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了啥的就不说了,百度一下有很多。

Windows环境。Linux不会,所有就不说了。

1、  hello Word

node的hello Word很简单,就一行。

console.log("Hello world");

打开记事本,写这么一行,然后保存关闭(文件名hello),再把扩展名(.txt)改成.js。代码就写好了。

然后打开“运行”,输入cmd,打开“dos窗口”好像叫命令行窗口。

输入 node hello.js ,然后就能看的运行效果了。

然后有几个小问题,第一个就是编码问题,弄不好会出现乱码。

在Windows环境下,文件需要用utf8 ,如果是ansi的话,输出汉字会出现乱码。用记事本打开,“另存为”可以看到文件编码。

第二个就是执行方法太繁琐,需要好几个步骤,不够“Windows”,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批处理”来简化。

还是打开记事本,输入 :

node hello.js

然后保存,还是要改一下扩展名,这次要改成.bat。(hello.bat)

然后我们双击这个文件就可以运行。

但是等等,怎么窗口一闪就没了?这是因为默认情况下,执行完操作命令行窗口就会被关闭。所以我们需要改进一下。

右键hello.bat,在弹出菜单里选择“编辑”,改一下代码。

@echo off

echo 开启控制台

:time

title 现在时间是:%time%。这是node的hello Word

echo 编译 hello.js

echo.

node hello.js

echo.

echo 执行完毕

echo.

pause

cls

goto time

简单介绍一下,(更多批处理命令请自行百度)

pause 是暂停功能,窗口不会被关闭。

Cls是清屏。

Goto 就是传说中的跳转,跳到制定的位置。

保存后,我们在双击运行这个批处理文件,会自动编译hello.js,然后显示运行结果,然后窗口不会关闭。如果我们要修改代码的话,可以修改代码,然后保存文件,然后在这个窗口里面按任意键,就可以重新编译且运行修改后的代码。

这样编写和调试就会比较简单了。

2、  精确计时时间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

new Date()).getTime()

来得到时间,这个可以精确到毫秒,但是实际运行的时候,由于只能16毫秒左右取一次时间,所以用这种方法只能精确到16毫秒。如果想要更精确需要用其他方法。

为啥要更精确呢,因为我想看看在node里面执行一段代码到底需要多少时间,越精确越好。比如从数据库里读取数据到底要多少毫秒?执行一个函数需要多少时间?

找了一下,发现了一种方法

function time(){

    var diff = process.hrtime();

    return diff[0] * 1000 + diff[1] / 1e6; // nano second -> ms

}

这个可以精确到0.00000000000毫秒。

3、  运行效果

先看看(new Date()).getTime()的运行情况,我们来写个死循环来看看

var i=0;var j=0;

var star = (new Date()).getTime();  //普通计时

var star2 = time();  //精确计时

var star3 = time();  //精确计时

while (true){

    i++;j++;

    var t = time() - star2;

    //   循环次数       一般的时间                 精确的时间   每次循环需要的精确时间
var msg = i + '_' + (new Date()).getTime() + '_' + time() + '_' +t; //计算每循环100次需要的时间,运行结果可得,时间并不一致 if (j==100){ //每循环100次输出一次 var t2 = (new Date()).getTime() - star; var t3 = time() - star3; console.log(msg + '_' + t2+ '_' + t3); //每百次用时 star = (new Date()).getTime(); star3 = time(); j=0; } else { console.log(msg); } star2 = time(); }

运行效果,对了,按“ctrl+c”可以停止死循环

(new Date()).getTime() 的取值,有一大串都是一样的。

精确取值,每行都不一样,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

然后再看一下两次循环的时间差,这个就更厉害了,精确到了19位。而且几乎每行数值都不一样。

这是循环100次需要的时间。138毫秒。两种计时方法在大于16毫秒的时候,误差就比较小了,在15毫秒内。原因还是前者每16毫秒才能取值一次。

4、  运行效率问题

大家有没有发现问题?只是循环了100次,就需要138毫秒,这个是不是太慢了?

每次循环也没干啥是呀。这个node的效率是不是有问题?

这个嘛,问题出在 console.log() 上面,每次循环都要输出显示,我们可以简单验证一下,把每次循环都要输出的那一行注释掉,只保留每100次的输出。

这样,循环100次需要的时间,从100多豪秒,变成了0.1毫秒到0.5毫秒,波动范围比较大。但是这也是一千倍的差距。至于为啥多出来个显示功能,就变得这么慢,我也不太清楚。

5、  CPU的使用率

话说node不是单线程串行运行的吗?运行死循环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一下CPU的使用情况。

我的CPU比较弱,I5,6200U,双核心四线程,显示四个核,好吧至少算是两个核吧。

运行后,四个核的使用率都上来了,并不是预想的一核工作三核围观的情况

总使用率只有38.8%,并没有火力全开。看来在Windows家庭版里面,node的优先级并不高,没能获取更多的资源。

总体感觉还是挺奇怪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循环,没有回调函数,没有子进程,为啥四个核都用上了呢?

把所有的输出都注释掉,还是四核都使用了,只是使用率低了一点,毕竟不用输出了。

难道最新版的node改进了吗,可以利用多核心的CPU了?

还是Windows对node进行了优化?

还是我理解有误。

node的第一步,hello,以及小技巧和CPU使用情况。到底能用几个核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写给Node.js新手的7个小技巧

    一些我更愿意在开始就知道东西 利用 Node.js 开发是一个非常有趣,和令人满足的过程, 他有3万多个模块可以选择使用,并且所有的模块可以非常容易的集成入现有的应用之中. 无论如何,对于一些刚开始使 ...

  2. 零代码第一步,做个添加数据的服务先。node.js + mysql

    node.js + mysql 实现数据添加的功能.万事基于服务! 增删改查之添加数据. 优点:只需要设置一个json文件,就可以实现基本的添加功能,可以视为是零代码. 添加数据的服务实现的功能: 1 ...

  3. 接触node第一步

    趁着工作不忙,今天来系统记录一下安装node环境: 1.node下载地址为:https://nodejs.org/en/,检查是否安装成功:如果输出版本号,说明我们安装node环境成功:node -v ...

  4. Node.js 调试小技巧

    小技巧--使用 supervisor如果你有 PHP 开发经验,会习惯在修改 PHP 脚本后直接刷新浏览器以观察结果,而你在开发 Node.js 实现的 HTTP 应用时会发现,无论你修改了代码的哪一 ...

  5. How Javascript works (Javascript工作原理) (十一) 渲染引擎及性能优化小技巧

    个人总结:读完这篇文章需要20分钟,这篇文章主要讲解了浏览器中引擎的渲染机制. DOMtree       ----|   |---->  RenderTree CSSOMtree  ----| ...

  6. JavaScript 工作原理之十一-渲染引擎及性能优化小技巧

    原文请查阅这里,略有删减,本文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4.0 国际许可协议共享,BY Troland. 本系列持续更新中,Github 地址请查阅这里. 这是 JavaScript 工作原理的第十一章. 迄 ...

  7. 前端网络、JavaScript优化以及开发小技巧

    一.网络优化 YSlow有23条规则,中文可以参考这里.这几十条规则最主要是在做消除或减少不必要的网络延迟,将需要传输的数据压缩至最少. 1)合并压缩CSS.JavaScript.图片,静态资源CDN ...

  8. ios开发中的小技巧

    在这里总结一些iOS开发中的小技巧,能大大方便我们的开发,持续更新. UITableView的Group样式下顶部空白处理 //分组列表头部空白处理 UIView *view = [[UIViewal ...

  9. Windows Azure一些小技巧集合

    我最近做了一个Windows Azure上面的项目,自己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有的是我自己摸索解决,有的是到网上寻找零碎的信息结合起来解决的.我感觉应当把某些解决方法集中一下,方便我以后查阅,也 ...

随机推荐

  1. 【死磕 Spring】----- IOC 之 获取验证模型

    原文出自:http://cmsblogs.com 在上篇博客[死磕Spring]----- IOC 之 加载 Bean 中提到,在核心逻辑方法 doLoadBeanDefinitions()中主要是做 ...

  2. 3. VIM 系列 - 遇见你的第一个插件

    目录 1. 插件管理利器 vim-plug 1.1 安装插件管理器 1.2 配置插件管理器 1.3 安装插件 1.4 更新插件 1.5 回滚插件 1.6 卸载插件 1. 插件管理利器 vim-plug ...

  3. 2019-中小型公司PHP面试题目记录(附带答案)

    博主是三线省会城市的苦逼技术开发,主攻PHP方向,平时前后端语言也都有涉及,因为都是自学,上手就是框架,工作五年来基础补的不稳,换工作的时候苦不堪言,感觉一上来就问Ngnix的运行机制,php的被编译 ...

  4. 从壹开始微服务 [ DDD ] 之六 ║聚合 与 聚合根 (下)

    前言 哈喽大家周二好,上次咱们说到了实体与值对象的简单知识,相信大家也是稍微有些了解,其实实体咱们平时用的很多了,基本可以和数据库表进行联系,只不过值对象可能不是很熟悉,值对象简单来说就是在DDD领域 ...

  5. Python基础(time模块,datetime模块)

    #Author : Kelvin #Date : 2019/1/6 15:10 import time #获取此时的时间戳(从此刻到1970年一月一号零点的秒数) res1=time.time() p ...

  6. Dubbo简介

    1. Dubbo是什么? Dubbo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RPC远程服务调用方案,以及SOA服务治理方案.简单的说,dubbo就是个服务框架,如果没有分布式的需求,其实是不需 ...

  7. Vue.js-05:第五章 - 计算属性与监听器

    一.前言 在 Vue 中,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将数据使用插值表达式( Mustache 语法)的方式渲染到页面元素中,但是插值表达式的设计初衷是用于简单运算,即我们不应该对差值做过多的操作.当我们需要对差 ...

  8. 200行代码,7个对象——让你了解ASP.NET Core框架的本质

    2019年1月19日,微软技术(苏州)俱乐部成立,我受邀在成立大会上作了一个名为<ASP.NET Core框架揭秘>的分享.在此次分享中,我按照ASP.NET Core自身的运行原理和设计 ...

  9. 【Android Studio安装部署系列】三十六、Android studio3.2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版权声明:本文为HaiyuKing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概述 Android Studio升级到3.2之后,运行旧项目的时候出现了各种情况,特此记录下. 一.打包选项多了,一般情况下选择APK即 ...

  10. NavUtils【底部虚拟导航栏工具类】

    版权声明:本文为HaiyuKing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获取底部虚拟导航栏的高度值 效果图 代码分析 checkDeviceHasNavigationBar(Context c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