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olr两种部署模式介绍

Standalone Server 独立服务器模式:适用于数据规模不大的场景

SolrCloud  分布式集群模式:适用于数据规模大,高可靠、高可用、高并发的场景

二、独立服务器模式详解

1. 独立服务器模式架构

说明:

1、每个solr服务器实例(启动的一个solr服务器进程)都有一个solr主目录(系统变量名为:solr.solr.home)。启动服务器实例时须为实例指定主目录(默认为:server/solr目录)。

2、solr主目录中存放该服务器实例托管的内核。

3、一个solr服务器实例中可托管多个内核。

2.Solr主目录介绍

每个主目录下都有一个solr服务器实例配置文件solr.xml。 solrCloud模式下solr.xml可放置在zk上。

创建一个主目录(复制solr.xml),在它之上启动一个服务实例

启动命令:solr.cmd start -s D:/test/solrhome -p 8984

3. solr命令介绍

启动服务器实例命令:

bin/solr start [options]

bin/solr start -help

bin/solr restart [options]

bin/solr restart -help

注意:重启要用和启动时一样的options

启动时指定solr主目录的命令:solr.cmd start -s D:/test/solrhome -p 8984

查看本机上运行的solr服务实例的状态:bin/solr status

停止solr服务实例:

bin/solr stop [options]

bin/solr stop -help

停止单个服务:

bin/solr stop –p port

停止所有solr实例:

bin/solr stop -all

4. core  内核详解

4.1 内核以及内核的用途

内核:是在Solr服务器中的具体唯一命名的、可管理和可配置的索引。一台solr服务器可以托管一个或多个内核。

内核的典型用途:区分不同模式的文档

4.2 core 内核管理:

创建内核

bin/solr create [options]

bin/solr create –help

bin/solr create_core [options]

bin/solr create_core -help

示例:

bin/solr create –c mycore –p 8983

-c <name> 内核的名字(必需).

-d <confdir> 内核配置目录。默认_default.

-p <port> 创建命令要发送到的solr服务实例的端口。如未指定则获取本机运行的solr服务实例列表的第一个。

卸载、加载、重载内核

 删除内核

bin/solr delete [options]

bin/solr delete -help

示例:

bin/solr delete –c corename –p port

4.3 core 内核目录结构

内核属性文件core.properties的作用:配置内核的一些配置、作为内核的标识在启动solr的时候加载内核

 注意:可以看到集群模式下是没有conf目录的,这是因为集群模式的conf是放在zk下给所有的内核使用的

 内核配置文件目录

三、SolrCloud分布式集群模式详解

1. 为什么需要分布式集群模式?

源于需求:

1. 索引数据量大

如何存储? 如何保证搜索性能?

2. 如何保证高可靠、高可用?

3. 如何应对高并发、实时响应需求?

索引将被如何存储?

分割成多个片存储到集群的不同节点上,每个分片有备份,存储在集群的不同节点上。

 独立服务器上索引叫内核,那集群上索引叫什么?

solrCloud中以 collection(集合)来称呼索引,内核存储的是集合分片(shard)的备份(replication)

2. SolrCloud分布式集群架构

3. 分布式集群模式启动

3.1  启动zookeeper

独立的zookeeper,则需先启动zookeeper

内嵌的zookeeper,则先启动包含zookeeper的solrNode

3.2 启动solrNode

内嵌的zookeeper的第一个solrNode节点服务启动:

bin/solr start –c –p port –s solrhome

其他solr节点的启动:

bin/solr start –c –p port –s solrhome –z zkhost:port

注意:启动的zookeeper实例的端口为 slor实例的端口+1000

4. 分布式集群模式部署练习

在我们的电脑上部署一个两个节点的集群

步骤1:创建两个solr主目录,如

D:\test\solrCloud\node1\solr

D:\test\solrCloud\node2\solr

node1/solr目录下需要zk的配置文件,到D:\solr-7.3.0\server\solr 下拷贝 zoo.cfg

然后到D:\solr-7.3.0\server\solr拷贝solr.xml到两个solr目录下

 步骤2:启动第一个内嵌有zk的solrNode

solr.cmd start –c –s D:/test/solrCloud/node1/solr -m 100M

没有指定端口默认8983

-m 100M表示分配100M的内存

步骤3:启动第二个solrNode

solr.cmd start –c –s D:/test/solrCloud/node2/solr -m 100M -p 8984 –z localhost:9983

注意:启动的zookeeper实例的端口为 slor实例的端口+1000

在浏览器输入地址http://localhost:8983/solr查看现在的solr的web控制台有什么变化

 创建集合 collection

集合—分片数2---备份因子2

solr.cmd create –c collection01 –d _default –shards 2 –replicationFactor 2 –p 8983

说明:在8983这个solr实例上使用默认配置_default创建一个集合collection01,这个集合有2个分片,每个分片有2个备份

solr.cmd create –c collection02 –d sample_techproducts_configs –shards 2 –replicationFactor 2 –p 8983

说明:在8983这个solr实例上使用默认配置sample_techproducts_configs创建一个集合collection02,这个集合有2个分片,每个分片有2个备份

创建完成以后就可以在solr的管理页面看到创建的集合了

提交数据到集合collection02中:

Linux/Mac;

solr-7.3.0:$ bin/post -c collection02 example/exampledocs/*

Windows:

java -jar -Dc=collection02 -Dauto example\exampledocs\post.jar example\exampledocs\*

执行完以后就可以在集合的备份内核中看到提交的数据了

Solr系列二:solr-部署详解(solr两种部署模式介绍、独立服务器模式详解、SolrCloud分布式集群模式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olr 集群(SolrCloud 分布式集群部署步骤)

    SolrCloud 分布式集群部署步骤 安装软件包准备 apache-tomcat-7.0.54 jdk1.7 solr-4.8.1 zookeeper-3.4.5 注:以上软件都是基于 Linux ...

  2. SolrCloud分布式集群部署步骤

    Solr及SolrCloud简介 Solr是一个独立的企业级搜索应用服务器,它对外提供类似于Web-service的API接口.用户可以通过http请求,向搜索引擎服务器提交一定格式的XML文件,生成 ...

  3. 170825、SolrCloud 分布式集群部署步骤

    安装软件包准备 apache-tomcat-7.0.54 jdk1.7 solr-4.8.1 zookeeper-3.4.5 注:以上软件都是基于 Linux 环境的 64位 软件,以上软件请到各自的 ...

  4. SolrCloud 分布式集群部署步骤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0595712 SolrCloud 分布式集群部署步骤 solr solrcloud zookeeper apache-tomc ...

  5. hadoop(二)搭建伪分布式集群

    前言 前面只是大概介绍了一下Hadoop,现在就开始搭建集群了.我们下尝试一下搭建一个最简单的集群.之后为什么要这样搭建会慢慢的分享,先要看一下效果吧! 一.Hadoop的三种运行模式(启动模式) 1 ...

  6. 深入剖析Redis系列: Redis集群模式搭建与原理详解

    前言 在 Redis 3.0 之前,使用 哨兵(sentinel)机制来监控各个节点之间的状态.Redis Cluster 是 Redis 的 分布式解决方案,在 3.0 版本正式推出,有效地解决了 ...

  7. Apache + Tomcat集群配置详解 (1)

    一.软件准备 Apache 2.2 : http://httpd.apache.org/download.cgi,下载msi安装程序,选择no ssl版本 Tomcat 6.0 : http://to ...

  8. Dubbo+zookeeper构建高可用分布式集群(二)-集群部署

    在Dubbo+zookeeper构建高可用分布式集群(一)-单机部署中我们讲了如何单机部署.但没有将如何配置微服务.下面分别介绍单机与集群微服务如何配置注册中心. Zookeeper单机配置:方式一. ...

  9. redis详解(四)-- 高可用分布式集群

    一,高可用 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是当一台服务器停止服务后,对于业务及用户毫无影响. 停止服务的原因可能由于网卡.路由器.机房.CPU负载过高.内存溢出.自然灾害等不可预期的原 ...

随机推荐

  1. checkpoint and savepoint in FlinK

    https://info.lightbend.com/rs/558-NCX-702/images/preview-apache-flink.pdf https://www.microsoft.com/ ...

  2. Machine Learning Books Suggested by Michael I. Jordan from Berkeley

    http://www.statsblogs.com/2014/12/30/machine-learning-books-suggested-by-michael-i-jordan-from-berke ...

  3. PBR Metallic/Roughness工作流中Albedo与F0的计算方法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典型的纯金属与绝缘体的PBR属性: 纯金属: Albedo(diff): 0 F0(spec): >0.3 (or 0.5, epic/allegorithmic etc.) M ...

  4. (转)Using Python3.5 in Ubuntu - Trusty

    转自:https://www.reddit.com/r/IPython/comments/3lf81w/using_python35_in_ubuntu_trusty/Note:照这个方案安装pyth ...

  5. MyBean 框架入门手册<感谢[青铜]整理的如此细致和系统>

    MyBean 框架入门手册 2014/9/15 by lighttop 目 录 MyBean 框架学习笔记............................................... ...

  6. MySQL导入数据遇到Error Number: 1467 Failed to read auto-increment value from storage engine错误

    MySQL导入数据遇到Error Number: 1467 Failed to read auto-increment value from storage engine错误 创建表的语句 CREAT ...

  7. ThreadLocalMap的enrty的key为什么要设置成弱引用

    ThreadLocalMap的Enrty代码实现: 将Entry的Key设置成弱引用,在配合线程池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内存泄露的风险.之设计成弱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ThreadLocal进行回收, ...

  8. wcout输出中文不显示

    准备使用UNICODE来写个控制台测试程序发现,cout无法输出UNICODE的中文字符.查找c++标准看到,其提供了wcin.wcout.wcerr.wclog用于处理wchar_t字符的输入输出. ...

  9. PowerDesigner小技巧

    1. 附加:工具栏不见了 调色板(Palette)快捷工具栏不见了PowerDesigner 快捷工具栏 palette 不见了,怎么重新打开,找回来呢 上网搜索了一下”powerdesigner 图 ...

  10. js获取iframe中的元素以及在iframe中获取父级的元素(包括iframe中不存在name和id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iframe中不存在name和id的方法:(通过contentWindow获取) var iframe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ifr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