netty 基本组件与线程模型

    Netty 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围绕 TCP 和 Java NIO 这两个点展开的,由于 Netty 是基于 Java NIO 的 API 之上构建的网络通讯框架,Java NIO 中的几个组件,都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