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6日,Google正式对外发布Google TensorFlow 1.0版本,并保证本次的发布版本API接口完全满足生产环境稳定性要求。这是TensorFlow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它可以正式在生产环境放心使用。在国内,从InfoQ的判断来看,TensorFlow仍处于创新传播曲线的创新者使用阶段,大部分人对于TensorFlow还缺乏了解,社区也缺少帮助落地和使用的中文资料。InfoQ期望通过深入浅出TensorFlow系列文章能够推动Tensorflow在国内的发展。欢迎加入QQ群(群号:183248479)深入讨论和交流。

本文是整个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将会简单介绍TensorFlow安装方法、TensorFlow基本概念、神经网络基本模型,并在MNIST数据集上使用TensorFlow实现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

TensorFlow安装

Docker是新一代的虚拟化技术,它可以将TensorFlow以及TensorFlow的所有依赖关系统一封装到Docker镜像当中,从而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Docker是可移植性最强的一种安装方式,它支持大部分的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Linux和Mac OS)。对于TensorFlow发布的每一个版本,谷歌都提供了官方镜像。在官方镜像的基础上,才云科技提供的镜像进一步整合了其他机器学习工具包以及TensorFlow可视化工具TensorBoard,使用起来可以更加方便。目前才云科技提供的镜像有:

 
cargo.caicloud.io/tensorflow/tensorflow:0.12.0 cargo.caicloud.io/tensorflow/tensorflow:0.12.0-gpu cargo.caicloud.io/tensorflow/tensorflow:0.12.1 cargo.caicloud.io/tensorflow/tensorflow:0.12.1-gpu cargo.caicloud.io/tensorflow/tensorflow:1.0.0
cargo.caicloud.io/tensorflow/tensorflow:1.0.0-gpu

当Docker安装完成之后(Docker安装可以参考 https://docs.docker.com/engine/installation/),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启动一个TensorFlow容器。在第一次运行的时候,Docker会自动下载镜像。

$ docker run -p 8888:8888 –p 6006:6006 \
cargo.caicloud.io/tensorflow/tensorflow:1.0.0

在这个命令中,-p 8888:8888 将容器内运行的Jupyter服务映射到本地机器,这样在浏览器中打开localhost:8888就能看到Jupyter界面。在此镜像中运行的Jupyter是一个网页版的代码编辑器,它支持创建、上传、修改和运行Python程序。

-p 6006:6006将容器内运行的TensorFlow可视化工具TensorBoard映射到本地机器,通过在浏览器中打开localhost:6006就可以将TensorFlow在训练时的状态、图片数据以及神经网络结构等信息全部展示出来。此镜像会将所有输出到/log目录底下的日志全部可视化。

-it将提供一个Ubuntu 14.04的bash环境,在此环境中已经将TensorFlow和一些常用的机器学习相关的工具包(比如Scikit)安装完毕。注意这里无论本地机器操作系统是什么,这个bash环境都是基于Ubuntu 14.04的。这是由编译Docker镜像的方式决定的,和本地的操作系统没有关系。

虽然有支持GPU的Docker镜像,但是要运行这些镜像需要安装最新的NVidia驱动以及nvidia-docker。在安装完成nvidia-docker之后,可以通过以下的命令运行支持GPU的TensorFlow镜像。在镜像启动之后可以通过和上面类似的方式使用TensorFlow。

$ nvidia-docker run -it -p 8888:8888 –p 6006:6006 \
cargo.caicloud.io/tensorflow/tensorflow:1.0.0-gpu

除了Docker安装,在本地使用最方便的TensorFlow安装方式是pip。通过以下命令可以在Linux环境下使用pip安装TensorFlow 1.0.0。

$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pip python-dev  # 安装pip和Python 2.7
$ sudo pip install tensorflow # 安装只支持CPU的TensorFlow
$ sudo pip install tensorflow-gpu # 安装支持GPU的TensorFlow

目前只有在安装了CUDA toolkit 8.0和CuDNN v5.1的64位Ubuntu下可以通过pip安装支持GPU的TensorFlow,对于其他系统或者其他CUDA/CuDNN版本的用户则需要从源码进行安装来支持GPU使用。从源码安装TensorFlow可以参考https://www.tensorflow.org/install/。

TensorFlow样例

TensorFlow对Python语言的支持是最全面的,所以本文中将使用Python来编写TensorFlow程序。下面的程序给出一个简单的TensorFlow样例程序来实现两个向量求和。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a = tf.constant([1.0, 2.0], name="a")
b = tf.constant([2.0, 3.0], name="b")
result = a + b
print result # 输出“Tensor("add:0", shape=(2,), dtype=float32) ” sess = tf.Session()
print sess.run(result) # 输出“[ 3. 5.]”
sess.close()

TensorFlow基本概念

TensorFlow的名字中已经说明了它最重要的两个概念——Tensor和Flow。Tensor就是张量。在TensorFlow中,所有的数据都通过张量的形式来表示。从功能的角度上看,张量可以被简单理解为多维数组。但张量在TensorFlow中的实现并不是直接采用数组的形式,它只是对TensorFlow中运算结果的引用。在张量中并没有真正保存数字,它保存的是如何得到这些数字的计算过程。在上面给出的测试样例程序中,第一个print输出的只是一个引用而不是计算结果。

一个张量中主要保存了三个属性:名字(name)、维度(shape)和类型(type)。张量的第一个属性名字不仅是一个张量的唯一标识符,它同样也给出了这个张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张量的命名是通过“node:src_output”的形式来给出。其中node为计算节点的名称,src_output表示当前张量来自节点的第几个输出。

比如张量“add:0”就说明了result这个张量是计算节点“add”输出的第一个结果(编号从0开始)。张量的第二个属性是张量的维度(shape)。这个属性描述了一个张量的维度信息。比如“shape=(2,) ”说明了张量result是一个一维数组,这个数组的长度为2。张量的第三个属性是类型(type),每一个张量会有一个唯一的类型。TensorFlow会对参与运算的所有张量进行类型的检查,当发现类型不匹配时会报错。

如果说TensorFlow的第一个词Tensor表明了它的数据结构,那么Flow则体现了它的计算模型。Flow翻译成中文就是“流”,它直观地表达了张量之间通过计算相互转化的过程。

TensorFlow是一个通过计算图的形式来表述计算的编程系统。TensorFlow中的每一个计算都是计算图上的一个节点,而节点之间的边描述了计算之间的依赖关系。图1展示了通过TensorBoard画出来的测试样例的计算图。

图1 通过TensorBoard可视化测试样例的计算图

图1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运算,而每一条边代表了计算之间的依赖关系。如果一个运算的输入依赖于另一个运算的输出,那么这两个运算有依赖关系。在图1中,a和b这两个常量不依赖任何其他计算。而add计算则依赖读取两个常量的取值。于是在图1中可以看到有一条从a到add的边和一条从b到add的边。在图1中,没有任何计算依赖add的结果,于是代表加法的节点add没有任何指向其他节点的边。所有TensorFlow的程序都可以通过类似图1所示的计算图的形式来表示,这就是TensorFlow的基本计算模型。

TensorFlow计算图定义完成后,我们需要通过会话(Session)来执行定义好的运算。会话拥有并管理TensorFlow程序运行时的所有资源。当所有计算完成之后需要关闭会话来帮助系统回收资源,否则就可能出现资源泄漏的问题。TensorFlow可以通过Python的上下文管理器来使用会话。以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这种模式。

# 创建一个会话,并通过Python中的上下文管理器来管理这个会话。
with tf.Session() as sess
# 使用这创建好的会话来计算关心的结果。
sess.run(...)
# 不需要再调用“Session.close()”函数来关闭会话,
# 当上下文退出时会话关闭和资源释放也自动完成了。

通过Python上下文管理器的机制,只要将所有的计算放在“with”的内部就可以。当上下文管理器退出时候会自动释放所有资源。这样既解决了因为异常退出时资源释放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忘记调用Session.close函数而产生的资源泄。

TensorFlow实现前向传播

为了介绍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算法,需要先了解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是构成一个神经网络的最小单元,图2显示了一个神经元的结构。

图2  神经元结构示意图

从图2可以看出,一个神经元有多个输入和一个输出。每个神经元的输入既可以是其他神经元的输出,也可以是整个神经网络的输入。所谓神经网络的结构就是指的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神经元结构的输出是所有输入的加权和加上偏置项再经过一个激活函数。图3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三层全连接神经网络。之所以称之为全连接神经网络是因为相邻两层之间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连接。这也是为了将这样的网络结构和后面文章中将要介绍的卷积层、LSTM结构区分。图3中除了输入层之外的所有节点都代表了一个神经元的结构。本小节将通过这个样例来解释前向传播的整个过程。

图3  三层全连接神经网络结构图

计算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结果需要三部分信息。第一个部分是神经网络的输入,这个输入就是从实体中提取的特征向量。第二个部分为神经网络的连接结构。神经网络是由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网络的结构给出不同神经元之间输入输出的连接关系。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也可以称之为节点。在图3中,a11节点有两个输入,他们分别是x1和x2的输出。而a11的输出则是节点Y的输入。最后一个部分是每个神经元中的参数。图3用w来表示神经元中的权重,b表示偏置项。W的上标表明了神经网络的层数,比如W(1)表示第一层节点的参数,而W(2)表示第二层节点的参数。W的下标表明了连接节点编号,比如W1,2(1)表示连接x1和a12节点的边上的权重。给定神经网络的输入、神经网络的结构以及边上权重,就可以通过前向传播算法来计算出神经网络的输出。下面公式给出了在ReLU激活函数下图3神经网络前向传播的过程。

a11=f(W1,1(1)x1+W2,1(1)x2+b1(1))=f(0.7×0.2+0.9×0.3+(-0.5))=f(-0.09)=0
a12=f(W1,2(1)x1+W2,2(1)x2+b2(1))=f(0.7×0.1+0.9×(-0.5)+0.1)=f(-0.28)=0
a13=f(W1,3(1)x1+W2,3(1)x2+b3(1))=f(0.7×0.4+0.9×0.2+(-0.1))=f(0.36)=0.36
Y=f(W1,1(2)a11+W1,2(2)a12+W1,3(2)a13+b1(2))=f(0.054+0.028+(-0.072)+0.1)=f(0.11)=0.11

在TensorFlow中可以通过矩阵乘法的方法实现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过程。

a = tf.nn.relu(tf.matmul(x, w1)+b1)
y = tf.nn.relu(tf.matmul(a, w2)+b2)

在上面的代码中并没有定义w1、w2、b1、b2,TensorFlow可以通过变量(tf.Variable)来保存和更新神经网络中的参数。比如通过下面语句可以定义w1:

weights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2, 3], stddev=2))

这段代码调用了TensorFlow变量的声明函数tf.Variable。在变量声明函数中给出了初始化这个变量的方法。TensorFlow中变量的初始值可以设置成随机数、常数或者是通过其他变量的初始值计算得到。在上面的样例中,tf.random_normal([2, 3], stddev=2)会产生一个2×3的矩阵,矩阵中的元素是均值为0,标准差为2的随机数。tf.random_normal函数可以通过参数mean来指定平均值,在没有指定时默认为0。通过满足正太分布的随机数来初始化神经网络中的参数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方法。下面的样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变量实现神经网络的参数并实现前向传播的过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声明变量。
w1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2, 3], stddev=1, seed=1))
b1 = tf.Variable(tf.constant(0.0, shape=[3]))
w2 = tf.Variable(tf.random_normal([3, 1], stddev=1, seed=1))
b2 = tf.Variable(tf.constant(0.0, shape=[1])) # 暂时将输入的特征向量定义为一个常量。注意这里x是一个1*2的矩阵。
x = tf.constant([[0.7, 0.9]]) # 实现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过程,并计算神经网络的输出。
a = tf.nn.relu(tf.matmul(x, w1)+b1)
y = tf.nn.relu(tf.matmul(a, w2)+b2) sess = tf.Session()
# 运行变量初始化过程。
init_op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sess.run(init_op)
# 输出[[3.95757794]]
print(sess.run(y))
sess.close()

TensorFlow实现反向传播

在前向传播的样例程序中,所有变量的取值都是随机的。在使用神经网络解决实际的分类或者回归问题时需要更好地设置参数取值。使用监督学习的方式设置神经网络参数需要有一个标注好的训练数据集。以判断零件是否合格为例,这个标注好的训练数据集就是收集的一批合格零件和一批不合格零件。监督学习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在已知答案的标注数据集上,模型给出的预测结果要尽量接近真实的答案。通过调整神经网络中的参数对训练数据进行拟合,可以使得模型对未知的样本提供预测的能力。

在神经网络优化算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反向传播算法(backpropagation)。图4展示了使用反向传播算法训练神经网络的流程图。本文将不过多讲解反向传播的数学公式,而是重点介绍如何通过TensorFlow实现反向传播的过程。

图4  使用反向传播优化神经网络的流程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通过反向传播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在每次迭代的开始,首先需要选取一小部分训练数据,这一小部分数据叫做一个batch。然后,这个batch的样例会通过前向传播算法得到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因为训练数据都是有正确答案标注的,所以可以计算出当前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差距。最后,基于这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反向传播算法会相应更新神经网络参数的取值,使得在这个batch上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和真实答案更加接近。通过TensorFlow实现反向传播算法的第一步是使用TensorFlow表达一个batch的数据。在上面的样例中使用了常量来表达过一个样例:

x = tf.constant([[0.7, 0.9]])  

但如果每轮迭代中选取的数据都要通过常量来表示,那么TensorFlow的计算图将会太大。因为每生成一个常量,TensorFlow都会在计算图中增加一个节点。一般来说,一个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会需要经过几百万轮甚至几亿轮的迭代,这样计算图就会非常大,而且利用率很低。为了避免这个问题,TensorFlow提供了placeholder机制用于提供输入数据。placeholder相当于定义了一个位置,这个位置中的数据在程序运行时再指定。这样在程序中就不需要生成大量常量来提供输入数据,而只需要将数据通过placeholder传入TensorFlow计算图。在placeholder定义时,这个位置上的数据类型是需要指定的。和其他张量一样,placeholder的类型也是不可以改变的。placeholder中数据的维度信息可以根据提供的数据推导得出,所以不一定要给出。下面给出了通过placeholder实现前向传播算法的代码。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shape=(1, 2), name="input")
# 其他部分定义和上面的样例一样。
print(sess.run(y, feed_dict={x: [[0.7,0.9]]}))

在调用sess.run时,我们需要使用feed_dict来设定x的取值。在得到一个batch的前向传播结果之后,需要定义一个损失函数来刻画当前的预测值和真实答案之间的差距。然后通过反向传播算法来调整神经网络参数的取值使得差距可以被缩小。损失函数将在后面的文章中更加详细地介绍。以下代码定义了一个简单的损失函数,并通过TensorFlow定义了反向传播的算法。

# 定义损失函数来刻画预测值与真实值得差距。
cross_entropy = -tf.reduce_mean(
y_ * tf.log(tf.clip_by_value(y, 1e-10, 1.0)))
# 定义学习率。
learning_rate = 0.001
# 定义反向传播算法来优化神经网络中的参数。
train_step =
tf.train.AdamOptimizer(learning_rate).minimize(cross_entropy)

在上面的代码中,cross_entropy定义了真实值和预测值之间的交叉熵(cross entropy),这是分类问题中一个常用的损失函数。第二行train_step定义了反向传播的优化方法。目前TensorFlow支持10种不同的优化器,读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选择不同的优化算法。比较常用的优化方法有三种: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class tf.train.AdamOptimizer和tf.train.MomentumOptimizer。

TensorFlow解决MNIST问题

MNIST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数据集,在很多资料中,这个数据集都会被用作深度学习的入门样例。MNIST数据集是NIST数据集的一个子集,它包含了60000张图片作为训练数据,10000张图片作为测试数据。在MNIST数据集中的每一张图片都代表了0-9中的一个数字。图片的大小都为28×28,且数字都会出现在图片的正中间。图5展示了一张数字图片及和它对应的像素矩阵:

图5. MNIST数字图片及其像素矩阵。

在图5的左侧显示了一张数字1的图片,而右侧显示了这个图片所对应的像素矩阵。MNIST数据集中图片的像素矩阵大小为28×28,但为了更清楚的展示,图5右侧显示的为14×14的矩阵。在Yann LeCun教授的网站中(http://yann.lecun.com/exdb/mnist)对MNIST数据集做出了详细的介绍。TensorFlow对MNIST数据集做了更高层的封装,使得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下面给出了样例TensorFlow代码来解决MNIST数字手写体分类问题。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 MNIST数据集相关的常数。
INPUT_NODE = 784 # 输入层的节点数。对于MNIST数据集,这个就等于图片的像素。
OUTPUT_NODE = 10 # 输出层的节点数。这个等于类别的数目。因为在MNIST数据集中
# 需要区分的是0~9这10个数字,所以这里输出层的节点数为10。 # 配置神经网络的参数。
LAYER1_NODE = 500 # 隐藏层节点数。这里使用只有一个隐藏层的网络结构作为样例。
# 这个隐藏层有500个节点。
BATCH_SIZE = 100 # 一个训练batch中的训练数据个数。数字越小时,训练过程越接近
# 随机梯度下降;数字越大时,训练越接近梯度下降。
LEARNING_RATE = 0.01 # 学习率。
TRAINING_STEPS = 10000 # 训练轮数。 # 训练模型的过程。
def train(mnist):
x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INPUT_NODE], name='x-input')
y_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None, OUTPUT_NODE], name='y-input') # 定义神经网络参数。
weights1 = tf.Variable(
tf.truncated_normal([INPUT_NODE, LAYER1_NODE], stddev=0.1))
bias1 = tf.Variable(tf.constant(0.0, shape=[LAYER1_NODE]))
weights2 = tf.Variable(
tf.truncated_normal([LAYER1_NODE, OUTPUT_NODE], stddev=0.1))
bias2 = tf.Variable(tf.constant(0.0, shape=[OUTPUT_NODE])) # 计算在当前参数下神经网络前向传播的结果。
layer1 = tf.nn.relu(tf.matmul(input_tensor, weights1) + bias1)
y = tf.matmul(layer1, weights2) + bias2 # 定义存储训练轮数的变量。
global_step = tf.Variable(0, trainable=False) # 计算交叉熵作为刻画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差距的损失函数。
cross_entropy = tf.nn.softmax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
labels=y_, logits=y)
loss = tf.reduce_mean(cross_entropy) # 使用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优化算法来优化损失函数。注意这里损失
# 函数包含了交叉熵损失和L2正则化损失。
train_op=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LEARNING_RATE)\
.minimize(loss, global_step=global_step) # 检验神经网络的正确率。
correct_prediction = tf.equal(tf.argmax(y, 1), tf.argmax(y_,1))
accuracy = tf.reduce_mean(tf.cast(correct_prediction, tf.float32)) # 初始化会话并开始训练过程。
with tf.Session() as sess:
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run()
# 准备验证数据。一般在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中会通过验证数据来大致判断停止的
# 条件和评判训练的效果。
validate_feed = {x: mnist.validation.images,
y_: mnist.validation.labels} # 准备测试数据。在真实的应用中,这部分数据在训练时是不可见的,这个数据只是作为
# 模型优劣的最后评价标准。
test_feed = {x: mnist.test.images, y_: mnist.test.labels} # 迭代地训练神经网络。
for i in range(TRAINING_STEPS):
# 每1000轮输出一次在验证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
if i % 1000 == 0:
validate_acc = sess.run(accuracy, feed_dict=validate_feed)
print("After %d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
"using average model is %g " % (i, validate_acc)) # 产生这一轮使用的一个batch的训练数据,并运行训练过程。
xs, ys = mnist.train.next_batch(BATCH_SIZE)
sess.run(train_op, feed_dict={x: xs, y_: ys}) # 在训练结束之后,在测试数据上检测神经网络模型的最终正确率。
test_acc = sess.run(accuracy, feed_dict=test_feed)
print("After %d training step(s), test accuracy using average "
"model is %g" % (TRAINING_STEPS, test_acc)) # 主程序入口
def main(argv=None):
# 声明处理MNIST数据集的类,这个类在初始化时会自动下载数据。
mnist = input_data.read_data_sets("/tmp/data", one_hot=True)
train(mnist) # TensorFlow提供的一个主程序入口,tf.app.run会调用上面定义的main函数。
if __name__ == '__main__':
tf.app.run()

运行上面代码可以得到结果:

After 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103
After 100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044
After 200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174
After 300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258
After 400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3
After 500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346
After 600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4
After 700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422
After 800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472
After 9000 training step(s), validation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498
After 10000 training step(s), test accuracy using average model is 0.9475

通过该程序可以将MNIST数据集的准确率达到~95%。

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introduction-of-tensorflow-part02

深入浅出TensorFlow(二):TensorFlow解决MNIST问题入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ensorFlow框架(3)之MNIST机器学习入门

    1. MNIST数据集 1.1 概述 Tensorflow框架载tensorflow.contrib.learn.python.learn.datasets包中提供多个机器学习的数据集.本节介绍的是M ...

  2. 21个项目玩转深度学习:基于TensorFlow的实践详解01—MNIST机器学习入门

    数据集 由Yann Le Cun建立,训练集55000,验证集5000,测试集10000,图片大小均为28*28 下载 # coding:utf-8 # 从tensorflow.examples.tu ...

  3. 深度学习-tensorflow学习笔记(1)-MNIST手写字体识别预备知识

    深度学习-tensorflow学习笔记(1)-MNIST手写字体识别预备知识 在tf第一个例子的时候需要很多预备知识. tf基本知识 香农熵 交叉熵代价函数cross-entropy 卷积神经网络 s ...

  4. 深度学习-tensorflow学习笔记(2)-MNIST手写字体识别

    深度学习-tensorflow学习笔记(2)-MNIST手写字体识别超级详细版 这是tf入门的第一个例子.minst应该是内置的数据集. 前置知识在学习笔记(1)里面讲过了 这里直接上代码 # -*- ...

  5. TensorFlow 2 快速教程,初学者入门必备

    TensorFlow 2 简介 TensorFlow 是由谷歌在 2015 年 11 月发布的深度学习开源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快速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并训练深度学习模型.运用 TensorFlow 及其 ...

  6. 深入浅出 JMS(二) - ActiveMQ 入门指南

    深入浅出 JMS(二) - ActiveMQ 入门指南 上篇博文深入浅出 JMS(一) – JMS 基本概念,我们介绍了消息通信的规范JMS,这篇博文介绍一款开源的 JMS 具体实现-- Active ...

  7. 目标检测 <二> TensorFlow安装

    一:创建TensorFlow工作环境目录 1. 在anconda安装目录下找到envs目录然后进入 2.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夹改名为tensorflow 二: 创建TensorFlow工作环境 ...

  8. cs224d 作业 problem set2 (二) TensorFlow 实现命名实体识别

    神经网络在命名实体识别中的应用 所有的这些包括之前的两篇都可以通过tensorflow 模型的托管部署到 google cloud 上面,发布成restful接口,从而与任何的ERP,CRM系统集成. ...

  9. TensorFlow从0到1之TensorFlow逻辑回归处理MNIST数据集(17)

    本节基于回归学习对 MNIST 数据集进行处理,但将添加一些 TensorBoard 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 MNIST 数据集. MNIST由https://www.tensorflow.org/get ...

随机推荐

  1. 巨蟒python全栈开发-第10天 函数进阶

    一.今日主要内容总览(重点) 1.动态传参(重点) *,** *: 形参:聚合 位置参数*=>元组 关键字**=>字典 实参:打散 列表,字符串,元组=>* 字典=>** 形参 ...

  2. Exchange 2016 系统要求

    Exchange 2016 和早期版本的 Exchange Server 共存方案 Exchange 2016支持混合部署方案 Exchange 2016 的网络和目录服务器要求 目录服务体系结构: ...

  3. 以K个为一组反转单链表,最后不足K个节点的部分也反转

    package StackMin.ReverseList_offer16; public class ReverseKgroup_extend_offer16 { /** * 分组反转单链表,最后不足 ...

  4. 这些Python骚操作,你知道吗?

    0x00 世界,你好 ​程序员第一次接触语言或者框架,基本上都有个 Hello World 的例子,这里 Python 直接将它做成了一个包. 0x01 Python 哲学 ​ Python 执行 i ...

  5. SPL(Standard PHP Library 标准PHP类库)

    SplFileObject 读取大文件从第N行开始读: $line = 10; $splFileObj = new SplFileObject(__FILE__,'r'); $splFileObj-& ...

  6. 007-shiro与spring web项目整合【一】基础搭建

    一.需求 将原来基于url的工程改成使用shiro实现 二.代码 https://github.com/bjlhx15/shiro.git 中的permission_shiro 三.去除原项目拦截器 ...

  7. 词性标注算法之CLAWS算法和VOLSUNGA算法

    背景知识 词性标注:将句子中兼类词的词性根据上下文唯一地确定下来. 一.基于规则的词性标注方法 1.原理 利用事先制定好的规则对具有多个词性的词进行消歧,最后保留一个正确的词性. 2.步骤 ①对词性歧 ...

  8. knockout 学习使用笔记-----event绑定传参ko属性

    在绑定event的时候,需要传入ViewModal 本身的属性值(其实没必要,js直接能获取到,此处为测试相关参数的传递),如果不加(),会将绑定的function传进event(至于为嘛传了个fun ...

  9. openCV学习——一、Mat类

    一.Mat数据类型 在以下两个场景中使用 OpenCV 时,我们必须事先知道矩阵元素的数据类型: 使用 at 方法访问数据元素的时候要指明数据类型 做数值运算的时候,比如究竟是整数除法还是浮点数除法. ...

  10. S5第一次月考

    # Python五期月考一 # 1 介绍 # 满分100分,90分及格 # # 考试范围: # 1.Python语法 # 2.数据类型 # 3.流程控制 # 4.函数 # 5.模块 # # 考试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