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O和OI的选拔流程
MO:省赛——联赛——国赛
省赛:各省组织,时间不同但多在4~6月。按成绩选出参加联赛选手。浙江省的省赛全称“浙江省高中数学联赛”,5月进行。
联赛:旧称“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现在全称“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通常简称联赛。举行于9月第二个周日的上午,共两试,第一试难度较低,含8个填空题各8分和3个解答题各16,20,20分,时间8:00~9:20。第二试(加试)含4个解答题,代数,几何,数论,组合各一题,前两题40分,后两题50分,时间9:40~12:30。依据两试成绩之和选出各省省队参加国赛。各省省队人数不同,也包含部分奖励名额。浙江省由联赛产生的省队名额在35个左右,且在逐年增加。
国赛:旧称“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现在全称“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英文缩写CMO。通常举行于11月下旬,全国约600名选手在某一所学校进行一周的活动,包含考试,讲座和讲题,因此有时也称为冬令营。考试共两天,每天三道题,每题21分,考试时间8:00~12:30。前6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资格。
(在我参加的时候)初中生可以参加省赛并评奖,可以参加联赛但不能获得一等奖,更不能进入省队。
OI:CSP初赛——CSP复赛——NOIP——省选——国赛
CSP初赛:举行于9月中下旬的周日,笔试。各省排名,靠前的选手进入CSP复赛。各省人数不同,浙江省800~1000人。全社会都可参加。
CSP复赛:举行于10月下旬的周六,机试,4道题,每题100分。各省排名,靠前的高中生进入NOIP。各省人数不同,浙江省通常有分即可,但初中生要求较高,名额较少。
NOIP:又称联赛,举行于11月下旬的周六,机试,4道题,每题100分,各省排名,一等奖可以参加省选。
省选:举行于次年4~5月,以前各省主办,现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统一主办,分两天,机试,每天3道题,每题100分。由NOIP和省选的分数共同排名选出各省省队。浙江省由省选产生的省队为17个,包含一名女生。
国赛:英文缩写NOI,举行于7~8月,赛制与省选相同但多一场100分的笔试。前5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资格。

我仍然在 无人问津的阴雨霉湿之地

和着雨音 唱着没有听众的歌曲

人潮仍是 漫无目的地向目的地散去

忙碌着 无为着 继续

——COP《世末歌者》

一个阴雨绵绵的春日,窗外,雨水一滴一滴的坠落,落在地上,无奈地散开。屋内,我坐在潮热的空气中,对着眼前的MO题呆呆出神。这时我想到了歌者,想到那个世界中孤独的她,再想到这个世界中孤独的我。

这不是我第一次将自己与歌者联系在一起了。自从“选择”了数学竞赛,我无时无刻不陷在幻想与现实的循环中。歌者期待着有人“将我的心房轻轻叩击”,却一次次无人问津;我也盼望着能够早日有所收获,但可能吗?每次冒出这样的幻想,总有一个理性的声音告诉我:不可能的。的确,一点并不顶尖的天赋,一点并不足够的努力,难道真的能给我带来什么吗?我不敢妄想。

似乎,一个不经意间的选择,将会决定我三年的高中生活。我注定会在反复挣扎中失掉一切。其实这不是不能接受: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一段短短的弯路,最终我大概还可以回来,尽管那或许是很久以后了。

但现实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第一章 世末歌者

时间拨回到2021年,我究竟是如何走上数学竞赛的道路的。

2021年2月27日,一个新学期开始了。那是初二的下学期,但在这所重视成绩的学校,这时已经进行了高中第一批提前找,已经分过班,已经要开始学习高中知识。同时,也要开始接触数学竞赛,毕竟这是一所以数学竞赛闻名的学校。

当然,学校也有其他竞赛:物理,化学,和信息。而我正是因为信息竞赛(OI)特长进入这所学校的。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接触OI,并一直保持了浓厚的兴趣。在初中的前三个学期,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学习OI,重心放在了文化课上。因此,这个学期一开始,我就拿出自己的课余时间,学习OI中更高层次的内容。我没有怀疑过高中的我会成为一名OIer。

然而问题在于,我的理科天赋在同学中是相当突出的(尽管我并不认为是顶尖的,并且我始终认为人外有人),并且早早地将其表现在数学竞赛上。在开学两个月后,4月中旬,我们得到消息:5月中旬将会进行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初二获得了5个参加名额。为此,教练组织了一场选拔考试。抱着“不去白不去”的心理,我报名了。在同级段的六十多人中,我的第一次考试排名第四,却不知为何要和另外十来个人再考第二场试——前三名直接获得了参赛资格。不过我没有失误,顺利拿下了最后两个名额,尽管是第二名。

半个月的短暂集训后(其实只有晚上停课),我们参加了省赛。或许是因为没有放在心上,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平淡的比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过,出人意料地,我获得了二等奖,并获得了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资格。我曾经想放弃这个机会,因为联赛离CSP初赛已经很近了,但最终没有。

为了准备联赛,教练让我们——我和另一位通过预赛,拿到一等奖的Z同学——停课集训。当时我对文化课有些厌烦,更想去学习MO的新知,便同意了。不过这集训却支离破碎,断断续续,最终也没有训上几天。2021年7月27日,第二次分班,我分在了数学竞赛班;2021年9月12日,我参加了联赛,拿到了二等奖。

按我的想法,从这时起MO就该与我无关了,我将成为一名OIer。我亦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10月23日,竞赛分流,我成为了机房的一员。

但是,这时学校的信息竞赛状况急转直下,与前两年截然不同。一个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一位教练离开了,他在2021年为我们学校带出2块NOI金牌后离开了。接下来两届的OIer数量少得可怜,我们前一届还有十余人,到我们这一届,算上我这时只有4人。对我而言,竞赛氛围还只是小事,在一个人少的环境里,不可避免地孤单或许会影响我的心态。

我的父亲对这个情况提出了担忧。他向许多人求经,得到的回答都是“MO的含金量远远大于OI”。随后他对我进行了一番劝说,希望我能够重新做一次选择,选择MO(我选择OI时没有与他商量)。加上我还得知,由于CSP复赛的糟糕发挥,我没有获得参加NOIP的资格。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我改变了自己的选择。11月8日,我坐进了数学竞赛教室。

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这不应该是我的选择。

我很想说这个选择是被逼迫做出的,但平心而论,事实并非如此。如果说选择错了,那也只能怪我意志不坚定,太容易被人带跑。或许这是命运吧,原本没有任何理由,突然间就被击溃了。

On this lonely day 为逆光的诀别干杯

或许 我只是一个傀儡 在必然结局前被迫落泪

——COP《hello&bye,days》

第二章 雪来临时

我后悔了。

这是一句很没有说服力的话,因为我在数学竞赛班展现出来的学习势头并不比以前任何时候差。很多时候,我可以稳居班级第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乐在其中。

这件事情和OI或者其他因素没有关系,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对数学没有兴趣。我没有从思考和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乐趣,从来只是在完成任务。我知道我需要一个好成绩,所以我去做,去努力,但我并不想这么做。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应该的,但我想说,在我有机会去做我喜欢的事情,并且这仍然合理的时候,为什么要去做那些我不想做的事情呢?所以,这段时间我一直很郁闷。眼前看不到什么机会,就算有也得等到9月——那还有半年。我常常想放弃,但没有放弃的勇气。

追逐着 雪将足迹又掩上

迟来的我该如何去往

你曾独行的方向

——COP《雪来临时》

既然没有放弃,那就应该思考我的最优解是什么了。在我面前的是这样一个机会:如果我能够在高一就进入集训队,那么保送的同时,我还可以在高二继续学习OI。听起来很美好,但谁都知道这是极其困难的。我清楚我的情况,虽然我确实在班级的考试中领先,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难度低,真正到了联赛,到了加试,我的水平还远远不够。当然还有半年——也只有半年。

我对自己没有自信。

第三章 白鸟远走

这一段因为涉及个人问题被隐藏了。

概要:在联赛训练的2个月,我深受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我尽可能调整自己的状态,到最后发现问题必须解决时,我选择了放下。

第四章 夏虫振翅

2022年9月11日,联赛。

联赛前的压力是无可比拟的。MO与OI的矛盾,人际关系的矛盾,决定了这场比赛只能赢不能输。赛前的一个学年,虽然苦闷,但至少有希望,有盼头,我还有机会重拾OI,过自己的生活——尽管希望渺茫,但确实支撑了我走过秋冬春夏。如果这次联赛失利,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等待我的只会是无尽的悔恨,苦楚与折磨。至于人际关系,虽然不至于被孤立,但总是怅然若失。

然而对联赛,我就有信心吗?应该说有,但不多。我的确有能够进省队的实力,但充满了变数。一套正常的联赛卷,一试要做到100分,加试也得完成三道,两个要求可能都只有六七成的把握。

联赛前,一个个静寂的夜晚,一个个枯坐的时辰,我将优势与劣势反复判断,只得到残酷的结果:我必须赢,却没有必胜的把握。我只好放手一搏。

无形的火 扭曲着世界轮廓

高温线 耗尽 夏日的盘中最后一滴颜色

面对陌生的茧壳 和渺小的自我

听到广阔 辰星银河跑进我的耳朵

—— LS《夏虫》

坐进联赛考场,窗外阳光射入,不知为谁而闪耀。我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将身心集中到试卷上来,不去想结果如何。几个深呼吸后,我感觉稍好些了。

八点整,发一试卷。扫一遍题,解析几何压轴,似乎没有什么“创新”。很奇怪,开始做题之后,脑中的杂念全部不知所踪,只剩下思考和计算的模块在全功率运作。试卷似乎不太难,我75分钟做完了整卷,自以为能够AK\(^{①}\)。很快交卷了,一试被抛到脑后。

九点四十,发二试卷。题目顺序是几何,数论,代数,组合。感觉不对劲,代数已经十年没有成为A卷T3了,今天来的绝非善类。顺序开题,前两题不难,虽然有一点波折,但50分钟就都完成了。此时还有2个小时,优势在我。只要这个T3能够拿下,加上一试不至于挂分太惨,肯定能够进省队。

然而代数并不是我擅长的板块。我试图用一个个模型去套这个题,却一次次无功而返。我的心里越来越急躁,难道就此结束了吗?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终于,在最后20分钟,我取得了一点进展。加上在T4匆匆拿的答案分,我想加试大概有120分(40+40+30+10)。毕竟省队是按照两试总分选的,如果一试有110分就稳了,应该问题不大。

十二点半交卷。尘埃落定,却又一切未知。在等待收试卷的过程中,我看向了草稿纸,哪里充斥着繁复的计算。忽然,我看到了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正是T3的答案。迅速的心算后,我知道我错了,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从一开始就错了。更残酷的是,在我最后得到的方法中,曾经算出了正确答案,我却轻率地认为是“算错了”。确实算错了,但不是这里,而我错上加错。先给自己扣个10分吧,幸好一试提供了一定的容错率。

出考场遇见同学,交流一下,发现T4的答案又错了,那匆忙间写下的答案错了。又是10分。感觉完了。不过做出T3的人并不多,可能220分还有希望?只是T3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有20分。

再一讨论,一试压轴题的答案又错了。5分。

一个不稳定的215分,怎么办?大概是没了吧。虽然结果还没有出,但我几乎已经认定我失败了。

崩塌了,那些幻想,那些希冀,刹那间都化作泡影,随风飘散。不敢去想接下来该怎样,因为已经无可挽回。可笑的是,我以这样一种方式终结了它,以三个低级的错误葬送了它,而哪怕拿回一个我都有可能翻身。

或许以后我会无数次回头,看到那个随手写下两个答案的自己,竭尽全力提醒他,却发不出一丝声音,然后看着他把试卷交了上去……

这种 绝望 每个漆黑深夜

腐蚀着未愈的伤口

那日的歌 那日的我 仍在原地驻留

无形节拍 嘶哑地轰鸣作响直至尽头

季节更迭 枯木凋朽 所有人都已经远走

——COP《hello&bye,days》

一周过去了,我尽可能地用文化课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我也做到了一部分。但事情出现了转机。

9月18日,最后一节晚自习。夜已深,大家都在准备下课了。这时数学老师(不是教练)走了进来,拿着手机,与前排的同学谈论着什么。“联赛”这个关键词传入了我的耳朵,加上又听到了自己的名字,我匆忙挤过过道,挤到老师身边。他的手机上,是联赛的一等候选名单。

名单没有分数,还按照学校分开,但似乎每个学校的名单是按照分数递降的。我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我们学校的第七位。这是一个奇妙的位次,它应该刚好在省队线的边缘,只是在上边还是下边呢?前两年我们学校分别有6个和8个省队。有,还是没有?不知道。真的有吗?真的能有吗?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尝试计算我“有”的可能性,算到最后也没有结果。大概我对整体的情况还是太不熟悉了。明明已经尘埃落定,却又一切未知。如果进了,是怎样的情形?我达到估分了吗?队线会有多低?如果没进,是怎样的情形?是失之交臂,还是望尘莫及?

一夜。次日清晨,有同学告诉我,我205分,但是进了省队。我难以置信,但当然希望它是真的。时间在焦虑与期待中过去,终于,老师来了,一切都明了了——确实如此。

自由的 夏虫编织着美梦解渴

单薄的外壳 展开花纹 尽将内心诉说

鞘翅振涌 卷起击碎定论的漩涡

等待 数百天伏蛰 这一瞬冲破

最高亢的歌 予我

——LS《夏虫》

回头看,我对自己的定位当然过于悲观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做的很差,能够进入省队更多是侥幸。但那又如何呢?进入了省队,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庆祝的事啊!

“夏虫不可语冰”,但也唱出自己的灿烂;我不爱数学,但也走进了省队。

不过我很快发现自己太乐观了——全国范围内的竞争,恐怕并不会像联赛这么顺利。

注①:AK指在一场考试中取得满分。

第五章 光影对白

9月19日,“省队”的结果正式宣布,我也坐进了省队教室,进行全天候的训练。

一开始,由于有同学还没有来(准备清华新领军),所以我基本处于仔细状态。J教练给我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规划,我也怀着前所未有的热情去执行它。尽管一天到晚都是做题,我却并不像之前那样感到枯燥了,一方面是因为新知的获得,更多的大概是初尝进队的喜悦。

进入10月,所有人都到齐了,我们也开始了正常的训练。原来带高三竞赛班的G教练负责带我们这个省队班。但我却很少见到他——尽管他就坐在隔壁的办公室里。是的,他很少管我们。甚至于每天的训练题都是由学生提供的。不过也得益于此,我仍然有较充足的时间完成原来的计划。

这时问题出现了:我的学习效率开始不断下降。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进队的喜悦只是暂时的,当这份兴奋退去,原本的疲惫乃至反感又会占据主导。另外,全天,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也是此前从未有过的。看着四周的大佬——我想它们大概都比我强——我感到前作未有的压力。一天天地,我开始懈怠了,可我似乎并未察觉。

此时学校开始出手,10月21日,我们被安排去参加杭州一个机构的培训,为期十天。这也是一次新鲜的经历。本来是去听课的,但课程安排太紧,我(们)无暇预习;课程难度太大,我(们)如听天书。我把所谓“特邀专家”讲的内容都抄了下来,但也仅仅是完成任务,再没有看过第二遍。

不过除开听课,培训的其他部分都十分令人满意。主办方提供的饮食相当精良;每天都有点心;我们还尝试了酒店的健身房。对我而言,尤为高兴的一件事是CSP-S。它正好卡在培训中间,而我并没有错过,请了半天假去参加了,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当十天后踏上返程的动车时,我心情愉悦,仿佛真的去旅游了一般。

但想想也挺讽刺的——我大概是要去培训的吧。

那样的虚度或这样的盲目

如何才不会忘却梦的温度

——COP《世末积雨云》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疫情影响,原定于11月下旬举行的CMO一拖再拖,到这时还没个定数。所以尽管培训结束已经是十月底,我却毫不担心——还早着呢!

返回学校后又是新一轮的培训,但这次是网课。网课相比于外出可就差的多了,不仅收获不大,还干扰了正常作息,对视力也是极大的危害。由于听不懂课以及不肯做题,我获得了大把的摸鱼时间。这其中只有少部分是在做正事。而人一闲下来就会胡思乱想,于是我的“歪理”突飞猛进。

此时,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其实差得离谱。和联赛前相比,我缺乏追求目标的热情。但我将这一切——至少是大部分——归咎于学校和教练,我认为他们没有考虑我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我需要学什么,需要怎么学。更极端的时候,我会认为这样全天集训是完全错误的,它背离了基本的教学理念。现在看,这些观点的道理肯定不多,然而正是这些歪理,使我开始寻求变化。

好巧不巧,11月12日,在这轮网课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生病请假回家。我跟家长谈起了我现在的想法,得到的回应是:我应该去和老师商量一下。也确实因为太郁闷,一贯图省事的我居然真的去找了J教练,这和我平时的作风大相径庭。返校之后,我把自己培训无用,效率底下的问题告诉了J教练。他似乎没有提出什么有价值的意见,我又陷入了一个瓶颈期。

然后又是浑浑噩噩的十余天,我照常听培训,照常摸鱼。一次次集中注意力的尝试也往往会在短暂的努力后宣告失败。但这时,这次“商量”起作用了。学校又安排我们去上海再参加一个培训,而J教练,因为听了我对培训的不赞成,帮我提出了拒绝的申请。在一两次小小的谈话,小小的波折之后,这件事敲定了。

在葱茏之中徘徊 抑制成瘾的依赖

恍惚之间已醒来 凝望天边苍白

没有星星的此空 纯净得赏心悦目

终将结束的爱 草草收拾了倦怠

——COP《hello&bye,days》

12月4日,他们的培训开始了,原本拥挤的省队教室只剩下我一人。

J教练为我安排了一个计划:考试,补题,刷题。很简单,也很传统,但比起之前的安排有了质的飞跃。一方面,原来的安排中根本没有一次正式的考试,即使有,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变得不正式。如果这样下去,很难想象考试时会发生什么。另一方面,就是刷题,从原来的“专家选题”变成了“时间选题”:许多校领导认为,专家的讲座中会暗含他们为正式比赛出题的方向。其实很容易发现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相比之下,这一轮的测试题,练习题都是历年真题,就算没有“指向性”,至少不会偏。另外,在“人去楼空”的场景下,我也有些找回了刚进省队的状态,能够集中更多注意力在学习上了。

这样充实的日子一天天迅速过去,很快十天过完了,大家都回来了,G教练又“出手”了,但我已经不同以往。

这时我也知道了CMO的确切日期:12月29日。本以为远在天边的审判赫然出现在眼前。慌张一点点占据我的内心。我明白,虽然我努力求变,但我还是浪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加上我本就实力不足,我完全没有进集训队的自信。同时,“如果进不了队”这个假设下,堆积的东西越来越多:除了原来的OI,还有文化课,还有考试……省队集训真的挖下了一个巨大的坑,如果没有进集训队,这101天(9.19~12.28)的停课真的就浪费了。

怎么办?

其实没什么好办的,真的没有。考试一天天靠近,我反而越来越不紧张,甚至有些期待。毕竟不试试怎么知道结局呢?这种内耗并没有持续太久,我已经准备好参加CMO了。

听共鸣回响吧 呐喊正纷飞

跌落重来便是 启程就无悔

你一路喜悲 又怎会 无人了解体会

旅途未完 千山万水 空白待绘 枯荣相随

——COP《光与影的对白》

来吧!

第六章 幻想边界

平行的世界 另一个 我是怎样的

也许没差别 倒数着 心情剩几格

——苏逸《闭眼 我触碰幻想的边界》

CMO,来了。

12月24日,随着学校疫情形势的恶化,学校决定让我们回家休息。失去了约束的我转身便忘记了数学,投入互联网的怀抱。于是日历翻页,很快比赛来了。

由于疫情,本来可以让全国选手聚会的CMO改成了分省考试,浙江省的考点是杭州的一家酒店。我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差的酒店,从饮食到住宿都不知所云,好像数学会和酒店还有教练根本就没有商量过。一拖再拖的时间,一差到底的考点,这难道是数学竞赛该有的样子吗?

带来的手机被教练收走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会认真复习。事实上,在休息时间,我也只是躺在床上看电视,消磨无所事事的时间。什么?明天还要考CMO?让它来吧。数月的内耗之后,我终于意识到这些“颅内高潮”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与其去担心明天考试考得怎样,不如享受好今天。或许这是一种逃避吧,但至少我放松下来了。

12月29日,第一个考试日,我早早来到了考场。考场没有多余的布置,简洁而肃穆。我在座位上静静地等待开考,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想想。

八点整,试卷准时下发。拿到手的是一张印满铅字的试卷,二十五张答题卡,两张提问纸和若干张草稿纸。一场与命运的博弈开始了。

开题,题面没有什么歧义,看来提问纸是用不上了。但是题目感觉就很奇怪:T1的代数像一试题,T2的集合有年份数字,T3的组合有花体集合。但CMO是这样的,不管题目怎么出,只要(每天)拿下两个题,最终名次一定不会差。

干T1。思考,演算,涂抹,不觉时间飞逝。一次失败,两次失败,成功。写解答,一张纸,两张纸,完成。花了90分钟,正常。看来这个题目还有点水平。是的,对我而言,真实的考试过程就是这么简单。我的精力完全放在了题目上,无暇关注自己在做什么,也无暇关注别人在做什么。

做T2。我万万没想到,做T2的过程居然和T1没什么差别。同样是思考,演算,涂抹,然后花了90分钟完成整道题。但这是一道怎样的几何题啊!这是一道几乎纯粹考察计算的几何题,与传统的几何证明大相径庭。曾经我很欣赏几何的优雅,但看来出题人并不这么想。

发完牢骚已经是十一点出头,还有1.5小时做T3。本来我并没有做T3的打算,但既然来到了就做一下,反正有时间。组合题,先尝试一下简单情况,然后……我会了?啊?这个思路莫不要太明显?再试一下,似乎确实是对的。那就写过程吧!涂涂改改,想啥写啥,到12:15,我完成了整个题目。尽管这份解答很乱,但我认为它应该是对的。

简单检查一下,交卷。出考场,教练问之,答曰:不难,都会。然后回房间,开始新一段摆烂旅程。不同的是,这次我有了期待,优势在我。

第二天的考试来了,以第一天的姿态走来。没有想到,第二天和第一天几乎完全一样。T4尝试几次就解决了,甚至用时更短,只有一小时多一点;T5又是计算题,好在思路很明显,100分钟完成;T6稍微尝试一下就看穿本质,然后便是混乱的写过程时间。12点,我写完了。

尚余半小时,我的大脑已经停止运转了。我从未想过能有机会AK一场正式比赛,还是在如此重要的CMO赛场。很快收卷了,出考场,教练再问之,再答曰:不难,都会。教练似乎有些惊讶,但没说什么。

回家!

坠入深空 追逐自由 放肆拥抱 心中的焰火

一整个宇宙 随细胞跳动 从黑夜 到白昼

再一分钟 再一秒钟 终会抵达 幻想的尽头

即使不被认同 也能治愈所有 我偏执的梦

——苏逸《闭眼 我触碰幻想的边界》

太魔幻了,真的,太魔幻了。我,一个高一学生,一个不喜欢数学的学生,一个联赛差点挂出省队的学生,一个在集训期间屡屡破防的学生,居然AK了?太不可思议了。一年前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如今真的实现了,以这样一种梦幻的方式。我就这么咀嚼着这种滋味,“不知今夕何夕”。是的,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不可复刻的奇迹。

5天以后,试卷讲评。没认真听,但我也知道我的做法基本正确。讲评后查分,点开那个简洁的页面,“126”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满分!

此时此刻,我更多的并不是感觉喜悦——喜悦已经在几天前做出最后一题时体验过了。这时,我只感觉解脱。数学竞赛不是我选择的路,尽管也有短暂的“蜜月期”,但越学到后面,我越感觉煎熬。如今,我终于能够名正言顺地学我喜欢的学科,做我喜欢的事,这正是我一年来所追求的。

过完年,身边的人都让我努力考国家队,但我一点也不想,最终此事以我摸鱼2个月结束。3月底,我回到了文化课班级,回到了机房。熟悉的欢声笑语中,数学竞赛的故事彻彻底底地结束了。

听见了吗 我的倔强 一如既往 绝不会停下

旅途中的泪 迎着风吹散 穿越过 冬和夏

奔向终点 不知疲倦 直到遇见 不凋零的花

在梦沿途种下 会生根发芽 会得到回答

——苏逸《闭眼 我触碰幻想的边界》

我再没有什么需要追求的了——在数学竞赛中。我已经走到了幻想的边界,治愈了我偏执的梦。

后记

我!终于!写完了!

关于我的经历

回看这近两年的竞赛生涯,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精神内耗。我花费了很多精力去推演我的各种结局和可能性。这当然是意义不大的,但我想很少有人能不去这么做,一路向前。我想我之所以能够胜过别人,最重要的就在于我耗赢了自己。尤其是CMO前,我及时调整好了自己的状态,最终献上了一场完美的演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在文章中重点描写的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动,事实上我的家长,老师和同学也给予了很大帮助,没有他们,我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的。

我觉得我的努力是配不上这个成绩的,所以我一直认为我是天赋型选手。最后的CMO也是对胃口,三六都是组合题,如果是代数或者数论,我肯定做不出来。也因为此,我总是跟别人说我没有什么经验,然后就被人喷“那你是摆烂拿满分的吗”(笑)。说不定是呢?CMO前我也摆烂了很久,最后也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哪有那么多梦想成真的故事。

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上,我并不能给出什么建议。但我的确有两点收获:第一,相信自己;第二,相信老师。遇到问题,尤其是专业性问题的时候,如果自己有解决方案,请坚定的做下去;如果没有,多问别人,尤其是多问老师。具体的内容可以在正文中间找一找,都是有体现的。

关于MO和OI

这个问题可以说贯穿始终。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明确,我对OI的兴趣远远大于对MO的。而同时我又是一个非常注重当下享乐的人,并不像很多过来人能吃苦,所以我会抵触MO。另一个原因,我也是在总结的时候才发现的:叛逆。但真的不是不想学习,我已经证明了我对OI的热情(看我的博客就知道了)。

关于本文

对这篇文章的写作,我其实不太满意。我的文化课总成绩还不错,但就是学不好语文,写不好作文,归根结底是积累太少,文笔太差。这也是我在文中插入不少歌词的原因,只好借用别人的文字来美化文章了。

文章从3月份结束TST就开始写了,在6月完成了第一稿,在7~9月删删改改,最终以这副面貌发到了博客上。其实很多部分真的很难写,比较容易的是四,五,六几章,前面三章因为很多细节已经淡忘了并不好写。第三章删减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我实在没法改了。

最黯淡的一个 梦最为炽热

万千孤单焰火 让这虚构灵魂鲜活

至少在这一刻 热爱不问为何

存在为将心声响彻

——COP《光与影的对白》

愿所有人都能不留遗憾。

MO Memory的更多相关文章

  1. 【NX二次开发】NX内部函数,libugui.dll文件中的内部函数

    本文分为两部分:"带参数的函数"和 "带修饰的函数". 浏览这篇博客前请先阅读: [NX二次开发]NX内部函数,查找内部函数的方法 带参数的函数: bool A ...

  2. Linux Process Virtual Memory

    目录 . 简介 . 进程虚拟地址空间 . 内存映射的原理 . 数据结构 . 对区域的操作 . 地址空间 . 内存映射 . 反向映射 .堆的管理 . 缺页异常的处理 . 用户空间缺页异常的校正 . 内核 ...

  3. 黄聪:wordpress中PHP运行错最有效解决办法Fatal error: Out of memory (allocated 6029312)(转)

    近日在升级wordpress 3.2.1和若干插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wordpress的错误:Allowed memory size of XXX bytes exhausted Fatal err ...

  4. Fielddata is disabled on text fields by default. Set fielddata=true on [gender] in order to load fielddata in memory by uninverting the inverted index. Note that this can however use significant memor

    ES进行如下聚合操作时,会报如题所示错误: ➜ Downloads curl -XPOST 'localhost:9200/bank/_search?pretty' -d ' { "size ...

  5. 浅谈如何获取机器的memory和CPU信息

    最近做了一个项目,需要获取机器的CPU和memory的使用情况.花了一些时间网上搜索了一下,自己也做了些测试.总结下来,基本上2种方式:一种是用WMI(2种),另一种是用Performance cou ...

  6. 转载:.NET Memory Leak: XmlSerializing your way to a Memory Leak

    原文地址:http://blogs.msdn.com/b/tess/archive/2006/02/15/532804.aspx I hate to give away the resolution ...

  7. linux 下tomcat出现 Native memory allocation (malloc) failed to allocate 1915224064 bytes for committing reserved memory问题

    ## There is insufficient memory for the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to continue.# Native memory allocat ...

  8. 论文翻译:2018_Artificial Bandwidth Extension with Memory Inclusion using Semi-supervised Stacked Auto-encoders

    论文地址:使用半监督堆栈式自动编码器实现包含记忆的人工带宽扩展 作者:Pramod Bachhav, Massimiliano Todisco and Nicholas Evans 博客作者:凌逆战 ...

  9. Java 堆内存与栈内存异同(Java Heap Memory vs Stack Memory Difference)

    --reference Java Heap Memory vs Stack Memory Difference 在数据结构中,堆和栈可以说是两种最基础的数据结构,而Java中的栈内存空间和堆内存空间有 ...

  10. 笔记:Memory Notification: Library Cache Object loaded into SGA

    笔记:Memory Notification: Library Cache Object loaded into SGA在警告日志中发现一些这样的警告信息:Mon Nov 21 14:24:22 20 ...

随机推荐

  1. 记一次 .NET某防伪验证系统 崩溃分析

    一:背景 1. 讲故事 昨晚给训练营里面的一位朋友分析了一个程序崩溃的故障,因为看小伙子昨天在群里问了一天也没搞定,干脆自己亲自上阵吧,抓取的dump也是我极力推荐的用 procdump 注册 AED ...

  2. KingabseES 表空间限额子句(QUOTA Clause)

    概述 在Oracle数据库中,DBA权限用户,可以为其他用户,创建对象,即使该用户没有任何权限.当DBA用户在该用户的表,插入数据时,提示 超出表空间的空间限额 .这就需要设置该用户的表空间的空间限额 ...

  3. UE4中的GamePlay模块

    链接 该文档主要通过学习自己构建文件,形成GamePlay模块.下图是利用引擎创建的一个空模板C++代码结构 简要流程 UBT 虚幻编译工具(UBT:Unreal Build Tool)是一个自定义工 ...

  4. LCD - 液晶显示原理(一)

    1. 显示器介绍 ​ 显示器属于计算机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特定电子信息输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常见的有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 LED点阵显示器及OLED显示器. 液 ...

  5. OpenHarmony将携新成果亮相HDC2022

     第四届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2(Together)将于11月4日-6日在东莞召开,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简称"OpenHarmony")将携新生态成果亮相 ...

  6. API 参考与帮助内容:一站式开发与使用者支援

    API 文档 API 文档是旨在了解 API 详细信息的综合指南.通常,它们包括端点.请求示例.响应类别和示例以及错误代码等信息.API 文档可帮助开发人员了解 API 端点的具体细节,并了解如何将 ...

  7. 手撸jdk源码分析类加载机制

    我们一般写的java文件jvm是识别不了的,因此需要编译,编译后会变成.class文件,而要执行代码,jvm首先会去加载.class文件到内存中,那么他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1.首先肯定创建java虚 ...

  8. 定时运行BAT文件

    引用:https://www.cnblogs.com/lidj/archive/2012/07/07/2580598.html 1.Form.cs: using CC=System.Web.Mail; ...

  9. LLM应用实战:当KBQA集成LLM

    1. 背景 应项目需求,本qiang~这两周全身心投入了进去. 项目是关于一个博物馆知识图谱,上层做KBQA应用.实现要求是将传统KBQA中的部分模块,如NLU.指代消解.实体对齐等任务,完全由LLM ...

  10. HDC2021技术分论坛:还有人不知道鸿蒙智联设备认证咋搞?

    作者:maxiansheng,华为鸿蒙智联认证测试专家 2021年5月18日,华为正式宣布原Work With HUAWEI HiLink和Powered by HarmonyOS品牌升级为Har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