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动画原理分析
最近在Android上做了一些动画效果,网上查了一些资料,有各种各样的使用方式,于是乘热打铁,想具体分析一下动画是如何实现的,Animation, Animator都有哪些区别等等。
首先说Animation(android.view.animation.Animation)对象。
无论是用纯java代码构建Animation对象,还是通过xml文件定义Animation,其实最终的结果都是
Animation a = new AlphaAnimation();
Animation b = new ScaleAnimation();
Animation c = new RotateAnimation();
Animation d = new TranslateAnimation();
分别是透明度,缩放,旋转,位移四种动画效果。
而我们使用的时候,一般是用这样的形式:
View.startAnimation(a);
那么就来看看View中的startAnimation()方法。
1.View.startAnimation(Animation)
先是调用View.setAnimation(Animation)方法给自己设置一个Animation对象,这个对象是View类中的一个名为mCurrentAnimation的成员变量。
然后它调用invalidate()来重绘自己。
我想,既然setAnimation()了,那么它要用的时候,肯定要getAnimation(),找到这个方法在哪里调用就好了。于是通过搜索,在View.draw(Canvas, ViewGroup, long)方法中发现了它的调用,代码片段如下:
2.View.draw(Canvas, ViewGroup, long)
其中调用了View.drawAnimation()方法。
3.View.drawAnimation(ViewGroup, long, Animation, boolean)
代码片段如下:
其中调用了Animation.getTransformation()方法。
4.Animation.getTransformation(long, Transformation, float)
该方法直接调用了两个参数Animation.getTransformation()方法。
5.Animation.getTransformation(long, Transformation)
该方法先将参数currentTime处理成一个float表示当前动画进度,比如说,一个2000ms的动画,已经执行了1000ms了,那么进度就是0.5或者说50%。
然后将进度值传入插值器(Interpolator)得到新的进度值,前者是均匀的,随着时间是一个直线的线性关系,而通过插值器计算后得到的是一个曲线的关系。
然后将新的进度值和Transformation对象传入applyTranformation()方法中。
6.Animation.applyTransformation(float, Transformation)
Animation的applyTransformation()方法是空实现,具体实现它的是Animation的四个子类,而该方法正是真正的处理动画变化的过程。分别看下四个子类的applyTransformation()的实现。
ScaleAnimation
AlphaAnimation
RotateAnimation
TranslateAnimation
可见applyTransformation()方法就是动画具体的实现,系统会以一个比较高的频率来调用这个方法,一般情况下60FPS,是一个非常流畅的画面了,也就是16ms,为了验证这一点,我在applyTransformation方法中加入计算时间间隔并打印的代码进行验证,代码如下:
最终得到的log如下图所示:
右侧是“手动”计算出来的时间差,有一定的波动,但大致上是16-17ms的样子,左侧是日志打印的时间,时间非常规则的相差20ms。
于是,根据以上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内容:
1.首先证明了一点,Animation.applyTransformation()方法,是动画具体的调用方法,我们可以覆写这个方法,快速的制作自己的动画。
2.另一点,为什么是16ms左右调用这个方法呢?是谁来控制这个频率的?
对于以上的疑问,我有两个猜测:
1.系统自己以postDelayed(this, 16)的形式调用的这个方法。具体的写法,请参考《使用线程实现视图平滑滚动》
2.系统一个死循环疯狂的调用,运行一系列方法走到这个位置的间隔刚好是16ms左右,如果主线程卡了,这个间隔就变长了。
为了找到答案,我在Stack Overflow上发帖问了下,然后得到一个情报,那就是让我去看看Choreographer(android.view.Choreographer)类。
1.Choreographer的构造方法
看了下Choreographer类的构造方法,是private的,不允许new外部类new,于是又发现了它有一个静态的getInstance()方法,那么,我需要找到getInstance()方法被谁调用了,就可以知道Choreographer对象在什么地方被使用。一查,发现Choreographer.getInstance()在ViewRootImpl的构造方法中被调用。以下代码是ViewRootImpl.ViewRootImpl(Context, Display)的片段。
OK,找到了ViewRootImpl中拥有一个mChoreographer对象,接下来,我需要去找,它如何被使用了,调用了它的哪些方法。于是发现如下代码:
在scheduleTraversals()方法中,发现了这个对象的使用。
2.Choreographer.postCallback(int, Runnable, Object)
该方法辗转调用了两个内部方法,最终是调用了Choreographer.postCallbackDelayedInternal()方法。
3.Choreographer.postCallbackDelayedInternal(int, Object, Object, long)
这个方法中,
1.首先拿到当前的时间。
这里参数中有一个delay,它的值可以具体查看一下,你会发现它就是一个静态常量,定义在Choreographer类中,它的值是10ms。也就是说,理想情况下,所有的时间都是以100FPS来运行的。
2.将要执行的内容加入到一个mCallbackQueues中。
3.然后执行scheduleFrameLocked()或者发送一个Message。
接着我们看Choreographer.scheduleFrameLocked(long)方法
4.Choreographer.scheduleFrameLocked(long)
if判断进去的部分是是否使用垂直同步,暂时不考虑。
else进去的部分,还是将消息发送到mHandler对象中。那我们就直接来看mHandler对象就好了
5.Choreographer.FrameHandler
mHandler实例的类型是FrameHandler,它的定义就在Choreographer类中,代码如下:
它的处理方法中有三个分支,但最终都会调用这个doFrame()方法。
6.Choreographer.doFrame()
doFrame()方法巴拉巴拉一大段,但在下面有非常工整的一段代码,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它调用了三次doCallbacks()方法,暂且不说这个方法是干什么的,但从它的第一个参数可以看到分别是输入(INPUT),动画(ANIMATION),遍历(TRAVERSAL)。
于是,我先是看了下这三个常量的意义。下图所示:
显然,注释是说:输入事件最先处理,然后处理动画,最后才处理view的布局和绘制。接下来我们看看Choreographer.doCallbacks()里面做了什么。
7.Choreographer.doCallbacks(int, long)
这个方法的操作非常统一,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操作(输入,动画,遍历),但在这里却看不见这些具体事件的痕迹,这里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mCallbackQueues这个成员变量了。
mCallbackQueues是一个CallbackQueue对象数组。而它的下标,其意义并不是指元素1,元素2,元素3……而是指类型,请看上面doCallbacks()的代码,参数callbackType传给了mCallbackQueues[callbackType]中,而callbackType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前面说到的三个常量,CALLBACK_INPUT, CALLBACK_ANIMATION, CALLBACK_TRAVERVAL。
那么只需要根据不同的callbackType,就可以从这个数组里面取出不同类型的CallbackQueue对象来。
那么CallbackQueue又是什么呢?
CallbackQueue是Choreographer的一个内部类,其中我认为有两个很重要的方法,分别是:extractDueCallbacksLocked(long)和addCallbackLocked(long, Object, Object)。
先说addCallbackLocked(long, Object, Object)。
1.CallbackQueue.addCallbackLocked(long, Object, Object)
首先它通过一个内部方法构建了一个CallbackRecord对象,然后后面的if判断和while循环,大致上是将参数中的对象链接在CallbackRecord的尾部。其实CallbackRecord就是一个链表结构的对象。
2.CallbackQueue.extractDueCallbacksLocked(long)
这个方法是根据当前的时间,选出执行链表中与该时间最近的一个操作来处理,实际上,我们可以通俗的理解为“跳帧”。
想象一下,如果主线程运行的非常快速,非常流畅,每一步都能在10ms内准时运行到,那么我们的执行链表中的元素始终只有一个。
如果主线程中做了耗时操作,那么各种事件一直在往各自的链表中添加,但是当主线程有空来执行的时候,发现链表已经那么多积累的过期的事件了,那么就直接选择最后一个来执行,那么界面上看起来,就是卡顿了一下。
到这里为止,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控制外部输入事件处理,动画执行,UI变化都是在同一个类中做的处理,即是Choreographer,其中它规定的了理想的运行间隔为10ms,因为各种操作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外部执行的间隔统计出来是大约16ms。
2.在Choreographer对象中有三条链表,分别保存着待处理的输入事件,待处理的动画事件,待处理的遍历事件。
3.每次执行的时候,Choreographer会根据当前的时间,只处理事件链表中最后一个事件,当有耗时操作在主线程时,事件不能及时执行,就会出现所谓的“跳帧”,“卡顿”现象。
4.Choreographer的共有方法postCallback(callbackType, Object)是往事件链表中放事件的方法。而doFrame()是消耗这些事件的方法。
事到如今,已经探究出不少有用的细节。这里,又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根据以上的事实,那么,只需要找到哪些东西再往这三条链表中放事件呢?
于是进一步探究一下。我们只需要找到postCallback()被哪些方法调用了即可。
于是请点击这里,通过grepcode列举了调用postCallback()的方法。
搞明白了Choreographer的工作原理,再去看ObjectAnimator,ValueAnimator的实现,就非常的轻松了。
ObjectAnimator.start()方法实际上是辗转几次调用了ValueAnimator的start()方法,ValueAnimator.start()又调用了一个临时变量animationHandler.start()。
animationHandler实际上是一个Runnable,其中start()方法调用了scheduleAnimation()。
而这个方法:
调用了postCallback()方法。
将this(Runnable)post之后,实际上肯定就是要执行Runnable.run()方法
run()方法中又调用了doAnimationFrame()方法。这个方法具体的实现了动画的某一帧的过程,然后再次调用了scheduleAnimation()方法。
就相当于postDelayed(this, 16)这种方式了。
Android动画原理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Android startActivity原理分析(基于Android 8.1 AOSP)
应用进程内 如何使用Intent做Activity的跳转 Intnet intent = new Intent(MainActivity.this,TestActivity.class); start ...
- [Android 动画]简要分析一下Animator 与 Animation
大家假设喜欢我的博客,请关注一下我的微博,请点击这里(http://weibo.com/kifile),谢谢 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kifile),再次感谢 在 A ...
- Android LayoutInflater原理分析,带你一步步深入了解View(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12921889 有不少朋友跟我反应,都希望我可以写一篇关于View的文章,讲一讲Vi ...
- Android LayoutInflater原理分析
相信接触Android久一点的朋友对于LayoutInflater一定不会陌生,都会知道它主要是用于加载布局的.而刚接触Android的朋友可能对LayoutInflater不怎么熟悉,因为加载布局的 ...
- Android Looper原理分析
实际业务使用场景: 某业务场景需要将本地数据传递到服务端,服务端再返回传递成功或者失败的信息. 1. 失败时: 重传5次 2.设置客户端请求的最小时间间隔,这个间隔内最多请求1次 具体逻辑如下:(这里 ...
- Android动画原理
1 Frame Animation:大体意思就是将UI设计的多张图片组成的动画,然后在将他们组合起来连贯进行播放,类似于早期电影的工作原理. 2 Tween Animation:是对某个View进行一 ...
- Android ANR原理分析
一.概述 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是指应用程序未响应,Android系统对于一些事件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如果超过预定时间能未能得到有效响应或者响应时间过 ...
- Android LowMemoryKiller原理分析
copy from : http://gityuan.com/2016/09/17/android-lowmemorykiller/ frameworks/base/services/core/jav ...
- 安卓主activity引用自定义的View——Android LayoutInflater原理分析
相信接触Android久一点的朋友对于LayoutInflater一定不会陌生,都会知道它主要是用于加载布局的.而刚接触Android的朋友可能对LayoutInflater不怎么熟悉,因为加载布局的 ...
随机推荐
- iOS 获取UIView所在的VIewController
写程序的时候我们经常要封装代码,当你封装了一个UIView的子类里需要调用所在ViewController的方法用如下代码调取所在的VIewController #pragma mark - 获取所在 ...
- Ubuntu 14.04下安装JDK8
本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archimedes/p/ubuntu-jdk8.html,转载请注明源地址.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博客:www.wuyudong.com, 更多云 ...
- 个人开源作品,即时通讯App支持文本、语音、图片聊天
开源一个即时通讯类App,支持纯文本.语音.地理位置.图片聊天,同时还加入了好友圈功能,支持分享动态和发送图片,支持搜索附近的人,使用的百度地图定位功能:由Bmob后端云提供服务器支持,欢迎喜欢的伙伴 ...
- iOS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基本理解 面向对象的编程,并不是类越多越好,类的划分是为了封装,但分类的基础是抽象,具有相同属性和功能的对象的抽象集合才是类. 策略模式:它定义了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 ...
- 设计模式 --- 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 View Controller)
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View-Controller,MVC)是Xerox PARC在20世纪80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至今已广泛应用于用户交互应用程 ...
- Android Design Support Library——Floating Action Button
Floating Action Button是一种悬浮操作的圆形按钮,继承自ImageView,可以通过android:src或者ImageView的任意方法,来设置FloatingActionBut ...
- 【nginx】配置文件的优化
1.编译安装过程优化 在编译Nginx时,默认以debug模式进行,而在debug模式下会插入很多跟踪和ASSERT之类的信息,编译完成后,一个Nginx要有好几兆字节.在编译前取消Nginx的deb ...
- Mybatis的mapper接口接受的参数类型
最近项目用到了Mybatis,学一下记下来. Mybatis的Mapper文件中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元素中有一个parameterType属性,用于对应的mappe ...
- Hadoop Resource
http://www.aiopass4sure.com/cloudera-exams/ccd-410-exam-questions/which-process-describes-the-lifecy ...
- Cocurrent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
集合类是Java API的核心,但是我觉得要用好它们是一种艺术.我总结了一些个人的经验,譬如使用ArrayList能够提高性能,而不再需要过时的Vector了,等等.JDK 1.5引入了一些好用的并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