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流媒体应用的最大特点是实时性,而延迟是实时性的最大敌人。从媒体收发端来讲,媒体数据的处理速度是造成延迟的重要原因;而从传输角度来讲,网络拥塞则是造成延迟的最主要原因。网络拥塞可能造成数据包丢失,也可能造成数据传输时间变长,延迟增大。拥塞控制是实时流媒体应用质量保证(QoS)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缓解网络拥堵、减小网络延迟、平滑数据传输等质量保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WebRTC通控制发送端数据发送码率来达到控制网络拥塞的目的,其采用谷歌提出的拥塞控制算法(Google Congestion Control,简称GCC)来控制发送端码率。

GCC算法分两部分:发送端基于丢包率的码率控制和接收端基于延迟的码率控制。基于丢包率的码率控制运行在发送端,依靠RTCP RR报文进行工作。WebRTC在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RTCP RR报文,根据其Report Block中携带的丢包率信息,动态调整发送端码率As。基于延迟的码率控制运行在接收端,WebRTC根据数据包到达的时间延迟,通过到达时间滤波器,估算出网络延迟m(t),然后经过过载检测器判断当前网络的拥塞状况,最后在码率控制器根据规则计算出远端估计最大码率Ar。得到Ar之后,通过RTCP REMB报文返回发送端。发送端综合As、Ar和预配置的上下限,计算出最终的目标码率A,该码率会作用到Encoder、RTP和PacedSender等模块,控制发送端的码率。

一、发送端基于丢包率的码率控制

GCC算法在发送端基于丢包率控制发送码率,其基本思想是:丢包率反映网络拥塞状况。如果丢包率很小或者为0,说明网络状况良好,在不超过预设最大码率的情况下,可以增大发送端码率;反之如果丢包率变大,说明网络状况变差,此时应减少发送端码率。在其它情况下,发送端码率保持不变。GCC使用的丢包率根据接收端RTP接收统计信息计算得到,通过RTCP RR报文中返回给发送端。RTCP RR报文统计接收端RTP接收信息,如Packet Loss,Jitter,DLSR等等。

发送端收到RTCP RR报文并解析得到丢包率后,根据图3公式计算发送端码率:当丢包率大于0.1时,说明网络发生拥塞,此时降低发送端码率;当丢包率小于0.02时,说明网络状况良好,此时增大发送端码率;其他情况下,发送端码率保持不变。最终码率会作用于Encoder、RTP和PacedSender模块,用以在编码器内部调整码率和平滑发送端发送速率。

二、接收端基于延迟的码率控制

GCC算法在接收端基于数据包到达延迟估计发送码率Ar,然后通过RTCP REMB报文反馈到发送端,发送端把Ar作为最终目标码率的上限值。其基本思想是: RTP数据包的到达时间延迟m(i)反映网络拥塞状况。当延迟很小时,说明网络拥塞不严重,可以适当增大目标码率;当延迟变大时,说明网络拥塞变严重,需要减小目标码率;当延迟维持在一个低水平时,目标码率维持不变。基于延时的拥塞控制由三个主要模块组成:到达时间滤波器,过载检查器和速率控制器;除此之外还有过载阈值自适应模块和REMB报文生成模块。

作者:weizhenwei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f7ee0e0b3be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WebRTC基于GCC的拥塞控制算法[转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载】WebRTC基于GCC的拥塞控制(上) - 算法分析

    实时流媒体应用的最大特点是实时性,而延迟是实时性的最大敌人.从媒体收发端来讲,媒体数据的处理速度是造成延迟的重要原因:而从传输角度来讲,网络拥塞则是造成延迟的最主要原因.网络拥塞可能造成数据包丢失,也 ...

  2. WebRTC 基于GCC的拥塞控制(上)

    转自:http://blog.csdn.net/doitsjz/article/details/56481981 实时流媒体应用的最大特点是实时性,而延迟是实时性的最大敌人.从媒体收发端来讲,媒体数据 ...

  3. WebRTC 基于GCC的拥塞控制(下)

    转自;http://blog.csdn.net/ljh081231/article/details/79152578 本文在文章[1]的基础上,从源代码实现角度对WebRTC的GCC算法进行分析.主要 ...

  4. TCP拥塞控制算法之NewReno和SACK

    TCP拥塞控制算法之NewReno和SACK 2018年05月23日 19:10:03 吃吃爱学习 阅读数:1446    版权声明:程序媛吃吃的博客 https://blog.csdn.net/m0 ...

  5. 面试热点|理解TCP/IP传输层拥塞控制算法

    0x00.前言 通过本文你将了解到以下内容: 拥塞控制概念以及其背景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区别与联系 拥塞控制主要过程详解 伙伴们认真学习一下,让offer来得更猛烈些吧! 0x01.TCP/IP协议 ...

  6. 小议WebRTC拥塞控制算法:GCC介绍

    网络拥塞是基于IP协议的数据报交换网络中常见的一种网络传输问题,它对网络传输的质量有严重的影响,网络拥塞是导致网络吞吐降低,网络丢包等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使得上层应用无法有效的利用网络带宽获得高质 ...

  7. 【转载】TCP拥塞控制算法 优缺点 适用环境 性能分析

    [摘要]对多种TCP拥塞控制算法进行简要说明,指出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它们的适用环境. [关键字]TCP拥塞控制算法 优点    缺点   适用环境公平性 公平性 公平性是在发生拥塞时各源端(或同一源端 ...

  8. TCP拥塞控制算法 优缺点 适用环境 性能分析

    [摘要]对多种TCP拥塞控制算法进行简要说明,指出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它们的适用环境. [关键字]TCP拥塞控制算法 优点    缺点   适用环境公平性 公平性 公平性是在发生拥塞时各源端(或同一源端 ...

  9. 我对TCP CDG拥塞控制算法的改进和优化

    其实这不是我的优化,我是借用了BBR之力.         借了什么力呢?这是我一再强调的,BBR最大的共享不是为Linux贡献了一个TCP拥塞控制算法(它同时在也BSD上被实现...),而是它重构了 ...

随机推荐

  1. AnroidStudio gradle版本和android插件的版本依赖

  2. CentOS 部署 MongoDB(新)

    step1.进入到/opt/下执行 下载 wget https://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x86_64-rhel70-3.6.5.tgz ste ...

  3. 第24课.经典问题解析(1.析构函数的顺序;2.const修饰对象;3.成员函数,成员变量是否属于具体对象)

    1.当程序中存在多个对象的时候,如何确定这些对象的析构顺序? 单个对象 单个对象创建时构造函数的调用顺序 a.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 b.调用成员变量的构造函数(调用顺序与声明顺序相同) c.调用类自身的 ...

  4. codevs 1048/洛谷 1880:石子归并

    题目描述 Description 有n堆石子排成一列,每堆石子有一个重量w[i], 每次合并可以合并相邻的两堆石子,一次合并的代价为两堆石子的重量和w[i]+w[i+1].问安排怎样的合并顺序,能够使 ...

  5. SQL SERVER 字符串函数 REPLACE()

    定义: REPLACE()返回用另一个字符串值替换原字符串中出现的所有指定字符串值之后的字符串. 语法: REPLACE ( string_expression , string_pattern , ...

  6. javaweb中关于转发与重定向的写法

    转发: RequestDispatcher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WEB-INF/main.jsp"); rd.forward(r ...

  7. 1.5JdbcTmeplates、Jpa、Mybatis、beatlsql、Druid的使用

    Spring boot 连接数据库整合 -- create table `account`DROP TABLE `account` IF EXISTSCREATE TABLE `account` ( ...

  8. select key from table 一直出错

    key和keys  为mysql 关键字,数据库设计字段的时候尽量避免

  9. c c++各种类型的取值范围

    int类型的变量存储值从-2147483648到2147483647 //例子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void ...

  10. 14.shell脚本学习

    简单的执行跟踪,会使得Shell显示每个被执行到的命令sh -x delete.sh 查找与替换grepsed -i "s/t_rs_customer/t_rs_customer_ba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