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sudo dumpe2fs -h /dev/hda | grep “Inode size”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 example.txt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etc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etc

理解了上面这些知识,就能理解目录的权限。目录文件的读权限(r)和写权限(w),都是针对目录文件本身。由于目录文件内只有文件名和inode号码,所以如果只有读权限,只能获取文件名,无法获取其他信息,因为其他信息都储存在inode节点中,而读取inode节点内的信息需要目录文件的执行权限(x)。

六、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

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

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linux之inod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中inode、软链接、硬链接

    1 软链接 linux中软链接理解成window中的快捷方式.创建软链接的命令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2 硬链接 创建硬链接的命令如下 ln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3 ...

  2. Linux的inode的理解 [转]

    Linux的inode的理解 [转]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 ...

  3. Linux显示inode的信息

    Linux显示inode的信息 youhaidong@youhaidong-ThinkPad-Edge-E545:~$ df -i 文件系统 Inode 已用(I) 可用(I) 已用(I)% 挂载点 ...

  4. [转帖]详解Linux系统inode原理--硬链接、软链接、innodb大小和划分等

    详解Linux系统inode原理--硬链接.软链接.innodb大小和划分等 原创 波波说运维 2019-07-17 00:03:00 https://www.toutiao.com/i6713116 ...

  5. Linux的inode的理解

    文件名 -> inode -> device block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 ...

  6. 理解linux and inode

    inode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Unix/Linux文件系统和硬盘储存的基础. 我觉得,理解inode,不仅有助于提高系统操作水平,还有助于体会Unix设计哲学,即如何把底层的复杂性抽象成一个简单概念 ...

  7. 真正理解linux的inode?

    linux 在整个架构上可以看作是三层: 1.底层代码, (引导层strip) 跟硬件沟通的那一层的代码(可能是汇编+c), 驱动底层的; strain: n./v. 拉紧, 张力, 气质, 风格, ...

  8. 【转载】Linux的inode的理解

    本文转在是博主为了以后温习.请访问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itech/archive/2012/05/15/2502284.html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 ...

  9. # linux文件系统(inode block superblock)

    先说一下格式化:每种操作系统所设置的文件属性/权限并不相同,为了存放这些文件所需的数据,因此就需要将分区格式化,以成为操作系统能够利用的文件系统格式.linux的文件格式为Ext2/Ext3,现在好像 ...

  10. [svc]linux的inode和block-软硬链接

    磁盘结构 容量 磁盘结构 磁盘容量 = 一个柱面大小柱面的总数 = 磁头数量每个磁道上的扇区数一个扇区大小柱面总数 存储容量=磁头数 × 磁道(柱面)数 × 每道扇区数 × 每扇区字节数 了解-什么是 ...

随机推荐

  1. /proc文件夹介绍

    Linux系统上的/proc目录是一种文件系统,即proc文件系统.与其它常见的文件系统不同的是,/proc是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用户可以通过 ...

  2. 响应式设计:根据不同设备引不同css样式

    <link rel="stylesheet" media="screen and (max-width:600px)" href="small. ...

  3. POJ 3169 Layout (spfa+差分约束)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3169 题目大意:n头牛,按编号1~n从左往右排列,可以多头牛站在同一个点,给出ml行条件,每行三个数a b c表示dis[b]-dis ...

  4. JavaScript 中typeof、instanceof 与 constructor 的区别?

    typeof.instanceof 与 constructor 详解 typeof  一元运算符 返回一个表达式的数据类型的字符串,返回结果为js基本的数据类型,包括number,boolean,st ...

  5. Numpy narray对象的属性分析

    参考官方文档链接: narray是Numpy的基本数据结构,本文主要分析对象的属性(可通过.进行访问) 1:导入numpy: import numpy as np 2:初始化narray对象: > ...

  6. lr_start_timer,lr_get_transaction_duration,lr_get_transaction_wasted_time函数使用总结

    lr_start_timer: 函数的功能: 为了计算时间更加精确,可以用这个函数去掉LR自身的检查点所浪费的时间.如text check and image time Action() { doub ...

  7. Nodejs 接收RabbitMQ消息

    参考官方地址:https://www.rabbitmq.com/tutorials/tutorial-one-javascript.html 关于C#消息发送端,请参考<c# RabbitMQ ...

  8. 【WPF】RenderTransform和LayoutTransform

    布局系统 在WPF中,许多绘图任务通过使用变换(transform)可以变得更加简单——变换是通过不加通告地切换形状或元素使用的坐标系统来改变形状或元素绘制方式的对象.在WPF中,变换的一些类大多继承 ...

  9. phpstorm使用和配置技巧

    1. 使用phpstorm的过程中,有时光标不小心变成了方块状,怎么修复回来呢? 见下图,去掉“Use block caret” 前面的对勾即可. 2.多项目并存的问题 PhpStorm或 WebSt ...

  10. Docker应用系列(三)| 构建Consul集群

    本示例基于Centos 7,在阿里云的三台机器上部署consul集群,假设目前使用的账号为release,拥有sudo权限. 由于Docker官方镜像下载较慢,可以开启阿里云的Docker镜像下载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