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inode和硬链接和软连接和挂载点
inode
一次文件查看的流程
cat /a.txt
1.首先找到/文件的inode块,通过指针找到/的dir block块
2通过block块的内容找到,a.txt的inode号码
3.找到a.txt的inode块,通过指针找到a.txt的block内容
文件删除同理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扇区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八个扇区一个块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
inode也是一个块,记录文件信息的块,其中有一个i号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sudo dumpe2fs -h /dev/hda | grep "Inode size"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 example.txt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etc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etc
理解了上面这些知识,就能理解目录的权限。目录文件的读权限(r)和写权限(w),都是针对目录文件本身。由于目录文件内只有文件名和inode号码,所以如果只有读权限,只能获取文件名,无法获取其他信息,因为其他信息都储存在inode节点中,而读取inode节点内的信息需要目录文件的执行权限(x)。(看tmp的权限)
六、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
. ..
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
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l开头就代表是软连接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目录树结构和挂载点
目录树结构
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而且linux是以目录树的结构来表示文件的,如图s
那么它在硬盘上是怎么存储的呢?
挂载
挂载其实就是利用一个目录作为硬盘上的一个切入点,将磁盘的数据放在该目录下。其实这样就达到了类似windows的分盘效果了(其实也是挂载),只是以目录的方式,用户不会发现,这样也更好的管理。
比方说/可以挂载到一个分区,然后home也可以挂载到令一个分区,其实说到底,真正的挂载点就是inode,参考上面的三
挂载点与磁盘分区的规划
如果你了解了以上的知识,在安装linux的时候可以使用自定义安装,规划自己的磁盘
参考链接
链接: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12/inode.html
深入理解inode和硬链接和软连接和挂载点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轻松学习Linux之理解Shell的硬链接与软连接
大家在学习linux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模糊且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什么是硬链接和软链接,他们有什么区别? 软连接有点象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连接和目标文件具有相同的节点,而硬连接就好象重新复制 ...
- 【Linux学习】Linux文件系统4—Linux文件硬链接与软连接
Linux文件系统4-Linux文件硬链接与软连接 inode:索引节点 (连接文件)link 一.文件硬链接 1.Linux文件系统中,inode只相同的文件是硬链接文件 2.不同文件名,inode ...
- linux 的硬链接与软连接
linux 里有硬链接和软连接两种概念.要明白这些概念首先要明白文件在linux 上其实有3个组成部分. data 真正的数据存储区域 inode 一个用来唯一表示data的数据结构 filename ...
- Linux硬链接和软连接的区别与总结
图示软硬链接的区别 有关硬链接的总结 具有相同inode节点号的多个文件互为硬链接文件: 删除硬链接文件或者删除源文件任意之一,文件实体并未被删除: 只有删除了源文件和所有对应的硬链接文件,文件实体才 ...
- [转帖]详解Linux系统inode原理--硬链接、软链接、innodb大小和划分等
详解Linux系统inode原理--硬链接.软链接.innodb大小和划分等 原创 波波说运维 2019-07-17 00:03:00 https://www.toutiao.com/i6713116 ...
- 理解Linux的硬链接与软链接-转载
理解Linux的硬链接与软链接 来自: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hardandsymb-links/index.html
- 认识Linux系统中的inode,硬链接和软链接
在学习和创建软链接遇到了一点问题,总结一下: 在当前文件夹下面建立了两个临时文件夹tempdir1和tempdir2,然后在tempdir2里面创建了一个hello文件,然后用指令ln -s temp ...
- Linux硬链接与软连接
1.Linux链接概念 Linux链接分两种,一种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另一种被称为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默认情况下,ln命令产生硬链接. [硬连接]硬连接指通过索引节 ...
- 理解 Linux 的硬链接与软链接【转】
转自: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hardandsymb-links/index.html 从 inode 了解 Linux 文件 ...
随机推荐
- spring boot跨域请求访问配置以及spring security中配置失效的原理解析
一.同源策略 同源策略[same origin policy]是浏览器的一个安全功能,不同源的客户端脚本在没有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能读写对方资源. 同源策略是浏览器安全的基石. 什么是源 源[orig ...
- 20190728_收集的一些链接_关于opencv
https://softwarebydefault.com/tag/pixel-neighbourhood-max/ https://www.cnblogs.com/happystudyeveryda ...
- 货物移动BAPI:BAPI_GOODSMVT_CREATE报错提示“不能执行功能模块 MB_CREATE_GOODS_MOVEMENT”的原因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调用BAPI:BAPI_GOODSMVT_CREATE进行货物移动生成物料凭证时,出现了报错提示:“不能执行功能模块 MB_CREATE_GOODS_MOVEMENT”,如下图所示: ...
- 关于之前玩emacs记的些笔记
移动 C-v 向前翻页 M-v 向后翻页 C-l 当前行居中显示 继续按会依次到上,下,中 C-x C-c 退出 C-g 退出一个正在运行的命令,还可以取消数字参数和只输入到一半的命令 ...
- [BZOJ2821][Luogu4135] 作诗
由于BZOJ这题要contact lydsy2012@163.com,所以就放个洛谷的传送门(我木有BZOJ权限号啊0.0) 诶?这不是莫队裸题?? 等等--这题强制在线欸,没办法莫队了,肿么破? 之 ...
- 「刷题」可怜与STS
又是一道假期望,我们发现一共有$ C_{2n}^m $种情况. 而$ \frac{(2n)!}{m!(2n-m)!}=C_{2n}^m $ 其实结果就是各个情况总伤害. 1.10分算法,爆搜10分. ...
- Google I/O 大会上提出的UI优化相关
1.ListView的Adapter Adapter在ListView中的工作原理是: 上图也正好反映出ListView使用了Adapter来适配数据源. 每一个Item条目都是通过Adapter.g ...
- 如何在vue-cli项目中结合mockjs模拟假数据
1.前言 在如今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方式已被广泛采用的今天,前端同学和后端同学各自独立开发,后端提供数据接口,前端调用接口获取数据渲染页面.但是在实际开发中,后端开发由于逻辑相对复杂接口迟迟提供不到位,而 ...
- ELK分布式日志+NLog在.NetCore中的应用
一.ELK简介 ELK是Elasticsearch.Logstash和Kibana首字母的缩写.这三者均是开源软件,这三套开源工具组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强大的集中式日志管理平台 Elasticsearch ...
- LINUX 内核移植以及网卡驱动添加
我用的板子是sama5d3xek,原来板子内核是linux-at91-3.13,升级使用linux-at91-4.10 首先去官网下载一个linux—at91-4.10压缩包,然后在ubuntu里解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