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阮一峰博客:http://javascript.ruanyifeng.com/nodejs/module.html

目录

概述

Node应用由模块组成,采用CommonJS模块规范。

根据这个规范,每个文件就是一个模块,有自己的作用域。在一个文件里面定义的变量、函数、类,都是私有的,对其他文件不可见。

  1. // example.js
  2. var x = 5;
  3. var addX = function (value) {
  4. return value + x;
  5. };

上面代码中,变量x和函数addX,是当前文件example.js私有的,其他文件不可见。

如果想在多个文件分享变量,必须定义为global对象的属性。

  1. global.warning = true;

上面代码的warning变量,可以被所有文件读取。当然,这样写法是不推荐的。

CommonJS规范规定,每个模块内部,module变量代表当前模块。这个变量是一个对象,它的exports属性(即module.exports)是对外的接口。加载某个模块,其实是加载该模块的module.exports属性。

  1. var x = 5;
  2. var addX = function (value) {
  3. return value + x;
  4. };
  5. module.exports.x = x;
  6. module.exports.addX = addX;

上面代码通过module.exports输出变量x和函数addX

require方法用于加载模块。

  1. var example = require('./example.js');
  2. console.log(example.x); // 5
  3. console.log(example.addX(1)); // 6

require方法的详细解释参见《Require命令》一节。

CommonJS模块的特点如下。

  • 所有代码都运行在模块作用域,不会污染全局作用域。
  • 模块可以多次加载,但是只会在第一次加载时运行一次,然后运行结果就被缓存了,以后再加载,就直接读取缓存结果。要想让模块再次运行,必须清除缓存。
  • 模块加载的顺序,按照其在代码中出现的顺序。

module对象

Node内部提供一个Module构建函数。所有模块都是Module的实例。

  1. function Module(id, parent) {
  2. this.id = id;
  3. this.exports = {};
  4. this.parent = parent;
  5. // ...

每个模块内部,都有一个module对象,代表当前模块。它有以下属性。

  • module.id 模块的识别符,通常是带有绝对路径的模块文件名。
  • module.filename 模块的文件名,带有绝对路径。
  • module.loaded 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模块是否已经完成加载。
  • module.parent 返回一个对象,表示调用该模块的模块。
  • module.children 返回一个数组,表示该模块要用到的其他模块。
  • module.exports 表示模块对外输出的值。

下面是一个示例文件,最后一行输出module变量。

  1. // example.js
  2. var jquery = require('jquery');
  3. exports.$ = jquery;
  4. console.log(module);

执行这个文件,命令行会输出如下信息。

  1. { id: '.',
  2. exports: { '$': [Function] },
  3. parent: null,
  4. filename: '/path/to/example.js',
  5. loaded: false,
  6. children:
  7. [ { id: '/path/to/node_modules/jquery/dist/jquery.js',
  8. exports: [Function],
  9. parent: [Circular],
  10. filename: '/path/to/node_modules/jquery/dist/jquery.js',
  11. loaded: true,
  12. children: [],
  13. paths: [Object] } ],
  14. paths:
  15. [ '/home/user/deleted/node_modules',
  16. '/home/user/node_modules',
  17. '/home/node_modules',
  18. '/node_modules' ]
  19. }

如果在命令行下调用某个模块,比如node something.js,那么module.parent就是undefined。如果是在脚本之中调用,比如require('./something.js'),那么module.parent就是调用它的模块。利用这一点,可以判断当前模块是否为入口脚本。

  1. if (!module.parent) {
  2. // ran with `node something.js`
  3. app.listen(8088, function() {
  4. console.log('app listening on port 8088');
  5. })
  6. } else {
  7. // used with `require('/.something.js')`
  8. module.exports = app;
  9. }

module.exports属性

module.exports属性表示当前模块对外输出的接口,其他文件加载该模块,实际上就是读取module.exports变量。

  1. var EventEmitter = require('events').EventEmitter;
  2. module.exports = new EventEmitter();
  3. setTimeout(function() {
  4. module.exports.emit('ready');
  5. }, 1000);

上面模块会在加载后1秒后,发出ready事件。其他文件监听该事件,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1. var a = require('./a');
  2. a.on('ready', function() {
  3. console.log('module a is ready');
  4. });

exports变量

为了方便,Node为每个模块提供一个exports变量,指向module.exports。这等同在每个模块头部,有一行这样的命令。

  1. var exports = module.exports;

造成的结果是,在对外输出模块接口时,可以向exports对象添加方法。

  1. exports.area = function (r) {
  2. return Math.PI * r * r;
  3. };
  4. exports.circumference = function (r) {
  5. return 2 * Math.PI * r;
  6. };

注意,不能直接将exports变量指向一个值,因为这样等于切断了exportsmodule.exports的联系。

  1. exports = function(x) {console.log(x)};

上面这样的写法是无效的,因为exports不再指向module.exports了。

下面的写法也是无效的。

  1. exports.hello = function() {
  2. return 'hello';
  3. };
  4. module.exports = 'Hello world';

上面代码中,hello函数是无法对外输出的,因为module.exports被重新赋值了。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模块的对外接口,就是一个单一的值,不能使用exports输出,只能使用module.exports输出。

  1.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x){ console.log(x);};

如果你觉得,exportsmodule.exports之间的区别很难分清,一个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放弃使用exports,只使用module.exports

AMD规范与CommonJS规范的兼容性

CommonJS规范加载模块是同步的,也就是说,只有加载完成,才能执行后面的操作。AMD规范则是非同步加载模块,允许指定回调函数。由于Node.js主要用于服务器编程,模块文件一般都已经存在于本地硬盘,所以加载起来比较快,不用考虑非同步加载的方式,所以CommonJS规范比较适用。但是,如果是浏览器环境,要从服务器端加载模块,这时就必须采用非同步模式,因此浏览器端一般采用AMD规范。

AMD规范使用define方法定义模块,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1. define(['package/lib'], function(lib){
  2. function foo(){
  3. lib.log('hello world!');
  4. }
  5. return {
  6. foo: foo
  7. };
  8. });

AMD规范允许输出的模块兼容CommonJS规范,这时define方法需要写成下面这样:

  1. define(function (require, exports, module){
  2. var someModule = require("someModule");
  3. var anotherModule = require("anotherModule");
  4. someModule.doTehAwesome();
  5. anotherModule.doMoarAwesome();
  6. exports.asplode = function (){
  7. someModule.doTehAwesome();
  8. anotherModule.doMoarAwesome();
  9. };
  10. });

require命令

基本用法

Node使用CommonJS模块规范,内置的require命令用于加载模块文件。

require命令的基本功能是,读入并执行一个JavaScript文件,然后返回该模块的exports对象。如果没有发现指定模块,会报错。

  1. // example.js
  2. var invisible = function () {
  3. console.log("invisible");
  4. }
  5. exports.message = "hi";
  6. exports.say = function () {
  7. console.log(message);
  8. }

运行下面的命令,可以输出exports对象。

  1. var example = require('./example.js');
  2. example
  3. // {
  4. // message: "hi",
  5. // say: [Function]
  6. // }

如果模块输出的是一个函数,那就不能定义在exports对象上面,而要定义在module.exports变量上面。

  1.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 {
  2. console.log("hello world")
  3. }
  4. require('./example2.js')()

上面代码中,require命令调用自身,等于是执行module.exports,因此会输出 hello world。

加载规则

require命令用于加载文件,后缀名默认为.js

  1. var foo = require('foo');
  2. // 等同于
  3. var foo = require('foo.js');

根据参数的不同格式,require命令去不同路径寻找模块文件。

(1)如果参数字符串以“/”开头,则表示加载的是一个位于绝对路径的模块文件。比如,require('/home/marco/foo.js')将加载/home/marco/foo.js

(2)如果参数字符串以“./”开头,则表示加载的是一个位于相对路径(跟当前执行脚本的位置相比)的模块文件。比如,require('./circle')将加载当前脚本同一目录的circle.js

(3)如果参数字符串不以“./“或”/“开头,则表示加载的是一个默认提供的核心模块(位于Node的系统安装目录中),或者一个位于各级node_modules目录的已安装模块(全局安装或局部安装)。

举例来说,脚本/home/user/projects/foo.js执行了require('bar.js')命令,Node会依次搜索以下文件。

  • /usr/local/lib/node/bar.js
  • /home/user/projects/node_modules/bar.js
  • /home/user/node_modules/bar.js
  • /home/node_modules/bar.js
  • /node_modules/bar.js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得不同的模块可以将所依赖的模块本地化。

(4)如果参数字符串不以“./“或”/“开头,而且是一个路径,比如require('example-module/path/to/file'),则将先找到example-module的位置,然后再以它为参数,找到后续路径。

(5)如果指定的模块文件没有发现,Node会尝试为文件名添加.js.json.node后,再去搜索。.js件会以文本格式的JavaScript脚本文件解析,.json文件会以JSON格式的文本文件解析,.node文件会以编译后的二进制文件解析。

(6)如果想得到require命令加载的确切文件名,使用require.resolve()方法。

目录的加载规则

通常,我们会把相关的文件会放在一个目录里面,便于组织。这时,最好为该目录设置一个入口文件,让require方法可以通过这个入口文件,加载整个目录。

在目录中放置一个package.json文件,并且将入口文件写入main字段。下面是一个例子。

  1. // package.json
  2. { "name" : "some-library",
  3. "main" : "./lib/some-library.js" }

require发现参数字符串指向一个目录以后,会自动查看该目录的package.json文件,然后加载main字段指定的入口文件。如果package.json文件没有main字段,或者根本就没有package.json文件,则会加载该目录下的index.js文件或index.node文件。

模块的缓存

第一次加载某个模块时,Node会缓存该模块。以后再加载该模块,就直接从缓存取出该模块的module.exports属性。

  1. require('./example.js');
  2. require('./example.js').message = "hello";
  3. require('./example.js').message
  4. // "hello"

上面代码中,连续三次使用require命令,加载同一个模块。第二次加载的时候,为输出的对象添加了一个message属性。但是第三次加载的时候,这个message属性依然存在,这就证明require命令并没有重新加载模块文件,而是输出了缓存。

如果想要多次执行某个模块,可以让该模块输出一个函数,然后每次require这个模块的时候,重新执行一下输出的函数。

所有缓存的模块保存在require.cache之中,如果想删除模块的缓存,可以像下面这样写。

  1. // 删除指定模块的缓存
  2. delete require.cache[moduleName];
  3. // 删除所有模块的缓存
  4. Object.keys(require.cache).forEach(function(key) {
  5. delete require.cache[key];
  6. })

注意,缓存是根据绝对路径识别模块的,如果同样的模块名,但是保存在不同的路径,require命令还是会重新加载该模块。

环境变量NODE_PATH

Node执行一个脚本时,会先查看环境变量NODE_PATH。它是一组以冒号分隔的绝对路径。在其他位置找不到指定模块时,Node会去这些路径查找。

可以将NODE_PATH添加到.bashrc

  1. export NODE_PATH="/usr/local/lib/node"

所以,如果遇到复杂的相对路径,比如下面这样。

  1. var myModule = require('../../../../lib/myModule');

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将该文件加入node_modules目录,二是修改NODE_PATH环境变量,package.json文件可以采用下面的写法。

  1. {
  2. "name": "node_path",
  3. "version": "1.0.0",
  4. "description": "",
  5. "main": "index.js",
  6. "scripts": {
  7. "start": "NODE_PATH=lib node index.js"
  8. },
  9. "author": "",
  10. "license": "ISC"
  11. }

NODE_PATH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路径解决方案,通常不应该使用,而应该使用node_modules目录机制。

模块的循环加载

如果发生模块的循环加载,即A加载B,B又加载A,则B将加载A的不完整版本。

  1. // a.js
  2. exports.x = 'a1';
  3. console.log('a.js ', require('./b.js').x);
  4. exports.x = 'a2';
  5. // b.js
  6. exports.x = 'b1';
  7. console.log('b.js ', require('./a.js').x);
  8. exports.x = 'b2';
  9. // main.js
  10.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a.js').x);
  11.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b.js').x);

上面代码是三个JavaScript文件。其中,a.js加载了b.js,而b.js又加载a.js。这时,Node返回a.js的不完整版本,所以执行结果如下。

  1. $ node main.js
  2. b.js a1
  3. a.js b2
  4. main.js a2
  5. main.js b2

修改main.js,再次加载a.js和b.js。

  1. // main.js
  2.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a.js').x);
  3.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b.js').x);
  4.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a.js').x);
  5. console.log('main.js ', require('./b.js').x);

执行上面代码,结果如下。

  1. $ node main.js
  2. b.js a1
  3. a.js b2
  4. main.js a2
  5. main.js b2
  6. main.js a2
  7. main.js b2

上面代码中,第二次加载a.js和b.js时,会直接从缓存读取exports属性,所以a.js和b.js内部的console.log语句都不会执行了。

require.main

require方法有一个main属性,可以用来判断模块是直接执行,还是被调用执行。

直接执行的时候(node module.js),require.main属性指向模块本身。

  1. require.main === module
  2. // true

调用执行的时候(通过require加载该脚本执行),上面的表达式返回false。

模块的加载机制

CommonJS模块的加载机制是,输入的是被输出的值的拷贝。也就是说,一旦输出一个值,模块内部的变化就影响不到这个值。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下面是一个模块文件lib.js

  1. // lib.js
  2. var counter = 3;
  3. function incCounter() {
  4. counter++;
  5. }
  6. module.exports = {
  7. counter: counter,
  8. incCounter: incCounter,
  9. };

上面代码输出内部变量counter和改写这个变量的内部方法incCounter

然后,加载上面的模块。

  1. // main.js
  2. var counter = require('./lib').counter;
  3. var incCounter = require('./lib').incCounter;
  4. console.log(counter); // 3
  5. incCounter();
  6. console.log(counter); // 3

上面代码说明,counter输出以后,lib.js模块内部的变化就影响不到counter了。

require的内部处理流程

require命令是CommonJS规范之中,用来加载其他模块的命令。它其实不是一个全局命令,而是指向当前模块的module.require命令,而后者又调用Node的内部命令Module._load

  1. Module._load = function(request, parent, isMain) {
  2. // 1. 检查 Module._cache,是否缓存之中有指定模块
  3. // 2. 如果缓存之中没有,就创建一个新的Module实例
  4. // 3. 将它保存到缓存
  5. // 4. 使用 module.load() 加载指定的模块文件,
  6. // 读取文件内容之后,使用 module.compile() 执行文件代码
  7. // 5. 如果加载/解析过程报错,就从缓存删除该模块
  8. // 6. 返回该模块的 module.exports
  9. };

上面的第4步,采用module.compile()执行指定模块的脚本,逻辑如下。

  1. Module.prototype._compile = function(content, filename) {
  2. // 1. 生成一个require函数,指向module.require
  3. // 2. 加载其他辅助方法到require
  4. // 3. 将文件内容放到一个函数之中,该函数可调用 require
  5. // 4. 执行该函数
  6. };

上面的第1步和第2步,require函数及其辅助方法主要如下。

  • require(): 加载外部模块
  • require.resolve():将模块名解析到一个绝对路径
  • require.main:指向主模块
  • require.cache:指向所有缓存的模块
  • require.extensions:根据文件的后缀名,调用不同的执行函数

一旦require函数准备完毕,整个所要加载的脚本内容,就被放到一个新的函数之中,这样可以避免污染全局环境。该函数的参数包括requiremoduleexports,以及其他一些参数。

  1. (function (exports, require, module, __filename, __dirname) {
  2. // YOUR CODE INJECTED HERE!
  3. });

Module._compile方法是同步执行的,所以Module._load要等它执行完成,才会向用户返回module.exports的值。

参考链接

commonJS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ode.js学习(三)简单的node程序&&模块简单使用&&commonJS规范&&深入理解模块原理

    一.一个简单的node程序 1.新建一个txt文件 2.修改后缀 修改之后会弹出这个,点击"是" 3.运行test.js 源文件 使用node.js运行之后的. 如果该路径下没有该 ...

  2. 关于CommonJS规范摘录

    CommonJS规范 1. 概述 为什么要用commonjs 模块化的目的: 减少循环依赖 减少耦合,提高了模块的复用率 有利于多人开发,提高开发的效率. 规避命名的冲突.全局变量的污染.有利于代码的 ...

  3. CommonJS, AMD 和 RequireJS之间的关系(转载)

    先说说CommonJS CommonJS - 大家是不是觉得JavaScript仅仅是一个客户端的编译语言,其实JavaScript设计之初不仅仅是针对客户端设计的语言.后来只是由于Web的迅速流行, ...

  4. AMD&CommonJS

    最近在学习nodejs的KOA框架,在查资料的时候遇见了点问题,顺着信息一步一步找下去,让我了解了一下一直以来不是很明白的什么时候用AMD规范,什么时候用CommonJS规范问题. CommonJS一 ...

  5. 为什么commonjs不适合于浏览器端

    有了服务器端模块以后,很自然地,大家就想要客户端模块.而且最好两者能够兼容,一个模块不用修改,在服务器和浏览器都可以运行. 但是,由于一个重大的局限,使得CommonJS规范不适用于浏览器环境.还是上 ...

  6. 研究一下javascript的模块规范(CommonJs/AMD/CMD)

    最近写react需要使用nodejs作为开发环境,需要通过npm安装一些第三方的依赖库,因此慢慢感觉到nodejs基础薄弱对我带来了一些不安全感,尤其是javascript模块这一块听到了很多概念,比 ...

  7. 认识AMD、CMD、UMD、CommonJS

    0.导言 JavaScript的生态系统一直在稳步增长,当各种组件混合使用时,就可能会发现不是所有的组件都能“和平共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种模块规范就出来了. 1.AMD(Asynchromous ...

  8. 浅析JS中的模块规范(CommonJS,AMD,CMD)

    如果你听过js模块化这个东西,那么你就应该听过或CommonJS或AMD甚至是CMD这些规范咯,我也听过,但之前也真的是听听而已. 现在就看看吧,这些规范到底是啥东西,干嘛的. 一.CommonJS ...

  9. CommonJS,AMD,CMD区别

    学得比较晕,再次看commonjs,amd, cmd时好像还是没完全弄清楚,今天再整理一下: commonjs是用在服务器端的,同步的,如nodejs amd, cmd是用在浏览器端的,异步的,如re ...

  10. CommonJS Promises/A规范

    本文来自四火哥的翻译 CommonJS是一组javascript编程规范,而promise是其中之一. 简而言之,promises是一种令代码的异步行为变得更加优雅的软件抽象.在基本的定义中,代码可能 ...

随机推荐

  1. Spring MVC 3.0 深入及对注解的详细讲解

    核心原理 1.       用户发送请求给服务器.url:user.do 2.       服务器收到请求.发现Dispatchservlet可以处理.于是调用DispatchServlet. 3.  ...

  2. [转]as3 算法实例【输出1 到最大的N 位数 题目:输入数字n,按顺序输出从1 最大的n 位10 进制数。比如输入3,则输出1、2、3 一直到最大的3 位数即999。】

    思路:如果我们在数字前面补0的话,就会发现n位所有10进制数其实就是n个从0到9的全排列.也就是说,我们把数字的每一位都从0到9排列一遍,就得到了所有的10进制数. /** *ch 存放数字 *n n ...

  3. 安装数据库Mocrosoft.NET Application Security警告

    在安装sqlserver 2012的时候,出现了Mocrosoft.NET Application Security警告,这个时候可以检查是否联网,如果没有联网请连接上,然后重新检查就不再警告了.如果 ...

  4. VMware下利用ubuntu13.04建立嵌入式开发环境之一

    1.软件准备: (1) VMware网上很多,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这里选用的VMware Workstation 9. (2)ubuntu  操作系统,同样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系统安装包.这里我选择 ...

  5. [WinForm] VS2010发布、打包安装程序

    最近用到了VS2010WinForm的程序打包功能,网上发现一篇好帖,在此记录以供日后他人之需. 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mamicode.com/info-detail-2453.htm ...

  6. 解决PyScripter中文乱码问题

    环境: PyScripter 2.6.0.0 python3.4 问题: PyScripter有个小坑,打开文件后中文都成了乱码.在PyScripter中新建的文件中文可以正常显示,但是重新打开后中文 ...

  7. JDBC操作步骤及数据库连接操作

    http://blog.csdn.net/joywy/article/details/7731305

  8. 用ul 来制作导航栏的几个要点

    1 ul 1)list-style:none; 3)设置宽度 2)清除浮动的影响,使高度自适应 2 li 1)向左浮动 2)设置margin和padding都为0 3 a 1) dsiplay :bl ...

  9. iOS学习之git的使用

    SVN是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版本库是集中放在中央服务器的,而干活的时候,用的都是自己的电脑,所以首先要从中央服务器哪里得到最新的版本,然后干活,干完后,需要把自己做完的活推送到中央服务器.集中式版本控 ...

  10. jQuery的使用

    一.基本简介 1.下载:http://jquery.com提供了最新的jQuery框架下载.通常只需下载最小的jQuery包(Minified)即可. ( 目前最新的版本jquery-1.3.2.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