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写单例模式吗-------Java实现
转载: 你真的会写单例模式吗——Java实现
单例模式可能是代码最少的模式了,但是少不一定意味着简单,想要用好、用对单例模式,还真得费一番脑筋。本文对Java中常见的单例模式写法做了一个总结,如有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饿汉法
顾名思义,饿汉法就是在第一次引用该类的时候就创建对象实例,而不管实际是否需要创建。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getSignleton(){
return singleton;
}
}
这样做的好处是编写简单,但是无法做到延迟创建对象。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都希望对象可以尽可能地延迟加载,从而减小负载,所以就需要下面的懒汉法:
单线程写法
这种写法是最简单的,由私有构造器和一个公有静态工厂方法构成,在工厂方法中对singleton进行null判断,如果是null就new一个出来,最后返回singleton对象。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延时加载,但是有一个致命弱点:线程不安全。如果有两条线程同时调用getSingleton()方法,就有很大可能导致重复创建对象。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return singleton;
}
}
考虑线程安全的写法
这种写法考虑了线程安全,将对singleton的null判断以及new的部分使用synchronized进行加锁。同时,对singleton对象使用volatile关键字进行限制,保证其对所有线程的可见性,并且禁止对其进行指令重排序优化。如此即可从语义上保证这种单例模式写法是线程安全的。注意,这里说的是语义上,实际使用中还是存在小坑的,会在后文写到。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singleton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return singleton;
}
}
兼顾线程安全和效率的写法
虽然上面这种写法是可以正确运行的,但是其效率低下,还是无法实际应用。因为每次调用getSingleton()方法,都必须在synchronized这里进行排队,而真正遇到需要new的情况是非常少的。所以,就诞生了第三种写法: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singleton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if(singleton == null){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
这种写法被称为“双重检查锁”,顾名思义,就是在getSingleton()方法中,进行两次null检查。看似多此一举,但实际上却极大提升了并发度,进而提升了性能。为什么可以提高并发度呢?就像上文说的,在单例中new的情况非常少,绝大多数都是可以并行的读操作。因此在加锁前多进行一次null检查就可以减少绝大多数的加锁操作,执行效率提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坑
那么,这种写法是不是绝对安全呢?前面说了,从语义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实还是有坑。说这个坑之前我们要先来看看volatile这个关键字。其实这个关键字有两层语义。第一层语义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可见性。可见性指的是在一个线程中对该变量的修改会马上由工作内存(Work Memory)写回主内存(Main Memory),所以会马上反应在其它线程的读取操作中。顺便一提,工作内存和主内存可以近似理解为实际电脑中的高速缓存和主存,工作内存是线程独享的,主存是线程共享的。volatile的第二层语义是禁止指令重排序优化。大家知道我们写的代码(尤其是多线程代码),由于编译器优化,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可能与我们编写的顺序不同。编译器只保证程序执行结果与源代码相同,却不保证实际指令的顺序与源代码相同。这在单线程看起来没什么问题,然而一旦引入多线程,这种乱序就可能导致严重问题。volatile关键字就可以从语义上解决这个问题。
注意,前面反复提到“从语义上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不幸,禁止指令重排优化这条语义直到jdk1.5以后才能正确工作。此前的JDK中即使将变量声明为volatile也无法完全避免重排序所导致的问题。所以,在jdk1.5版本前,双重检查锁形式的单例模式是无法保证线程安全的。
静态内部类法
那么,有没有一种延时加载,并且能保证线程安全的简单写法呢?我们可以把Singleton实例放到一个静态内部类中,这样就避免了静态实例在Singleton类加载的时候就创建对象,并且由于静态内部类只会被加载一次,所以这种写法也是线程安全的: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Holder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Singleton(){
return Holder.singleton;
}
}
但是,上面提到的所有实现方式都有两个共同的缺点:
都需要额外的工作(Serializable、transient、readResolve())来实现序列化,否则每次反序列化一个序列化的对象实例时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实例。
可能会有人使用反射强行调用我们的私有构造器(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修改构造器,让它在创建第二个实例的时候抛异常)。
枚举写法
当然,还有一种更加优雅的方法来实现单例模式,那就是枚举写法:
public enum Singleton {
INSTANC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
使用枚举除了线程安全和防止反射强行调用构造器之外,还提供了自动序列化机制,防止反序列化的时候创建新的对象。因此,Effective Java推荐尽可能地使用枚举来实现单例。
总结
这篇文章发出去以后得到许多反馈,这让我受宠若惊,觉得应该再写一点小结。代码没有一劳永逸的写法,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最合适的写法。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开发环境(尤其是jdk版本)下,自然有不同的最优解(或者说较优解)。
比如枚举,虽然Effective Java中推荐使用,但是在Android平台上却是不被推荐的。在这篇Android Training中明确指出:
Enums often require more than twice as much memory as static constants. You should strictly avoid using enums on Android.
再比如双重检查锁法,不能在jdk1.5之前使用,而在Android平台上使用就比较放心了(一般Android都是jdk1.6以上了,不仅修正了volatile的语义问题,还加入了不少锁优化,使得多线程同步的开销降低不少)。
最后,不管采取何种方案,请时刻牢记单例的三大要点:
- 线程安全
- 延迟加载
-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安全
参考资料
《Effective Java(第二版)》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性与最佳实践(第二版)》
你真的会写单例模式吗-------Java实现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 你真的会写单例模式吗——Java实现
你真的会写单例模式吗——Java实现 原文: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MBrUfy6 单例模式可能是代码最少的模式了,但是少不一定意味着简单,想要用好.用对单例模 ...
- (转)你真的会写单例模式吗——Java实现
http://www.runoob.com/design-pattern/singleton-pattern.html 单例模式可能是代码最少的模式了,但是少不一定意味着简单,想要用好.用对单例模式, ...
- 细思极恐-你真的会写java吗?
导语 自2013年毕业后,今年已经是我工作的第4个年头了,总在做java相关的工作,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一篇关于java写法的一篇文章,来探讨一下如果你真的是一个java程序员,那你真的会写java吗 ...
- 细思极恐-你真的会写java吗?
文章核心 其实,本不想把标题写的那么恐怖,只是发现很多人干了几年java以后,都自认为是一个不错的java程序员了,可以拿着上万的工资都处宣扬自己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嘲讽和我一样做java的同行 ...
- 你真的会用go语言写单例模式吗?
最近在学习Golang,想着可以就以前的知识做一些串通,加上了解到go语言也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之后.在最近的开发过程中,我碰到一个问题,要用go语言实现单例模式.本着“天下知识,同根同源”(我瞎掰的~ ...
- 师兄写的一个JAVA播放器的源代码(转)
师兄写的一个JAVA播放器的源代码 MediaPlayer.java------------------------------------------------------------------ ...
- 分享:写了一个 java 调用 C语言 开发的动态库的范例
分享:写了一个 java 调用 C语言 开发的动态库的范例 cfunction.h 代码#pragma once#ifdef __cplusplusextern "C" {#e ...
- 我写了一个java实体类,implements了Serializable接口,然后我如何让serialversionUID自动生成
写了一个java实体类,implements了Serializable接口,让serialversionUID自动生成方法: 1.点击类旁边的警告符号: 2.选择Add generated seria ...
- IDEA如何把写好的java文件/项目打包成一个jar的文件
一.命令行的方法 打开cmd,输入jar -cvf [打包后的文件名].jar [要打包的目录]. 二.IDEA的方法 写完一个java程序把它封装成一个jar的包 这样就可以在别的jar上面运行这 ...
随机推荐
- SQL2008 SQL2012 远程连接配置方法
第一步: SQL2008(或2012): 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在左边[对象资源管理器]中选择第一项(主数据库引擎)-->右键-->方面- ...
- 手写一个更好用的performSelector/msgSend(详细修改版)
这其实是一个NSInvocation练习作业 GitHub源码 vk_msgSend 引子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场景,开发的时候不想引入整个头文件,但是又想调用一些方法 动态创建,动态调用看起来比较酷 ...
- MySQL主键删除/添加
2修改数据库和表的字符集alter database maildb default character set utf8;//修改数据库的字符集alter table mailtable defaul ...
- TCP状态变迁图
服务端,端口的状态变化 先在本机(IP地址为:192.168.1.10)配置FTP服务,然后在其它计算机(IP地址为:192.168.1.1)访问FTP服务,从TCPView看看端口的状态变化. 下面 ...
- IE10,IE11下cookie无法写入问题
asp.net 4.0的程序,发布后,测试在ie6,ie7,ie8,ie9下均可以正常登录,但是在ie10,ie11下就是无法保存cookie,排查了一下是否ie10,ie11是否存在设置问题发下并不 ...
- install MCR in silent mode linux server
./install -mode silent -agreeToLicense yes -destinationFolder /home/yanzhh/wq/Programs/MCR export LD ...
- JQuery拖拽排序
1,引用JqueryUI $(function(){ $(".m_title").bind('mouseover',function(){ $(this).css("cu ...
- Dedesql数据库类详解
今天花点时间讲解下织梦的sql数据库类,近期本来是准备录制一套视频教程的,但由于视频压缩的问题迟迟没有开展工作,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视频压缩方式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告诉我:tianya#dedecms.c ...
- android webview 底层实现的逻辑
其实在不同版本上,webview底层是有所不同的. 先提供个地址给大家查:http://grepcode.com/file/repository.grepcode.com/java/ext/com.g ...
- 最长公共子序列(加强版) Hdu 1503 Advanced Fruits
Advanced Fruits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6/32768 K (Java/Other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