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ve到CPU
Native
- 所谓的native准确的说是借由虚拟机实现的JNI接口调用的操作系统提供的API
- JNI使得class中的ACC_NATIVE标至的方法能借由JNI类的实例转换为JNI规范(如全限定名)的c实现方法实例(已经由.lib在虚拟机初始化时加载或者借由已经加载的类库的load方法,用java等语言加入内存),该实例会调用本地方法栈中的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API)
.h、.cpp、.lib和.dll
.h头文件和.cpp是编译时必须的,lib是链接时需要的,dll是运行时需要的。
.h:声明函数接口
.cpp:c++语言实现的功能源码
.lib :
LIB有两种,一种是静态库,比如C-Runtime库,这种LIB中有函数的实现代码,一般用在静态连编上,它是将LIB中的代码加入目标模块(EXE或者DLL)文件中,所以链接好了之后,LIB文件就没有用了。
一种LIB是和DLL配合使用的,里面没有代码,代码在DLL中,这种LIB是用在静态调用DLL上的,所以起的作用也是链接作用,链接完成了,LIB也没用了。至于动态调用DLL的话,根本用不上LIB文件。 目标模块(EXE或者DLL)文件生成之后,就用不着LIB文件了。
.dll:
动态链接库英文为DLL,是Dynamic Link Library的缩写。DLL是一个包含可由多个程序,同时使用的代码和数据的库。
当程序使用 DLL 时,具有以下的优点: 使用较少的资源,当多个程序使用同一个函数库时,DLL 可以减少在磁盘和物理内存中加载的代码的重复量(运行时需要的库是需要加入内存的)。
.h和.cpp编译后会生成.lib和.dll 或者 .dll 文件
我们的程序引用别的文件的函数,需要调用其头文件,但是头文件找到相应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个项目目录下的其他cpp文件(公用性差),一种是链接时的lib文件(静态,lib中自己有实现代码),一种是运行时的dll文件,一种是lib和dll 的结合(动态,lib放索引,dll为具体实现)
还要指定编译器链接相应的库文件。在IDE环境下,一般是一次指定所有用到的库文件,编译器自己寻找每个模块需要的库;在命令行编译环境下,需要指定每个模块调用的库。
一般不开源的系统是后面三种方式,因为可以做到接口开放,源码闭合
静态链接库
静态链接库(Static Libary,以下简称“静态库”),静态库是一个或者多个obj文件的打包,所以有人干脆把从obj文件生成lib的过程称为Archive,即合并到一起。比如你链接一个静态库,如果其中有错,它会准确的找到是哪个obj有错,即静态lib只是壳子,但是静态库本身就包含了实际执行代码、符号表等等。
如果采用静态链接库,在链接的时候会将lib链接到目标代码中,结果便是lib 中的指令都全部被直接包含在最终生成的 EXE 文件中了。
这个lib文件是静态编译出来的,索引和实现都在其中。
静态编译的lib文件有好处:给用户安装时就不需要再挂动态库了。但也有缺点,就是导致应用程序比较大,而且失去了动态库的灵活性,在版本升级时,同时要发布新的应用程序才行。
动态链接库(DLL)
.dll + .lib : 导入库形式,在动态库的情况下,有两个文件,而一个是引入库(.LIB)文件,一个是DLL文件,引入库文件包含被DLL导出的函数的名称和位置,DLL包含实际的函数和数据,应用程序使用LIB文件链接到所需要使用的DLL文件,库中的函数和数据并不复制到可执行文件中,因此在应用程序的可执行文件中,存放的不是被调用的函数代码,而是DLL中所要调用的函数的内存地址,这样当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运行是再把程序代码和被调用的函数代码链接起来,从而节省了内存资源。
从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出,DLL和.LIB文件必须随应用程序一起发行,否则应用程序将会产生错误。
.dll形式: 单独的可执行文件形式,因为没有lib 的静态载入,需要自己手动载入,LoadLibary调入DLL文件,然后再手工GetProcAddress获得对应函数了,若是java 会调用System的LoadLibary,但是也是调用JVM中对于操作系统的接口,使用操作系统的LoadLibary等方法真正的将.dll读入内存,再调用生成的相应函数。
.dll+ .lib和.dll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前者一般用于通用库的预设置,是的我们通过lib直接能查询到.dll文件,不用我们自己去查询,虽会消耗一部分性能,但是实用性很大。.dll 每一个需要到的文件都需自己调用加载命令,容易出错与浪费较多时间(但是我们测试时却可以很快的看出功能实现情况,而且更灵活地调用)
JNI
JNI是Java Native Interface的缩写,通过使用 Java本地接口书写程序,可以确保代码在不同的平台上方便移植,它允许Java代码和其他语言写的代码进行交互。
java生成符合JNI规范的C接口文件(头文件):
编写带有native声明的方法的java类
使用javac命令编译所编写的java类
然后使用javah + java类名生成扩展名为h的头文件
使用C/C++实现本地方法
将C/C++编写的文件生成动态连接库 (linux gcc windows 可以用VS)
编写范例:https://blog.csdn.net/wzgbgz/article/details/82979728
生成的.h的样例:
/* DO NOT EDIT THIS FILE - it is machine generated */
#include "jni.h"
/* Header for class NativeDemo */
#ifndef _Included_NativeDemo
#define _Included_NativeDemo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 Class: NativeDemo
* Method: sayHello
* Signature: ()V
*/
JNIEXPORT void JNICALL Java_NativeDemo_sayHello
(JNIEnv *, jobject);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jni.h” 是必须要导入的,因为JNIEXPORT等都需要他的支持才行,而且有些方法中需要借助里面的函数。
Java_NativeDemo_sayHello这样的规范命名是生成的.dll在被操作系统dlopen读取入内存时返回的handle能经由dlsym截取出正确的函数名,他可能将xxx.dll全都加载入内存,放入一个handle或者一个handle集合中,这时就需要包的全限定类名来确定到底获取的是handle中的哪个方法了
JNIEnv ,jobject ,jclass
1. JNIEnv类实际代表了Java环境,通过这个JNIEnv 指针,就可以对Java端的代码进行操作。例如,创建Java类的对象,调用Java对象的方法,获取Java对象的属性等等,JNIEnv的指针会被JNI传入到本地方法的实现两数中來对Java端的代码进行操作。
JNIEnv类中有很多函数用可以用如下所示其中:TYPE代表属性或者方法的类型(比如:int float double byte ......)
1.NewObject/NewString/New<TYPE>Array
2.Get/Set<TYPE>Field
3.Get/SetStatic<TYPE>Field
4.Call<TYPE>Method/CallStatic<TYPE>Method等许许多多的函数
2. jobject代表了在java端调用本地c/c++代码的那个类的一个实例(对象)。在修改和调用java端的属性和方法的时候,用jobject 作为参数,代表了修改了jobject所对应的java端的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3. jclass : 为了能够在c/c++中使用java类,JNI.h头文件中专门定义了jclass类型来表示java中的Class类
JNIEvn中规定可以用以下几个函数来取得jclass
1.jclass FindClass(const char* clsName) ;
2.jclass GetObjectClass(jobject obj);
3.jclass GetSuperClass(jclass obj);
JNI原理
我们编译xxx.h和xxx.cpp生成了dll文件,运行java文件JNI会帮我们调用dll中的方法, 但是java对象是如何具体调用他的我们不清楚
我们自己实现的dll需要大概如下的模板:
Test.java
package hackooo;
public class Test{
static{
// java层调用.dll文件进入内存,但是底层仍是由虚拟机调用JNI用C实现对操作系统的提供的接口加载入内存
System.loadLibrary("bridge");
}
public native int nativeAdd(int x,int y);
public int add(int x,int y){
return x+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 obj = new Test();
System.out.printf("%d\n",obj.nativeAdd(2012,3));
System.out.printf("%d\n",obj.add(2012,3));
}
}
我们需要先看到System.loadLibrary("bridge")的作用
@CallerSensitive
public static void loadLibrary(String libname) {
// Runtime类是Application进程的建立后,用来查看JVM当前状态和控制JVM行为的类
// Runtime是单例模式,且只能用静态getRuntime获取,不能实例化
// 其中load是加载动态链接库的绝对路径方法
// loadLibrary是读取相对路径的,动态链接库需要在java.library.path中,一般为系统path,也可以设置启动项的 -VMoption
// 通过ClassLoader.loadLibrary0(fromClass, filename, true);中的第三个参数判断
Runtime.getRuntime().loadLibrary0(Reflection.getCallerClass(), libname);
}
java.lang.Runtime
@CallerSensitive
public void loadLibrary(String libname) {
loadLibrary0(Reflection.getCallerClass(), libname);
}
synchronized void loadLibrary0(Class<?> fromClass, String libname) {
SecurityManager security =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if (security != null) {
security.checkLink(libname);
}
if (libname.indexOf((int)File.separatorChar) != -1) {
throw new UnsatisfiedLinkError(
"Directory separator should not appear in library name: " + libname);
}
// false,调用相对路径
ClassLoader.loadLibrary(fromClass, libname, false);
}
java.lang.ClassLoader
static void loadLibrary(Class<?> fromClass, String name,
boolean isAbsolute) {
// 通过方法区中的class类找到相应的类加载器
ClassLoader loader =
(fromClass == null) ? null : fromClass.getClassLoader();
if (sys_paths == null) {
// 加载的绝对路径
// 系统环境变量
usr_paths = initializePath("java.library.path");
// 我们启动时加入的依赖项
sys_paths = initializePath("sun.boot.library.path");
}
if (isAbsolute) {
// 若是决定路径,调用真正的执行方法
if (loadLibrary0(fromClass, new File(name))) {
return;
}
throw new UnsatisfiedLinkError("Can't load library: " + name);
}
if (loader != null) {
// 判断当前类加载器及其双亲是否有该lib的类信息
String libfilename = loader.findLibrary(name);
if (libfilename != null) {
File libfile = new File(libfilename);
if (!libfile.isAbsolute()) {
throw new UnsatisfiedLinkError(
"ClassLoader.findLibrary failed to return an absolute path: " + libfilename);
}
if (loadLibrary0(fromClass, libfile)) {
return;
}
throw new UnsatisfiedLinkError("Can't load " + libfilename);
}
}
// 查询sys_paths路径下是否有.dll文件
for (int i = 0 ; i < sys_paths.length ; i++) {
File libfile = new File(sys_paths[i], System.mapLibraryName(name));
if (loadLibrary0(fromClass, libfile)) {
return;
}
libfile = ClassLoaderHelper.mapAlternativeName(libfile);
if (libfile != null && loadLibrary0(fromClass, libfile)) {
return;
}
}
// 查询usr_paths路径下是否有.dll文件
if (loader != null) {
for (int i = 0 ; i < usr_paths.length ; i++) {
File libfile = new File(usr_paths[i],
System.mapLibraryName(name));
if (loadLibrary0(fromClass, libfile)) {
return;
}
libfile = ClassLoaderHelper.mapAlternativeName(libfile);
if (libfile != null && loadLibrary0(fromClass, libfile)) {
return;
}
}
}
// Oops, it failed
throw new UnsatisfiedLinkError("no " + name + " in java.library.path");
}
private static boolean loadLibrary0(Class<?> fromClass, final File file) {
// Check to see if we're attempting to access a static library
// 查看是否调用的lib为静态链接库
String name = findBuiltinLib(file.getName());
boolean isBuiltin = (name != null);
// 若是静态链接库则跳过,否则获取file的路径
if (!isBuiltin) {
boolean exists = AccessController.doPrivileged(
new PrivilegedAction<Object>() {
public Object run() {
return file.exists() ? Boolean.TRUE : null;
}})
!= null;
if (!exists) {
return false;
}
try {
name = file.getCanonicalPath();
} catch (IOException e) {
return false;
}
}
ClassLoader loader =
(fromClass == null) ? null : fromClass.getClassLoader();
//
Vector<NativeLibrary> libs =
loader != null ? loader.nativeLibraries : systemNativeLibraries;
synchronized (libs) {
int size = libs.size();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NativeLibrary lib = libs.elementAt(i);
if (name.equals(lib.name)) {
return true;
}
}
synchronized (loadedLibraryNames) {
if (loadedLibraryNames.contains(name)) {
throw new UnsatisfiedLinkError
("Native Library " +
name +
" already loaded in another classloader");
}
/* If the library is being loaded (must be by the same thread,
* because Runtime.load and Runtime.loadLibrary are
* synchronous). The reason is can occur is that the JNI_OnLoad
* function can cause another loadLibrary invocation.
*
* Thus we can use a static stack to hold the list of libraries
* we are loading.
*
* If there is a pending load operation for the library, we
* immediately return success; otherwise, we raise
* UnsatisfiedLinkError.
*/
//如果我们突然发现library已经被加载,可能是我们执行一半被挂起了或者其他线程在synchronized前也调用了该classLoader,执行JNI_OnLoad又一次调用了启用了同个线程中过的另一个loadLibrary方法,加载了我们的文件
//之所以是同个线程中的,因为run一个application对应一个java.exe/javaw.extin进程,一个JVM实例,一个Runtime实例,且其是实现了synchronized的。
// 查看此时nativeLibraryContext中存储了什么
int n = nativeLibraryContext.size();
for (int i = 0; i < n; i++) {
NativeLibrary lib = nativeLibraryContext.elementAt(i);
if (name.equals(lib.name)) {
if (loader == lib.fromClass.getClassLoader()) {
return true;
} else {
throw new UnsatisfiedLinkError
("Native Library " +
name +
" is being loaded in another classloader");
}
}
}
NativeLibrary lib = new NativeLibrary(fromClass, name, isBuiltin);
nativeLibraryContext.push(lib);
try {
// 尝试加载
lib.load(name, isBuiltin);
} finally {
nativeLibraryContext.pop();
}
if (lib.loaded) {
// 加入已加载Vetor中
loadedLibraryNames.addElement(name);
libs.addElement(lib);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
native void load(String name, boolean isBuiltin);
最后的load是虚拟机中实现的方法(用来加载我们自己要加入的.dll的),我们通过调用他来调用操作系统的API来真正将其放入内存
而那些已经编译好的库函数,虚拟机初始化时就调用LoadLibrary(Linux是dlopen)等操作系统API(本地方法栈)加入了内存中
(windows的)LoadLibrary与dlopen原理相似,若是还未加载过的dll,会调用相关方法,windows会用DLL_PROCESS_ATTACH调用DllMain 方法,若是成功则返回一个handle对象可以调用GetProcAddress(linux 为dlsym)获得函数进行使用。
load是在jVM初始化就加载了lib文件,通过jvm.h就能通过该lib找到调用的函数的入口,调用相应的.dll二进制文件
LoadLibrary是操作系统初始化时加载的windows.lib加载入内存的,我们需要调用windows.h文件,调用该函数的.dll入内存(延迟加载的话)
我们java中的native方法的实现和到此时load便接轨了,我们来看看native如何被解析的
编译:
javac hackooo/Test.java
javap -verbose hackooo.Test
Test.class:
public native int nativeAdd(int, int);
flags: ACC_PUBLIC, ACC_NATIVE
public int add(int, int);
flags: ACC_PUBLIC
Code:
stack=2, locals=3, args_size=3
0: iload_1
1: iload_2
2: iadd
3: ireturn
LineNumberTable:
line 8: 0
普通的“add”方法是直接把字节码放到code属性表中,而native方法,与普通的方法通过一个标志“ACC_NATIVE”区分开来。java在执行普通的方法调用的时候,可以通过找方法表,再找到相应的code属性表,最终解释执行代码,那么,对于native方法,在class文件中,并没有体现native代码在哪里,只有一个“ACC_NATIVE”的标识,那么在执行的时候改怎么找到动态链接库的代码呢?
到了这一步,我们就需要开始钻研JVM到底运行逻辑是什么了
刚开始时,我们通过javac 编译一个xxx.java 成一个字节码文件,javac进行前端编译时包括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生成抽象语法树,在生成字节码指令流(编译期)后交由解释器/即时编译器进行解释/编译优化(运行期)
然后用java xxx 命令在操作系统中初始化一个进程,这个进程为我们分配了一块内存空间,我们开始新建一个JVM(或者说是JRE)在该内存中并进行初始化(该步骤是操作系统通过java这个命令(其为windows的一个脚本),调用其他系统命令将我们预先编译好的二进制指令集放入CPU运行生成)
虚拟机的实例创建好后,java脚本的最后一条命令便是执行JVM中的main方法,jvm会帮我们创建BoostrapClassLoader,其是用C实现的,并不符合加入class区后的实例化流程,因此我们的java代码并不能引用他,创建完他后,BoostrapClassLoader会帮我们将一些jdk的核心class文件通过它加载入方法区中,紧接着JVM会通过launcher的c实现通过JNI(还需看源码确定是不是这样,JNI是JVM初始化时创建的?不在JVM运行时区域中,在执行引擎中),依据导入java实现的Launcher的class信息通过帮我们创建sun.misc.Launcher对象并初始化(单例),他的创建还会伴随着ExtClassLoader的初始化和appClassLoader的创建(三层和双亲),这里涉及类的加载过程.
更好的了解java实现的ClassLoaderhttps://blog.csdn.net/briblue/article/details/54973413
接着,线程会默认调用APPClassLoader帮我们将命令中的 xxx参数的class装入方法区(之所以要通过classLoader来加载是为了只在需要时我们加载类,而不是全部加载,节约内存空间,而这里加载的class不止硬盘,只要是二进制字节流就可以),并为main函数在java栈中预留一个栈帧,经生成的后端编译器的实例进行字节码的解释执行优化和编译优化代替执行(后端编译器大部分既有解释器又有编译器参数设置,决定如何编译优化).
从APPClassLader将class装入方法区开始,就是类的加载过程了
具体流程是
加载(既可以由JVM本身加载入方法区,也可自定义的classLoder选取需要加载的class,通过JNI调用)
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类名来获取定义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
将这个字节流所代表的静态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
在内存(堆)中生成一个代表这个类的java.lang.Class对象,作为方法区这个类的各种数据的访问入口(单例模式)
至于什么时候加载,除了遇到new、getstatic、putstatic、invokestatic四条指令时,必须立刻加载··到初始化完成
验证(java源码本身的编译是相对安全的,但是字节码的内容可能会加入恶意代码,因此需要验证)
文件格式验证(字节流的各个部分划分是否符合规范)
元数据验证(对元数据信息中的数据类型检验)
字节码校验(对方法体中的内容进行校验,较为复杂耗时,jdk6后可以将权重部分移向了javac)
符号引用校验(在解析阶段同时进行)
准备
正式为类中定义的变量(即静态变量,被static修饰的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类变量初始值的阶段。从概念上讲,这些变量所使用的内存都应当在方法区中进行分配,但需要注意的是方法区本身是一个逻辑层面的概念,其实现在不同的版本,不同的虚拟机上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内存空间,如同JMM之于JVM一般
jdk 8之前,HotSpot团队选择把收集器的分代扩展至方法区,由垃圾收集器统一收集,省去专门写一个独立的管理方法区的方法,而方法区的存储内容与前面的分代的更新换代条件大不相同,所以专门划分了个永久代,但这容易导致更多的内存溢出问题
jdk6hotspot就将舍弃永久代放进了发展策略,逐步改用成了用直接内存(Direct Memory)中的元空间等来存储方法区的内容,实现单独的回收管理,
jdk7已经将字符串常量池、静态变量等移出,jdk8以全部移出
jdk8 时类变量会随着Class对象一起存放到Java堆中,类型信息则放到了直接内存中了。
图网上找的(其中类信息也称为静态常量池)
解析
解析阶段是java虚拟机将常量池内的符号引用(存放在方法区的常量池中)替换为直接引用(我们当初在堆中创建的Class对象的具体内存地址)的过程,即将我们最初的ACC_NATIVE等字面量进替换。
加载阶段只是将字节码按表静态翻译成字节码对应的表示按约定大小划分入内存中,常量池中只存放字面量并被翻译的方法表中的方法引用作为所存储内存的部分信息保存,只有在解析阶段才专门将常量池中的字符引用依据Class对象中分出的各个内存中预先存储的部分信息匹配返回地址换成直接引用。放入运行时常量池直接调用
- 至jdk13常量池中存有 17类常量表,每一个tag用u1长度(两个字节)代表一类常量表,对应的常量表中规定了后面需要读取多少字节分别,分为几个部分代表哪些东西。
我们需要了解一份class文件大概有哪些信息(xx信息便是xx表集合)
解析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包括运行时再被确定也是可能的,只要求了在执行anewarray,checkcast, getfield, getstatic, instanceof, invokedynamic, invokeinterface, invokespecial, 等17个用于操作符号引用的字节码指令之前,需要对他们所使用的符号引用进行解析
符号引用可以将第一次的解析结果进行缓存,如在运行时直接引用常量池中的记录。不过对于invokedynamic指令,上面的规则就不使用了,它要求程序在解释器基于栈或者编译器基于寄存器解读方法时实际运行到这条指令时,解析动作才能进行。
解析动作主要针对类或接口、字段、类方法、接口方法、方法类型、方法句柄和调用点限定符这七类
分别对应CONSTANT_Class_info、CONSTANT_Fieldref_info、CONSTANT_Methodref_info、CONSTANT_InterfaceMethodref_info,这前四种基本都是在解析时便可以替换为直接引用
CONSTANT_MethodType_info、CONSTANT_MethodHandle_info、CONSTANT_Dynamic_info和CONSTANT_InvokeDynamic_info
这四种于动态语言联系紧密,为此我们需要明白解析与分派的区别
先从前四种开始说起
我们前面的8个符号引用,分别有自己单独的常量表,其中记录了去往哪查询自己的代码的索引值,去调用字段表和方法表中对于字段和方法的定义
编译器通过方法区预存的常量表解读了class文件中的字节码中的各个常量,创建了常量池,但是常量池中的存储仍是依据字面量的索引,由字面量项保存了一些字面量实现的信息,并没有真正的内存保留他,而我们的字段表,方法表等依据name_index引用常量池中的常量项,但他们只保存声明的部分,至于初始化和方法体的实现,常常是放置在code中,code一般会在字段表或方法表的后面
而我们的解析的作用就是将如CONSTANT_Class_info的字符引用找到字面量记录的全限定类名交由classLoader加载(加载阶段已扫描过一遍字段表、方法表等并已创建出了Class对象在堆中存放了静态的数据接口)
将字段表中的对于CONSTANT_Fieldref_info存储的索引的字面量的读取出的简单名称和字段描述符去匹配class_index中由类加载器加载出来的类是否有相应字段,有则返回直接引用
方法解析与接口方法解析也是与字段大致一样的查询逻辑,但是都只是找到了方法的入口,并非实现了其中的代码 ,这时候我们可以思考一下native的直接引用的地址是哪里呢,个人认为此时已经是相应的javah实现的.h文件的实现cpp了(还不知道如何调试查看)
而到了方法调用阶段,则需要依据方法类型来判断方法是在编译期可知,运行期不可变还是依据分派配合动态语言进行解析
方法的调用并不如同字段、方法等的入口等将字符引用换成直接引用保存一个入口就可,而是依据code中的字节码转换成相应的指令命令,使得引用时可以直接调用指令进行方法的执行,其中jvm若是解释执行,则是依据操作栈来进行字节码指令的运作的通过调用操作系统对CPU操作的API来实现功能,若是基于编译后实现的寄存器的,则是直接交由寄存器硬件实现的指令集执行(如x86).
而如何执行code中的指令,就需要方法类型的区分,其也是依据字节码指令来的:
- invokestatic 用于调用静态方法
- invokespecial 用于调用实例构造器()方法、私有方法、父类中的方法
- invokevirtual 用于调用所有的虚方法
- invokeinterface 用于调用接口方法,会在运行时再确定一个实现该接口的对象
- invokedynamic 现在运行时动态解析出调用点限定符所引用的方法,然后在执行该方法
其中invokestatic喝invokespecial是在符合运行时指令集是固定的(包括1和2的四种和final,final是用invokevirtual实现,但是因为不可修改),因此可以直接将其依据相应表解析成指令集后放入堆中Class实例的内存中(class对象时读取方法表等),并返回地址将字符引用改为直接引用,这种方法称为非虚方法(当我们将常量池的字符引用解析到属性表集合时
而其他方法称为虚方法(如:Code),不像前面的静态类型直接就去查看Class实例是否有匹配返回地址,而是需要依据上面的五个指针类型进行是否直接查找直接引用还是其他的实现再返回地址作为直接引用)
而虚方法需要依靠分派调用(重载与重写)
- 静态分派(重载)
- 动态分派(重写)
- 单分派与多分派
为了提高动态分派效率,我们还专门在方法区中建立了虚方法表
最后便是初始化,用,收敛初始化类变量等,<其中client 会经常调用,准备阶段的初始化是系统变量的默认值,这里是我们自定义的>将运行权重转移到程序本身的code实现上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在加载阶段就在堆中实现了Class,使得我们能后续能为常量池中的常量项进行解析,最后会将解析后的常量池放到运行时常量池中进行调用
通过 我们开始依据运行时常量池中的方法顺序依据直接引用的地址调用code中的字节码指令(此时,无论是哪种指令集,指令集只是我们将二进制按位数划分助记而已,已经都是0101这种cpu能解读的模式了,但都需要按照(操作码字段|地址码字段)来传送给CPU,不同的指令集只是将二进制串划分成不同的段交给CPU,CPU所能读取指令长度会依据指令的操作码判断是几地址指令,比如add它可以有00,01,10,11 分别表示1234地址指令)
若是基于栈的解释执行,我们会依据各个方法创建栈帧,并用栈帧中的操作数栈实现字节码指令对操作系统对于CPUapi的调用运行code中的字节码指令,而字节码指令基本上都是零地址指令(他会对指令的读取和数值的取出读入等由几个固定栈结构进行操作)。若是经过编译的,则是依据编译器,则依据寄存器的硬件实现的指令集进行解读。两者的不同主要在运行时前者需要将操作数出栈计算再入栈保存,而后者则可以在cpu计算后直接保存回寄存器操作数地址的位置上。
无论是c还是java,都是最后都是经过CPU对内存中某个内存地址那一部分的存储值依据指令集进行修改,因此无论是JNI中java对于C对象的调用还是c对于java对象的调用,只要有相应的地址,源码编译成的相应的指令集都可以实现对不同语言对象的操作,操作系统也无外乎用自己实现的指令集组合用cpu修改其他各个硬件的电平状态来达到控制所有硬件各种语言的目的。
而解释器和编译器通过操作数栈或者寄存器都调用系统API的实现,都是基于执行引擎调用该些后端编译器进行的,等javac自己加上去的方法会调用执行引擎依据自己的实现选择使用上两者。
执行引擎是我们与操作系统交互的最直接的部分,我们最后将class类加入方法区后并不是就可以直接加入对JVM的其他结构,而是需要执行引擎使用后端编译器进行解释编译时,javac输出的字节码指令流,基本上是一种基于栈的指令集结构,是解释器和即时编译器运行优化的方式,是基本将中间码在JVM栈上运行的,由栈保存值的,
而提前编译编译后的或者即时编译后的直接的二进制文件,则是多基于寄存器直接实现(如x86的二地址指令集),但若是源码启动,需要你的程序刚开始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编译,若是二进制版本的,则需要为每一个指令集专门编译一个版本而且也不一定完全适配,效率也没有源码编译的更快(但其实相差无几)
我们这时候也不难想象ACC_NATIVE是如何通过本地方法栈找到对c方法地址的直接引用放入运行时常量池中,调用方法时java栈通过操作数栈找到c的方法指令的位置(而其中多是对操作系统API的调用),将方法中的指令经由CPU(用户线程)计算结果传给操作系统API(也是地址,再调用操作系统实现的指令),操作系统将自身编译的指令送入CPU计算,返回我们想要的结果的了,到了这一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知道面试官为什么喜欢懂得操作系统内核的了,因为操作系统中实现了很多如网络,shell显示,IO的,其中的API就是相应实现后编译的指令集的入口,而且要考虑很多的优化和并发,其中特别是要自己实现用户线程去调用CPU还是要自己的用户线程调用操作系统的API经过操作系统的内核线程使用CPU,线程调用CPU后得到的运算结果,要自己去调用IO等还是回操作系统的API实现都是很复杂的需要考虑编译器能否实现准确的编译后能否适配的,还需要借助汇编语言来查看调试优化,太难了
本地方法栈和操作系统的关系可以参考:https://blog.csdn.net/yfqnihao/article/details/8289363
native到CPU的更多相关文章
- Erlang第二课 ---- bit串
Erlang是被设计来用在电信设备中的,这意味着需要处理大量的二进制数据.也正因为如此,Erlang把binary和binary string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操作机制.当然, ...
- CLR基础与术语
CLR(Common Language Runtime):一个可由多种编程语言使用的"运行时". CLR的核心功能(内存管理,程序集加载,安全性,异常处理,线程同步等)可由面向CL ...
- TensorFlow Python2.7环境下的源码编译(二)安装配置
源代码树的根目录中包含了一个名为 configure 的 bash 脚本. $ ./configure 接下来,配置系统会给出各种询问,以确认编译时的配置参数. 一.重要参数解释 Do you w ...
- TensorFlow Python3.7环境下的源码编译(二)安装配置
源代码树的根目录中包含了一个名为 configure 的 bash 脚本. $ ./configure 接下来,配置系统会给出各种询问,以确认编译时的配置参数. 一.重要参数解释 Please s ...
- CLR基础
一.各个语言的长处 ①非托管C/C++可对系统进行低级控制.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管理内存,必要时方便地创建线程②使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可以快速生成UI应用程序,并可以 ...
- Contiki 2.7 Makefile 文件(六)
5.第五部分 ifndef CONTIKI $(error CONTIKI not defined! You must specify where CONTIKI resides!) endif if ...
- 初入 CLR - 阅读《CLR via C#》笔记
最近买了一本书<CLR via C#>阅读了第一章 - CLR 的执行模型,对 .NET 一直提到的 CLR 和 .NET Framework 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理解主要体现在: ■ ...
- Simpleperf分析之Android系统篇
[译]Simpleperf分析之Android系统篇 译者按: Simpleperf是用于Native的CPU性能分析工具,主要用来分析代码执行耗时.本文是主文档的一部分,系统篇. 原文见aosp仓库 ...
- 记一次tomcat线程创建异常调优:unable to create new native thread
测试在进行一次性能测试的时候发现并发300个请求时出现了下面的异常: HTTP Status 500 - Handler processing failed; nested exception is ...
随机推荐
- Go Channel 详解
原文链接:Go Channel 详解 Channel类型 Channel类型的定义格式如下: ChannelType = ( "chan" | "chan" & ...
- On the Convergence of FedAvg on Non-IID Data
郑重声明:原文参见标题,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将会撤销发布! arXiv:1907.02189v2 [stat.ML] 8 Oct 2019 Abstract 联邦学习使得大量的边缘计算设备在不共享数 ...
- lammps-MD整体思路
1.收敛性测试 (1)由不同尺寸模型(不同的原子数)和E的关系曲线,再确定尺寸n*n*n: 2.优化结构(nve-nvt-npt) 系综的实现方式(相关命令):https://www.cnblogs. ...
- Linux基本命令及编程环境实验
目录 一.Linux基本命令详细汇总 1.目录及文件相关命令 2.系统信息查询 3.文件操作(统计.过滤.搜索.权限) 4.其他命令 二.Linux终端上vi命令编程 1.进入vi命令模式 2.vi编 ...
- 更好地使用google
精确搜索:双引号 精确搜索就是在你要搜索的词上,加上双引号,这时google就会完全的匹配你所要搜索的字符串 "今日黄瓜" 站内搜索:site 例如我想在stackoverflow ...
- url_for函数——快速寻找url
我们已经知道,知道了url就可以找到对应的视图函数,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我们知道了视图函数,要怎么找到url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url_for函数了. # coding: utf-8from fla ...
- Python 3.10 明年发布,看看都有哪些新特性?
我们目前生活在Python 3.8的稳定时代,上周发布了Python的最新稳定版本3.8.4.Python 3.9已经处于其开发的beta阶段,并且2020年7月3日预发布了beta版本(3.9.0b ...
- Kubernetes K8S之资源控制器Daemonset详解
Kubernetes的资源控制器Daemonset详解与示例 主机配置规划 服务器名称(hostname) 系统版本 配置 内网IP 外网IP(模拟) k8s-master CentOS7.7 2C/ ...
- 深入理解SVM,软间隔与对偶问题
今天是机器学习专题的第33篇文章,我们继续来聊聊SVM模型.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我们推到了SVM模型在线性可分的问题中的公式推导,我们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一个带有不等式的二次项: \[\left\{\beg ...
- Database4.exe用来导入excel
从ACCESS数据库导出的EXCEL表格,可以通过database4.exe来连接,并导出sql脚本,再用database4.exe来连接ACCESS并先创建于脚本结构一致的表,然后复制脚本,从新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