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 中请求的处理

讨论 Koa 中间件前,先看原生 Node.js 中是如何创建 server 和处理请求的。

node_server.js

  1.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2. const PORT = 3000;
  3.  
  4.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

  5. res.end("hello world!");

  6. });
  7.  
  8. server.listen(PORT);

  9. console.log(</span>server started at http://localhost:<span class="pl-s1"><span class="pl-pse">${</span><span class="pl-c1">PORT</span><span class="pl-pse">}</span></span><span class="pl-pds">);

Koa 中请求的处理

Koa 也是通过上面的 http.createServer 创建服务器处理请求的返回 res。 但在 Koa 的封装体系下,其提供了十分好用的中间件系统,可对请求 req 及返回 res 进行便捷地处理。

koa/lib/application.js#L64

  1. listen(...args) {
  2. debug('listen');
  3. +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this.callback());
  4. return server.listen(...args);
  5. }

Koa 中的 hello world:

server.js

  1. const Koa = require("koa");
  2. const app = new Koa();
  3.  
  4. app.use(async ctx => {

  5. ctx.body = "Hello World";

  6. });
  7.  
  8. app.listen(3000);

Koa 中,涉及到对请求返回处理都是通过中间件完成的,像上面为样,返回页面一个 Hello World 文本,也是调用 app.useApplication 对象注册了个中间件来完成。

Koa 中间件编写及使用

Koa 中中间件即一个处理请求的方法,通过调用 app.use(fn) 后,中间件 fn 被保存到了内部一个中间件数组中。

koa/lib/application.js#L105

  1. use(fn) {
  2. if (typeof fn !== 'function')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must be a function!');
  3. if (isGeneratorFunction(fn)) {
  4. deprecate('Support for generators will be removed in v3. ' +
  5. 'See the documentation for examples of how to convert old middleware ' +
  6. 'https://github.com/koajs/koa/blob/master/docs/migration.md');
  7. fn = convert(fn);
  8. }
  9. debug('use %s', fn._name || fn.name || '-');
  10. this.middleware.push(fn);
  11. return this;
  12. }

通过上面的代码可看到,注册的中间件被压入 Application 对象的 this.middleware 数组。这里有对传入的方法进行判断,区分是否为生成器([generator])方法,因为较早版本的 Koa 其中间件是通过生成器来实现的,后面有 async/await 语法后转向了后者,所以更推荐使用后者,因此这里有废弃生成器方式的提示。

因为中间件中需要进行的操作是不可控的,完全有可能涉及异步操作,比如从远端获取数据或从数据库查询数据后返回到 ctx.body,所以理论上中间件必需是异步函数。

比如实现计算一个请求耗时的中间件,以下分别是通过普通函数配合 Promise 以及使用 async/await 方式实现的版本:

来自官方 README 中使用 Promise 实现中间件的示例代码

  1. // Middleware normally takes two parameters (ctx, next), ctx is the context for one request,
  2. // next is a function that is invoked to execute the downstream middleware. It returns a Promise with a then function for running code after completion.
  3.  
  4. app.use((ctx, next) => {

  5. const start = Date.now();

  6. return next().then(() => {

  7.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8. console.log(</span><span class="pl-s1"><span class="pl-pse">${</span><span class="pl-smi">ctx</span>.<span class="pl-c1">method</span><span class="pl-pse">}</span></span> <span class="pl-s1"><span class="pl-pse">${</span><span class="pl-smi">ctx</span>.<span class="pl-smi">url</span><span class="pl-pse">}</span></span> - <span class="pl-s1"><span class="pl-pse">${</span>ms<span class="pl-pse">}</span></span>ms<span class="pl-pds">);

  9. });

  10. });

来自官方 README 中使用 async/await 实现中间件的示例代码

  1. app.use(async (ctx, next) => {
  2. const start = Date.now();
  3. await next();
  4.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5. console.log(`${ctx.method} ${ctx.url} - ${ms}ms`);
  6. });

可以看到,一个中间件其签名是 (ctx,next)=>Promise,其中 ctx 为请求上下文对象,而 next 是这样一个函数,调用后将执行流程转入下一个中间件,如果当前中间件中没有调用 next,整个中间件的执行流程则会在这里终止,后续中间件不会得到执行。以下是一个测试。

server.js

  1. app.use(async (ctx, next) => {
  2. console.log(1);
  3. next();
  4. });
  5. app.use(async (ctx, next) => {
  6. console.log(2);
  7. });
  8. app.use(async (ctx, next) => {
  9. console.log(3);
  10. ctx.body = "Hello, world!";
  11. });

执行后控制台输出:

  1. $ node server.js
  2. 1
  3. 2

访问页面也不会看到 Hello, world! 因为设置响应的代码 ctx.body = "Hello, world!"; 所在的中间件没有被执行。

compose

下面来看当多次调用 app.use 注册中间件后,这些中间件是如何被顺次执行的。

中间件的执行是跟随一次请求的。当一个请求来到后台,中间件被顺次执行,在各中间件中对请求 requestresposne 进行各种处理。

所以从 Koa 中处理请求的地方出发,找到中间件执行的源头。

通过查看 lib/application.js 中相关代码:

lib/application.js#L127

  1. callback() {
  2. + const fn = compose(this.middleware);
  3. if (!this.listenerCount('error')) this.on('error', this.onerror);
  4. const handleRequest = (req, res) =&gt; {
  5.   const ctx = this.createContext(req, res);
  6.   return this.handleRequest(ctx, fn);
  7. };
  8. return handleRequest;
  9.  
  10. }

可定位到存储在 this.middleware 中的中间件数组会传递给 compose 方法来处理,处理后得到一个函数 fn,即这个 compose 方法处理后,将一组中间件函数处理成了一个函数,最终在 handleRequest 处被调用,开启了中间件的执行流程。

lib/application.js#L151

  1. handleRequest(ctx, fnMiddleware) {
  2. const res = ctx.res;
  3. res.statusCode = 404;
  4. const onerror = err => ctx.onerror(err);
  5. const handleResponse = () => respond(ctx);
  6. onFinished(res, onerror);
  7. + return fnMiddleware(ctx).then(handleResponse).catch(onerror);
  8. }

compose 的签名长这样:compose([a, b, c, ...]),它来自另一个单独的仓库 koajs/compose,其代码也不复杂:

koajs/compose/index.js

  1. function compose(middleware) {
  2. if (!Array.isArray(middleware))
  3.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stack must be an array!");
  4. for (const fn of middleware) {
  5. if (typeof fn !== "function")
  6. throw new TypeError("Middleware must be composed of functions!");
  7. }
  8.  
  9. /**

  10. * @param {Object} context

  11. * @return {Promise}

  12. * @api public

  13. */
  14.  
  15. return function(context, next) {

  16. // last called middleware #

  17. let index = -1;

  18. return dispatch(0);

  19. function dispatch(i) {

  20. if (i <= index)

  21. return Promise.reject(new Error("next() called multiple times"));

  22. index = i;

  23. let fn = middleware[i];

  24. if (i === middleware.length) fn = next;

  25. if (!fn) return Promise.resolve();

  26. try {

  27. return Promise.resolve(fn(context, dispatch.bind(null, i + 1)));

  28. } catch (err) {

  29.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30. }

  31. }

  32. };

  33. }

这个方法只做了两件事,

  • 定义了一个 dispatch 方法,
  • 然后调用它 dispatch(0)

这里中间件从数组中取出并顺次执行的逻辑便在 dispatch 函数中。

整体方法体中维护了一个索引 index 其初始值为 -1,后面每调用一次 dispatch 会加 1。当执行 dispatch(0) 时,从中间件数组 middleware 中取出第 0 个中间件并执行,同时将 dispatch(i+1) 作为 next 传递到下一次执行。

  1. let fn = middleware[i];
  2. return Promise.resolve(fn(context, dispatch.bind(null, i + 1)));

所以这里就能理解,为什么中间件中必需调用 next,否则后续中间件不会执行。

这样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所有中间件执行完毕,此时 i === middleware.length,最后一个中间件已经执行完毕,next 是没有值的,所以直接 resolve 掉结束中间件执行流程。

  1. if (i === middleware.length) fn = next;
  2. if (!fn) return Promise.resolve();

回到中间件被唤起的地方:

lib/application.js

  1. fnMiddleware(ctx)
  2. .then(handleResponse)
  3. .catch(onerror);

中间件完成后,流程到了 handleResponse

总结

从中间件执行流程可知道:

  • 中间件之间存在顺序的问题,先注册的先执行。
  • 中间件中需要调用 next 以保证后续中间件的执行。当然,如果你的中间件会根据一些情况阻止掉后续中间件的执行,那可以不调用 next,比如一个对请求进行权限校验的中间件可以这么写:
  1. app.use(async (ctx, next) => {
  2. // 获取权限数据相关的操作...
  3. if (valid) {
  4. await next();
  5. } else {
  6. ctx.throw(403, "没有权限!");
  7. }
  8. });

相关资源

Koa 中间件的执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koa 基础(八)koa 中间件的执行顺序

    1.koa 中间件的执行顺序 app.js /** * koa 中间件的执行顺序 */ // 引入模块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router = requi ...

  2. Koa 中间件的执行顺序

    中间件工作原理 初始化koa实例后,我们会用use方法来加载中间件(middleware),会有一个数组来存储中间件,use调用顺序会决定中间件的执行顺序. 每个中间件都是一个函数(不是函数将报错), ...

  3. koa 中间件

    什么是 Koa 的中间件 通俗的讲:中间件就是匹配路由之前或者匹配路由完成做的一系列的操作,我们就可以 把它叫做中间件. 在express中间件(Middleware)是一个函数,它可以访问请求对象( ...

  4. koa2入门--03.koa中间件以及中间件执行流程

    //中间件:先访问app的中间件的执行顺序类似嵌套函数,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 //应用级中间件 const koa = require('koa'); var router = require('ko ...

  5. koa中间件系统原理及koa+orm2实践。

    koa是由 Express 原班人马打造的新的web框架.套用其官方的说法:Koa 应用是一个包含一系列中间件 generator 函数的对象. 这些中间件函数基于 request 请求以一个类似于栈 ...

  6. KOA中间件的基本运作原理

    示例代码托管在:http://www.github.com/dashnowords/blogs 博客园地址:<大史住在大前端>原创博文目录 华为云社区地址:[你要的前端打怪升级指南] 在中 ...

  7. 傻瓜式解读koa中间件处理模块koa-compose

    最近需要单独使用到koa-compose这个模块,虽然使用koa的时候大致知道中间件的执行流程,但是没仔细研究过源码用起来还是不放心(主要是这个模块代码少,多的话也没兴趣去研究了). koa-comp ...

  8. 【nodejs原理&源码赏析(2)】KOA中间件的基本运作原理

    [摘要] KOA中间件的基本运作原理 示例代码托管在:http://www.github.com/dashnowords/blogs 在中间件系统的实现上,KOA中间件通过async/await来在不 ...

  9. Koa - 中间件(理解中间件、实现一个验证token中间件)

    前言 Koa 应用程序是一个包含一组中间件函数的对象,它是按照类似堆栈的方式组织和执行的. 当一个中间件调用 next() 则该函数暂停并将控制传递给定义的下一个中间件.当在下游没有更多的中间件执行后 ...

随机推荐

  1. Java内存分析工具MAT

    MAT是一个强大的内存分析工具,可以快捷.有效地帮助我们找到内存泄露,减少内存消耗分析工具.内存中堆的使用情况是应用性能监测的重点,而对于堆的快照,可以dump出来进一步分析,总的来说,一般我们对于堆 ...

  2. LeetCode 771: 宝石与石头 Jewels and Stones

    题目: 给定字符串J 代表石头中宝石的类型,和字符串 S代表你拥有的石头. S 中每个字符代表了一种你拥有的石头的类型,你想知道你拥有的石头中有多少是宝石. You're given strings ...

  3. javascript 代替jqueryeach写法

    javascript 代替jqueryeach写法 // 通过字面量方式实现的函数each var each = function(object, callback){ var type = (fun ...

  4. CBrother脚本10分钟写一个拯救“小霸王服务器”的程序

    CBrother脚本语言10分钟写一个拯救“小霸王服务器”的程序 到了一家新公司,接手了一坨c++服务器代码,到处内存泄漏,这服务器没有数据库,挂了后重启一下就好了,公司就这么凑活着用了几年了,定时重 ...

  5. 38条技巧优化PHP代码,来复习总结下吧

    1.如果一个方法能被静态,那就声明他为静态的,速度可提高1/4; 2.echo的效率高于print,因为echo没有返回值,print返回一个整型; 3.在循环之前设置循环的最大次数,而非在在循环中; ...

  6. PalletOne调色板跨链的BTC实现

    之前已经讲到了PalletOne调色板跨链以太坊ETH和ERC20的技术原理,接下来我们来讲解PalletOne跨链比特币BTC的技术原理. 一.BTC充币 假如用户A持有一定数量的比特币BTC,他希 ...

  7. 线程队列queue的使用

    其实线程队列queue跟进程Queue的用法一样. 一.先进先出 import queue q = queue.Queue() q.put('kobe') q.put('cxk') print(q.g ...

  8. 用Python制作的一本道生成器,最后笑喷了!

    今天皮一下,众所周知,一本道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简称,想必写过议论文的小伙伴,都知道引经据典是议论文高分必备,套上名人的话更加具有说服力是语文老师必教的知识点. 所以呢,今天介绍的这个生成器就走的是 ...

  9. PHP stat 文件系统函数

    定义和用法 stat - 给出文件的信息 版本支持 PHP4 PHP5 PHP7 支持 支持 支持 语法 stat ( string $filename ) 获取由 filename 指定的文件的统计 ...

  10. flex下省略号的问题解决

    最近在搞微信小程序,发现flex下使用省略号是没有效果的,而且还会打乱预期的结构,查询statckoverflow知道需要在父级设置min-width:0; 但是在我的尝试下,依然不行,原来在上层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