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之过期策略
一、设置过期时间
Redis对存储值的过期处理实际上是针对该值的键(key)处理的,即时间的设置也是设置key的有效时间。Expires字典保存了所有键的过期时间,Expires也被称为过期字段。
- expire key time(以秒为单位)--这是最常用的方式
- setex(String key, int seconds, String value)--字符串独有的方式
注:
1、除了字符串自己独有设置过期时间的方法外,其他方法都需要依靠expire方法来设置时间
2、如果没有设置时间,那缓存就是永不过期
3、如果设置了过期时间,之后又想让缓存永不过期,使用persist key
1、常用方式
一般主要包括4种处理过期方,其中expire都是以秒为单位,pexpire都是以毫秒为单位的。
- 1 EXPIRE key seconds //将key的生存时间设置为ttl秒
- 2 PEXPIRE key milliseconds //将key的生成时间设置为ttl毫秒
- 3 EXPIREAT key timestamp //将key的过期时间设置为timestamp所代表的的秒数的时间戳
- 4 PEXPIREAT key milliseconds-timestamp //将key的过期时间设置为timestamp所代表的的毫秒数的时间戳
备注:timestamp为unix时间戳(例如:timestamp=1499788800 表示将在2017.07.12过期)
1、2两种方式是设置一个过期的时间段,就是咱们处理验证码最常用的策略,设置三分钟或五分钟后失效,把分钟数转换成秒或毫秒存储到Redis中。
3、4两种方式是指定一个过期的时间 ,比如优惠券的过期时间是某年某月某日,只是单位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以EXPIREAT为例子简单讲解下用法。
返回值
一个整数值1或0,如下:
- 如果成功地为该键设置了超时时间,返回 1
- 如果键不存在或无法设置超时时间,返回 0
语法
以下是以Redis的EXPIREAT命令的基本语法。
- 1 redis 127.0.0.1:6379> Expireat KEY_NAME TIME_IN_UNIX_TIMESTAMP
示例
首先,在Redis中创建一个键:akey
,并在akey
中设置一些值。
- 1 redis 127.0.0.1:6379> SET akey redis
- 2 OK
现在,为设置创建的键设置超时时间为60 秒。

- 1 127.0.0.1:6379> SET akey redis
- 2 OK
- 3 127.0.0.1:6379> EXPIREAT akey 1393840000
- 4 (integer) 1
- 5 127.0.0.1:6379> EXISTS akey
- 6 (integer) 0
- 7 127.0.0.1:6379> SET akey redis
- 8 OK
- 9 127.0.0.1:6379> EXPIREAT akey 1493840000
- 10 (integer) 1
- 11 127.0.0.1:6379> EXISTS akey
- 12 (integer) 1

其他三个用法类似,这里不逐一阐述
2、字符串独有方式
对字符串特殊处理的方式为SETEX命令,SETEX命令为指定的 key 设置值及其过期时间。如果 key 已经存在, SETEX 命令将会替换旧的值。
返回值
设置成功时返回 OK 。
语法
Redis Setex 命令基本语法如下:
- redis 127.0.0.1:6379> SETEX KEY_NAME TIMEOUT VALUE
示例
- 1 redis 127.0.0.1:6379> SETEX mykey 60 redis
- 2 OK
- 3 redis 127.0.0.1:6379> TTL mykey
- 4 60
- 5 redis 127.0.0.1:6379> GET mykey
- 6 "redis
二、3种过期策略
- 定时删除
- 含义:在设置key的过期时间的同时,为该key创建一个定时器,让定时器在key的过期时间来临时,对key进行删除
- 优点:保证内存被尽快释放
- 缺点:
- 若过期key很多,删除这些key会占用很多的CPU时间,在CPU时间紧张的情况下,CPU不能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做要紧的事儿,还需要去花时间删除这些key
- 定时器的创建耗时,若为每一个设置过期时间的key创建一个定时器(将会有大量的定时器产生),性能影响严重
- 没人用
- 惰性删除
- 含义:key过期的时候不删除,每次从数据库获取key的时候去检查是否过期,若过期,则删除,返回null。
- 优点:删除操作只发生在从数据库取出key的时候发生,而且只删除当前key,所以对CPU时间的占用是比较少的,而且此时的删除是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如果此时还不删除的话,我们就会获取到了已经过期的key了)
- 缺点:若大量的key在超出超时时间后,很久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获取过,那么可能发生内存泄露(无用的垃圾占用了大量的内存)
- 定期删除
- 含义:每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删除(在redis.conf配置文件设置hz,1s刷新的频率)过期key操作
- 优点:
- 通过限制删除操作的时长和频率,来减少删除操作对CPU时间的占用--处理"定时删除"的缺点
- 定期删除过期key--处理"惰性删除"的缺点
- 缺点
- 在内存友好方面,不如"定时删除"
- 在CPU时间友好方面,不如"惰性删除"
- 难点
- 合理设置删除操作的执行时长(每次删除执行多长时间)和执行频率(每隔多长时间做一次删除)(这个要根据服务器运行情况来定了)
看完上面三种策略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定时删除和定期删除为主动删除:Redis会定期主动淘汰一批已过去的key
惰性删除为被动删除:用到的时候才会去检验key是不是已过期,过期就删除
惰性删除为redis服务器内置策略
定期删除可以通过:
- 第一、配置redis.conf 的hz选项,默认为10 (即1秒执行10次,100ms一次,值越大说明刷新频率越快,最Redis性能损耗也越大)
- 第二、配置redis.conf的maxmemory最大值,当已用内存超过maxmemory限定时,就会触发主动清理策略
注意:
- 上边所说的数据库指的是内存数据库,默认情况下每一台redis服务器有16个数据库(关于数据库的设置,看下边代码),默认使用0号数据库,所有的操作都是对0号数据库的操作,关于redis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查看 第八章 Redis数据库结构与读写原理
- # 设置数据库数量。默认为16个库,默认使用DB 0,可以使用"select 1"来选择一号数据库
- # 注意:由于默认使用0号数据库,那么我们所做的所有的缓存操作都存在0号数据库上,
- # 当你在1号数据库上去查找的时候,就查不到之前set过得缓存
- # 若想将0号数据库上的缓存移动到1号数据库,可以使用"move key 1"
- databases 16
- memcached只是用了惰性删除,而Redis同时使用了惰性删除与定期删除,这也是二者的一个不同点(可以看做是redis优于memcached的一点)
- 对于惰性删除而言,并不是只有获取key的时候才会检查key是否过期,在某些设置key的方法上也会检查(eg.setnx key2 value2:该方法类似于memcached的add方法,如果设置的key2已经存在,那么该方法返回false,什么都不做;如果设置的key2不存在,那么该方法设置缓存key2-value2。假设调用此方法的时候,发现redis中已经存在了key2,但是该key2已经过期了,如果此时不执行删除操作的话,setnx方法将会直接返回false,也就是说此时并没有重新设置key2-value2成功,所以对于一定要在setnx执行之前,对key2进行过期检查)
三、Redis采用的过期策略
惰性删除+定期删除
- 惰性删除流程
- 在进行get或setnx等操作时,先检查key是否过期,
- 若过期,删除key,然后执行相应操作;
- 若没过期,直接执行相应操作
- 定期删除流程(简单而言,对指定个数个库的每一个库随机删除小于等于指定个数个过期key)
- 遍历每个数据库(就是redis.conf中配置的"database"数量,默认为16)
- 检查当前库中的指定个数个key(默认是每个库检查20个key,注意相当于该循环执行20次,循环体时下边的描述)
- 如果当前库中没有一个key设置了过期时间,直接执行下一个库的遍历
- 随机获取一个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检查该key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删除key
- 判断定期删除操作是否已经达到指定时长,若已经达到,直接退出定期删除。
- 检查当前库中的指定个数个key(默认是每个库检查20个key,注意相当于该循环执行20次,循环体时下边的描述)
- 遍历每个数据库(就是redis.conf中配置的"database"数量,默认为16)
四、RDB对过期key的处理
过期key对RDB没有任何影响
- 从内存数据库持久化数据到RDB文件
- 持久化key之前,会检查是否过期,过期的key不进入RDB文件
- 从RDB文件恢复数据到内存数据库
- 数据载入数据库之前,会对key先进行过期检查,如果过期,不导入数据库(主库情况)
五、AOF对过期key的处理
过期key对AOF没有任何影响
- 从内存数据库持久化数据到AOF文件:
- 当key过期后,还没有被删除,此时进行执行持久化操作(该key是不会进入aof文件的,因为没有发生修改命令)
- 当key过期后,在发生删除操作时,程序会向aof文件追加一条del命令(在将来的以aof文件恢复数据的时候该过期的键就会被删掉)
- AOF重写
- 重写时,会先判断key是否过期,已过期的key不会重写到aof文件
Redis之过期策略的更多相关文章
- redis 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内存淘汰机制都有哪些?
面试题 redis 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内存淘汰机制都有哪些?手写一下 LRU 代码实现? 面试官心理分析 如果你连这个问题都不知道,上来就懵了,回答不出来,那线上你写代码的时候,想当然的认为写进 r ...
- redis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
1.面试题 redis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内存淘汰机制都有哪些?手写一下LRU代码实现? 2.面试官心里分析 1)老师啊,我往redis里写的数据怎么没了? 之前有同学问过我,说我们生产环境的redi ...
- Redis的过期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转)
Redis的过期策略 我们都知道,Redis是key-value数据库,我们可以设置Redis中缓存的key的过期时间.Redis的过期策略就是指当Redis中缓存的key过期了,Redis如何处理. ...
- Redis的过期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
Redis的过期策略:通常有三种,Redis中同时使用惰性过期和定期过期两种过期策略组合. 定时过期:每个设置过期时间的key都需要创建一个定时器,到过期时间就会立即清除.该策略可以立即清除过期的数据 ...
- 搞定redis面试--Redis的过期策略?手写一个LRU?
1 面试题 Redis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内存淘汰机制都有哪些?手写一下LRU代码实现? 2 考点分析 1)我往redis里写的数据怎么没了? 我们生产环境的redis怎么经常会丢掉一些数据?写进去了 ...
- 面试官:讲讲redis的过期策略如何实现?
时隔多日,小菜鸡终于接到阿里的面试通知,屁颠屁颠的从上海赶到了杭州. 经过半个小时的厮杀: 自我介绍 hashMap和ConcurrentHashMap区别 jdk中锁的实现原理 volatile的使 ...
- 4.redis 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内存淘汰机制都有哪些?手写一下 LRU 代码实现?
作者:中华石杉 面试题 redis 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内存淘汰机制都有哪些?手写一下 LRU 代码实现? 面试官心理分析 如果你连这个问题都不知道,上来就懵了,回答不出来,那线上你写代码的时候,想当 ...
- redis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内存淘汰机制都有哪些?手写一下LRU代码实现?
redis的过期策略都有哪些? 设置过期时间: set key 的时候,使用expire time,就是过期时间.指定这个key比如说只能存活一个小时?10分钟?指定缓存到期就会失效. redis的过 ...
- 关于redis的几件小事(四)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1.数据为什么会过期? 首先,要明白redis是用来做数据缓存的,不是用来做数据存储的(当然也可以当数据库用),所以数据时候过期的,过期的数据就不见了,过期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在设置缓存数据时制定了过 ...
- 一文详解Redis键过期策略
摘要:Redis采用的过期策略:惰性删除+定期删除.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Redis键过期策略详解>,作者:JavaEdge. 1 设置带过期时间的 key # 时间复杂度:O(1),最 ...
随机推荐
- 性能测试 | 记一次生产数据库sql由451s优化为0.4s的过程
概述 最近开发说某个接口跑的很慢,排查了下发现其中一条sql,数据量不大,但居然要跑451s,下面简单记录一下优化的过程. 问题sql SELECT l.location_gid ENUMVALUE, ...
- dts是如何来描述iommu与PCI(e)之间的关系?
1. 在一颗树的根下每个PCI(e)设备被它的请求id(AKA RID)独一无二的标识,一个请求ID由三部分组成,总线号,设备号和功能号,如: Bits [15:8] 是总线号 Bits [7:3]是 ...
- Mysql 逗号分隔行列转换总结
方法一 存储过程实现: -- 修改结束符,防止在mysql命令行中默认分号直接运行 delimiter $$ -- 创建一个计算拆分后字符串的个数函数 drop function if exists ...
- 链接Linux工具(SecureCRT)
SecureCRT下载 点我下载 http://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9549656/10207279 安装 先运行注册机 链接 输入密码 出现以下界面 ...
- 自定义nagios监控脚本---磁盘检测
自定义nagios监控脚本---磁盘检测 1. 在客户端上创建脚本/usr/local/nagios/libexec/check_disk.shvim /usr/local/nagios/libexe ...
- spark的RDD如何转换为DataFrame
1.Dataset与RDD之间的交互 Spark仅支持两种方式来将RDD转成Dataset.第一种方式是使用反射来推断一个RDD所包含的对象的特定类型.这种基于反射的方式会让代码更加地简洁,当你在编写 ...
- 增强for循环的简单总结
整体来说:增强型for循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代码也比较简单,如果只是操作集合中元素的而不使用索引的话,建议用此方法.对于普通for循环,如果需要使用索引进行其它操作的话,建议用这个. 详细来说:1,区 ...
- HTML5元素周期表
HTML5元素周期表 根元素 1. html 文档根元素 元数据和脚本 1. head HTML文档中的第一个元素.包含文档元数据 2. title 文档标题 3. meta 文档的元数据. meta ...
- 【图像处理】DVR H.264视频编码基本知识
视频编码技术基本是由ISO/IEC制定的MPEG-x和ITU-T制定的H.26x两大系列视频编码国际标准的推出.从H.261视频编码建议,到 H.262/3.MPEG-1/2/4等都有一个共同的不断追 ...
- Linux文件权限基础回顾介绍
文件的权限 文件权限的概述: 权限贯穿运维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