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异常处理的误区和经验总结
Java 异常处理的误区和经验总结
本文着重介绍了 Java 异常选择和使用中的一些误区,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异常处理的一些注意点和原则,注意总结和归纳。只有处理好了异常,才能提升开发人员的基本素养,提高系统的健壮性,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产品的价值。
误区一、异常的选择
图 1. 异常分类
图 1 描述了异常的结构,其实我们都知道异常分检测异常和非检测异常,但是在实际中又混淆了这两种异常的应用。由于非检测异常使用方便,很多开发人员就认为检测异常没什么用处。其实异常的应用情景可以概括为以下:
一、调用代码不能继续执行,需要立即终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太多太多,例如服务器连接不上、参数不正确等。这些时候都适用非检测异常,不需要调用代码的显式捕捉和处理,而且代码简洁明了。
二、调用代码需要进一步处理和恢复。假如将 SQLException 定义为非检测异常,这样操作数据时开发人员理所当然的认为 SQLException 不需要调用代码的显式捕捉和处理,进而会导致严重的 Connection 不关闭、Transaction 不回滚、DB 中出现脏数据等情况,正因为 SQLException 定义为检测异常,才会驱使开发人员去显式捕捉,并且在代码产生异常后清理资源。当然清理资源后,可以继续抛出非检测异常,阻止程序的执行。根据观察和理解,检测异常大多可以应用于工具类中。
误区二、将异常直接显示在页面或客户端。
将异常直接打印在客户端的例子屡见不鲜,以 JSP 为例,一旦代码运行出现异常,默认情况下容器将异常堆栈信息直接打印在页面上。其实从客户角度来说,任何异常都没有实际意义,绝大多数的客户也根本看不懂异常信息,软件开发也要尽量避免将异常直接呈现给用户。
清单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package com.ibm.dw.sample.exception; /** * 自定义 RuntimeException * 添加错误代码属性 */ public class RuntimeException extends java.lang.RuntimeException { //默认错误代码 public static final Integer GENERIC = 1000000; //错误代码 private Integer errorCode; public RuntimeException(Integer errorCode, Throwable cause) { this(errorCode, null, cause); } public RuntimeException(String message, Throwable cause) { //利用通用错误代码 this(GENERIC, message, cause); } public RuntimeException(Integer errorCode, String message, Throwable cause) { super(message, cause); this.errorCode = errorCode; } public Integer getErrorCode() { return errorCode; } } |
正如示例代码所示,在异常中引入错误代码,一旦出现异常,我们只要将异常的错误代码呈现给用户,或者将错误代码转换成更通俗易懂的提示。其实这里的错误代码还包含另外一个功能,开发人员亦可以根据错误代码准确的知道了发生了什么类型异常。
误区三、对代码层次结构的污染
我们经常将代码分 Service、Business Logic、DAO 等不同的层次结构,DAO 层中会包含抛出异常的方法,如清单 2 所示:
清单 2
1
2
3
|
public Customer retrieveCustomerById(Long id) throw SQLException { //根据 ID 查询数据库 } |
上面这段代码咋一看没什么问题,但是从设计耦合角度仔细考虑一下,这里的 SQLException 污染到了上层调用代码,调用层需要显式的利用 try-catch 捕捉,或者向更上层次进一步抛出。根据设计隔离原则,我们可以适当修改成:
清单 3
1
2
3
4
5
6
7
8
9
10
|
public Customer retrieveCustomerById(Long id) { try{ //根据 ID 查询数据库 }catch(SQLException e){ //利用非检测异常封装检测异常,降低层次耦合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QLErrorCode, e); }finally{ //关闭连接,清理资源 } } |
误区四、忽略异常
如下异常处理只是将异常输出到控制台,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这里出现了异常并没有中断程序,进而调用代码继续执行,导致更多的异常。
清单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public void retrieveObjectById(Long id){ try{ //..some code that throws SQLException }catch(SQLException ex){ /** *了解的人都知道,这里的异常打印毫无意义,仅仅是将错误堆栈输出到控制台。 * 而在 Production 环境中,需要将错误堆栈输出到日志。 * 而且这里 catch 处理之后程序继续执行,会导致进一步的问题*/ ex.printStacktrace(); } } |
可以重构成:
清单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public void retrieveObjectById(Long id){ try{ //..some code that throws SQLException } catch(SQLException ex){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xception in retieveObjectById”, ex); } finally{ //clean up resultset, statement, connection etc } } |
这个误区比较基本,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犯此低级错误。
误区五、将异常包含在循环语句块中
如下代码所示,异常包含在 for 循环语句块中。
清单 6
1
2
3
4
5
6
|
for(int i=0; i<100; i++){ try{ }catch(XXXException e){ //…. } } |
我们都知道异常处理占用系统资源。一看,大家都认为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换个角度,类 A 中执行了一段循环,循环中调用了 B 类的方法,B 类中被调用的方法却又包含 try-catch 这样的语句块。褪去类的层次结构,代码和上面如出一辙。
误区六、利用 Exception 捕捉所有潜在的异常
一段方法执行过程中抛出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异常,为了代码简洁,利用基类 Exception 捕捉所有潜在的异常,如下例所示:
清单 7
1
2
3
4
5
6
7
8
9
|
public void retrieveObjectById(Long id){ try{ //…抛出 IOException 的代码调用 //…抛出 SQLException 的代码调用 }catch(Exception e){ //这里利用基类 Exception 捕捉的所有潜在的异常,如果多个层次这样捕捉,会丢失原始异常的有效信息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xception in retieveObjectById”, e); } } |
可以重构成
清单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public void retrieveObjectById(Long id){ try{ //..some code that throws RuntimeException, IOException, SQLException }catch(IOException e){ //仅仅捕捉 IOException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指定这里 IOException 对应的错误代码*/code,“Exception in retieveObjectById”, e); }catch(SQLException e){ //仅仅捕捉 SQLException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指定这里 SQLException 对应的错误代码*/code,“Exception in retieveObjectById”, e); } } |
误区七、多层次封装抛出非检测异常
如果我们一直坚持不同类型的异常一定用不同的捕捉语句,那大部分例子可以绕过这一节了。但是如果仅仅一段代码调用会抛出一种以上的异常时,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每个不同类型的 Exception 写一段 catch 语句,对于开发来说,任何一种异常都足够说明了程序的具体问题。
清单 9
1
2
3
4
5
6
7
|
try{ //可能抛出 RuntimeException、IOExeption 或者其它; //注意这里和误区六的区别,这里是一段代码抛出多种异常。以上是多段代码,各自抛出不同的异常 }catch(Exception e){ //一如既往的将 Exception 转换成 RuntimeException,但是这里的 e 其实是 RuntimeException 的实例,已经在前段代码中封装过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ode, /**/, e); } |
如果我们如上例所示,将所有的 Exception 再转换成 RuntimeException,那么当 Exception 的类型已经是 RuntimeException 时,我们又做了一次封装。将 RuntimeException 又重新封装了一次,进而丢失了原有的 RuntimeException 携带的有效信息。
解决办法是我们可以在 RuntimeException 类中添加相关的检查,确认参数 Throwable 不是 RuntimeException 的实例。如果是,将拷贝相应的属性到新建的实例上。或者用不同的 catch 语句块捕捉 RuntimeException 和其它的 Exception。个人偏好方式一,好处不言而喻。
误区八、多层次打印异常
我们先看一下下面的例子,定义了 2 个类 A 和 B。其中 A 类中调用了 B 类的代码,并且 A 类和 B 类中都捕捉打印了异常。
清单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public class A {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A.class); public void process(){ try{ //实例化 B 类,可以换成其它注入等方式 B b = new B(); b.process(); //other code might cause exception } catch(XXXException e){ //如果 B 类 process 方法抛出异常,异常会在 B 类中被打印,在这里也会被打印,从而会打印 2 次 logger.error(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错误代码 */ errorCode, /*异常信息*/msg, e); } } } public class B{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B.class); public void process(){ try{ //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XXXException e){ logger.error(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 错误代码 */ errorCode, /*异常信息*/msg, e); } } } |
同一段异常会被打印 2 次。如果层次再复杂一点,不去考虑打印日志消耗的系统性能,仅仅在异常日志中去定位异常具体的问题已经够头疼的了。
其实打印日志只需要在代码的最外层捕捉打印就可以了,异常打印也可以写成 AOP,织入到框架的最外层。
误区九、异常包含的信息不能充分定位问题
异常不仅要能够让开发人员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更多时候开发人员还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问题,我们知道 java .lang.Exception 有字符串类型参数的构造方法,这个字符串可以自定义成通俗易懂的提示信息。
简单的自定义信息开发人员只能知道哪里出现了异常,但是很多的情况下,开发人员更需要知道是什么参数导致了这样的异常。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将方法调用的参数信息追加到自定义信息中。下例只列举了一个参数的情况,多个参数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写一个工具类组织这样的字符串。
清单 11
1
2
3
4
5
6
7
8
|
public void retieveObjectById(Long id){ try{ //..some code that throws SQLException }catch(SQLException ex){ //将参数信息添加到异常信息中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xception in retieveObjectById with Object Id :”+ id, ex); } } |
误区十、不能预知潜在的异常
在写代码的过程中,由于对调用代码缺乏深层次的了解,不能准确判断是否调用的代码会产生异常,因而忽略处理。在产生了 Production Bug 之后才想起来应该在某段代码处添加异常补捉,甚至不能准确指出出现异常的原因。这就需要开发人员不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要去尽可能的知道别人做了什么,可能会导致什么结果,从全局去考虑整个应用程序的处理过程。这些思想会影响我们对代码的编写和处理。
误区十一、混用多种第三方日志库
现如今 Java 第三方日志库的种类越来越多,一个大项目中会引入各种各样的框架,而这些框架又会依赖不同的日志库的实现。最麻烦的问题倒不是引入所有需要的这些日志库,问题在于引入的这些日志库之间本身不兼容。如果在项目初期可能还好解决,可以把所有代码中的日志库根据需要重新引入一遍,或者换一套框架。但这样的成本不是每个项目都承受的起的,而且越是随着项目的进行,这种风险就越大。
怎么样才能有效的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呢,现在的大多数框架已经考虑到了类似的问题,可以通过配置 Properties 或 xml 文件、参数或者运行时扫描 Lib 库中的日志实现类,真正在应用程序运行时才确定具体应用哪个特定的日志库。
其实根据不需要多层次打印日志那条原则,我们就可以简化很多原本调用日志打印代码的类。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拦截器或者过滤器实现日志的打印,降低代码维护、迁移的成本。
结束语
以上纯属个人的经验和总结,事物都是辩证的,没有绝对的原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原则。希望以上的讲解和分析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Java 异常处理的误区和经验总结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异常处理的误区和经验总结
本文着重介绍了 Java 异常选择和使用中的一些误区,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异常处理的一些注意点和原则,注意总结和归纳.只有处理好了异常,才能提升开发人员的基本素养,提高系统的健壮性,提升用户体验, ...
- Java 异常处理的误区和经验总结--转载
本文着重介绍了 Java 异常选择和使用中的一些误区,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异常处理的一些注意点和原则,注意总结和归纳.只有处理好了异常,才能提升开发人员的基本素养,提高系统的健壮性,提升用户体验, ...
- 161124、Java 异常处理的误区和经验总结
本文着重介绍了 Java 异常选择和使用中的一些误区,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异常处理的一些注意点和原则,注意总结和归纳.只有处理好了异常,才能提升开发人员的基本素养,提高系统的健壮性,提升用户体验, ...
- java异常处理的设计
有一句这样话:一个衡量Java设计师水平和开发团队纪律性的好方法就是读读他们应用程序里的异常处理代码. 本文主要讨论开发Java程序时,如何设计异常处理的代码,如何时抛异常,捕获到了怎么处理,而不是讲 ...
- SpringMVC内容略多 有用 熟悉基于JSP和Servlet的Java Web开发,对Servlet和JSP的工作原理和生命周期有深入了解,熟练的使用JSTL和EL编写无脚本动态页面,有使用监听器、过滤器等Web组件以及MVC架构模式进行Java Web项目开发的经验。
熟悉基于JSP和Servlet的Java Web开发,对Servlet和JSP的工作原理和生命周期有深入了解,熟练的使用JSTL和EL编写无脚本动态页面,有使用监听器.过滤器等Web组件以及MVC架构 ...
- 谈谈Java异常处理这件事儿
此文已由作者谢蕾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前言 我们对于"异常处理"这个词并不陌生,众多框架和库在异常处理方面都提供了便利,但是对于 ...
- Java异常处理总结Exception\Error
Java异常处理总结Exception\Error 2012-12-28 08:17:17| 分类: JAVA | 标签:java |举报|字号 订阅 Java异常处理总结 ...
- 札记:Java异常处理
异常概述 程序在运行中总会面临一些"意外"情况,良好的代码需要对它们进行预防和处理.大致来说,这些意外情况分三类: 交互输入 用户以非预期的方式使用程序,比如非法输入,不正当的操作 ...
- java异常处理(父子异常的处理)
我当初学java异常处理的时候,对于父子异常的处理,我记得几句话“子类方法只能抛出父类方法所抛出的异常或者是其子异常,子类构造器必须要抛出父类构造器的异常或者其父异常”.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子类方法为什么 ...
随机推荐
- pip命令安装 pyinstaller失败解决办法
写在前面,如果是用win10系统的用户,一定要先通过管理员模式打开命令窗口,我是直接按 win + x 键,选择 "Windows Powershell(管理员)",否则会提示: ...
- (转)Geoserver基础配图研究
https://blog.csdn.net/zbcx_ZGIS/article/details/82216151 1面图层配图 1.1基本框架 这个是geoserver默认的polygon的代码,我们 ...
- Linux crm 运行
crm 项目部署 运行 crm 准备代码 django_crm.zip 上传windows中的代码到linux中,可选 lrzsz(只能传单个的文件)或者xftp 使用lrzsz传输,必须压缩代码包 ...
- nginx学习笔记(三)
浏览器缓存
- RSA简介
RSA概述 首先看这个加密算法的命名.很有意思,它其实是三个人的名字.早在1977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三位数学家Rivest.Shamir 和 Adleman一起提出了这个加密算法,并且用他们三个人姓氏 ...
- visual studio发布到远程服务器的IIS
visual studio发布到远程服务器的IIS 1.打开项目,选中发布的项目. 2.右键发布的项目,点击菜单中的“发布”,弹出发布配置窗体,如下图 3.选择“自定义”,如下图 4.填写发布配置的名 ...
- 第2章 Java并发机制的底层实现原理
2.2 synchronized的实现原理与应用 当一个线程A执行字节码时遇到monitorenter指令时,会首先检查该指令关联的Object的对象头中的Mark Word状态. 2.2.1 如果是 ...
- bak
一.基础篇JVMJVM内存结构堆.栈.方法区.直接内存.堆和栈区别Java内存模型内存可见性.重排序.顺序一致性.volatile.锁.final垃圾回收内存分配策略.垃圾收集器(G1).GC算法.G ...
- ROS的launch文件
ROS中可以把很多的命令以描述的形式写成launch文件,然后用roslaunch命令执行launch文件.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roslaunch [package] [filename.launch ...
- sqlachemy 查询当日数据,
Tokens.query.filter(Tokens.user_id == user_id, db.cast(Tokens.create_time, db.DATE) == db.cast(cur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