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集群性能低下的常见原因

(一)硬件环境
1、CPU/内存不足,或未充分利用
2、网络原因
3、磁盘原因

(二)map任务原因

1、输入文件中小文件过多,导致多次启动和停止JVM进程。可以设置JVM重用。

2、数据倾斜:大文件且不可分割,导致处理这些文件的map需要很长时间。

3、数据本地化效果差。

(三)reduce任务的原因

1、reduce任务数量过大或过小
2、数据倾斜:一部分key的记录数量太大,导致某些reduce执行过慢
3、缓慢的shuffle和排序

(四)hadoop的配置不当



(五)JAVA代码及JVM调优



一、硬件调优

1、CPU/内存使用情况vmstat、top

$ vmstat -S M 5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0    566    232    239    0    0    65   824   59   39  4  1 93  1  0

 0  3      0    366    232    432    0    0     0 25929 2638 2776 14 14 43 28  0

 2  1      0    241    232    543    0    0    26 38110 2123 1316 75 11  0 14  0

 3  0      0     78    232    543    0    0     0 11784 1558 1028 80  4 16  0  0

 0  0      0    189    232    543    0    0     0   142 1052  933 70  3 27  1  0

 0  0      0    185    232    543    0    0     0    30  500  589 15  1 84  0  0

 2  0      0    180    232    544    0    0     0     3  502  595 12  1 87  0  0

 0  0      0    508    232    293    0    0     0    74 1161 1036 77  5 18  0  0

 0  0      0    626    233    175    0    0     0   150  385  447  2  1 97  0  0

以上各个字段的意思分别是:

好了,命令介绍完毕,现在开始实战讲解每个参数的意思。

r 表示运行队列(就是说多少个进程真的分配到CPU),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 了。这个也和top的负载有关系,一般负载超过了3就比较高,超过了5就高,超过了10就不正常了,服务器的状态很危险。top的负载类似每秒的运行队 列。如果运行队列过大,表示你的CPU很繁忙,一般会造成CPU使用率很高。

b 表示阻塞的进程,这个不多说,进程阻塞,大家懂的。

swpd 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如果大于0,表示你的机器物理内存不足了,如果不是程序内存泄露的原因,那么你该升级内存了或者把耗内存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机器。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我的机器内存总共8G,剩余3415M。

buff   Linux/Unix系统是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权限等的缓存,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

cache cache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给文件做缓冲,我本机大概占用300多M(这里是Linux/Unix的聪明之处,把空闲的物理内存的一部分拿来做文件和目录的缓存,是为了提高 程序执行的性能,当程序使用内存时,buffer/cached会很快地被使用。)

si  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我的机器内存充裕,一切正常。

so  每秒虚拟内存写入磁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同上。

bi  块设备每秒接收的块数量,这里的块设备是指系统上所有的磁盘和其他块设备,默认块大小是1024byte,我本机上没什么IO操作,所以一直是0,但是我曾在处理拷贝大量数据(2-3T)的机器上看过可以达到140000/s,磁盘写入速度差不多140M每秒

bo 块设备每秒发送的块数量,例如我们读取文件,bo就要大于0。bi和bo一般都要接近0,不然就是IO过于频繁,需要调整。

in 每秒CPU的中断次数,包括时间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例如我们调用系统函数,就要进行上下文切换,线程的切换,也要进程上下文切换,这个值要越小越好,太大了,要考虑调低线程或者进程的 数目,例如在apache和nginx这种web服务器中,我们一般做性能测试时会进行几千并发甚至几万并发的测试,选择web服务器的进程可以由进程或 者线程的峰值一直下调,压测,直到cs到一个比较小的值,这个进程和线程数就是比较合适的值了。系统调用也是,每次调用系统函数,我们的代码就会进入内核
空间,导致上下文切换,这个是很耗资源,也要尽量避免频繁调用系统函数。上下文切换次数过多表示你的CPU大部分浪费在上下文切换,导致CPU干正经事的 时间少了,CPU没有充分利用,是不可取的。

us 用户CPU时间,我曾经在一个做加密解密很频繁的服务器上,可以看到us接近100,r运行队列达到80(机器在做压力测试,性能表现不佳)。

sy 系统CPU时间,如果太高,表示系统调用时间长,例如是IO操作频繁。

id  空闲 CPU时间,一般来说,id + us + sy = 100,一般我认为id是空闲CPU使用率,us是用户CPU使用率,sy是系统CPU使用率。

wt 等待IO CPU时间。

2、网络

(1)ethtool:检查网卡是否工作正常,是否全双工,速度设置是否合理等。

(2)sar:比较各个网卡的性能

# sar -n DEV 3 2

Linux 2.6.32-431.23.3.el6.x86_64 (slave1)       03/13/2015      _x86_64_        (1 CPU)

08:41:11 P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08:41:14 PM        lo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8:41:14 PM      eth0     11.71     10.70      1.05      4.47      0.00      0.00      0.00

08:41:14 PM      eth1    144.48      0.00      5.93      0.00      0.00      0.00      0.00

08:41:14 PM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08:41:17 PM        lo     28.04     28.04      3.90      3.90      0.00      0.00      0.00

08:41:17 PM      eth0    183.45   3765.20     27.06    905.80      0.00      0.00      0.00

08:41:17 PM      eth1    179.05     31.76      7.48     70.62      0.00      0.00      0.00

Average:        IFACE   rxpck/s   txpck/s    rxkB/s    txkB/s   rxcmp/s   txcmp/s  rxmcst/s

Average:           lo     13.95     13.95      1.94      1.94      0.00      0.00      0.00

Average:         eth0     97.14   1878.49     13.99    452.86      0.00      0.00      0.00

Average:         eth1    161.68     15.80      6.70     35.13      0.00      0.00      0.00

(3)iperf:检查2台机器间的网络带宽

其中一台充当服务器:

# iperf -s

------------------------------------------------------------

Server listening on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85.3 KByte (default)

------------------------------------------------------------

[  4] local 10.171.94.155 port 5001 connected with 10.171.29.191 port 46455

------------------------------------------------------------

Client connecting to 10.171.29.191,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143 KByte (default)

------------------------------------------------------------

[  6] local 10.171.94.155 port 52215 connected with 10.171.29.191 port 5001

[ ID] Interval       Transfer     Bandwidth

[  6]  0.0-10.0 sec   664 MBytes   557 Mbits/sec

[  4]  0.0-10.0 sec   466 MBytes   390 Mbits/sec

另一台充当客户端:

# iperf -c 10.171.94.155 -f m -d

------------------------------------------------------------

Server listening on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0.08 MByte (default)

------------------------------------------------------------

------------------------------------------------------------

Client connecting to 10.171.94.155,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0.10 MByte (default)

------------------------------------------------------------

[  4] local 10.171.29.191 port 46455 connected with 10.171.94.155 port 5001

[  5] local 10.171.29.191 port 5001 connected with 10.171.94.155 port 52215

[ ID] Interval       Transfer     Bandwidth

[  4]  0.0-10.0 sec   466 MBytes   390 Mbits/sec

[  5]  0.0-10.0 sec   664 MBytes   555 Mbits/sec

(4)tcpdump:检查数据包的传输情况

# tcpdump port 8649

tcpdump: verbose output suppressed, use -v or -vv for full protocol decode

listening on eth0, link-type EN10MB (Ethernet), capture size 65535 bytes

20:43:11.396729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136

20:43:11.396746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64

20:43:11.397101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136

20:43:11.397105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64

20:43:11.397107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136

20:43:11.397108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80

20:43:11.397109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64

20:43:11.397110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144

20:43:11.397111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68

20:43:11.397112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156

20:43:11.397114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188

20:43:11.397115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92

20:43:11.397116 IP master.38498 > slave1.8649: UDP, length 88

还可以使用host等参数。

3、磁盘健康情况

(1)iostart

# iostat

Linux 2.6.32-431.17.1.el6.x86_64 (master)       03/13/2015      _x86_64_        (1 CPU)

avg-cpu:  %user   %nice %system %iowait  %steal   %idle

           4.73    0.00    3.07   33.99    0.00   58.22

Device:            tps   Blk_read/s   Blk_wrtn/s   Blk_read   Blk_wrtn

xvda            206.31       292.48      2301.51  176511452 1388963336

xvdb             10.24        69.64       645.59   42029194  389614304

[root@master ~]# 

[root@master ~]# 

[root@master ~]# iostat -m -x -d 5

Linux 2.6.32-431.17.1.el6.x86_64 (master)       03/13/2015      _x86_64_        (1 CPU)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MB/s    wM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xvda              0.16   115.94   34.57  171.74     0.14     1.12    12.57     4.92   23.83   1.87  38.49

xvdb              0.00    71.55    1.09    9.14     0.03     0.32    69.88     0.89   87.38   0.89   0.91

Device:         rrqm/s   wrqm/s     r/s     w/s    rMB/s    wMB/s avgrq-sz avgqu-sz   await  svctm  %util

xvda              0.00     0.00    0.00    0.81     0.00     0.00     8.00     0.00    4.75   1.75   0.14

xvdb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dmesg

输出详细的错误信息,常见的信息如下:

type=1400 audit(1425645012.364:7): avc:  denied  { setattr } for  pid=1318 comm="rrdtool" name="fontconfig" dev=xvda1 ino=1049117 scontext=unconfined_u:system_r:httpd_t:s0 tcontext=system_u:object_r:fonts_cache_t:s0 tclass=dir

二、map端调优

1、输入文件中小文件过多,导致多次启动和停止JVM进程。



可以设置JVM重用。或者作数据预处理,将小文件合并。



2、数据倾斜:大文件且不可分割,导致处理这些文件的map需要很长时间。



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可以通过预处理解决。



3、数据本地化效果差。



将数据均衡的分布到集群中:



start-balancer.sh



4、检查是否某天数据量突然暴增





三、reduce端调优



1、不使用reduce

map结束后向reduce传输结果时需要经过shuffle阶段及排序,并通过网络传输数据,此过程引起较大的损耗,因此,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reduce任务设置为0。

job.setNumReduceTasks(0);

注意必须显示的定义数量为0,否则默认情况下,会有一个reduce任务,类为Reduce,此类将输入KV直接作为输出KV。



2、过滤和投影

如果一定要有reduce过程,那下一步就是尽量减少map输出的数据量,一方面可以减少网络传输数据,另一方面可以减少reduce需要处理的数据。

减少map的输出数据量有2种常见的方法:

(1)过滤:将对最终结果无影响的整个记录删除。

(2)投影:删除记录中某些对最终结果无影响的项。



3、使用combiner

使用combiners可以在map阶段通过合并数据,从而减少向reduce传输数据。



4、优化比较器

此方法可以提高数据排序顺序



5、减少倾斜数据

由于map的输出中某个key对应大量的value值,从而导致处理这个key的reduce任务所耗时间远远大于其它reduce。



6、reduce的数量调整

将reduce的数量调整为比集客reduce slot总数少一点,这可以保证充分利用集群的性能,又可容忍一定的机器错误。

四、hadoop配置不当

充分了解hadoop的配置文件,为集群选择最佳配置。

参考:http://blog.csdn.net/jediael_lu/article/details/38680013



五、java调优

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adoop调优之一:概述 分类: A1_HADOOP B3_LINUX 2015-03-13 20:51 395人阅读 评论(0) 收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UI基础:UIView(window,frame,UIColor,CGPoint,alpha,CGRect等) 分类: iOS学习-UI 2015-06-30 20:01 119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UIView 视图类,视图都是UIView或者UIView子类 UIWindow 窗口类,用于展示视图,视图一定要添加window才能显示 注意:一般来说,一个应用只有一个window 创建一个UIW ...

  2. 各种排序算法的分析及java实现 分类: B10_计算机基础 2015-02-03 20:09 186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liuling/p/2013-7-24-01.html 另可参考:http://gengning938.blog.163.com/blog/sta ...

  3. DZY Loves Chemistry 分类: CF 比赛 图论 2015-08-08 15:51 3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DZY Loves Chemistry time limit per test 1 second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ytes input standard ...

  4. 哈希-4 Values whose Sum is 0 分类: POJ 哈希 2015-08-07 09:51 3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4 Values whose Sum is 0 Time Limit: 15000MS Memory Limit: 228000K Total Submissions: 17875 Accepted: ...

  5. 哈希-Snowflake Snow Snowflakes 分类: POJ 哈希 2015-08-06 20:53 2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Snowflake Snow Snowflakes Time Limit: 4000MS Memory Limit: 65536K Total Submissions: 34762 Accepted: ...

  6. winform Label与DataGridView右对齐 分类: WinForm 2014-05-19 20:51 446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实现Label与DataGridView对齐有两种方法,差别不大: 定义: Label名称:lblName DataGridView名称:dgvData 第一种: lblName.Location = ...

  7. AndroidManifest.xml中的application中的name属性 分类: android 学习笔记 2015-07-17 16:51 116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被这个不起眼的属性折磨了一天,终于解决了. 由于项目需要,要合并两个android应用,于是拷代码,拷布局文件,拷values,所有的都搞定之后程序还是频频崩溃,一直没有找到原因,学android时间 ...

  8. UI基础:事件.响应链 分类: iOS学习-UI 2015-07-03 19:51 1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UIEvent:事件,是由硬件捕捉的一个代表用户操作操作设备的对象. 事件分三类:触摸事件.晃动事件.远程控制事件. 触摸事件:用户通过触摸设备屏幕操作对象,.输入数据.支持多点触摸,包含1个到多个触 ...

  9. OC基础:OC 基本数据类型与对象之间的转换方法 分类: ios学习 OC 2015-06-18 20:01 11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1.Foundation框架中提供了很多的集合类如:NSArray,NSMutableArray,NSSet,NSMutableSet,NSDictionary,NSMutableDictionary ...

随机推荐

  1. day 5 集合

    # -*- coding: utf_8 _*_# Author:Vi#集合是无序的 list_1 = [1,2,3,2,3,5,7]list_1 = set(list_1)#将列表转变成集合list_ ...

  2. 【Uva 1289】Stacking Plates

    [Link]: [Description] 有n(1≤n≤50)堆盘子,第i堆盘子有hi个盘子(1≤hi≤50),从上到下直径不减.所有盘 子的直径均不超过10000.有如下两种操作. split:把 ...

  3. Delphi(Tuxedo,BDE,ADO)三合一数据集组件HsTxQuery

    Delphi(Tuxedo,BDE,ADO)三合一数据集组件HsTxQuery 一.背景 为什么要做这个三合一数据集组件呢?曾经我们公司用delphi开发的系统大多以ADO,BDE方式来连接数据库,这 ...

  4. Pairs Forming LCM

    题目: B - Pairs Forming LCM Time Limit:2000MS     Memory Limit:32768KB Description Find the result of ...

  5. C++ 指针与引用 知识点 小结

    [摘要] 指针能够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甚至结构体.即指针能够指向不同数据对象.指针问题 包含 常量指针.数组指针.函数指针.this指针.指针传值.指向指针的指针 等. 主要知识点包含:1. ...

  6. Xcode7 的两个小坑

    Xcode7 还在 beta.时不时崩一下什么的倒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没料到的是之前用着好好的,今天升完 El Capitan 之后,模拟器竟然不见了,设备倒是在 schema 栏右边里能看到.只是注明 ...

  7. Android学习之图片压缩,压缩程度高且失真度小

    曾经在做手机上传图片的时候.直接获取相机拍摄的原图上传,原图大小一般1~2M.因此上传一张都比較浪费资源,有些场景还须要图片多张上传,所以近期查看了好多前辈写的关于图片处理的资料.然后试着改了一个图片 ...

  8. [1,2,3].forEach(alert);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利和弊吗?

    以下这个问题遇到了之后.问了太阳神,以下是太阳神的解答: [1,2,3].forEach(alert);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利和弊吗? 首先forEach使用方法非常easy降低代码量, 可是也有非常多地 ...

  9. 整理wmic使用,不重启变环境变量 .

    整理wmic使用,不重启变环境变量 . 利用wmic修改是直接生效的:(e:\tools 是新添加的目录) wmic ENVIRONMENT where "name='path' and u ...

  10. ajax缓存 header头文件

    浏览器第一次访问服务器的时候,需要从服务器加载很多静态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文件缓存在浏览器中,当再次访问页面的时候,如果有相同资源文件就直接到缓存中去加载,这样就会降低服务器的负载和带宽,加快用户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