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精通 TCP/IP,熟练使用 Socket 进行网路编程。

看到这句话,有没有感到很熟悉呀?相信很多人在投递简历的时候都看到过这条要求,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在实际开发中一般用不到这些知识,所以对这些东西不屑一顾.

但是笔者认为想要做出更好的 APP,那么对这些基础知识必须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你才能考虑得更加全面和完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 TCP/IP.

1.什么是 TCP/IP?

TCP/IP 是一类协议系统,它是用于网络通信的一套协议集合.
传统上来说 TCP/IP 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

1) 网络接口层:

主要是指物理层次的一些接口,比如电缆等.

2) 网络层:

提供独立于硬件的逻辑寻址,实现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转换.

在 TCP / IP 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包括 IP 协议(网际协议),ICMP 协议( Internet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以及 IGMP 协议(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

3) 传输层:

为网络提供了流量控制,错误控制和确认服务.

在 TCP / IP 协议族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和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4) 应用层:

为网络排错,文件传输,远程控制和 Internet 操作提供具体的应用程序

2.数据包

在 TCP / IP 协议中数据先由上往下将数据装包,然后由下往上拆包

在装包的时候,每一层都会增加一些信息用于传输,这部分信息就叫报头,当上层的数据到达本层的时候,会将数据加上本层的报头打包在一起,继续往下传递.

在拆包的时候,每一层将本层需要的报头读取后,就将剩下的数据往上传.

这个过程有点像俄罗斯套娃,所以有时候人们也会用俄罗斯套娃来形容这个过程.

3.网络接口层

这一块主要主要涉及到一些物理传输,比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这里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

4.网络层

前面有提到,网络层主要就是做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之间的转换.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最多的是 32 位二进制的 IPv4 ,因为 IPv4 的地址已经不够用了,所以 128 位二进制的 IPv6 应用越来越广泛了(但是下面的介绍都是基于 IPv4 进行的)

1) IP:

TCP/IP 协议网络上的每一个网络适配器都有一个唯一的 IP 地址.

IP 地址是一个 32 位的地址,这个地址通常分成 4 端,每 8 个二进制为一段,但是为了方便阅读,通常会将每段都转换为十进制来显示,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 192.168.0.1

IP 地址分为两个部分:

  • 网络 ID
  • 主机 ID

但是具体哪部分属于网络 ID,哪些属于主机 ID 并没有规定.

因为有些网络是需要很多主机的,这样的话代表主机 ID 的部分就要更多,但是有些网络需要的主机很少,这样主机 ID 的部分就应该少一些.

绝大部分 IP 地址属于以下几类

  • A 类地址:IP 地址的前 8 位代表网络 ID ,后 24 位代表主机 ID。
  • B 类地址:IP 地址的前 16 位代表网络 ID ,后 16 位代表主机 ID。
  • C 类地址:IP 地址的前 24 位代表网络 ID ,后 8 位代表主机 ID。

这里能够很明显的看出 A 类地址能够提供出的网络 ID 较少,但是每个网络可以拥有非常多的主机

但是我们怎么才能看出一个 IP 地址到底是哪类地址呢?

  • 如果 32 位的 IP 地址以 0 开头,那么它就是一个 A 类地址。
  • 如果 32 位的 IP 地址以 10 开头,那么它就是一个 B 类地址。
  • 如果 32 位的 IP 地址以 110 开头,那么它就是一个 C 类地址。

那么转化为十进制(四段)的话,我们就能以第一段中的十进制数来区分 IP 地址到底是哪类地址了。

注意:

  • 十进制第一段大于 223 的属于 D 类和 E 类地址,这两类比较特殊也不常见,这里就不做详解介绍了。
  • 每一类都有一些排除地址,这些地址并不属于该类,他们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使用地址(后面会介绍)
  • 除了这样的方式来划分网络,我们还可以把每个网络划分为更小的网络块,称之为子网(后面会介绍)

全是 0 的主机 ID 代表网络本身,比如说 IP 地址为 130.100.0.0 指的是网络 ID 为130.100 的 B 类地址。

全是 1 的主机 ID 代表广播,是用于向该网络中的全部主机方法消息的。 IP 地址为 130.100.255.255 就是网络 ID 为 130.100 网络的广播地址(二进制 IP 地址中全是 1 ,转换为十进制就是 255 )

以十进制 127 开头的地址都是环回地址。目的地址是环回地址的消息,其实是由本地发送和接收的。主要是用于测试 TCP/IP 软件是否正常工作。我们用 ping 功能的时候,一般用的环回地址是 127.0.0.1

2)地址解析协议 ARP

简单的来说 ARP 的作用就是把 IP 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而与之相反的 RARP(逆向 ARP)就是将物理地址映射为 IP 地址。

3)子网

前面提到了 IP 地址的分类,但是对于 A 类和 B 类地址来说,每个网络下的主机数量太多了,那么网络的传输会变得很低效,并且很不灵活。比如说 IP地址为 100.0.0.0 的 A 类地址,这个网络下的主机数量超过了 1600 万台。

所以子网掩码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们先回顾一下之前如何区分主机 IP 和网络 IP 的。

以 A 类地址 99.10.10.10 为例,前 8 位是网络 IP ,后 24 位是主机 IP 。(如下图)

子网掩码也是一个 32 为的二进制数,也可以用四个十进制数来分段,他的每一位对应着 IP 地址的相应位置,数值为 1 时代表的是非主机位,数值为 0 时代表是主机位。

由表格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网络 IP 仍是由之前的分类来决定到底是多少位,主机 IP 则是由子网掩码值为 0 的位数来决定,剩下的则是子网 IP

5 传输层

传输层提供了两种到达目标网络的方式

  • 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了完善的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能够确保数据正常传输,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
  •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只提供了基本的错误检测,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

特点:

1)UDP:

  • 把数据打包
  • 数据大小有限制(64k)
  • 不建立连接
  • 速度快,但可靠性低

2)TCP:

  • 建立连接通道
  • 数据大小无限制
  • 速度慢,但是可靠性高

由于传输层涉及的东西比较多,比如端口,Socket等,都是我们做移动开发需要了解的,之后的文章中我们再具体做介绍,这里就不讲解了。

6 应用层

应用层做为 TCP/IP 协议的最高层级,对于我们移动开发来说,是接触最多的。

运行在TCP协议上的协议:

  •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主要用于普通浏览。
  • HTTPS(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 or HTTP over SSL,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协议的安全版本。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由名知义,用于文件传输。
  •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邮局协议),收邮件用。
  •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发送电子邮件。
  • TELNET(Teletype over the Network,网络电传),通过一个终端(terminal)登陆到网络。
  • SSH(Secure Shell,用于替代安全性差的TELNET),用于加密安全登陆用。

运行在UDP协议上的协议:

  • BOOTP(Boot Protocol,启动协议),应用于无盘设备。
  •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用于网络同步。
  •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动态配置IP地址。

其他:

  • DNS(Domain Name Service,域名服务),用于完成地址查找,邮件转发等工作(运行在TCP和UDP协议上)。
  • ECHO(Echo Protocol,回绕协议),用于查错及测量应答时间(运行在TCP和UDP协议上)。
  •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网络信息的收集和网络管理。
  •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动态解析以太网硬件的地址。

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yulyu/article/details/69062288

什么是 TCP/IP?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IP基础

    TCP/IP 是用于因特网 (Internet) 的通信协议. 计算机通信协议是对那些计算机必须遵守以便彼此通信的规则的描述. 什么是 TCP/IP? 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 ...

  2. TCP/IP之TCP_NODELAY与TCP_CORK

    TCP/IP之Nagle算法与40ms延迟提到了Nagle 算法.这样虽然提高了网络吞吐量,但是实时性却降低了,在一些交互性很强的应用程序来说是不允许的,使用TCP_NODELAY选项可以禁止Nagl ...

  3. 《图解TCP/IP》读书笔记

    一.国际惯例:书托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网络管理技术书籍,旨在让广大读者理解TCP/IP的基本知识.掌握TCP/IP的基本技能. 书中讲解了网络基础知识.TCP/IP基础知识.数据链路.IP协议.IP协 ...

  4. Atitit osi tcp ip 对应attilax总结

    Atitit osi tcp ip 对应attilax总结 Atitit 网络摄像机又叫IP CAMERA(简称IPC)常见的协议组合 网络摄像机又叫IP CAMERA(简称IPC)由网络编码模块和模 ...

  5. 门面模式的典型应用 Socket 和 Http(post,get)、TCP/IP 协议的关系总结

    门面模式的一个典型应用:Socket 套接字(Socket)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网络通信过程中端点的抽象表示,包含进行网络通信必须的五种信息: 连接使用的 ...

  6. OSI七层模型详解 TCP/IP协议

      总结 OSI中的层 功能 TCP/IP协议族 应用层 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文件服务,虚拟终端 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等等 表示层 数据格式化,代码转 ...

  7. 一种面向对象的TCP/IP中间件

    这是一个使用C++封装的TCP/IP协议栈(仅传输层),属于本人所设计的中间件的一员,具有硬件无关,应用无关特性,使用非常方便,一看代码便知: #include "net.h" / ...

  8. TCP/IP协议(二)tcp/ip基础知识

    今天凌晨时候看书,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怎样做到持续学习?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放弃不必要的社交,控制欲望,克服懒惰... 然后又有了新的问题:学习效率时高时低,状态不好怎么解决?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

  9. TCP/IP协议(一)网络基础知识

    参考书籍为<图解tcp/ip>-第五版.这篇随笔,主要内容还是TCP/IP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历史及标准化过程(简述).OSI参考模型.网络概念的本质.网络构建的设备等 ...

  10. TCP/IP中链路层的附加数据(Trailer数据)和作用

    1.TCP/IP中链路层的附加数据是什么 在用wireshark打开报文时,链路层显示的Trailer数据就是附加数据,如图 2.如何产生 1.例如以太网自动对小于64字节大小的报文进行填充(未实验) ...

随机推荐

  1. Windows 新增 Sublime Text3 右键快捷方式

    Win10 创建 Sublime Text 3 右键快捷方式 Windows + R 输入 regedit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依次找到 计算机\HKEY_CLASSES_ROOT\*\shell: ...

  2. (转)linux正则表达式详解

    linux正则表达式详解 http://blog.csdn.net/wuliowen/article/details/64131815 1:什么是正则表达式: 简单的说,正则表达式就是处理字符串的方法 ...

  3. SpringBoot | 第十三章:测试相关(单元测试、性能测试)

    前言 前面写了这么多章节,都是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形式,进行接口方法访问进而验证方法的正确与否.显然在服务或者接口比较少时,这么做没有啥问题,但一旦一个项目稍微复杂或者接口方法比较多时,这么验证就有点不符 ...

  4. ASP.NET Web.Config连接数据库(测试)

    事先说明,我是看着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ff411625bc461712e5823775.html做的. web.Config代码(vs2010): 使用的 ...

  5. wcf_消息通信模式(下) 双工通讯

    原文:[老老实实学WCF] 第十篇 消息通信模式(下) 双工 第十篇 消息通信模式(下) 双工 在前一篇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单向和请求/应答这两种消息通信模式.我们知道可以通过配置操作协定的IsOne ...

  6. 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07(2-3-4树)

    上一篇我们大概了解了红黑树到底是个什么鬼,这篇我们可以看看另外一种树-----2-3-4树,看这个树的名字就觉得很奇怪....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里的2.3.4指的是任意一个节点拥有的子节点个数,所以我 ...

  7. ifream页面弹出框遮盖层覆盖父页面

    1.首先找到子页面上遮罩层的id, 2.然后再父页面编写个js方法 function shade() { $(".layui-layer-shade").height($(wind ...

  8. 前端seo基础规范

    基本规范 TDK代码规范 A: 关键词,一般3~4个最好,要与当前页面内容相关(根据实际情况,不适宜过多堆积关键词): B: 杜绝不同URL的页面标题重复现象,作为搜索结果摘要的重要选择目标之一,一定 ...

  9. 从零开始的全栈工程师——js篇2.17(属性和节点获取)

    DOM 一.节点树状图 Document>documentElement>body>tagname 二.常用的节点类型 元素节点(标签) 文本节点(文本节点) 属性节点(标签里的属性 ...

  10. spring ajax以及页面返回中文乱码问题解决

    在spring配置文件中添加 <!--返回中文乱码--> <mvc:annotation-driven > <!-- 消息转换器 --> <mvc:mes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