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java语言与C语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内存自动回收,那么JVM是怎么控制内存回收的,这篇文章将介绍JVM垃圾回收的几种算法,从而了解内存回收的基本原理。

stop the world

在介绍垃圾回收算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词“stop the world”,stop the world会在执行某一个垃圾回收算法的时候产生,JVM为了执行垃圾回收,会暂时java应用程序的执行,等垃圾回收完成后,再继续运行。如果你使用JMeter测试过java程序,你可能会发现在测试过程中,java程序有不规则的停顿现象,其实这就是“stop the world”,停顿的时候JVM是在做垃圾回收。所以尽可能减少stop the world的时间,就是我们优化JVM的主要目标。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目前有哪些常见垃圾回收的算法。

引用计数法

引用计数法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对象被引用的次数进行计数,当增加一个引用计数就加1,减少一个引用计数就减1。

上图表示3个Teacher的引用指向堆中的Teacher对象,那么Teacher对象的引用计数就是3,以此类推Student对象的引用计数就是2。

上图表示Teacher对象的引用减少为2,Student对象的引用减少为0(减少的原因是该引用指向了null,例如teacher3=null),按照引用计数算法,Student对象的内存空间将被回收掉。

引用计数算法原理非常简单,是最原始的回收算法,但是java中没有使用这种算法,原因有2。1是频繁的计数影响性能,2是它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问题。

例如Teacher对象中引用了Student对象,Student对象中又引用了Teacher对象,这种情况下,对象将永远无法被回收。

标记清除

标记清除算法,它是很多垃圾回收算法的基础,简单来说有两个步骤:标记、清除。

标记:遍历所有的GC Roots,并将从GC Roots可达的对象设置为存活对象;

清除:遍历堆中的所有对象,将没有被标记可达的对象清除;

注意上图灰色的对象,因为从GC Root遍历不到它们(尽管它们本身有引用关系,但从GC Root无法遍历到它们),因此它们没有被标记为存活对象,在清除过程中将会被回收。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标记清除算法执行过程中,会产生“stop the world”,让java程序暂停等待以保证在标记清除的过程中,不会有新的对象产生。为什么必须暂停java程序呢?举个例子,如果在标记过程完成后,又新产生了一个对象,而该对象已经错过了标记期,那么在接下来的清除流程中,这个新产生的对象因为未被标记,所以将被视为不可达对象而被清除,这样程序就会出错,因此标记清除算法在执行时,java程序将被暂停,产生“stop the world”。

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标记清除算法:

1、因为涉及大量的内存遍历工作,所以执行性能较低,这也会导致“stop the world”时间较长,java程序吞吐量降低;

2、我们注意到对象被清除之后,被清除的对象留下内存的空缺位置,造成内存不连续,空间浪费。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其他算法能不能改善这些问题?

标记压缩

标记压缩算法你可能已经想到了,它就是在标记清除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压缩过程。

在进行完标记清除之后,对内存空间进行压缩,节省内存空间,解决了标记清除算法内存不连续的问题。

注意标记压缩算法也会产生“stop the world”,不能和java程序并发执行。在压缩过程中一些对象内存地址会发生改变,java程序只能等待压缩完成后才能继续。

复制算法

复制算法简单来说就是把内存一分为二,但只使用其中一份,在垃圾回收时,将正在使用的那份内存中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份空白的内存中,最后将正在使用的内存空间的对象清除,完成垃圾回收。

复制算法相对标记压缩算法来说更简洁高效,但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它不适合用于存活对象多的情况,因为那样需要复制的对象很多,复制性能较差,所以复制算法往往用于内存空间中新生代的垃圾回收,因为新生代中存活对象较少,复制成本较低。它另外一个缺点是内存空间占用成本高,因为它基于两份内存空间做对象复制,在非垃圾回收的周期内只用到了一份内存空间,内存利用率较低。

小结

以上我们介绍了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这些算法各有各的优缺点,但在JVM中并不是单纯的使用特定的算法,而是使用的一种叫垃圾回收器的东西,垃圾回收器可以看做一系列算法的不同组合,在不同的场景使用合适的垃圾回收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下一篇将介绍垃圾回收器。

JVM学习--(四)垃圾回收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VM学习记录-垃圾回收算法

    简述 因为各个平台的虚拟机的垃圾收集器的实现各有不同,所以只介绍几个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 JVM中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有以下四种: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复制算法(Copying). ...

  2. JVM学习笔记——垃圾回收篇

    JVM学习笔记--垃圾回收篇 在本系列内容中我们会对JVM做一个系统的学习,本片将会介绍JVM的垃圾回收部分 我们会分为以下几部分进行介绍: 判断垃圾回收对象 垃圾回收算法 分代垃圾回收 垃圾回收器 ...

  3. JVM虚拟机和垃圾回收算法

    类加载机制 双亲委派模型 垃圾回收算法 CMS G1 类加载机制 双亲委派模型 双亲委派模型: 需要加载一个类,先委托父类加载,父类找父类,依次递归加载;加载不到再由自己加载 垃圾回收算法 JVM的内 ...

  4. JVM中的垃圾回收算法GC

    GC是分代收集算法:因为Young区,需要回收垃圾对象的次数操作频繁:Old区次数上较少收集:基本不动Perm区.每个区特点不一样,所以就没有通用的最好算法,只有合适的算法. GC的4大算法 1.引用 ...

  5. @JVM新一代的垃圾回收算法

    垃圾回收的瓶颈 传统分代垃圾回收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把垃圾回收给应用带来的负担降到了最小,把应用的吞吐量推到了一个极限.但是他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Full GC所带来的应用暂停.在一些对实时性要 ...

  6. 【JVM】JVM中的垃圾回收算法

    1.标记 -清除算法 "标记-清除"(Mark-Sweep)算法,如它的名字一样,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 ...

  7. 谈谈JVM垃圾回收机制及垃圾回收算法

    一.垃圾回收机制的意义 Java语言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引入了垃圾回收机制,使c++程序员最头疼的内存管理的问题迎刃而解,它使得Java程序员在编写程序的时候不再需要考虑内存管理.由于有个垃圾回收机制 ...

  8. Java中的垃圾回收算法详解

    一.前言   前段时间大致看了一下<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这本书,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准备写一写JVM的系列博客,这是第二篇.这篇博客就来谈一谈JVM中使用到的垃圾回收算法. ...

  9. jvm学习笔记一(垃圾回收算法)

    一:垃圾回收机制的原因 java中,当没有对象引用指向原先分配给某个对象的内存时候,该内存就成为了垃圾.JVM的一个系统级线程会自动释放该内存块.垃圾回收意味着程序不再需要的对象是"无用信息 ...

随机推荐

  1. 16 Content Provider总结

    第16天 Content Provider 一, 什么是Content Provider? 内容提供者 Android四大主件之一 :短信记录 通讯录 联系人 自定义 >Content Prov ...

  2. EBS 客户表结构

     客户表/联系人/PARTY关联 HZ_PARTIES 客户账户表 HZ_CUST_ACCOUNTS SELECT hp.party_number --客户注册标识 , hp.party_name ...

  3. 排列熵算法简介及c#实现

    一.   排列熵算法简介: 排列熵算法(Permutation Entroy)为度量时间序列复杂性的一种方法,算法描述如下: 设一维时间序列: 采用相空间重构延迟坐标法对X中任一元素x(i)进行相空间 ...

  4. Cocos2D iOS之旅:如何写一个敲地鼠游戏(四):创建TexturePacker自动脚本

    大熊猫猪·侯佩原创或翻译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觉得写的不好请告诉我,如果觉得不错请多多支持点赞.谢谢! hopy ;) 免责申明:本博客提供的所有翻译文章原稿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 ...

  5. Java数据类型及类型转换

    http://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51290064 java浮点数保留n位小数 import java.text.DecimalFormat ...

  6. Android的ViewAnimator及其子类ViewSwitcher-android学习之旅(三十三)

    ViewAnimator继承了FrameLayout,多个组件重合在一起,可以加入多个组件,然后切换的时候会有动画. ViewAnimator及其子类的继承关系 ViewAnimator常用属性 Vi ...

  7. boost::bad_weak_ptr的原因

    出现boost::bad_weak_ptr最可能的原因是enable_shared_from_this<>类构造函数中调用shared_from_this(), 因为构造尚未完成,实例还没 ...

  8. CUDA学习,环境配置和简单例子

    根据摩尔定律,每18个月,硬件的速度翻一番.纵使CPU的主频会越来越高,但是其核数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来说,最多只有8个或者9个核.相比之下,GPU具有很大的优势,他有成千上万个核,能完成大规模的并 ...

  9. 怎样写一个与Windows10 IE11兼容的标准BHO?

    p.MsoNormal,li.MsoNormal,div.MsoNormal { margin: 0cm; margin-bottom: .0001pt; text-align: justify; f ...

  10. 从极大似然函数到EM算法

    最近看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课程,空下来总结一下参数估计相关的算法知识. 一.极大似然估计: 大学概率论课程都有讲到参数估计的两种基本方法:极大似然估计.矩估计.两种方法都是利用样本信息尽量准确的去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