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mentor的脚本时,遇到self._item.callspec.getparam('')语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找到一篇文章,记录的比较详细,特别记录一下,以备复习。

附链接地址:http://www.chengxuyuans.com/Python/67370.html

顺带粘一下正文,方便大家学习:

主要存在四种情形
    1. object # public
    2. __object__ # special, python system use, user should not define like it
    3. __object # private (name mangling during runtime)
    4. _object # obey python coding convention, consider it as private
核心风格:避免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名的开始。

     因为下划线对解释器有特殊的意义,而且是内建标识符所使用的符号,我们建议程序员避免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名的开始。一般来讲,变量名_object被看作是“私有 的”,在模块或类外不可以使用,不能用'from moduleimport *'导入。当变量是私有的时候,用_object来表示变量是很好的习惯。因为变量名__object__对Python 来说有特殊含义,对于普通的变量应当避免这种命名风格。

     python有关private的描述,python中不存在protected的概念,要么是public要么就是private,但是python中的private不像C++, Java那样,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rivate,通过name mangling(名称改编(目的就是以防子类意外重写基类的方法或者属性),即前面加上“单下划线”+类名,eg:_Class__object)机制就可以访问private了。

     "单下划线" 开始的成员变量叫做保护变量,意思是只有类对象和子类对象自己能访问到这些变量;"双下划线" 开始的是私有成员,意思是只有类对象自己能访问,连子类对象也不能访问到这个数据。(如下列所示)
     以单下划线开头(_foo)的代表不能直接访问的类属性,需通过类提供的接口进行访问,不能用“from xxx import *”而导入;以双下划线开头的(__foo)代表类的私有成员;以双下划线开头和结尾的(__foo__)代表python里特殊方法专用的标识,如 __init__()代表类的构造函数。

1.class Foo():

2.    def __init__():
3.        ...
4.    
5.    def public_method():
6.        print 'This is public method'
7.
8.    def __fullprivate_method():
9.        print 'This is double underscore leading method'
10.
11.    def _halfprivate_method():
12.        print 'This is one underscore leading method'
实例化Foo的一个对象,

1.    f = Foo()
1.    f.public_method() # OK
2.
3.    f.__fullprivate_method() # Error occur
4.
5.    f._halfprivate_method() # OK
6.
7.    f._Foo__fullprivate()_method() # OK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f._halfprivate_method()可以直接访问,确实是。不过根据python的约定,应该将其视作private,而不要在外部使用它们,(如果你非要使用也没辙),良好的编程习惯是不要在外部使用它。同时,根据Python docs的说明,_object和__object的作用域限制在本模块内。

==============================================================================
理解Python命名机制(单双下划线开头)  (转载:http://blog.csdn.net/lanphaday) 
引子 
我热情地邀请大家猜测下面这段程序的输出: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_private()
              self.public()
       def __private(self):
              print 'A.__private()'
       def public(self):
              print 'A.public()'
class B(A):
       def __private(self):
              print 'B.__private()'
       def public(self):
              print 'B.public()'
b = B()
初探 
正确的答案是:
A.__private()
B.public()
如果您已经猜对了,那么可以不看我这篇博文了。如果你没有猜对或者心里有所疑问,那我的这篇博文正是为您所准备的。
一切由为什么会输出“A.__private()”开始。但要讲清楚为什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Python的命名机制。
据 Python manual,变量名(标识符)是Python的一种原子元素。当变量名被绑定到一个对象的时候,变量名就指代这个对象,就像人类社会一样,不是吗?当变 量名出现在代码块中,那它就是本地变量;当变量名出现在模块中,它就是全局变量。模块相信大家都有很好的理解,但代码块可能让人费解些。在这里解释一下:
代码块就是可作为可执行单元的一段Python程序文本;模块、函数体和类定义都是代码块。不仅如此,每一个交互脚本命令也是一个代码块;一个脚本文件也是一个代码块;一个命令行脚本也是一个代码块。
接下来谈谈变量的可见性,我们引入一个范围的概念。范围就是变量名在代码块的可见性。 如果一个代码块里定义本地变量,那范围就包括这个代码块。如果变量定义在一个功能代码块里,那范围就扩展到这个功能块里的任一代码块,除非其中定义了同名 的另一变量。但定义在类中的变量的范围被限定在类代码块,而不会扩展到方法代码块中。
迷踪 
据上节的理论,我们可以把代码分为三个代码块:类A的定义、类B的定义和变量b的定义。根据类定义,我们知道代码给类A定义了三个成员变量(Python的函数也是对象,所以成员方法称为成员变量也行得通。);类B定义了两个成员变量。这可以通过以下代码验证:
>>> print '\n'.join(dir(A))
_A__private
__init__
public
>>> print '\n'.join(dir(B))
_A__private
_B__private
__init__
public
咦,为什么类A有个名为_A__private的 Attribute 呢?而且__private消失了!这就要谈谈Python的私有变量轧压了。
探究 
懂Python的朋友都知道Python把以两个或以上下划线字符开头且没有以两个或以上下划线结尾的变量当作私有变量。私有变量会在代码生成之前被转换为长格式(变为公有)。转换机制是这样的:在变量前端插入类名,再在前端加入一个下划线字符。这就是所谓的私有变量轧压(Private name mangling)。如类 A里的__private标识符将被转换为_A__private,这就是上一节出现_A__private和__private消失的原因了。
再讲两点题外话:
一是因为轧压会使标识符变长,当超过255的时候,Python会切断,要注意因此引起的命名冲突。
二是当类名全部以下划线命名的时候,Python就不再执行轧压。如:
>>> class ____(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_method()
       def __method(self):
              print '____.__method()'
>>> print '\n'.join(dir(____))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oc__
__getattribute__
__hash__
__init__
__method              # 没被轧压
__modul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tr__
__weakref__
>>> obj = ____()
____.__method()
>>> obj.__method()      # 可以外部调用
____.__method()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会输出“A.__private()”吧!
真相 
相信现在聪明的读者已经猜到答案了吧?如果你还没有想到,我给你个提示:真相跟C语言里的宏预处理差不多。
因为类A定义了一个私有成员函数(变量),所以在代码生成之前先执行私有变量轧压(注意到上一节标红的那行字没有?)。轧压之后,类A的代码就变成这样了: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A__private()          # 这行变了
              self.public()
       def _A__private(self):           # 这行也变了
              print 'A.__private()'
       def public(self):
              print 'A.public()'
是不是有点像C语言里的宏展开啊?
因为在类B定义的时候没有覆盖__init__方法,所以调用的仍然是A.__init__,即执行了self._A__private(),自然输出“A.__private()”了。
下面的两段代码可以增加说服力,增进理解:
>>> class C(A):
       def __init__(self):          # 重写 __init__ ,不再调用 self._A__private
              self.__private()       # 这里绑定的是 _C_private
              self.public()
       def __private(self):
              print 'C.__private()'
       def public(self):
              print 'C.public()'
>>> c = C()
C.__private()
C.public()
############################
>>> class A(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A__private()   # 调用一个没有定义的函数, Python 会把它给我的 
              self.public()
       def __private(self):
              print 'A.__private()'
       def public(self):
              print 'A.public()'
>>>a = A()
A.__private()
A.public()

Python中单下划线与双下划线用法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七) Python中单下划线和双下划线

    Python中单下划线和双下划线: 一.分类 (1).以单下划线开头,表示这是一个保护成员,只有类对象和子类对象自己能访问到这些变量. 以单下划线开头的变量和函数被默认是内部函数,使用from mod ...

  2. python 里面的单下划线与双下划线的区别

    python 里面的单下划线与双下划线的区别 Python 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前缀和后缀指定特殊变量. _xxx 不能用'from moduleimport *'导入 __xxx__ 系统定义名字 __ ...

  3. Python里的单下划线,双下划线,以及前后都带下划线的意义

    Python里的单下划线,双下划线,以及前后都带下划线的意义: 单下划线如:_name 意思是:不能通过from modules import * 导入,如需导入需要:from modules imp ...

  4. python单下划线、双下划线、头尾双下划线说明:

      单下划线.双下划线.头尾双下划线说明: __foo__: 定义的是特殊方法,一般是系统定义名字 ,类似 __init__() 之类的. _foo: 以单下划线开头的表示的是 protected 类 ...

  5. 测试Python类成员的单下划线,双下划线,两头下划线的区别

    首先原谅一个菜鸟叫他“两头下划线”.记得在windows编程中,很多宏定义使用下划线+大写,给人逼格很高的错觉.对于Python下划线的认识,大概是从__dict__这个属性开始的,看__dict__ ...

  6. Python笔记_第三篇_面向对象_4.单下划线和双下划线

    说道这里我们需要稍微暂停一下.前面我们说到了类是作为一个对象存放容器.这个容器里面有属性和方法.最好的理解类的方式就是把类想想成一个容器. 然后构造了一个析构函数和构造函数,然后又对object和se ...

  7. python中单下划线和双下滑线

    使用单下划线(_one_underline)开头表示方法不是API的一部分,不要直接访问(虽然语法上访问也没有什么问题). 使用双下划线开头(__two_underlines)开头表示子类不能覆写该方 ...

  8. python中单下划线和双下划线的区别

    1.python中双下划线(__str__)代表这个变量是特殊变量,是可以直接访问的 __xxx___ 定义的是特列方法.像__init__之类的 2.python前面双划线(__name)代表这个变 ...

  9. 03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之Python中单下划线和双下划线的区别7

    通常Python类中会有_和__的方法,是指什么意思呢?如下: 双下划线表示内部不允许访问,一个下划线表示这样的实例变量外部是可以访问的,但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当你看到这样的变量时,意思就是,“虽 ...

随机推荐

  1. Go语言核心36讲(Go语言实战与应用二十四)--学习笔记

    46 | 访问网络服务 前导内容:socket 与 IPC 人们常常会使用 Go 语言去编写网络程序(当然了,这方面也是 Go 语言最为擅长的事情).说到网络编程,我们就不得不提及 socket. s ...

  2. C/C++语言结构体指针的使用

    C/C++语言结构体指针的使用 主要内容 结构体的使用 - 定义,赋值,结构体指针 结构体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 指针的使用 代码内容重点 结构体的使用 - 定义,赋值,结构体指针 结构体作为函数参数的使 ...

  3. 2021 中国.NET开发者峰会近50场热点技术专题揭秘

    01 大会介绍  .NET Conf China 2021 是面向开发人员的社区峰会,基于 .NET Conf 2021的活动,庆祝 .NET 6 的发布和回顾过去一年来 .NET 在中国的发展成果展 ...

  4. Pythonweb采集

    一.访问页面 import webbrowser webbrowser.open('http://www.baidu.com/')    pip3 install requests import re ...

  5. Spring框架源码干货分享之三级缓存和父子工厂

    记录并分享一下本人学习spring源码的过程,有什么问题或者补充会持续更新.欢迎大家指正! 环境: spring5.X + idea 建议:学习过程中要开着源码一步一步过 Spring中对象的创建宏观 ...

  6. Linux目录基础

    一.解析映射文件 本地的DNS Linux: /etc/hosts Windows: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二.磁盘挂载文件 /etc/fstab ...

  7. ciscn_2019_es_7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srop的用法的题目,于是在此记录方便以后的复习 拿到程序例行检查 将程序放入ida中 可以看到栈的大小是0x10,却可以显示出0x30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溢出泄露出/bin/ ...

  8. [BUUCTF]PWN4——pwn1_sctf_2016

    [BUUCTF]PWN4--pwn1_sctf_2016 题目网址:https://buuoj.cn/challenges#pwn1_sctf_2016 步骤: 例行检查,32位,开启nx(堆栈不可执 ...

  9. MH/T4029.3 IFPL报文解析

    MH/T4029.3是民航业用来规定飞行计划相关数据交互的规范,今天我们先来解析下其中I类的IFPL报文. 我们先来看看IFPL报文长啥样. ZCZC -TITLE IFPL -FILTIM 0109 ...

  10. CF20B Equation 题解

    Content 解方程 \(ax^2+bx+c=0\). 数据范围:\(-10^5\leqslant a,b,c\leqslant 10^5\). Solution 很明显上求根公式. 先来给大家推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