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atile的特性:

  1. volatile可见性:对一个volatile的读,总可以看到对这个变量最终的写;
  2. volatile原子性:volatile对单个读/写具有原子性(32位Long、Double),但是复合操作除外,例如:i++;
  3. jvm底层采用“内存屏障”来实现volatile语义。

volatile的内存语义及实现:
  在JMM中,线程之间的通信采用共享内存来实现的。
volatile内存语义是:

    • 当写一个volatile变量时,JMM会把该线程对应的本地内存中的共享变量值立即刷新到主内存中;
    • 当读一个volatile变量时,JMM会把该线程对应的本地内存设置为无效,直接从主内存中读取共享变量。

volatile的底层实现是通过插入内存屏障,但是对于编译器来说,发现一个最优布置来最小化插入内存屏障的总数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JMM采用保守策略。如下:

  • 在每一个volatile写操作前面插入一个StoreStore屏障
  • 在每一个volatile写操作后面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
  • 在每一个volatile读操作后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
  • 在每一个volatile读操作后面插入一个LoadStore屏障

StoreStore屏障可以保证在volatile写之前,其前面的所有普通写操作都已经刷新到主内存中;
StoreLoad屏障的作用是避免volatile写与后面可能有的volatile读/写操作重排序
LoadLoad屏障用来禁止处理器把上面的volatile读与下面的普通读重排序
LoadStore屏障用来禁止处理器把上面的volatile读与下面的普通写重排序

java中volatile关键字提供了一个功能,那就是被其修饰的变量在被修改后可以立即同步到主内存,被其修饰的变量在每次使用之前都从主内存刷新。因此,可以使用volatile来保证多线程操作时变量的可见性。

在java中,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和volatile来保证多线程之间操作的有序性。实现方式有所区别:

    1. volatile关键字会禁止指令重排;
    2. 2、synchronized关键字保证同一时刻只允许一条线程操作。 synchronized是万能,他可以同时满足三种特性,这其实也是很多人滥用synchronized的原因。

volatile实现原理

1)JMM把内存屏障指令分为下列四类:
StoreLoad 
Barriers是一个“全能型”的屏障,它同时具有其他三个屏障的效果。现代的多处理器大都支持该屏障(其他类型的屏障不一定被所有处理器支持)。执行该屏障开销会很昂贵,因为当前处理器通常要把写缓冲区中的数据全部刷新到内存中(buffer 
fully flush)。
Store:数据对其他处理器可见(即:刷新到内存)
Load:让缓存中的数据失效,重新从主内存加载数据 
2)JMM针对编译器制定的volatile重排序规则表
是否能重排序 第二个操作 
第一个操作 普通读/写 volatile读 volatile写 
普通读/写     NO 
volatile读 NO NO NO 
volatile写   NO NO 
举例来说,第三行最后一个单元格的意思是:在程序顺序中,当第一个操作为普通变量的读或写时,如果第二个操作为volatile写,则编译器不能重排序这两个操作。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当第二个操作是volatile写时,不管第一个操作是什么,都不能重排序。这个规则确保volatile写之前的操作不会被编译器重排序到volatile写之后。 
当第一个操作是volatile读时,不管第二个操作是什么,都不能重排序。这个规则确保volatile读之后的操作不会被编译器重排序到volatile读之前。 
* 当第一个操作是volatile写,第二个操作是volatile读时,不能重排序。 
JMM内存屏障插入策略(编译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略不必要的屏障):
*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前面插入一个StoreStore屏障。 
*  对于这样的语句Store1 StoreStore Store2,在Store2及后续写入操作执行前,保证Store1的写入操作对其它处理器可见 
* 在每个volatile写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StoreLoad屏障。 
* 对于这样的语句Store1 StoreLoad Load2,在Load2及后续所有读取操作执行前,保证Store1的写入对所有处理器可见 
*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LoadLoad屏障。 
* 对于这样的语句Load1 LoadLoad Load2,在Load2及后续读取操作要读取的数据被访问前,保证Load1要读取的数据被读取完毕 
* 在每个volatile读操作的后面插入一个LoadStore屏障。   
* 对于这样的语句Load1 LoadStore Store2,在Store2及后续写入操作被刷出前,保证Load1要读取的数据被读取完毕 
volatile保证可见性
  volatile修饰的变量写之后将本地内存刷新到主内存,保证了可见性
volatile保证有序性
  volatile变量读写前后插入内存屏障以避免重排序,保证了有序性
volatile不保证原子性
  volatile不是锁,与原子性无关
要我说,由于CPU按照时间片来进行线程调度的,只要是包含多个步骤的操作的执行,天然就是无法保证原子性的。因为这种线程执行,又不像数据库一样可以回滚。如果一个线程要执行的步骤有5步,执行完3步就失去了CPU了,失去后就可能再也不会被调度,这怎么可能保证原子性呢。
为什么synchronized可以保证原子性 ,因为被synchronized
修饰的代码片段,在进入之前加了锁,只要他没执行完,其他线程是无法获得锁执行这段代码片段的,就可以保证他内部的代码可以全部被执行。进而保证原子性。

volatile不保证原子性的例子:

/** * 创建10个线程,然后分别执行1000次i++操作。目的是程序输出结果10000 *
但是,多次执行的结果都小于10000。这其实就是volatile无法满足原子性的原因。*/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volatile int inc = 0; public void increase() {
in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Test test = new Test();
for (int i = 0; i < 10; i++) {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j = 0; j < 1000; j++)
test.increase();
};
}.start();
}
while (Thread.activeCount() > 1) // 保证前面的线程都执行完
Thread.yield();
System.out.println(test.inc);
}
}

参考:volatile的实现原理

参考:volatile的工作原理

volatile的工作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认识volatile的工作原理

    前言 在多线程并发编程中synchronized和Volatile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Volatile是轻量级的synchronized,它在多处理器开发中保证了共享变量的“可见性”.可见性的意思是当 ...

  2. java面试题之volatile的工作原理

    volatile的特性: volatile可见性:对一个volatile的读,总可以看到对这个变量最终的写: volatile原子性:volatile对单个读/写具有原子性(32位Long.Doubl ...

  3. Linux内核设计第二周——操作系统工作原理

    Linux内核设计第二周 ——操作系统工作原理 作者:宋宸宁(20135315) 一.实验过程 图1 执行效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执行my_ start_ kernel函数两次或一次,my_ time ...

  4. Nagios工作原理

    图解Nagios的工作原理 Nagios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被动模式:就如同上图所显示的那样,客户端起nrpe进程,服务端通过check_nrpe插件向客户端发送命令,客户端根据服务端的指示来调用相 ...

  5. 就是要你懂Java中volatile关键字实现原理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rq730/p/704869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前言 我们知道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是保证变量在多线程之间的可见性,它是j ...

  6. Java 8 中 ConcurrentHashMap工作原理的要点分析

    简介: 本文主要介绍Java8中的并发容器ConcurrentHashMap的工作原理,和其它文章不同的是,本文重点分析了对不同线程的各类并发操作如get,put,remove之间是如何同步的,以及这 ...

  7. Java8 中 ConcurrentHashMap工作原理的要点分析

    简介: 本文主要介绍Java8中的并发容器ConcurrentHashMap的工作原理,和其它文章不同的是,本文重点分析了不同线程的各类并发操作如get,put,remove之间是如何同步的,以及这些 ...

  8. 深入理解AsyncTask的工作原理

    一.为什么需要工作者线程 我们知道,Android应用的主线程(UI 线程)肩负着绘制用户界面和及时响应用户操作的重任,为了避免“用户点击按钮后没反应”这样的糟糕用户体验,我们就要确保主线程时刻保持着 ...

  9. 2017.7.11 fuse工作原理

    FUSE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假设基于FUSE的用户态文件系统hello挂载在/tmp/fuse目录下.当应用层程序要访问/tmp/fuse下的文件时,通过glibc中的函数进行系统调用,处理这些系统调 ...

随机推荐

  1. Mybatis获取代理对象

    mybatis-config.xml里标签可以放置多个environment,这里可以切换test和develop数据源 databaseIdProvider提供多种数据库,在xml映射文件里选择da ...

  2. Compatibility模式安装windows7后改为AHCI模式无法启动Windows7的解决办法

    在用Compatibility模式安装Windows 7后,再在BIOS中去开启SATA硬盘的AHCI功能的话,就会出现无法启动的情况.只有改回Compatibility模式后,系统才恢复正常.经过试 ...

  3. echarts3.x遇到的坑

    此文章用来记录echarts3.x遇到的坑,方便以后自己不再犯. 1.柱形图设置了yAxis.splitArea.show=true,后面设置的splitLine就会变不可见了.也没在官方文档中找到说 ...

  4. Java内存映射,上G大文件轻松处理

    内存映射文件(Memory-mapped File),指的是将一段虚拟内存逐字节映射于一个文件,使得应用程序处理文件如同访问主内存(但在真正使用到这些数据前却不会消耗物理内存,也不会有读写磁盘的操作) ...

  5. Python3基本数据类型之列表

    1.初识列表 列表(List)是Python3中的"容器型"数据类型. 列表通过中括号把一堆数据括起来的方式形成,列表的长度不限. 列表里面的元素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但是一般是相 ...

  6. CMake入门-02-HelloWorld扩展

    工作环境 系统:macOS Mojave 10.14.6 CMake: Version 3.15.0-rc4 Hello,World! 扩展-同一目录,多个源文件 (1) 新建 hello 目录,创建 ...

  7. 洛谷 P3195 [HNOI2008]玩具装箱TOY

    题意简述 有n个物体,第i个长度为ci 将n个物体分为若干组,每组必须连续 如果把i到j的物品分到一组,则该组长度为 \( j - i + \sum\limits_{k = i}^{j}ck \) 求 ...

  8. Cocos Creator经典游戏制作之:信使(The Messenger)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发布于博客园"优梦创客"的博客空间(网址:http://www.cnblogs.com/raymondking123/)以及微信公众号"优梦创客&qu ...

  9. 深入解析Mysql中事务的四大隔离级别及其所解决的读现象

    本文详细介绍四种事务隔离级别,并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不同的级别能解决什么样的读现象.并且介绍了在关系型数据库中不同的隔离级别的实现原理. 在DBMS中,事务保证了一个操作序列可以全部都执行或者全部都不执 ...

  10. python(自用手册)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