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如果各位不了解 JWT,不要紧张,它并不可怕。

JSON Web Token(JWT)是一个非常轻巧的规范。这个规范允许我们使用JWT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传递安全可靠的信息。

让我们来假想一下一个场景。在A用户关注了B用户的时候,系统发邮件给B用户,并且附有一个链接“点此关注A用户”。链接的地址可以是这样的

https://www.xxxx.com/make-friend/?from_user=B&target_user=A

组成

一个JWT实际上就是一个字符串,它由三部分组成,头部载荷签名

载荷(Payload)

我们先将上面的添加好友的操作描述成一个JSON对象。其中添加了一些其他的信息,帮助今后收到这个JWT的服务器理解这个JWT。

 

{
"iss": "LiuzhichaoJWT",
"iat": int(time.time()),
"exp": expire_time,
"aud": "luffy",
"sub": "target@example.com",
"from_user": "B",
"target_user": "A"
}
 

这里面的前五个字段都是由JWT的标准所定义的。

  • iss: 该JWT的签发者

  • sub: 该JWT所面向的用户

  • aud: 接收该JWT的一方

  • exp(expires): 什么时候过期,这里是一个Unix时间戳

  • iat(issued at): 在什么时候签发的

这些定义都可以在标准中找到。

将上面的JSON对象进行[base64编码]可以得到下面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我们将它称作JWT的Payload(载荷)。

eyJpc3MiOiJKb2huIFd1IEpXVCIsImlhdCI6MTQ0MTU5MzUwMiwiZXhwIjoxNDQxNTk0NzIyLCJhdWQiOiJ3d3cuZXhhbXBsZS5jb20iLCJzdWIiOiJqcm9ja2V0QGV4YW1wbGUuY29tIiwiZnJvbV91c2VyIjoiQiIsInRhcmdldF91c2VyIjoiQSJ9
# 载荷
expire_time = int(time.time() + 10) payload = {
"iss": "LiuzhichaoJWT",
"iat": int(time.time()),
"exp": expire_time,
"aud": "luffy",
"sub": "target@example.com",
"from_user": "B",
"target_user": "A"
} json_payload = base64.urlsafe_b64encode(json.dumps(payload).encode("utf-8")) print(json_payload)

载荷

头部(Header)

JWT还需要一个头部,头部用于描述关于该JWT的最基本的信息,例如其类型以及签名所用的算法等。这也可以被表示成一个JSON对象。

{
"typ": "JWT",
"alg": "HS256"
}

在这里,我们说明了这是一个JWT,并且我们所用的签名算法(后面会提到)是HS256算法。

对它也要进行Base64编码,之后的字符串就成了JWT的Header(头部)。

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
import json
import base64 headers = {
"typ": "JWT",
"alg": "HS256"
} base64.urlsafe_b64encode(json.dumps(headers).encode("utf-8")).replace(b'=', b'')

Python实现

签名(签名)

将上面的两个编码后的字符串都用句号 .连接在一起(头部在前),就形成了

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pc3MiOiJKb2huIFd1IEpXVCIsImlhdCI6MTQ0MTU5MzUwMiwiZXhwIjoxNDQxNTk0NzIyLCJhdWQiOiJ3d3cuZXhhbXBsZS5jb20iLCJzdWIiOiJqcm9ja2V0QGV4YW1wbGUuY29tIiwiZnJvbV91c2VyIjoiQiIsInRhcmdldF91c2VyIjoiQSJ9

最后,我们将上面拼接完的字符串用HS256算法进行加密。在加密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提供一个密钥(secret)。如果我们用 `liuzhichao` 作为密钥的话,那么就可以得到我们加密后的内容

rSWamyAYwuHCo7IFAgd1oRpSP7nzL7BF5t7ItqpKViM
# 密钥
key = "liuzhichao" string = b".".join([header_string, json_payload]) # 签名
sign = base64.urlsafe_b64encode(hmac.new(key.encode("utf-8"), string, hashlib.sha256).digest()) print(sign)

获取签名实现

这一部分又叫做签名

最后将这一部分签名也拼接在被签名的字符串后面,我们就得到了完整的JWT

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pc3MiOiJKb2huIFd1IEpXVCIsImlhdCI6MTQ0MTU5MzUwMiwiZXhwIjoxNDQxNTk0NzIyLCJhdWQiOiJ3d3cuZXhhbXBsZS5jb20iLCJzdWIiOiJqcm9ja2V0QGV4YW1wbGUuY29tIiwiZnJvbV91c2VyIjoiQiIsInRhcmdldF91c2VyIjoiQSJ9.rSWamyAYwuHCo7IFAgd1oRpSP7nzL7BF5t7ItqpKViM

于是,我们就可以将邮件中的URL改成

https://www.xxx.com/make-friend/?jwt=eyJ0eXAiOiJKV1QiLCJhbGciOiJIUzI1NiJ9.eyJpc3MiOiJKb2huIFd1IEpXVCIsImlhdCI6MTQ0MTU5MzUwMiwiZXhwIjoxNDQxNTk0NzIyLCJhdWQiOiJ3d3cuZXhhbXBsZS5jb20iLCJzdWIiOiJqcm9ja2V0QGV4YW1wbGUuY29tIiwiZnJvbV91c2VyIjoiQiIsInRhcmdldF91c2VyIjoiQSJ9.rSWamyAYwuHCo7IFAgd1oRpSP7nzL7BF5t7ItqpKViM

这样就可以安全地完成关注好友的操作了!

且慢,这里大家思考下有什么问题没有:

  • 签名的目的是什么?
  • Base64是一种编码,是可逆的,那么信息不就被暴露了吗?

签名的目的

最后一步签名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头部以及载荷内容进行签名。一般而言,加密算法对于不同的输入产生的输出总是不一样的。对于两个不同的输入,产生同样的输出的概率极其地小(有可能比我成世界首富的概率还小)。所以,我们就把“不一样的输入产生不一样的输出”当做必然事件来看待吧。

所以,如果有人对头部以及载荷的内容解码之后进行修改,再进行编码的话,那么新的头部和载荷的签名和之前的签名就将是不一样的。而且,如果不知道服务器加密的时候用的密钥的话,得出来的签名也一定会是不一样的。

服务器应用在接受到JWT后,会首先对头部和载荷的内容用同一算法再次签名。那么服务器应用是怎么知道我们用的是哪一种算法呢?别忘了,我们在JWT的头部中已经用 alg字段指明了我们的加密算法了。

如果服务器应用对头部和载荷再次以同样方法签名之后发现,自己计算出来的签名和接受到的签名不一样,那么就说明这个Token的内容被别人动过的,我们应该拒绝这个Token,返回一个HTTP 401 Unauthorized响应。

信息会暴露?

是的。

所以,在JWT中,不应该在载荷里面加入任何敏感的数据。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传输的是用户的User ID。这个值实际上不是什么敏感内容,一般情况下被知道也是安全的。

但是像密码这样的内容就不能被放在JWT中了。如果将用户的密码放在了JWT中,那么怀有恶意的第三方通过Base64解码就能很快地知道你的密码了。

认证

import json
import hmac
import base64
import hashlib # 获取到 `token`
token = token.encode(settings.DEFAULT_CHARSET) signing_input, crypto_segment = token.rsplit(b'.', 1)
header_segment, payload_segment = signing_input.split(b'.', 1) header_data = base64.urlsafe_b64decode(header_segment)
header = json.loads(header_data.decode(settings.DEFAULT_CHARSET)) payload = base64.urlsafe_b64decode(payload_segment) signature = base64.urlsafe_b64decode(crypto_segment) # return payload, signing_input, header, signature
alg = header.get('alg') if not alg:
print("没有算法")
raise ValueError("alg is not null") key = settings.SECRET_KEY.encode(encoding=settings.DEFAULT_CHARSET) if hmac.compare_digest(signature, hmac.new(key, signing_input, hashlib.sha256).digest()):
print("验证通过")
print(payload)
else:
print("验证失败")

Authorization

拓展

# 为什么进行签名校验?

```
签名算法共同的特点是整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在 jwt 中,消息体是透明的,使用签名可以保证消息不被篡改。
``` # jwt 支持续签么? ```
不支持,一旦过期时间被修改,整个`jwt`串就变了
```

Django JW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jango JWT Token RestfulAPI用户认证

    一般情况下我们Django默认的用户系统是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的,那么我们会对他做一定的扩展 创建用户项目 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users 添加项目apps INSTAL ...

  2. Django+JWT实现Token认证

    对外提供API不用django rest framework(DRF)就是旁门左道吗? 基于Token的鉴权机制越来越多的用在了项目中,尤其是对于纯后端只对外提供API没有web页面的项目,例如我们通 ...

  3. Django集成OpenLDAP认证

    本文详细介绍了django-auth-ldap的使用方法,参数含义,并提供了示例代码 版本说明 Django==2.2 django-auth-ldap==1.7.0 集成过程 Django集成LDA ...

  4. Django内置权限扩展案例

    当Django的内置权限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就自己扩展吧~ 背景介绍 overmind项目使用了Django内置的权限系统,Django内置权限系统基于model层做控制,新的model创建后会默认新建 ...

  5. Django实现WebSSH操作Kubernetes Pod

    优秀的系统都是根据反馈逐渐完善出来的 上篇文章介绍了我们为了应对安全和多分支频繁测试的问题而开发了一套Alodi系统,Alodi可以通过一个按钮快速构建一套测试环境,生成一个临时访问地址,详细信息可以 ...

  6. Python Django撸个WebSSH操作Kubernetes Pod

    优秀的系统都是根据反馈逐渐完善出来的 上篇文章介绍了我们为了应对安全和多分支频繁测试的问题而开发了一套Alodi系统,Alodi可以通过一个按钮快速构建一套测试环境,生成一个临时访问地址,详细信息可以 ...

  7. 我们自研的那些Devops工具

    随着云技术以及容器技术的崛起,人肉运维的时代结束了 2018年为了解决日常运维中的痛点以及更高效的推进运维工作,我们自研并完善了几个工具系统,这些系统无一例外的帮我们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这篇文章将 ...

  8. Kubernetes WebSSH终端窗口自适应Resize

    追求完美不服输的我,一直在与各种问题斗争的路上痛并快乐着 上一篇文章Django实现WebSSH操作Kubernetes Pod最后留了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terminal内容窗口的大小没有办法调整 ...

  9. django restframework jwt

    既然要来学习jwt(json web token),那么我们肯定是先要了解jwt的优势以及应用场景--跨域认证. $ pip install djangorestframework-jwt 传统coo ...

随机推荐

  1. Neo4j/Cypher: All paths between two nodes with a relationship property filter

    解决方案一 I am trying to perform a query to retrieve all paths between two nodes a and b in which all th ...

  2. redis 学习(8)-- redis 客户端 -- Jedis

    redis 客户端 -- Jedis 1. Jedis 直连 本质是 TCP 连接. 执行流程 创建Jedis对象 通过Jedis执行命令 返回Jedis执行结果 关闭Jedis连接 demo 要使用 ...

  3. bagging and boosting

    bagging 侧重于降低方差 方差-variance 方差描述的是预测值的变化范围,离散程度,也就是离期真实值的距离.方差过大表现为过拟合,训练数据的预测f-score很高,但是验证或测试数据的预测 ...

  4. linux命令详解——ftp

    ftp服务器在网上较为常见,Linux ftp命令的功能是用命令的方式来控制在本地机和远程机之间传送文件,这里详细介绍Linux ftp命令的一些经常使用的命令,相信掌握了这些使用Linux 进行ft ...

  5. DockerScan:Docker安全分析&测试工具

    DockerScan:Docker安全分析&测试工具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款名叫DockerScan的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对Docker进行安全分析或者安全测试. 项目主页 http://gi ...

  6. deep_learning_Function_tensorflow_reshape()

    numpy.reshape(a, newshape, order='C')[source],参数`newshape`是啥意思? 根据Numpy文档(https://docs.scipy.org/doc ...

  7. 基于 Debian 的 Netrunner 19.08 “Indigo” 发布

    Netrunner 19.08版本被称为“Indigo”,基于最近发布的Debian GNU/Linux 10 “Buster”操作系统系列,具有KDE Plasma 5.14.5桌面环境,并附带KD ...

  8. Linux 文件恢复(XFS & EXT4)

    在Linux中,删除rm命令使用需谨慎,有时候可能由于误操作,导致重要文件删除了,这时不要太紧张,操作得当的话,还是可以恢复的. EXT 类型文件恢复 删除一个文件,实际上并不清除inode节点和bl ...

  9. Qualcomm_Mobile_OpenCL.pdf 翻译-1

    1 前言 1.1 目的 这篇文档的主要目的是,向原始设备制造商(OEMs),独立软件供应商(ISVs),第三方开发者们,提供在基于高通骁龙400系列.600系列,和800系列的手机平台和芯片上进行开发 ...

  10. Python基础:元组

    元组(tuple)特点: 1.元组是以圆括号“()”包围的数据集合,不同成员以“,”分隔.通过下标进行访问 2.不可变序列,可以看做不可变的列表,与列表不同:元组中数据一旦确立就不能改变(所以没有类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