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变换、DCT反变换、分块DCT变换
一、引言
DCT变换的全称是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主要用于将数据或图像的压缩,能够将空域的信号转换到频域上,具有良好的去相关性的性能。DCT变换本身是无损的,但是在图像编码等领域给接下来的量化、哈弗曼编码等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由于DCT变换时对称的,所以,我们可以在量化编码后利用DCT反变换,在接收端恢复原始的图像信息。DCT变换在当前的图像分析已经压缩领域有着极为广大的用途,我们常见的JPEG静态图像编码以及MJPEG、MPEG动态编码等标准中都使用了DCT变换。
二、一维DCT变换
一维DCT变换时二维DCT变换的基础,所以我们先来讨论下一维DCT变换。一维DCT变换共有8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是第二种形式,由于其运算简单、适用范围广。我们在这里只讨论这种形式,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f(i)为原始的信号,F(u)是DCT变换后的系数,N为原始信号的点数,c(u)可以认为是一个补偿系数,可以使DCT变换矩阵为正交矩阵。
三、二维DCT变换
二维DCT变换其实是在一维DCT变换的基础上在做了一次DCT变换,其公式如下:
由公式我们可以看出,上面只讨论了二维图像数据为方阵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不是方阵的数据一般都是补齐之后再做变换的,重构之后可以去掉补齐的部分,得到原始的图像信息,这个尝试一下,应该比较容易理解。
另外,由于DCT变换高度的对称性,在使用Matlab进行相关的运算时,我们可以使用更简单的矩阵处理方式:
接下来利用Matlab对这个过程进行仿真处理:

1 clear;
2 clc;
3 X=round(rand(4)*100) %产生随机矩阵
4 A=zeros(4);
5 for i=0:3
6 for j=0:3
7 if i==0
8 a=sqrt(1/4);
9 else
10 a=sqrt(2/4);
11 end
12 A(i+1,j+1)=a*cos(pi*(j+0.5)*i/4);
13 end
14 end
15 Y=A*X*A' %DCT变换
16 YY=dct2(X) %Matlab自带的dct变换

运行结果为:

1 X =
2
3 42 66 68 66
4 92 4 76 17
5 79 85 74 71
6 96 93 39 3
7
8
9 Y =
10
11 242.7500 48.4317 -9.7500 23.5052
12 -12.6428 -54.0659 7.4278 22.7950
13 -6.2500 10.7158 -19.7500 -38.8046
14 40.6852 -38.7050 -11.4653 -45.9341
15
16
17 YY =
18
19 242.7500 48.4317 -9.7500 23.5052
20 -12.6428 -54.0659 7.4278 22.7950
21 -6.2500 10.7158 -19.7500 -38.8046
22 40.6852 -38.7050 -11.4653 -45.9341

由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采用的公式的方法和Matlab自带的dct变化方法结果是一致的,所以验证了我们方法的正确性。
如果原始信号是图像等相关性较大的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在变换之后,系数较大的集中在左上角,而右下角的几乎都是0,其中左上角的是低频分量,右下角的是高频分量,低频系数体现的是图像中目标的轮廓和灰度分布特性,高频系数体现的是目标形状的细节信息。DCT变换之后,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分量处,这也是DCT变换去相关性的一个体现。
之后在量化和编码阶段,我们可以采用“Z”字形编码,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连续的0,这大大简化了编码的过程。
四、二维DCT反变换
在图像的接收端,根据DCT变化的可逆性,我们可以通过DCT反变换恢复出原始的图像信息,其公式如下:
同样的道理,我们利用之前的矩阵运算公司可以推导出DCT反变换相应的矩阵形式:
下面我们用Matlab对这个过程进行仿真:

1 clear;
2 clc;
3 X=[
4 61 19 50 20
5 82 26 61 45
6 89 90 82 43
7 93 59 53 97] %原始的数据
8 A=zeros(4);
9 for i=0:3
10 for j=0:3
11 if i==0
12 a=sqrt(1/4);
13 else
14 a=sqrt(2/4);
15 end
16 A(i+1,j+1)=a*cos(pi*(j+0.5)*i/4); %生成变换矩阵
17 end
18 end
19 Y=A*X*A' %DCT变换后的矩阵
20 X1=A'*Y*A %DCT反变换恢复的矩阵

运行结果为:

1 X =
2
3 61 19 50 20
4 82 26 61 45
5 89 90 82 43
6 93 59 53 97
7
8
9 Y =
10
11 242.5000 32.1613 22.5000 33.2212
12 -61.8263 7.9246 -10.7344 30.6881
13 -16.5000 -14.7549 22.5000 -6.8770
14 8.8322 16.6881 -35.0610 -6.9246
15
16
17 X1 =
18
19 61.0000 19.0000 50.0000 20.0000
20 82.0000 26.0000 61.0000 45.0000
21 89.0000 90.0000 82.0000 43.0000
22 93.0000 59.0000 53.0000 97.0000

我们可以看到反变换后无损的恢复了原始信息,所以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需要量化编码或者直接舍弃高频分量等处理,所以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这个是不可避免的。
五、分块DCT变换
在实际的图像处理中,DCT变换的复杂度其实是比较高的,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将图像进行分块,然后在每一块中对图像进行DCT变换和反变换,在合并分块,从而提升变换的效率。具体的分块过程中,随着子块的变大,算法复杂度急速上升,但是采用较大的分块会明显减少图像分块效应,所以,这里面需要做一个折中,在通常使用时,大都采用的是8*8的分块。
Matlab的 blkproc 函数可以帮我们很方便的进行分块处理,下面给出我们的处理过程:

1 clear;
2 clc;
3
4 X=imread('pepper.bmp');
5 X=double(X);
6 [a,b]=size(X);
7 Y=blkproc(X,[8 8],'dct2');
8 X1=blkproc(Y,[8 8],'idct2');
9
10 figure
11 subplot(1,3,1);
12 imshow(uint8(X));
13 title('原始图');
14
15 subplot(1,3,2);
16 imshow(uint8(Y));
17 title('分块DCT变换图');
18
19 subplot(1,3,3);
20 imshow(uint8(X1));
21 title('分块DCT恢复图');
22
23 Y1=dct2(X);
24 X10=idct2(Y1);
25
26 figure
27 subplot(1,3,1);
28 imshow(uint8(X));
29 title('原始图');
30
31 subplot(1,3,2);
32 imshow(uint8(Y1));
33 title('DCT变换图');
34
35 subplot(1,3,3);
36 imshow(uint8(X10));
37 title('DCT反变换恢复图');

运行结果为:
从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DCT变换与分块DCT变换在使用时的区别。
六、小结
DCT、DWT等是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之前一直有用到,但是没怎么好好整理下,今天在做稀疏编码的时候正好有用到,就顺便整了下,希望能够给后来者一些提示。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lzhen/p/3947600.html
DCT变换、DCT反变换、分块DCT变换的更多相关文章
- Matlab图像处理系列4———傅立叶变换和反变换的图像
注意:这一系列实验的图像处理程序,使用Matlab实现最重要的图像处理算法 1.Fourier兑换 (1)频域增强 除了在空间域内能够加工处理图像以外,我们还能够将图像变换到其它空间后进行处理.这些方 ...
- Matlab图像处理系列4———图像傅立叶变换与反变换
注:本系列来自于图像处理课程实验.用Matlab实现最主要的图像处理算法 1.Fourier变换 (1)频域增强 除了在空间域内能够加工处理图像以外.我们还能够将图像变换到其它空间后进行处理.这些方法 ...
- dennis gabor 从傅里叶(Fourier)变换到伽柏(Gabor)变换再到小波(Wavelet)变换(转载)
dennis gabor 题目:从傅里叶(Fourier)变换到伽柏(Gabor)变换再到小波(Wavelet)变换 本文是边学习边总结和摘抄各参考文献内容而成的,是一篇综述性入门文档,重点在于梳理傅 ...
- 数字信号处理--Z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
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最全攻略 作者:时间:2015-07-19来源:网络 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联系?他们的本质和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些变换.研究的都是什么? ...
- OpenGl学习笔记3之模型变换、视图变换、投影变换、视口变换介绍
模型变换.视图变换.投影变换.视口变换介绍 opengl中存在四种变换,分别是模型变换,视图变换,投影变换,视口变换.这四种变换是图形渲染的基本操作,实质上这四种变换都是由矩阵乘法表示(这些操作都是由 ...
- OpenGL模型视图变换、投影变换、视口变换的理解
OpenGL中不设置模型,投影,视口,所绘制的几何图形的坐标只能是-1到1(X轴向右,Y轴向上,Z轴垂直屏幕向外). 产生目标场景的过程类似于用照相机进行拍照: (1)把照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并让他对 ...
- bzoj1640[Usaco2007 Nov]Best Cow Line 队列变换*&&bzoj1692[Usaco2007 Dec]队列变换*
bzoj1640[Usaco2007 Nov]Best Cow Line 队列变换 bzoj1692[Usaco2007 Dec]队列变换 题意: 有一个奶牛队列.每次可以在原来队列的首端或是尾端牵出 ...
- 灰度变换,gama变换,对数,反对数变换
学习DIP第2天 灰度变换,及按照一定规则对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变换,变换的结果可以增强对比度,或者达到其他的效果(例如二值化,或者伽马变换),由于灰度变换为针对单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变换,素以算法复杂 ...
- H.264编码之DCT变换原理
DCT变换是一种与FFT变换紧密相连的数学运算,当函数为偶函数是,其傅立叶展开式只有余弦项,因些称为余弦变换,其离散化的过程称为DCT(离散余弦)变换.下面我们就推导下H.264的4x4整数DCT公式 ...
随机推荐
- # 20155337《网络对抗》Exp7 网络欺诈防范
20155337<网络对抗>Exp7 网络欺诈防范 实践目标 实践内容 本实践的目标理解常用网络欺诈背后的原理,以提高防范意识,并提出具体防范方法.具体实践有 (1)简单应用SET工具建立 ...
- Luogu P2483 【模板】k短路([SDOI2010]魔法猪学院)
说实话,看到这道题的洛谷评级我傻了(传说中的最高难度) 然后看完题目才确定这真的是一道k短路的裸题. 也就敲了个A*吧,15分钟竟然没有调试一遍过. 欧洲玄学. 看题目,主要是找几条从1走到n的路加起 ...
- PX Deq: Execution Msg 等待事件
可参考 MOS文档: WAITEVENT: "PX Deq Credit: send blkd" (Doc ID 271767.1) P1 = sleeptime/senderid ...
- python 回溯法 记录
一直不是太理解回溯法,这几天集中学习了一下,记录如下. 回溯法有"通用的解题法"之称. 1.定义: 也叫试探法,它是一种系统地搜索问题的解的方法. 2.基本思想: 从一条路往前 ...
- 关于KMP
KMP算法,对于求b串在a串中出现的次数. 在学习KMP之前,希望大家充分掌握hash. HASH: 1.hash表:用来离散化(hash数组,hash链表) 2.Rabin-Kap算法: 可替代KM ...
- C#语法糖yield
代码中经常遇到迭代数据集合的情况,当希望获取到一个IEnumerable<T>类型的集合,而又不想把数据一次性加载到内存中时, 可以考虑使用yield,yield关键字可实现用户的按需获取 ...
- 4.Xilinx RapidIO核详解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liujinggang/p/10072115.html 一.RapidIO核概述 RapidIO核的设计标准来源于RapidIO Interconn ...
- xml中该使用属性还是元素
XML 中没有规定哪些必须放在属性或者子元素,因此使用哪种方式都是可以实现的.这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喜好.在可以使用元素也可以使用属性的两选一的情况下,个人更倾向于使用子元素.主要理由如下: 1. 属性 ...
- How to export data from Thermo-Calc 如何从Thermo-calc导出文本数据
记录20180510 问题:如何从thermo-calc导出文本数据供origin绘图? 解决: In Thermo-Calc graphical mode, you can just add a ' ...
- 笛卡尔遗传规划Cartesian Genetic Programming (CGP)简单理解(1)
初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 遗传算法是计算数学中用于解决最优化的搜索算法,是进化算法的一种.进化算法借鉴了进化生物学中的一些现象而发展起来的,这些现象包括遗传.突变.自然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