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Router 4.x 开发,这些雷区我们都帮你踩过了
前言
在前端框架层出不穷的今天,React 以其虚拟 DOM 、组件化开发思想等特性迅速占据了主流位置,成为前端开发工程师热衷的 Javascript 库。作为 React 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act Router 也成为开发者首选的路由库,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管理 url 实现组件的切换和状态的变化。
正文
在 React Router 4.x 发布之前,我们在项目中使用的是 React Router 3.x。随着第四版 React Router 的正式亮相,其精简的 API 、语义化的路由匹配方案以及动态路由等变化,都彰显着此次升级的颠覆性。所以,我们决定在新的 React 项目中使用 4.x(React Router 4.x)开发,亲身实践之后发现: 4.x 不仅是 API 的简单改变,还有整个设计理念的变化;初次使用确实有一些别扭,更可怕的是按照 API 文档写出的代码,有时运行时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红色错误(此刻的心情 down 到谷底~)。为了避免大家在使用时遇到同样的问题多绕弯子,我们把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做了汇总。
4.x 使用问题汇总
1. 包引用方式
在之前的 3.x 中,在入口文件中定义路由时,我们会这么写: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 import {Router, Route, browserHistory} from 'react-router';
- import * as routePaths from './js/constants/routePaths';
- import Index from './js/pages/Index';
- ReactDOM.render((
- <Router history={history}>
- <div className="container">
- <Route path={routePaths.INDEX} component={Index} />
- </div>
- </Router>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
但是保存后运行发现页面报错了,如下图所示:
解决方法: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 import { BrowserRouter, Route } from 'react-router-dom';
- import * as routePaths from './js/constants/routePaths';
- import Index from './js/pages/Index';
- ReactDOM.render((
- <BrowserRouter>
- <div className="container">
- <Route path={routePaths.INDEX} component={Index} />
- </div>
- </BrowserRouter>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
页面显示正常,问题解决。接下来我们对该解决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
4.x 中采用了单代码仓库模型架构,所以里面包含了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包,如下所示:
react-router
React Router 核心react-router-dom
用于 DOM 绑定的 React Routerreact-router-native
用于 React Native 的 React Routerreact-router-redux
React Router 和 Redux 的集成react-router-config
用于配置静态路由
因此,在实际的 web 项目开发中,react-router
和 react-router-dom
不必同时引用。在 react-router-dom
中包含类似 <BrowserRouter>
的 DOM 类组件,所以只需要引入 react-router-dom
包就可以了。
使用方法:
- import { BrowserRouter as Router, Route, Link } from 'react-router-dom';
关于 <BrowserRouter>
是什么?下面的问题中会有详细介绍,莫急~
2. 页面中多个模块同时渲染问题
我们同时定义了多个模块,当路由切换时发现这些模块会同时渲染出来。比如像下面这样定义:
- ReactDOM.render((
- <BrowserRouter>
- <div className="container">
- <Route path="/" component={Index} />
- <Route path="/card" component={Card} />
- </div>
- </BrowserRouter>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
当访问 path="/card"
的页面时,path="/"
的页面也会被渲染出来。不同于 3.x 中路由匹配时的独一无二特性,4.x 中有了一层包含关系:如匹配 path="/card"
的路由会匹配 path="/"
的路由。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有以下两种方法:
(1)使用 <Router> 的 exact
关键字
- ReactDOM.render((
- <BrowserRouter>
- <div className="container">
- <Route path="/" exact component={Index} />
- <Route path="/card" component={Card} />
- </div>
- </BrowserRouter>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
(2)使用独立路由: <Switch>
- import { BrowserRouter, Route, Switch, Redirect } from 'react-router-dom';
- ReactDOM.render((
- <BrowserRouter>
- <Switch>
- <div className="container">
- <Route path="/" exact component={Index} />
- <Route path="/card" component={Card} />
- </div>
- </Switch>
- </BrowserRouter>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
完美!模块可以实现独立渲染了。我们来看下这样解决问题的原因:
首先需要了解下 <Router>
。它是所有路由组件共用的底层接口,在 4.x 中,你可以将各种组件及标签放进 <Router>
组件中。比如:
- <Router>
- <div>
- <ul>
- <li><Link to="/">Home</Link></li>
- </ul>
- <hr/>
- <Route exact path="/" component={Home}/>
- <Route path="/about" component={About}/>
- </div>
- </Router>
需要注意的是: <Router>
下只允许存在一个子元素,如存在多个则会报错。所以在上面的代码中,需要使用 <div></div>
将其他元素包裹起来。
在实际的项目中,我们一般不会直接使用 <Router>
,而是使用如下所示的更高级的路由。在这里将会介绍到第一个问题中用到的 <BrowserRouter>
以及其他常用的高级路由。咳咳,集中精力了哈,重头戏来了!
<BrowserRouter>
使用 HTML5 提供的 history API ( pushState
, replaceState
和 popstate
事件) 来保持 UI 和 url 的同步。下面介绍一下该路由组件中的 5 个属性:
- basename: string
当前位置的基准 url
。如果你的页面部署在服务器的二级(子)目录,你需要将 basename
设置到此子目录。 正确的 url
格式是前面有一个前导斜杠,但不能有尾部斜杠。
- <BrowserRouter basename="/calendar"/>
- <Link to="/today"/> // 渲染为 <a href="/calendar/today">
- getUserConfirmation: func
当导航需要确认时执行的函数。默认使用 window.confirm
。
- // 使用默认的确认函数
- const getConfirmation = (message, callback) => {
- const allowTransition = window.confirm(message)
- callback(allowTransition)
- }
- <BrowserRouter getUserConfirmation={getConfirmation}/>
- forceRefresh: bool
当设置为 true
时,在导航的过程中整个页面将会刷新。 只有当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的 history API 时,才设置为 true
。
- const supportsHistory = 'pushState' in window.history
- <BrowserRouter forceRefresh={!supportsHistory}/>
- keyLength: number
location.key
的长度,默认是 6。点击同一个链接时,每次该路由下的 location.key
都会改变,可以通过 key
的变化来刷新页面。
- <BrowserRouter keyLength={12}/>
- children: node
渲染单一子组件(元素)。
<HashRouter>
HashRouter 是一种特定的 <Router>
, HashRouter 使用 url 的 hash
(例如: window.location.hash ) 来保持 UI 和 url 的同步。由于使用 hash 的方式记录导航历史不支持 location.key
和 location.state
,该技术仅用于支持传统的浏览器,此 API 不再赘述。
这两个是经常使用的,剩下的还有 <MemoryRouter>
、<NativeRouter>
、 <StaticRouter>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了解一下。
介绍完 <Router>
,当然也要说下 <Route>
,我们使用最频繁的组件,主要职责是当页面的访问地址与 Route
上的 path
匹配时渲染出对应的 UI 界面。
<Route> 属性值主要有:
- path: string
可以被 path-to-regexp
解析的有效 url 路径。如果没有 path
,路由将总是被匹配。
- <Route path="/users/:id" component={User}/>
- exact: bool
为 true
时,则要求路径与 location.pathname
必须完全匹配。通过下表解释一下:
- strict: bool
为 true
时,有结尾斜线的路径只能匹配有斜线的 location.pathname
。见下表:
第二个属性值 exact
就是我们用来解决多个模块同时渲染问题的,默认值为 true
。
在这里简要提下 <Route>
渲染的三种方法:
<Route component>
当访问地址和路由匹配时,一个React component
将会被渲染<Route render>
此方法适用于内联渲染,而且不会产生重复装载问题<Route children>
当需要判断访问地址与路由是否匹配时,可以使用此方法。当不匹配时, match
为 null。
我们上面代码示例中使用的是第一种方法 <Route component>
,这三种渲染方法都会用到 match
、location
、 history
这些属性值。这里不再详细介绍,使用时可以查阅官方文档。
需要注意的是 :每一种渲染方法都有其适用背景, <Route component> 的优先级比 <Route render> 高,而他们又都优先于 <Route children> ,所以在同一个 <Route> 应该只使用一种方法,我们大多数使用的是 component 方法。
说完第一种解决方法的原理,来剖析下第二种方法: <Switch>
。
该组件只渲染第一个与当前访问地址匹配的 <Route>
或 <Redirect>
。它和多个堆叠的 <Route> 组件之间的区别是: <Switch>
只渲染一个路由。
在解决方法 (2)中,当我们访问 /card
, <Switch>
将会开始寻找与之匹配的路由,查找到 <Route path="/card"/>
匹配后,<Switch>
将会停止寻找然后开始渲染 /card
。<Switch>
- children: node
<Switch>
下的子节点只能是 <Route>
或 <Redirect>
元素且只有与当前访问地址匹配的第一个子节点才会被渲染。
3. 如何定义默认访问页面
当用户手动修改 url 时,有时我们需要定义一个默认页面,重新引导用户的操作,这个该如何实现呢?
使用 <Redirect>
。比如当用户手动输入 /test
之后,我们需要跳转至首页,则代码如下所示:
- ReactDOM.render((
- <BrowserRouter>
- <div className="container">
- <Switch>
- <Route path={routePaths.INDEX} exact component={Index} />
- <Route path={routePaths.CARD} component={Card} />
- <Redirect to="/" />
- </Switch>
- </div>
- </BrowserRouter>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
方法解析:<Redirect>
渲染时将会导向一个新的地址,这个新的地址将会覆盖掉 history
堆栈中的当前地址。
其常用的属性是:
- to: string
重定向的 url 地址。
- <Redirect to="/somewhere/else"/>
- to: object
重定向的 location
对象。
- <Redirect to={{
- pathname: '/login',
- search: '?utm=your+face',
- state: { referrer: currentLocation }
- }}/>
- push: bool
取值为 true
时,重定向操作将会把新地址加入到访问的历史记录里面,并不会替换掉当前的地址。
- <Redirect push to="/somewhere/else"/>
- from: string
需要匹配的将要被重定向的路径。
- <Switch>
- <Redirect from='/old-path' to='/new-path'/>
- <Route path='/new-path' component={Place}/>
- </Switch>
需要注意的是:<Route>
元素使用 path
属性进行匹配,<Redirect>
元素使用 from
属性进行匹配。如果元素中没有对应的 path
或 from
,那么它们将匹配任何当前的访问地址。
4. 路由激活状态的控制
相信大家对于 <link>
组件都不陌生,在 3.x 中,当需要将当前点击的理由置为激活状态时,我们可以这样设置:
- //通过Style进行配置
- <li><Link to="/home" activeStyle={{ color: 'red' }}>Home</Link></li>
- //通过类名进行设置
- <li><Link to="/home" activeClassName="active">Home</Link></li>
但是,一般情况下只有主导航的链接才需要知道自己是否被激活。因此需要对主导航的 <Link>
进行一层包装,这样就不必记得哪些地方有 activeClassName
或 activeStyle
。所谓的对 <Link>
包装就是自定义 <Link>
组件,通过自定义实现特别的 Style
。在 3.x 中,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 // modules/NavLink.js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import { Link } from 'react-router';
- export default class NavLink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
- super(props);
- }
- render() {
- return <Link {...this.props} activeClassName="active"/>
- }
- })
- //使用方法:
- import NavLink from './NavLink'
- // ...
- <li><NavLink to="/home">Home</NavLink></li>
但是,在 4.x 中我们不需要做这些包装工作,因为它直接提供了 <NavLink>
组件供我们使用。使用方法:
- <NavLink
- to="/faq"
- activeClassName="selected"
- >FAQs</NavLink>
下面对 <NavLink>
做下简单介绍:
该组件是 <Link>
的特殊版本,当遇到匹配的 URL 渲染元素时会添加样式属性,适用于页面导航部分。
- activeClassName: string
导航选中时的样式名,默认样式名为 active
。
- <NavLink
- to="/faq"
- activeClassName="selected"
- >FAQs</NavLink>
- activeStyle: object
导航选中时的样式。
- <NavLink
- to="/faq"
- activeStyle={{
- fontWeight: 'bold',
- color: 'red'
- }}
- >FAQs</NavLink>
- exact: bool
若值为 true
,当访问地址严格匹配时激活样式才会生效。
- <NavLink
- exact
- to="/profile"
- >Profile</NavLink>
- strict: bool
若值为 true
,只有当访问地址后缀斜杠严格匹配(有或无)时激活样式才会生效。
- <NavLink
- strict
- to="/events/"
- >Events</NavLink>
- isActive: func
用于添加页面激活时的操作逻辑。
- const oddEvent = (match, location) => {
- if (!match) {
- return false
- }
- const eventID = parseInt(match.params.eventID)
- return !isNaN(eventID) && eventID % 2 === 1
- }
- <NavLink
- to="/events/123"
- isActive={oddEvent}
- >Event 123</NavLink>
以上是 <NavLink>
组件的属性介绍,供大家学习。
5. 页面跳转
在 3.x 中,跳转页面可以使用以下方式:
- import { browserHistory } from 'react-router';
- //第一种方法
- browserHistory.push('/some/path');
- //第二种方法
- this.context.router.push('/some/path');
- //第三种方法
- <Link to="'/some/path'"></Link>
在 4.x 中使用 push
方法跳转页面时,如果按照上面的写法,页面会报错:
针对该问题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
(1)使用 history 控制路由的跳转
- this.props.history.push('/some/path');
简单介绍下 history
:
history
指的是 history
包,是 4.x 中的重要依赖之一。常见的 history
路由方案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 browser history 在 DOM 上的实现,用于支持 HTML5 history API 的浏览器;
- hash history 在 DOM 上的实现,用于旧版浏览器;
- memory history 在内存上的实现,用于测试或非 DOM 环境(如
React Native
)。
history
对象包含的属性和方法如下所示:
length
: number history 堆栈中的地址数目action
: string 当前的动作 (PUSH , REPLACE , 或者是 POP )location
: object 当前访问地址信息组成的对象push(path, [state])
: func 在 history 堆栈信息里加入一个新路径replace(path, [state])
: func 替换 history 堆栈信息里的当前路径go(n)
: func 将 history 堆栈中的指针向前移动 ngoBack()
: func 等同于 go(-1)goForward()
: func 等同于 go(1)block(prompt)
: func 阻止跳转
需要注意的是:history
对象是可变的,所以不要从 history.location
直接获取,而是需要通过 <Route>
的prop
来获取 location
。
(2)使用 Context
,获得 router
对象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import PropTypes from "prop-types";
- class My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static contextTypes = {
- router: PropTypes.object
- }
- constructor(props, context) {
- super(props, context);
- }
- ...
- myFunction() {
- this.context.router.history.push("/some/Path");
- }
- ...
- }
以上两种方法中推荐使用第一种,因为 React
不推荐使用 context
, 在未来版本中有可能被抛弃哦。
6. 切换路由后,页面仍然停留在上一个页面的位置
由 A 页面跳转到 B 页面,B 页面停留在 A 页面的位置,没有返回到顶部。
问题分析:在 React Router
早期版本中大家可以使用滚动恢复的开箱即用功能,但是在 4.x 中路由切换时并不会恢复滚动位置,用户需要对 window 和独立组件的滚动位置进行管理。可以使用 withRouter
组件: withRouter
可以访问历史对象的属性和最近的 <Route>
匹配项,当路由的属性值 { match
, location
, history
} 改变时,withRouter
都会重新渲染。该组件可以携带组件的路由信息,避免组件之间一层层传递。使用方法如下:
- withRouter(MyComponent)
这样就可以获取到 MyComponent 组件的路由信息了。
解决方法:使用 withRouter
封装 ScrollToTop
组件。这里就用到了 withRouter
携带路由信息的特性,通过对比props
中 location
的变化,实现页面的滚动。
(1)定义 ScrollToTop
组件,代码如下:
-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 import { Route, withRouter } from 'react-router-dom';
- class ScrollToTop extends Component {
-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 {
- if (this.props.location !== prevProps.location) {
- window.scrollTo(0, 0)
- }
- }
- render() {
- return this.props.children
- }
- }
- export default withRouter(ScrollToTop);
(2)在定义路由处引用该组件,例如:
- ReactDOM.render((
- <BrowserRouter>
- <ScrollToTop>
- <div className="container">
- <Route path={routePaths.INDEX} exact component={Index} />
- <Route path={routePaths.CARD} component={Card} />
- </div>
- </ScrollToTop>
- </BrowserRouter>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
这样处理之后,当跳转页面时都会自动回到该页面的顶部位置。
7. 页面之间如何传值?
问题背景:当路由发生跳转时我们可能需要携带一些参数。
解决方法:使用 props
属性,介绍以下三种传值方法:
(1)props.params
指定一个 path ,然后指定通配符可以携带参数到指定的 path
:
- <Route path='/user/:name' component={UserPage}></Route>
跳转 UserPage 页面时,可以这样写:
- //link方法
- <Link to="/user/sam">用户</Link>
- //push方法
- this.props.history.push("/user/sam");
在 UserPage 页面中通过 this.props.params.name
获取值。
上面的方法可以传递一个或多个值,但是每个值的类型都是字符串,没法传递一个对象。如果要传的话可以将 json 对象转换为字符串,传递过去之后再将 json 字符串转换为对象。
- let data = {id:3,name:sam,age:36};
- data = JSON.stringify(data);
- let path = '/user/${data}';
- //在页面中获取值时
- let data = JSON.parse(this.props.params.data);
(2)query
query
方式可以传递任意类型的值,但是页面的 url
也是由 query
的值拼接的,url
很长且是明文传输。
- //定义路由
- <Route path='/user' component={UserPage}></Route>
- //数据定义
- let data = {id:3,name:sam,age:36};
- let path = {
- pathname: '/user',
- query: data,
- }
- //页面跳转
- <Link to={path}>用户</Link>
- this.props.history.push(path);
- //页面取值
- let data = this.props.location.query;
- let {id,name,age} = data;
(3)state
state
方式类似于 post
,依然可以传递任意类型的数据,而且可以不以明文方式传输。
- //定义路由
- <Route path='/user' component={UserPage}></Route>
- //数据定义
- let data = {id:3,name:sam,age:36};
- let path = {
- pathname: '/user',
- state: data,
- }
- //页面跳转
- <Link to={path}>用户</Link>
- this.props.history.push(path);
- //页面取值
- let data = this.props.location.state;
- let {id,name,age} = data;
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大家可以根据项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值方法。
8. 使用 <BrowserRouter>
配置路由,上传页面至服务器后页面出现 404
问题背景:项目中控制路由跳转使用的是 <BrowserRouter>
,代码如下:
- ReactDOM.render((
- <BrowserRouter>
- <div className="container">
- <Route path={routePaths.INDEX} exact component={Index} />
- <Route path={routePaths.CARD} component={Card} />
- </div>
- </BrowserRouter>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
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将页面上传至服务器之后,问题就来了:用户访问的资源不存在,页面是空白的。
问题分析:<BrowserRouter>
是使用 React-Router 应用推荐的 history
方案。它使用浏览器中的 History API 用于处理 url,创建一个像 example.com/list/123
这样真实的 url。当通过真实 url 访问网站的时候,由于路径是指向服务器的真实路径,但该路径下并没有相关资源,所以用户访问的资源不存在。
解决方法:
(1)使用 <HashRouter>
。
它使用 url 中的 hash(#)部分去创建路由,举例来说,用户访问 http://www.example.com/
,实际会看到的是 http://www.example.com/#/
。
为什么本地开发时没有问题呢?那是因为我们的 React
脚手架中使用 webpack-dev-server
做了配置。
- webpackConfig.devServer = {
- disableHostCheck: true,
- contentBase: path.resolve(__dirname, 'build'),
- compress: true, //gzip压缩
-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 };
(2)如果要使用 <BrowserRouter>
的话,服务器需要进行相关路由配置,方法见扩展阅读 [1]。
9. React Router 4.x 如何配置按需加载?
问题背景:当访问首页时会一次性请求所有的 js 资源,这会大大影响页面的加载速度和用户体验。所以添加按需加载功能是必要的。
问题分析:4.x 官网中推荐使用 bundle loader
实现代码拆分,所以我们选择使用 bundle loader
。
解决方法:配置按需加载的步骤如下:
(1)安装 bundle-loader
。
- npm install --save-dev bundle-loader
(2)定义 Bundle.js
。
<Bundle>
组件会接受一个名为 load
的 props
, load
是一个组件异步加载的方法,该方法需要传入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然后回调函数会在方法内异步接收加载完的组件,详细代码如下:
-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 export default class Bundle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constructor(props) {
- super(props);
- this.state = {
- // short for "module" but that's a keyword in js, so "mod"
- mod: null
- }
- }
- componentWillMount() {
- this.load(this.props)
- }
-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nextProps) {
- if (nextProps.load !== this.props.load) {
- this.load(nextProps)
- }
- }
- load(props) {
- this.setState({
- mod: null
- })
- props.load((mod) => {
- this.setState({
- // handle both es imports and cjs
- mod: mod.default ? mod.default : mod
- })
- })
- }
- render() {
- if (!this.state.mod)
- return false
- return this.props.children(this.state.mod)
- }
- }
(3)入口文件 app.jsx
配置。
使用 bundle-loader
为每个页面组件配置按需加载,默认打开的首页可以直接引入,不需要使用 <Bundle>
组件进行处理,代码如下所示: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 import { HashRouter, Route } from 'react-router-dom';
- import * as routePaths from './js/constants/routePaths';
- import Bundle from './js/constants/Bundle.js';
- //默认打开页面直接引入
- import Index from './js/pages/Index';
- //其他页面异步引入
- import CardContainer from 'bundle-loader?lazy&name=app-[name]!./js/pages/Card';
- import './assets/css/index.scss';
- const Card = () => (
- <Bundle load={CardContainer}>
- {(Card) => <Card />}
- </Bundle>
- )
- ReactDOM.render((
- <HashRouter>
- <div className="container">
- <Route path={routePaths.INDEX} exact component={Index} />
- <Route path='/card' component={Card} />
- </div>
- </HashRouter>
-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
- );
(4)webpack.config.js
修改,配置子文件名称。
- webpackConfig.output = {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build/' + config.ftpTarget),
- publicPath: config.publicPath + '/',
- filename: 'js/[name].js',
- chunkFilename: 'js/[id].js'
- }
这样配置之后,打包出来的 js 文件已经进行了拆分,每个页面对应一个自己的 js ,当访问该页面时才加载相应的资源。
10. this.props.history.push()
进行路由跳转时报错
问题背景:配置按需加载后,首页可以正常跳转子页面,而在子页面中进行页面跳转时出现报错:this.props.history.push中'push'is undefined
。
问题分析:项目中使用 this.props.history.push()
方法实现路由跳转,未进行文件拆分时可以正常使用,但是当进行文件拆分之后,子文件中无法获取 this.props.history
对象。
解决方法:使用 withRouter
封装页面组件。示例代码如下: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import { withRouter } from 'react-router-dom';
- class Card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 constructor(props) {
- super(props);
- }
- render() {
- return (
- <div className="wrapper">
- <p>这是第二页:测试</p>
- </div>
- );
- }
- }
- export default withRouter(Card);
这样封装之后,就无需一级级传递 React Router
的属性,子文件内也可以拿到需要的路由信息。
以上列出的内容就是我们在使用 4.x 开发时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每个问题不仅给出了解决方法,还介绍了解决方法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对于一些未介绍到的内容,大家可以移步官网进行深度学习(见扩展阅读 [2])。
小结
对于新项目来说,使用 React Router 4.x 进行开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其组件化的思想和 React 很像,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上手快。除了官网 [2] ,扩展阅读中我们还给出了 React Router 4.x 的其他学习文档 [3][4],供大家参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问题解决方法中的示例代码使用的是 React v16 版本,在实际使用时需要结合自己的环境进行适当修改。
React Router 4.x 此次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对于我们使用者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知识的有趣探索。组件化路由设计理念和动态路由的配置给我们的项目开发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文中在介绍问题解决方法时对一些 4.x 的 API 做了简要的介绍,对于一些更细节化的东西,需要我们移步官网进行深入的学习,然后再慢慢的探索。React Router 的作者说过版本号要永远和 React 保持一致,所以相信我们的 React Router 探索之旅将会一直进行着……同志们,Hold On!
好了,关于 React Router 4.x 开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
扩展阅读
[1] https://www.thinktxt.com/react/2017/02/26/react-router-browserHistory-refresh-404-solution.html
[3] https://github.com/ReactTraining/react-router
[4] https://www.sitepoint.com/react-router-v4-complete-guide/
有兴趣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全栈探索。欢迎交流。
React Router 4.x 开发,这些雷区我们都帮你踩过了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 React Router 使用教程
PS:react-route就是一个决定生成什么父子关系的组件,一般和layout结合起来,保证layout不行,内部的子html进行跳转 你会发现,它不是一个库,也不是一个框架,而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
- 最新的chart 聊天功能( webpack2 + react + router + redux + scss + nodejs + express + mysql + es6/7)
请表明转载链接: 我是一个喜欢捣腾的人,没事总喜欢学点新东西,可能现在用不到,但是不保证下一刻用不到. 我一直从事的是依赖angular.js 的web开发,但是我怎么能一直用它呢?看看最近火的一塌糊 ...
- React Router 使用教程
一.基本用法 React Router 安装命令如下. $ npm install -S react-router 使用时,路由器Router就是React的一个组件. import { Router ...
- 从 React Router 谈谈路由的那些事
React Router 是专为 React 设计的路由解决方案,在使用 React 来开发 SPA (单页应用)项目时,都会需要路由功能,而 React Router 应该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 Re ...
- React初识整理(四)--React Router(路由)
官网:https://reacttraining.com/react-router 后端路由:主要做路径和方法的匹配,从而从后台获取相应的数据 前端路由:用于路径和组件的匹配,从而实现组件的切换. 如 ...
- React躬行记(13)——React Router
在网络工程中,路由能保证信息从源地址传输到正确地目的地址,避免在互联网中迷失方向.而前端应用中的路由,其功能与之类似,也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只不过来源变成URL,目的地变成HTML页面. 在传统的前端 ...
- React Router学习笔记(转自阮一峰老师博客)
React Router是一个路由库,通过管理URL来实现组件切换和状态转变. 1.安装和使用 $ npm install -S react-router 在使用时,作为React组件导入 impor ...
- 前端003/【React + Mobx + NornJ】开发模式
1.React + Mobx + NornJ 开发模式快速上手教程 github网址:https://github.com/joe-sky/nornj-cli/blob/master/docs/gui ...
- React Native – 使用 JavaScript 开发原生应用
前不久,Facebook 在F8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开源了 React Native 项目.不过目前只有 iOS 版,Android 版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这是最新的用 JavaScript 语言开发原生 ...
随机推荐
- tensorflow的基本认识
版权申明:本文为博主窗户(Colin Cai)原创,欢迎转帖.如要转贴,必须注明原文网址 http://www.cnblogs.com/Colin-Cai/p/10741013.html 作者:窗户 ...
- Binwalk的安装和使用
Binwalk的安装和使用 一.安装Git 参考链接: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0013739516305929606dd18361248578c67b8067 ...
- Linux:Day18(上) dns服务基础进阶
DNS:Domain Name Service,协议(C/S,53/udp,53/tcp):应用层协议. BIND:Bekerley Internat Name Domain,ISC(www.isc. ...
- DC/OS安装
dc/os: https://dcos.io/ 安装文档-docker:https://docs.mesosphere.com/1.11/installing/oss/custom/system-re ...
- 大神教你如何解决Linux系统80端口被占用
有Linux在centos下面安装webmail服务遇到80端口被占用的问题,导致无法继续安装,下面详细介绍下Linux如何查看.查找.关闭监听80端口服务以更好的的解决80端口被占用的问题. 一.查 ...
- python面试终极准备
简述Python的深浅拷贝? 将列表内的元素,根据位数合并成字典 lst = [1,2,4,8,16,32,64,128,256,512,1024,32769,65536,4294967296] # ...
- (light oj 1306) Solutions to an Equation 扩展欧几里得算法
题目链接:http://lightoj.com/volume_showproblem.php?problem=1306 You have to find the number of solutions ...
- css之图片下方定位遮掩层
需要的效果如图,图片下方加个遮掩层: html: <div class="listContent"> <div><img src="imag ...
- CLOUD配置审批流发消息
1.进入流程中心-工作流-流程设计中心 2.新增物料管理冻结流程 3.进入修改配置项 4.新消息节点 5.写入消息标题,内容等 6.填入接收人 7.保存后发布 8.进入流程配置中心 9.捆绑并启用 1 ...
- varnish与squid缓存效率对比实例
前提:安装varnish.squid.webbench(压测工具) 注:varnish和squid机都未安装其他多余服务,服务器绑定域名为www.dannylinux.top (为同一台服务器,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