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器迷思值多个装饰器执行顺序

装饰器是Python用于封装函数或代码的工具,网上可以搜到很多文章可以学习,我在这里要讨论的是多个装饰器执行顺序的一个迷思。

疑问

大部分涉及多个装饰器装饰的函数调用顺序时都会说明它们是自上而下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def decorator_a(func):
print 'Get in decorator_a'
def inner_a(*args, **kwargs):
print 'Get in inner_a'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inner_a def decorator_b(func):
print 'Get in decorator_b'
def inner_b(*args, **kwargs):
print 'Get in inner_b'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inner_b @decorator_b
@decorator_a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f(1)

上面代码先定义里两个函数: decotator_a, decotator_b, 这两个函数实现的功能是,接收一个函数作为参数然后返回创建的另一个函数,在这个创建的函数里调用接收的函数(文字比代码绕人)。最后定义的函数 f 采用上面定义的 decotator_a, decotator_b 作为装饰函数。在当我们以1为参数调用装饰后的函数 f 后, decotator_a, decotator_b 的顺序是什么呢(这里为了表示函数执行的先后顺序,采用打印输出的方式来查看函数的执行顺序)?

如果不假思索根据自下而上的原则来判断地话,先执行 decorator_a 再执行 decorator_b , 那么会先输出 Get in decotator_a, Get in inner_a 再输出 Get in decotator_b , Get in inner_b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运行的结果如下:

Get in decorator_a
Get in decorator_b
Get in inner_b
Get in inner_a
Get in f

函数和函数调用的区别

为什么是先执行 inner_b 再执行 inner_a 呢?为了彻底看清上面的问题,得先分清两个概念:函数和函数调用。上面的例子中 f 称之为函数, f(1) 称之为函数调用,后者是对前者传入参数进行求值的结果。在Python中函数也是一个对象,所以 f 是指代一个函数对象,它的值是函数本身, f(1) 是对函数的调用,它的值是调用的结果,这里的定义下 f(1) 的值2。同样地,拿上面的 decorator_a 函数来说,它返回的是个函数对象 inner_a ,这个函数对象是它内部定义的。在 inner_a 里调用了函数 func ,将 func 的调用结果作为值返回。

装饰器函数在被装饰函数定义好后立即执行

其次得理清的一个问题是,当装饰器装饰一个函数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现在简化我们的例子,假设是下面这样的:

def decorator_a(func):
print 'Get in decorator_a'
def inner_a(*args, **kwargs):
print 'Get in inner_a'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inner_a @decorator_a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正如很多介绍装饰器的文章里所说:

@decorator_a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 相当于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f = decorator_a(f)

所以,当解释器执行这段代码时, decorator_a 已经调用了,它以函数 f 作为参数, 返回它内部生成的一个函数,所以此后 f 指代的是 decorater_a 里面返回的 inner_a 。所以当以后调用 f 时,实际上相当于调用 inner_a ,传给 f 的参数会传给 inner_a , 在调用 inner_a 时会把接收到的参数传给 inner_a 里的 funcf ,最后返回的是 f 调用的值,所以在最外面看起来就像直接再调用 f 一样。

疑问的解释

当理清上面两方面概念时,就可以清楚地看清最原始的例子中发生了什么。

当解释器执行下面这段代码时,实际上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已经依次调用了 decorator_adecorator_b ,这是会输出对应的 Get in decorator_aGet in decorator_b 。 这时候 f 已经相当于 decorator_b 里的 inner_b 。但因为 f 并没有被调用,所以 inner_b 并没有调用,依次类推 inner_b 内部的 inner_a 也没有调用,所以 Get in inner_aGet in inner_b 也不会被输出。

@decorator_b
@decorator_a
def f(x):
print 'Get in f'
return x * 2

然后最后一行当我们对 f 传入参数1进行调用时, inner_b 被调用了,它会先打印 Get in inner_b ,然后在 inner_b 内部调用了 inner_a 所以会再打印 Get in inner_a, 然后再 inner_a 内部调用的原来的 f, 并且将结果作为最终的返回。这时候你该知道为什么输出结果会是那样,以及对装饰器执行顺序实际发生了什么有一定了解了吧。

当我们在上面的例子最后一行 f 的调用去掉,放到repl里演示,也能很自然地看出顺序问题:

➜  test git:(master) ✗ python
Python 2.7.11 (default, Jan 22 2016, 08:29:18)
[GCC 4.2.1 Compatible Apple LLVM 7.0.2 (clang-700.1.81)] on darwin
Type "help", "copyright", "credits" or "license" for more information.
>>> import test13
Get in decorator_a
Get in decorator_b
>>> test13.f(1)
Get in inner_b
Get in inner_a
Get in f
2
>>> test13.f(2)
Get in inner_b
Get in inner_a
Get in f
4
>>>

在实际应用的场景中,当我们采用上面的方式写了两个装饰方法比如先验证有没有登录 @login_required , 再验证权限够不够时 @permision_allowed 时,我们采用下面的顺序来装饰函数:

@login_required
@permision_allowed
def f()
# Do something
return

参考资料

  • 我的大脑和好奇心

Python 装饰器执行顺序迷思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装饰器执行顺序

    Python 装饰器执行顺序 之前同事问到两个装饰器在代码中使用顺序不同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装饰器是对被装饰的函数做了一层包装,然后执行的时候执行了被包装后的函数,例如: def decorator_a ...

  2. Python装饰器执行顺序详解

    探究多个装饰器执行顺序 装饰器是Python用于封装函数或代码的工具,网上可以搜到很多文章可以学习,我在这里要讨论的是多个装饰器执行顺序的一个迷思. 疑问 大部分涉及多个装饰器装饰的函数调用顺序时都会 ...

  3. python装饰器执行顺序

    . python 装饰器 1) 2层装饰器 def decorator(func): # TODO def wrapper(*args, **kwargs): # TODO func(*args, * ...

  4. Python面试题之多个装饰器执行顺序

    疑问 大部分涉及多个装饰器装饰的函数调用顺序时都会说明它们是自上而下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def decorator_a(func): print 'Get in decorator_a' def ...

  5. 粗浅聊聊Python装饰器

    浅析装饰器 通常情况下,给一个对象添加新功能有三种方式: 直接给对象所属的类添加方法: 使用组合:(在新类中创建原有类的对象,重复利用已有类的功能) 使用继承:(可以使用现有类的,无需重复编写原有类进 ...

  6. Python基础篇【第6篇】: Python装饰器

    装饰器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允许向一个现有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结构.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是作为现有的类的一个包装. 这种模式创建了一个装饰类, ...

  7. 理解Python装饰器

    装饰器本质上是一个Python函数,它可以让其他函数在不需要做任何代码变动的前提下增加额外功能,装饰器的返回值也是一个函数对象.它经常用于有切面需求的场景,比如:插入日志.性能测试.事务处理.缓存.权 ...

  8. Python装饰器由浅入深

    装饰器的功能在很多语言中都有,名字也不尽相同,其实它体现的是一种设计模式,强调的是开放封闭原则,更多的用于后期功能升级而不是编写新的代码.装饰器不光能装饰函数,也能装饰其他的对象,比如类,但通常,我们 ...

  9. python装饰器方法

    前几天向几位新同事介绍项目,被问起了@login_required的实现,我说这是django框架提供的装饰器方法,验证用户是否登录,只要这样用就行了,因为自己不熟,并没有做过多解释. 今天查看dja ...

随机推荐

  1. 关于基于Linphone的视频通话Android端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关于基于Linphone的视频通话Android端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运用开源项目Linphone的SDK进行开发,由于是小组进行开发,我主要负责的是界面部分. 由于当时是初学Android开发,对 ...

  2. 项目01-nginx模块

    项目01-nginx模块 1.nginx介绍 nginx是一款高性能web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在互联网项目中使用非常频繁,尤其其出色的性能以及轻量级进程占用,已经超过了apache的httpd服务 ...

  3. python IDE--pycharm安装及使用

    官网 :http://www.jetbrains.com/pycharm/ 下载community版本,免费.下载之后傻瓜式安装即可. 1 启动pycharm,选择新建项目: 设置项目路径和项目名: ...

  4. php通过gbk编码判断 含有连续数字 可用于判断QQ号,手机号等。

    有可能有些输入,不希望让用户的评论或者私信中含有类似于QQ号,手机号的文本,比如交友网站.还有些恶意SEO通过,构造恶意检索词,检索词中包含QQ,手机号等,让百度爬取到,增加展现.也需要将这些检索词屏 ...

  5. springmvc--jsp页面乱码

    最近想做一个平台,花时间学习springmvc.现在把零散的问题做总结 A页面写数据,一个post请求,B页面负责数据接收和显示,但是在B页面中输入中文确乱码了 A页面如下 B页面展示如下 B页面的j ...

  6. BestCoder Round #91 1001 Lotus and Characters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6011 题意: Lotus有nn种字母,给出每种字母的价值以及每种字母的个数限制,她想构造一个任意长度的 ...

  7. Java 截屏工具类

    PrintScreenUtils.java package javax.utils; import java.awt.AWTException; import java.awt.Dimension; ...

  8.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获取form参数的两种方式

    @RequestMapping(value="/pay",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 public String buildRequest(HttpS ...

  9. 递归函数之阶乘和字符串反转-基于R和Python

    Python课第五周开始讲函数了.递归函数.递归在python中不能超过900多层,否则报错内存溢出什么的.同样在R中递归太深也会报错,阈值和python中大概一样,900多次就报错了. error ...

  10. ID3和C4.5、CART

    CART连续属性参考C4.5的离散化过程,区别在于CART算法中要以GiniGain最小作为分界点选取标准.是否需要修正?处理过程为: 先把连续属性转换为离散属性再进行处理.虽然本质上属性的取值是连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