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Linux内核中的RCU机制
转自:http://blog.chinaunix.net/uid-23769728-id-3080134.html
RCU读取侧进入临界区的标志是调用rcu_read_lock,这个函数的代码是:
- <include/linux/rcupdate.h>
- static inline void rcu_read_lock(void)
- {
- __rcu_read_lock();
- __acquire(RCU);
- rcu_read_acquire();
- }
该实现里面貌似有三个函数调用,但实质性的工作由第一个函数__rcu_read_lock()来完成,__rcu_read_lock()通过调用 preempt_disable()关闭内核可抢占性。但是中断是允许的,假设读取者正处于rcu临界区中且刚读取了一个共享数据区的指针p(但是还没有访问p中的数据成员),发生了一个中断,而该中断处理例程ISR恰好需要修改p所指向的数据区,按照RCU的设计原则,ISR会新分配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区new_p,再把老数据区p中的数据拷贝到新数据区,接着是在new_p的基础上做数据修改的工作(因为是在new_p空间中修改,所以不存在对p的并发访问,因此说RCU是一种免锁机制,原因就在这里),ISR在把数据更新的工作完成后,将new_p赋值给p(p=new_p),最后它会再注册一个回调函数用以在适当的时候释放老指针p。因此,只要对老指针p上的所有引用都结束了,释放p就不会有问题。当中断处理例程做完这些工作返回后,被中断的进程将依然访问到p空间上的数据,也就是老数据,这样的结果是RCU机制所允许的。RCU规则对读取者与写入者之间因指针切换所造成的短暂的资源视图不一致问题是允许的。
接下来关于RCU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何时才能释放老指针。我见过很多书中对此的回答是:当系统中所有处理器上都发生了一次进程切换。这种程式化的回答常常让刚接触RCU机制的读者感到一头雾水,为什么非要等所有处理器上都发生一次进程切换才可以调用回调函数释放老指针呢?这其实是RCU的设计规则决定的: 所有对老指针的引用只可能发生在rcu_read_lock与rcu_read_unlock所包括的临界区中,而在这个临界区中不可能发生进程切换,而一旦出了该临界区就不应该再有任何形式的对老指针p的引用。很明显,这个规则要求读取者在临界区中不能发生进程切换,因为一旦有进程切换,释放老指针的回调函数就有可能被调用,从而导致老指针被释放掉,当被切换掉的进程被重新调度运行时它就有可能引用到一个被释放掉的内存空间。
现在我们看到为什么rcu_read_lock只需要关闭内核可抢占性就可以了,因为它使得即便在临界区中发生了中断,当前进程也不可能被切换除去。 内核开发者,确切地说,RCU的设计者所能做的只能到这个程度。接下来就是使用者的责任了,如果在rcu的临界区中调用了一个函数,该函数可能睡眠,那么RCU的设计规则就遭到了破坏,系统将进入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这再次说明,如果想使用一个东西,一定要搞清楚其内在的机制,象上面刚提到的那个例子,即便现在程序不出现问题,但是系统中留下的隐患如同一个定时炸弹, 随时可能被引爆,尤其是过了很长时间问题才突然爆发出来。绝大多数情形下,找到问题所花费的时间可能要远远大于静下心来仔细搞懂RCU的原理要多得多。
RCU中的读取者相对rwlock的读取者而言,自由度更高。因为RCU的读取者在访问一个共享资源时,不需要考虑写入者的感受,这不同于rwlock的写入者,rwlock reader在读取共享资源时需要确保没有写入者在操作该资源。两者之间的差异化源自RCU对共享资源在读取者与写入者之间进行了分离,而rwlock的 读取者和写入者则至始至终只使用共享资源的一份拷贝。这也意味着RCU中的写入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且对同一共享资源进行更新的多个写入者之间必须引入某种互斥机制,所以RCU属于一种"免锁机制"的说法仅限于读取者与写入者之间。所以我们看到:RCU机制应该用在有大量的读取操作,而更新操作相对较少的情形下。此时RCU可以大大提升系统系能,因为RCU的读取操作相对其他一些有锁机制而言,在锁上的开销几乎没有。
实际使用中,共享的资源常常以链表的形式存在,内核为RCU模式下的链表操作实现了几个接口函数,读取者和使用者应该使用这些内核函数,比如 list_add_tail_rcu, list_add_rcu,hlist_replace_rcu等等,具体的使用可以参考某些内核编程或者设备驱动程序方面的资料。
在释放老指针方面,Linux内核提供两种方法供使用者使用,一个是调用call_rcu,另一个是调用synchronize_rcu。前者是一种异步 方式,call_rcu会将释放老指针的回调函数放入一个结点中,然后将该结点加入到当前正在运行call_rcu的处理器的本地链表中,在时钟中断的 softirq部分(RCU_SOFTIRQ), rcu软中断处理函数rcu_process_callbacks会检查当前处理器是否经历了一个休眠期(quiescent,此处涉及内核进程调度等方面的内容),rcu的内核代码实现在确定系统中所有的处理器都经历过了一个休眠期之后(意味着所有处理器上都发生了一次进程切换,因此老指针此时可以被安全释放掉了),将调用call_rcu提供的回调函数。
synchronize_rcu的实现则利用了等待队列,在它的实现过程中也会向call_rcu那样向当前处理器的本地链表中加入一个结点,与 call_rcu不同之处在于该结点中的回调函数是wakeme_after_rcu,然后synchronize_rcu将在一个等待队列中睡眠,直到系统中所有处理器都发生了一次进程切换,因而wakeme_after_rcu被rcu_process_callbacks所调用以唤醒睡眠的 synchronize_rcu,被唤醒之后,synchronize_rcu知道它现在可以释放老指针了。
所以我们看到,call_rcu返回后其注册的回调函数可能还没被调用,因而也就意味着老指针还未被释放,而synchronize_rcu返回后老指针肯定被释放了。所以,是调用call_rcu还是synchronize_rcu,要视特定需求与当前上下文而定,比如中断处理的上下文肯定不能使用 synchronize_rcu函数了。
(原文首发 www.embexperts.com论坛,此处略有改动)
再谈Linux内核中的RCU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内核中的信号机制--一个简单的例子【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ce123_zhouwei/article/details/8562958 Linux内核中的信号机制--一个简单的例子 Author:ce123 ...
- 浅析linux内核中的idr机制
idr在linux内核中指的就是整数ID管理机制,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种将整数ID号和特定指针关联在一起的机制.这个机制最早是在2003年2月加入内核的,当时是作为POSIX定时器的一个补丁.现在, ...
- Linux内核中的Workqueue机制分析
1. 什么是workqueue Linux中的workqueue(工作队列)主要是为了简化在内核创建线程而设计的.通过相应的工作队列接口,可以使开发人员只关心与特定功能相关的处理流程,而不必关心内核线 ...
- Linux内核中TCP SACK机制远程DoS预警通告
漏洞描述 2019年6月18日,RedHat官网发布报告:安全研究人员在Linux内核处理TCP SACK数据包模块中发现了三个漏洞,CVE编号为CVE-2019-11477.CVE-2019-114 ...
- Linux内核同步:RCU
linux内核 RCU机制详解 简介 RCU(Read-Copy Update)是数据同步的一种方式,在当前的Linux内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CU主要针对的数据对象是链表,目的是提高遍历读取数据的 ...
- 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RCU、大内核锁
在上篇博文中笔者分析了关于完成量和互斥量的使用以及一些经典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在本篇博文中重点分析有关RCU机制的相关内容以及介绍目前已被淘汰出内核的大内核锁(BKL).文章的最后对<大话Linu ...
- 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RCU、大内核锁
大话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RCU.大内核锁 在上篇博文中笔者分析了关于完成量和互斥量的使用以及一些经典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在本篇博文中重点分析有关RCU机制的相关内容以及介绍目前已被淘汰出内核的大内核 ...
- 内核中的锁机制--RCU
一. 引言 众所周知,为了保护共享数据,需要一些同步机制,如自旋锁(spinlock),读写锁(rwlock),它们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且是一种很有效的同步机制,在UNIX系统和Linux系统中得到了 ...
- Linux内核中锁机制之原子操作、自旋锁
很多人会问这样的问题,Linux内核中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同步锁机制到底有何作用?追根到底其实是由于操作系统中存在多进程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从而引起了进程间的竞态.这其中包括了我们所熟知的SMP系统,多 ...
随机推荐
- device-pixel-radio
移动web开发之像素和DPR 今天看到一个面试题,为iphone6s的自适应,答案是@media(min-device-width:414px) and(max-device-width:736px) ...
- Java 基本语法---Java运算符
Java 基本语法---Java运算符 0. 概述 Java中的运算符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算术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 位运算符 其他运算符 1. 算术运算符 操作符 描 ...
- django之class Meta
通过一个内嵌类 "class Meta" 给你的 model 定义元数据, 类似下面这样: class Foo(models.Model): bar = models.CharFi ...
- aria2
在之前我们已经介绍了通过uGet使用aria2来进行下载,但是这样只是使用aria2最简单的功能,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aria2的常用命令 简单篇: 一般使用使用 aria2 下载文件,只需在命令后附加 ...
- synchronized和lock
Synchronized 同步代码块 使用 monitorenter 和 moniterexit 指令实现, monitorenter指令插入到同步代码块的开始位置, moniterexit 指令插 ...
- ResultCode 自定义错误状态码
public class ResultCode { // 成功状态码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SUCCESS = 1; // -------------------失败状态码- ...
- HBase0.99.2集群的搭建步骤(在hadoop2.6.4集群和zookeeper3.4.5集群上)
HBase介绍(NoSql,不是关系型数据库) HBase是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利用HBASE技术可在廉价PC Server上搭建起大规模结构化存储集群. HBase ...
- ThinkPHP V5.0 正式版发布
ThinkPHP5.0版本是一个颠覆和重构版本,官方团队历时十月,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用全新的架构思想,引入了更多的PHP新特性,优化了核心,减少了依赖,实现了真正的惰性加载,支持compose ...
- [C] 错误笔记:函数调用——值传递
前提: 写一个函数,功能为在堆内开辟一块空间,并将首地址以函数参数的形式返回主调函数 错误demo void test(char *a) { ] = "hello"; printf ...
- web理论知识--HTML结构及标签
一.参考书籍: <Web 前端开发 HTML5+CSS3+jQuery+AJAX 从学到用完美实践> 备注:本书为工具书. 二.HTML5元素: 按功能划分:基础.格式.表单.框架.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