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分布式唯一id,这篇文章很实在
分布式唯一ID介绍
分布式系统全局唯一的 id 是所有系统都会遇到的场景,往往会被用在搜索,存储方面,用于作为唯一的标识或者排序,比如全局唯一的订单号,优惠券的券码等,如果出现两个相同的订单号,对于用户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bug。
在单体的系统中,生成唯一的 id 没有什么挑战,因为只有一台机器一个应用,直接使用单例加上一个原子操作自增即可。而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同的应用,不同的机房,不同的机器,要想生成的 ID 都是唯一的,确实需要下点功夫。
一句话总结:
分布式唯一ID是为了给数据进行唯一标识。
分布式唯一ID的特征
分布式唯一ID的核心是唯一性,其他的都是附加属性,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全局唯一ID方案有以下的特点,仅供参考:
- 全局唯一:不可以重复,核心特点!
- 大致有序或者单调递增:自增的特性有利于搜索,排序,或者范围查询等
- 高性能:生成ID响应要快,延迟低
- 高可用:要是只能单机,挂了,全公司依赖全局唯一ID的服务,全部都不可用了,所以生成ID的服务必须高可用
- 方便使用:对接入者友好,能封装到开箱即用最好
- 信息安全:有些场景,如果连续,那么很容易被猜到,攻击也是有可能的,这得取舍。
分布式唯一ID的生成方案
UUID直接生成
写过 Java 的朋友都知道,有时候我们写日志会用到一个类 UUID,会生成一个随机的ID,去作为当前用户请求记录的唯一识别码,只要用以下的代码:
String uuid = UUID.randomUUID();
用法简单粗暴,UUID的全称其实是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或者GUID(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
,它本质上是一个 128 位的二进制整数,通常我们会表示成为 32 个 16 进制数组成的字符串,几乎不会重复,2 的 128 次方,那是无比庞大的数字。
以下是百度百科说明:
UUID由以下几部分的组合:
(1)UUID的第一个部分与时间有关,如果你在生成一个UUID之后,过几秒又生成一个UUID,则第一个部分不同,其余相同。
(2)时钟序列。
(3)全局唯一的IEEE机器识别号,如果有网卡,从网卡MAC地址获得,没有网卡以其他方式获得。
UUID的唯一缺陷在于生成的结果串会比较长。关于UUID这个标准使用最普遍的是微软的GUID(Globals Unique Identifiers)。在ColdFusion中可以用CreateUUID()函数很简单地生成UUID,其格式为: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8-4-4-16),其中每个 x 是 0-9 或 a-f 范围内的一个十六进制的数字。而标准的UUID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8-4-4-4-12),可以从cflib 下载CreateGUID() UDF进行转换。 [2]
(4)在 hibernate(Java orm框架)中, 采用 IP-JVM启动时间-当前时间右移32位-当前时间-内部计数(8-8-4-8-4)来组成UUID
要想重复,两台完全相同的虚拟机,开机时间一致,随机种子一致,同一时间生成uuid,才有极小的概率会重复,因此我们可认为,理论上会重复,实际不可能重复!!!
uuid优点:
- 性能好,效率高
- 不用网络请求,直接本地生成
- 不同的机器个干个的,不会重复
uuid 这么好,难不成是银弹?当然缺点也很突出:
- 没办法保证递增趋势,没法排序
- uuid太长了,存储占用空间大,特别落在数据库,对建立索引不友好
- 没有业务属性,这东西就是一串数字,没啥意义,或者说规律
当然也有人想要改进这家伙,比如不可读性改造,用uuid to int64
,把它转成 long 类型:
byte[] bytes = Guid.NewGuid().ToByteArray();
return BitConverter.ToInt64(bytes, 0);
又比如,改造无序性,比如 NHibernate
的 Comb
算法,把 uuid 的前 20 个字符保留下来,后面 12 个字符用 guid
生成的时间,时间是大致有序的,是一种小改进。
点评:UUID不存在数据库当索引,作为一些日志,上下文的识别,还是挺香的,但是要是这玩意用来当订单号,真是令人崩溃
数据库自增序列
单机的数据库
数据库的主键本身就拥有一个自增的天然特性,只要设置ID为主键并且自增,我们就可以向数据库中插入一条记录,可以返回自增的ID,比如以下的建表语句:
CREATE DATABASE `test`;
use test;
CREATE TABLE id_table (
id bigint(2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value char(10) NOT NULL default '',
PRIMARY KEY (id),
) ENGINE=MyISAM;
插入语句:
insert into id_table(value) VALUES ('v1');
优点:
- 单机,简单,速度也很快
- 天然自增,原子性
- 数字id排序,搜索,分页都比较有利
缺点也很明显:
- 单机,挂了就要提桶跑路了
- 一台机器,高并发也不可能
集群的数据库
既然单机高并发和高可用搞不定,那就加机器,搞集群模式的数据库,既然集群模式,如果有多个master,那肯定不能每台机器自己生成自己的id,这样会导致重复的id。
这个时候,每台机器设置起始值和步长,就尤为重要。比如三台机器V1,V2,V3:
统一步长:3
V1起始值:1
V2起始值:2
V3起始值:3
生成的ID:
V1:1, 4, 7, 10...
V2:2, 5, 8, 11...
V3:3, 6, 9, 12...
设置命令行可以使用:
set @@auto_increment_offset = 1; // 起始值
set @@auto_increment_increment = 3; // 步长
这样确实在master足够多的情况下,高性能保证了,就算有的机器宕机了,slave 也可以补充上来,基于主从复制就可以,可以大大降低对单台机器的压力。但是这样做还是有缺点:
- 主从复制延迟了,master宕机了,从节点切换成为主节点之后,可能会重复发号。
- 起始值和步长设置好之后,要是后面需要增加机器(水平拓展),要调整很麻烦,很多时候可能需要停机更新
批量号段式数据库
上面的访问数据库太频繁了,并发量一上来,很多小概率问题都可能发生,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一次性拿出一段id呢?直接放在内存里,以供使用,用完了再申请一段就可以了。同样也可以保留集群模式的优点,每次从数据库取出一个范围的id,比如3台机器,发号:
每次取1000,每台步长3000
V1:1-1000,3001-4000,
V2:1001-2000,4001-5000
V3:2001-3000,5001-6000
当然,如果不搞多台机器,也是可以的,一次申请10000个号码,用乐观锁实现,加一个版本号,
CREATE TABLE id_table (
id int(10) NOT NULL,
max_id bigint(20) NOT NULL COMMENT '当前最大id',
step int(20) NOT NULL COMMENT '号段的步长',
version int(20) NOT NULL COMMENT '版本号',
`create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update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PRIMARY KEY (`id`)
)
只有用完的时候,才会重新去数据库申请,竞争的时候乐观锁保证只能一个请求成功,其他的直接等着别人取出来放在应用内存里面,再取就可以了,取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update操作:
update id_table set max_id = #{max_id+step}, version = version + 1 where version = # {version}
重点:
- 批量获取,减少数据库请求
- 乐观锁,保证数据准确
- 获取只能从数据库中获取,批量获取可以做成异步定时任务,发现少于某个阈值,自动补充
Redis自增
redis有一个原子命令incr
,原子自增,redis速度快,基于内存:
127.0.0.1:6379> set id 1
OK
127.0.0.1:6379> incr id
(integer) 2
当然,redis 如果单机有问题,也可以上集群,同样可以用初始值 + 步长,可以用 INCRBY
命令,搞几台机器基本能抗住高并发。
优点:
- 基于内存,速度快
- 天然排序,自增,有利于排序搜索
缺点:
- 步长确定之后,增加机器也比较难调整
- 需要关注持久化,可用性等,增加系统复杂度
redis持久化如果是RDB,一段时间打一个快照,那么可能会有数据没来得及被持久化到磁盘,就挂掉了,重启可能会出现重复的ID,同时要是主从延迟,主节点挂掉了,主从切换,也可能出现重复的ID。如果使用AOF,一条命令持久化一次,可能会拖慢速度,一秒钟持久化一次,那么就可能最多丢失一秒钟的数据,同时,数据恢复也会比较慢,这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Zookeeper生成唯一ID
zookeeper其实是可以用来生成唯一ID的,但是大家不用,因为性能不高。znode有数据版本,可以生成32或者64位的序列号,这个序列号是唯一的,但是如果竞争比较大,还需要加分布式锁,不值得,效率低。
美团的Leaf
下面均来自美团的官方文档:https://tech.meituan.com/2019/03/07/open-source-project-leaf.html
Leaf在设计之初就秉承着几点要求:
- 全局唯一,绝对不会出现重复的ID,且ID整体趋势递增。
- 高可用,服务完全基于分布式架构,即使MySQL宕机,也能容忍一段时间的数据库不可用。
- 高并发低延时,在CentOS 4C8G的虚拟机上,远程调用QPS可达5W+,TP99在1ms内。
- 接入简单,直接通过公司RPC服务或者HTTP调用即可接入。
文档里面讲得很清晰,一共有两个版本:
- V1:预分发的方式提供ID,也就是前面说的号段式分发,表设计也差不多,意思就是批量的拉取id
这样做的缺点就是更新号段的时候,耗时比较高,还有就是如果这时候宕机或者主从复制,就不可用。
优化:
1.先做了一个双Buffer优化,就是异步更新,意思就是搞两个号段出来,一个号段比如被消耗10%的时候,就开始分配下一个号段,有种提前分配的意思,而且异步线程更新
2.上面的方案,号段可能固定,跨度可能太大或者太小,那就做成动态变化,根据流量来决定下一次的号段的大小,动态调整
V2:Leaf-snowflake,Leaf提供了Java版本的实现,同时对Zookeeper生成机器号做了弱依赖处理,即使Zookeeper有问题,也不会影响服务。Leaf在第一次从Zookeeper拿取workerID后,会在本机文件系统上缓存一个workerID文件。即使ZooKeeper出现问题,同时恰好机器也在重启,也能保证服务的正常运行。这样做到了对第三方组件的弱依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LA。
snowflake(雪花算法)
snowflake 是 twitter 公司内部分布式项目采用的 ID 生成算法,开源后广受欢迎,它生成的ID是 Long
类型,8个字节,一共64位,从左到右:
- 1位:不使用,二进制中最高位是为1都是负数,但是要生成的唯一ID都是正整数,所以这个1位固定为0。
- 41位:记录时间戳(毫秒),这个位数可以用 $(2^{41}-1) / (1000 * 60 * 60 * 24 * 365) = 69$年
- 10位:记录工作机器的ID,可以机器ID,也可以机房ID + 机器ID
- 12位:序列号,就是某个机房某台机器上这一毫秒内同时生成的 id 序号
那么每台机器按照上面的逻辑去生成ID,就会是趋势递增的,因为时间在递增,而且不需要搞个分布式的,简单很多。
可以看出 snowflake 是强依赖于时间的,因为时间理论上是不断往前的,所以这一部分的位数,也是趋势递增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时间回拨,也就是时间突然间倒退了,可能是故障,也可能是重启之后时间获取出问题了。那我们该如何解决时间回拨问题呢?
- 第一种方案:获取时间的时候判断,如果小于上一次的时间戳,那么就不要分配,继续循环获取时间,直到时间符合条件。
- 第二种方案:上面的方案只适合时钟回拨较小的,如果间隔过大,阻塞等待,肯定是不可取的,因此要么超过一定大小的回拨直接报错,拒绝服务,或者有一种方案是利用拓展位,回拨之后在拓展位上加1就可以了,这样ID依然可以保持唯一。
Java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SnowFlake {
// 数据中心(机房) id
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
// 机器ID
private long workerId;
// 同一时间的序列
private long sequence;
public SnowFlake(long workerId, long datacenterId) {
this(workerId, datacenterId, 0);
}
public SnowFlake(long workerId, long datacenterId, long sequence) {
// 合法判断
if (workerId > maxWorkerId || work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work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WorkerId));
}
if (datacenterId > max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String.format("datacenter Id can't be greater than %d or less than 0", maxDatacenterId));
}
System.out.printf("worker starting. timestamp left shift %d, datacenter id bits %d, worker id bits %d, sequence bits %d, workerid %d",
timestampLeftShift, datacenterIdBits, workerIdBits, sequenceBits, workerId);
this.workerId = workerId;
this.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
this.sequence = sequence;
}
// 开始时间戳
private long twepoch = 1420041600000L;
// 机房号,的ID所占的位数 5个bit 最大:11111(2进制)--> 31(10进制)
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Bits = 5L;
// 机器ID所占的位数 5个bit 最大:11111(2进制)--> 31(10进制)
private long workerIdBits = 5L;
// 5 bit最多只能有31个数字,就是说机器id最多只能是32以内
private long maxWorkerId = -1L ^ (-1L << workerIdBits);
// 5 bit最多只能有31个数字,机房id最多只能是32以内
private long maxDatacenterId = -1L ^ (-1L << datacenterIdBits);
// 同一时间的序列所占的位数 12个bit 111111111111 = 4095 最多就是同一毫秒生成4096个
private long sequenceBits = 12L;
// workerId的偏移量
private long work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datacenterId的偏移量
private long datacenterId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timestampLeft的偏移量
private long timestampLeftShift = sequenceBits + workerIdBits + datacenterIdBits;
// 序列号掩码 4095 (0b111111111111=0xfff=4095)
// 用于序号的与运算,保证序号最大值在0-4095之间
private long sequenceMask = -1L ^ (-1L << sequenceBits);
// 最近一次时间戳
private long lastTimestamp = -1L;
// 获取机器ID
public long getWorkerId() {
return workerId;
}
// 获取机房ID
public long getDatacenterId() {
return datacenterId;
}
// 获取最新一次获取的时间戳
public long getLastTimestamp() {
return lastTimestamp;
}
// 获取下一个随机的ID
public synchronized long nextId() {
// 获取当前时间戳,单位毫秒
long timestamp = timeGen();
if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System.err.printf("clock is moving backwards. Rejecting requests until %d.", lastTimestamp);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String.format("Clock moved backwards. Refusing to generate id for %d milliseconds",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 去重
if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sequence = (sequence + 1) & sequenceMask;
// sequence序列大于4095
if (sequence == 0) {
// 调用到下一个时间戳的方法
timestamp = tilNextMillis(lastTimestamp);
}
} else {
// 如果是当前时间的第一次获取,那么就置为0
sequence = 0;
}
// 记录上一次的时间戳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 偏移计算
return ((timestamp - twepoch) << timestampLeftShift) |
(datacenterId << datacenterIdShift) |
(workerId << workerIdShift) |
sequence;
}
private long tilNextMillis(long lastTimestamp) {
// 获取最新时间戳
long timestamp = timeGen();
// 如果发现最新的时间戳小于或者等于序列号已经超4095的那个时间戳
while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 不符合则继续
timestamp = timeGen();
}
return timestamp;
}
private long timeGen() {
return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nowFlake worker = new SnowFlake(1, 1);
long timer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int i = 0; i < 100; i++) {
worker.nextId();
}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timer);
}
}
百度 uid-generator
换汤不换药,百度开发的,基于Snowflake
算法,不同的地方是可以自己定义每部分的位数,也做了不少优化和拓展:https://github.com/baidu/uid-generator/blob/master/README.zh_cn.md
UidGenerator是Java实现的, 基于Snowflake算法的唯一ID生成器。UidGenerator以组件形式工作在应用项目中, 支持自定义workerId位数和初始化策略, 从而适用于docker等虚拟化环境下实例自动重启、漂移等场景。 在实现上, UidGenerator通过借用未来时间来解决sequence天然存在的并发限制; 采用RingBuffer来缓存已生成的UID, 并行化UID的生产和消费, 同时对CacheLine补齐,避免了由RingBuffer带来的硬件级「伪共享」问题. 最终单机QPS可达600万。
秦怀の观点
不管哪一种uid生成器,保证唯一性是核心,在这个核心上才能去考虑其他的性能,或者高可用等问题,总体的方案分为两种:
- 中心化:第三方的一个中心,比如 Mysql,Redis,Zookeeper
- 优点:趋势自增
- 缺点:增加复杂度,一般得集群,提前约定步长之类
- 无中心化:直接本地机器上生成,snowflake,uuid
- 优点:简单,高效,没有性能瓶颈
- 缺点:数据比较长,自增属性较弱
没有哪一种是完美的,只有符合业务以及当前体量的方案,技术方案里面,没有最优解。
【作者简介】:
秦怀,公众号【秦怀杂货店】作者,技术之路不在一时,山高水长,纵使缓慢,驰而不息。个人写作方向:Java源码解析
,JDBC
,Mybatis
,Spring
,redis
,分布式
,剑指Offer
,LeetCode
等,认真写好每一篇文章,不喜欢标题党,不喜欢花里胡哨,大多写系列文章,不能保证我写的都完全正确,但是我保证所写的均经过实践或者查找资料。遗漏或者错误之处,还望指正。
讲分布式唯一id,这篇文章很实在的更多相关文章
- 分布式唯一id:snowflake算法思考
匠心零度 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缘起 为什么会突然谈到分布式唯一id呢?原因是最近在准备使用RocketMQ,看看官网介绍: 一句话,消息可能会重复,所以消费端需要做幂等.为什么消息会重复后续R ...
- 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的想法
0x01 起因 前端时间遇到一个问题,怎么快速生成唯一的id,后来采用了hashid的方法.最近在网上读到了美团关于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的解决方案, 其中提到了三种生成法:(建议看一下这篇文章,写得很 ...
- 开源项目|Go 开发的一款分布式唯一 ID 生成系统
原文连接: 开源项目|Go 开发的一款分布式唯一 ID 生成系统 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个开源项目:id-maker,主要功能是用来在分布式环境下生成唯一 ID.上周停更了一周,也是用来开发和测试这个项目的 ...
- 分布式唯一ID极简教程
原创 2017-11-21 帝都羊 架构师小秘圈 一,题记 所有的业务系统,都有生成ID的需求,如订单id,商品id,文章ID等.这个ID会是数据库中的唯一主键,在它上面会建立聚集索引! ID生成的核 ...
- 分布式唯一ID生成算法-雪花算法
在我们的工作中,数据库某些表的字段会用到唯一的,趋势递增的订单编号,我们将介绍两种方法,一种是传统的采用随机数生成的方式,另外一种是采用当前比较流行的“分布式唯一ID生成算法-雪花算法”来实现. 一. ...
- 百度开源的分布式唯一ID生成器UidGenerator,解决了时钟回拨问题
UidGenerator是百度开源的Java语言实现,基于Snowflake算法的唯一ID生成器.而且,它非常适合虚拟环境,比如:Docker.另外,它通过消费未来时间克服了雪花算法的并发限制.Uid ...
- 关于分布式唯一ID,snowflake的一些思考及改进(完美解决时钟回拨问题)
1.写唯一ID生成器的原由 在阅读工程源码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工具职责生成一个消息ID,方便进行全链路的查询,实现方式特别简单,核心源码不过两行,根据时间戳以及随机数生成一个ID,这种算法ID在分布式系 ...
- .Net下的分布式唯一ID
分布式唯一ID,顾名思义,是指在全世界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都不会重复的唯一Id. 在单机/单服务器/单数据库的小型应用中,不需要用到这类东西.但在高并发.海量数据.大型分布式应用中,这类却是构建整个系统的 ...
- 分布式唯一ID生成方案选型!详细解析雪花算法Snowflake
分布式唯一ID 使用RocketMQ时,需要使用到分布式唯一ID 消息可能会发生重复,所以要在消费端做幂等性,为了达到业务的幂等性,生产者必须要有一个唯一ID, 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同一业务场景要全局 ...
随机推荐
-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汇编传参篇) | 如何传递复杂的参数 | 百篇博客分析OpenHarmony源码 | v23.02
百篇博客系列篇.本篇为: v23.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汇编传参篇) | 如何传递复杂的参数 | 51.c.h .o 硬件架构相关篇为: v22.xx 鸿蒙内核源码分析(汇编基础篇) | CPU在哪 ...
- ARM平台如何玩转GDB远程调试?
前 言 关于GDB工具 GDB工具是GNU项目调试器,基于命令行使用.和其他的调试器一样,可使用GDB工具单步运行程序.单步执行.跳入/跳出函数.设置断点.查看变量等等,它是UNIX/LINUX操作 ...
- BufferedInputStream与BufferedOutputStream的缓存底层实现
首先观察BufferedInputStream 的继承体系,可以看出他是继承自一个FilterInputStream,而这个又是继承自InputStream 我们在之前的装饰器模式就讲过,这个Buff ...
- 【深度学习】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原理、均方损失、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
1. 线性回归 回归(regression)问题指一类为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建模的方法,通常用来表示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机器学习领域中多数问题都与预测相关,当我们想预测一个数值时,就会 ...
- Java 开发最容易写的 10 个bug
原文链接:10 个让人头疼的 bug 那个谁,今天又写 bug 了,没错,他说的好像就是我...... 作为 Java 开发,我们在写代码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奇思妙想的 bug ,有些 bug 就挺 ...
- Windows 11正式版来了,下载、安装教程、一起奉上!
Windows 11正式版已经发布了,今天给大家更新一波Win11系统的安装方法,其实和Win10基本一样,有多种方法. 安装Win11前请先查看电脑是否支持Win11系统,先用微软自家的PC H ...
- vector 删除和插入
删除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int ...
- spring提供的可拓展接口
接口:SmartLifecycle(https://www.jianshu.com/p/7b8f2a97c8f5)
- Less-(38~41) 堆叠注入
首先申明,Less-(38~41)可以采取和Less-(1~4)相同的解法:(一一对应) 然而,他们的漏洞其实更大,我们可以做更多具有破坏性的事情. 代码审计: Less-(38~41): 41的$s ...
- 【UE4 C++】 Config Settings配置文件(.ini)
简介 常见存储路径 \Engine\Config\ \Engine\Saved\Config\ (运行后生成) [ProjectName]\Config\ [ProjectName]\Saved\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