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编程之 CountDown 源码分析
前言
Doug Lea 大神在 JUC 包中为我们准备了大量的多线程工具,其中包括 CountDownLatch ,名为倒计时门栓
,好像不太好理解。不过,今天的文章之后,我们就彻底理解了。
如何使用?
在 JDK 的文档中,带有 2 个例子,我们使用其中一个,测试代码如下:
class Driver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 doneSignal = new CountDownLatch(10);
Executor 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for (int i = 0; i < 10; ++i) {
e.execute(new WorkerRunnable(doneSignal, i));
}
doneSignal.await(); // wait for all to finish
System.err.println("work");
}
}
class Worker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final CountDownLatch doneSignal;
private final int i;
WorkerRunnable(CountDownLatch doneSignal, int i) {
this.doneSignal = doneSignal;
this.i = i;
}
public void run() {
doWork(i);
doneSignal.countDown();
}
void doWork(int i) {
System.out.println("work");
}
}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了 1 个 CountDowmLatch 对象,在主线程和另外 10 个线程中使用,主线程调用了他的 await 方法,子线程调用了 countDown 方法。
最后输出结果如下:
大部分时候,你会得到上面的结果,这是正常的情况,但也可能你会得到下面的结果:
这看起来不正常。因为我们需要的结果是:主线程最后打印。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是由于时间太快,控制台打印的顺序和实际顺序不同,我们可以在后面加个纳秒参数,就能够看出来了。
从纳秒数就能够看出来,主线程是最后执行的。
通过一幅图看看这个 demo 的整体执行顺序。
图中,主线程会先执行 await 方法,这个方法会挂起当前线程,相当于 wait 方法。而子线程会陆续执行任务,并执行 countDown 方法,countDown 方法每次执行都会将计数器减 1, 当计数器变成 0 的时候,就会唤醒主线程,主线程开始执行自己的任务。不知道这个图画的是否明显,但楼主尽力了。。。。
好了,知道了如何使用,就来看看源码实现吧。
源码实现
首先看看这个类的结构:
该类是一个独立的类,没有继承别的类,有一个内部类 Sync,这个类继承了 AQS 抽象类,其实,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说过,AQS 是 JUC 所有锁的实现,定义了锁的基本操作。这个内部类重写了 tryAcquireShared 方法和 tryReleaseShared 方法。
然后呢?我们看看构造方法。
构造方法:
public CountDownLatch(int count) {
if (count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ount < 0");
this.sync = new Sync(count);
}
内部实现还是继承了 AQS 的 Sync 类。
Sync 构造方法:
Sync(int count) {
setState(count);
}
protected final void setState(int newState) {
state = newState;
}
/**
* The synchronization state.
*/
private volatile int state;
设置了这个 State 变量,我们之前分析过 AQS 的源码,这个变量可以说是 AQS 实现的核心,通过控制这个变量,能够实现共享共享锁或者独占锁。
那么,如果让我们来设计这个CountDownLatch ,我们该如何设计呢?
事实上,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对 state 变量进行减 1 操作,直到这个变量变成 0,我们就唤醒主线程。
不知道 Doug Lea 是不是这么设计的?我们去看看。
await 方法
主线程会调用这个方法,让自己阻塞,直到被唤醒。
看看这个方法的实现:
public boolean awai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return sync.tryAcquireSharedNanos(1, unit.toNanos(timeout));
}
public final boolean tryAcquireSharedNanos(int arg, long nanosTimeou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if (Thread.interrupted())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
return tryAcquireShared(arg) >= 0 ||
doAcquireSharedNanos(arg, nanosTimeout);
}
await 方法调用的是 Sync 的 tryAcquireSharedNanos 方法,方法也贴在上面了。该方法会先调用 tryAcquireShared 方法,如果返回值不是大于等于 0 ,说明当前线程不能获取锁,那么就调用 doAcquireSharedNanos 方法。这个方法内部会将当前线程挂起,直到 state 变成 0,才会被唤醒。
而 tryAcquireShared 方法是需要子类自己实现的。我们看看 CountDown 是如何实现的:
protected int tryAcquireShared(int acquires) {
return (getState() == 0) ? 1 : -1;
}
很简单,就是获取 state 变量,也就是构造方法中设置的参数。
doAcquireSharedNanos 方法的是如何将当前线程挂起的呢?
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int arg)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 创建一个 node 对象,对象中有个属性就是当前线程对象。并将这个 node 添加进队列尾部。
final Node node = addWaiter(Node.SHARED);
// 中断失败标记
boolean failed = true;
try {
for (;;) {
// 找到这个 node 的上一个节点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 如果上一个节点是 head,说明他前面已经没有线程阻挡他获取锁了。
if (p == head) {
// 获取锁的状态
int r = tryAcquireShared(arg);
// 如果大于等于0,说明可以获取锁
if (r >= 0) {
// 将包装当前线程的 node 设置为 head.
setHeadAndPropagate(node, r);
// 设置他的 next 是 null,让 GC 回收
p.next = null; // help GC
// 没有发生错误,不必执行下面的取消操作
failed = false;
return;
}
}
// 如果他的前面的节点的状态时 -1,那么当前线程就需要等待。
// 调用 parkAndCheckInterrupt 等待,如果等待过程中被中断了,抛出异常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 nod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
}
} finally {
if (failed)
// 如果发生了中断异常,则取消获取锁。
cancelAcquire(node);
}
}
上面的代码写了很多注释,总的来说,逻辑如下:
- 将当前线程包装成一个 Node 对象,加入到 AQS 的队列尾部。
- 如果他前面的 node 是 head ,便可以尝试获取锁了。
- 如果不是,则阻塞等待,调用的是 LockSupport.park(this);
CountDown 的 await 方法就是通过 AQS 的锁机制让主线程阻塞等待。而锁的实现就是通过构造器中设置的 state 变量来控制的。当 state 是 0 的时候,就可以获取锁。然后执行后面的逻辑。
知道了 await 方法,CountDown 方法应该能猜个大概了。
countDown 方法
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countDown() {
sync.releaseShared(1);
}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Shared(int arg) {
if (tryReleaseShared(arg)) {
doReleaseShared();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调用了 Sync 的 releaseShared 方法,也就是父类 AQS 的方法,AQS 需要子类实现 tryReleaseShared 方法。看看 CountDownLatch 是怎么实现的:
protected boolean tryReleaseShared(int releases) {
// Decrement count; signal when transition to zero
for (;;) {
int c = getState();
if (c == 0)
return false;
int nextc = c-1;
if (compareAndSetState(c, nextc))
return nextc == 0;
}
}
该方法很简单,就是将 state 变量减 1,只要减过之后, state 不是 0,就返回 fasle。
回到 releaseShared 方法中,当 tryReleaseShared 返回值是 true 时,也就是 state 是 0,就需要执行 doReleaseShared 方法 ,唤醒阻塞在 CountDown 上的线程了。
唤醒代码如下:
private void doReleaseShared() {
for (;;) {
Node h = head;
if (h != null && h != tail) {
int ws = h.waitStatus;
if (ws == Node.SIGNAL) {
if (!compareAndSetWaitStatus(h, Node.SIGNAL, 0))
continue; // loop to recheck cases
unparkSuccessor(h);
}
else if (ws == 0 &&
!compareAndSetWaitStatus(h, 0, Node.PROPAGATE))
continue; // loop on failed CAS
}
if (h == head) // loop if head changed
break;
}
}
只要队列中 head 节点不是 null,且和 tail 不相等,并且状态是 -1,使用 CAS 将状态修改成 0,如果成功,唤醒当前线程。当前线程就会在 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 方法中苏醒,再次尝试获取锁,只要他的上一个节点是 head,也就是没有人和他争抢锁,并且 state 是 0,就能够成功获取到锁,继续执行下面的逻辑,不再继续阻塞。
而我们 CountDownLatch 的主线程也就可以被唤醒从而继续执行了。
总结
总的来说,CountDownLatch 还是比较简单的。说白了就是通过共享锁实现的。在我们的代码中,只有一个线程会阻塞,那就是我们的主线程, 其余的线程就是在不停的释放 state 变量,直到为 0。从 AQS 的角度来讲,整个工作流程如下图:
简单的一个流程图,CountDownLatch 就是通过使用 AQS 的机制来实现倒计时门栓
的。
good luck!!!!
并发编程之 CountDown 源码分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 并发编程之 Exchanger 源码分析
前言 JUC 包中除了 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 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只不过相对而言使用的不多,什么呢? Exchange -- 交换器.用于 ...
- 并发编程之 Condition 源码分析
前言 Condition 是 Lock 的伴侣,至于如何使用,我们之前也写了一些文章来说,例如 使用 ReentrantLock 和 Condition 实现一个阻塞队列,并发编程之 Java 三把锁 ...
- 并发编程之 CyclicBarrier 源码分析
前言 在之前的介绍 CountDownLatch 的文章中,CountDown 可以实现多个线程协调,在所有指定线程完成后,主线程才执行任务. 但是,CountDownLatch 有个缺陷,这点 JD ...
- 并发编程之 Semaphore 源码分析
前言 并发 JUC 包提供了很多工具类,比如之前说的 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 ,今天说说这个 Semaphore--信号量,关于他的使用请查看往期文章并发编程之 线程 ...
- Java并发编程之ThreadLocal源码分析
## 1 一句话概括ThreadLocal<font face="微软雅黑" size=4> 什么是ThreadLocal?顾名思义:线程本地变量,它为每个使用该对象 ...
- Java并发编程之ReentrantLock源码分析
ReentrantLock介绍 从JDK1.5之前,我们都是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对代码块加锁,在JDK1.5引入了ReentrantLock锁.synchronized关键字性能比Re ...
- Java并发编程之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源码分析
为什么要说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呢? 因为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是JUC并发包中锁的底层支持,AbstractQueuedSynchroni ...
- 并发编程之ThreadLocal源码分析
当访问共享的可变数据时,通常需要使用同步.一种避免同步的方式就是不共享数据,仅在单线程内部访问数据,就不需要同步.该技术称之为线程封闭. 当数据封装到线程内部,即使该数据不是线程安全的,也会实现自动线 ...
- 异步编程之co——源码分析
异步编程系列教程: (翻译)异步编程之Promise(1)--初见魅力 异步编程之Promise(2):探究原理 异步编程之Promise(3):拓展进阶 异步编程之Generator(1)--领略魅 ...
随机推荐
- 前端开发 - JavaScript 词法分析
JavaScript代码运行前有一个类似编译的过程即词法分析,词法分析主要有三个步骤: 1.分析函数的参数 2.分析函数的变量声明 3.分析函数的函数声明表达式 具体步骤如下: 函数在运行的瞬间,生成 ...
- unidbgrid显示列的合计值
procedure TfrmClient.UniDBGrid1ColumnSummaryResult(Column: TUniDBGridColumn; GroupFieldValue: Varian ...
- Android-Kotlin-接口与多态的表现
上一篇博客介绍了 Android-Kotlin-抽象类与多态的表现 :, 而这一篇博客专门介绍下 接口与多态的表现 选择包名,然后右键: 选择Class类型,会有class: 选择File类型,不会 ...
- 三维数组—— 与宝玉QQ群交流 之三
鞠老师 12:50:34 A[excel文件名][excel.sheet][sheet.行][sheet.列] 构成四维数组 计131-张振渊 12:51:54 a[1][0][0][3]? 鞠老师 ...
- Spring与多线程
前言背景 在做新项目,作为中间件的项目,主要做数据服务.这次想把项目做的简洁一些,之前用的什么ActiveMq等中间件产品,这次全部不用,能自己实现就自己实现.自己用BlockingQueue阻塞队列 ...
- .net图表之ECharts随笔01-最简单的使用步骤
找了几种绘制图表的办法,后面选定了ECharts.下载链接如下,好像不同的ECharts有不同的用法,要下对. https://gitee.com/Tuky/SomeWebFrame/tree/mas ...
- dell 远程管理卡的使用racadm
尊重作者的劳动,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原文地址 http://www.cnblogs.com/txwsqk/p/6522854.html 可以直接在浏览器输入管理卡的地址-用户名-密码页面操作 也可以通过命 ...
- Spring Boot中使用JdbcTemplate访问数据库
本文介绍在Spring Boot基础下配置数据源和通过JdbcTemplate编写数据访问的示例. 数据源配置 在我们访问数据库的时候,需要先配置一个数据源,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几种不同的数据库配置方式. ...
- js 判断 obj 是否是 数组 array
参考文章: http://www.kuitao8.com/20140511/2418.shtml function objType(obj) { //var type = Object.prototy ...
- Vue2.5开发去哪儿网App 第三章笔记 下
1.样式的绑定 我们可以传给 v-bind:class 一个对象,以动态地切换 class 例如: :class="{activated:isactivated}" 上面的语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