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器(interceptor)是Struts2最强大的特性之一,也可以说是struts2的核心,拦截器可以让你在Action和result被执行之前或之后进行一些处理。同时,拦截器也可以让你将通用的代码模块化并作为可重用的类。Struts2中的很多特性都是由拦截器来完成的。拦截是AOP的一种实现策略。在Webwork的中文文档的解释为:拦截器是动态拦截Action调用的对象。它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使开发者可以定义在一个action执行的前后执行的代码,也可以在一个action执行前阻止其执行。同时也是提供了一种可以提取action中可重用的部分的方式。谈到拦截器,还有一个词大家应该知道——拦截器链(Interceptor Chain,在Struts 2中称为拦截器栈Interceptor Stack)。拦截器链就是将拦截器按一定的顺序联结成一条链。在访问被拦截的方法或字段时,拦截器链中的拦截器就会按其之前定义的顺序被调用。

一.拦截器的实现原理:

  既然楼主说【注入】了,应该知道AOP的概念了吧,在struts2中的拦截器的原理就是AOP,我们在访问每个action之前和之后都会访问拦截器,Struts2中提供了多个拦截器,其中有一个专门接收参数的拦截器,在这个拦截器中根据前台对应的属性,找到action里对应的set+对应的属性的方法,进行注入,也就是通过反射去调用对应的set方法的。楼主应该知道,在action中可以没有对应前台的属性,或者是和前台的对应的属性名不一样,但是必须有一个和前台对应属性的set方法才行,如前台name,后台可以没有name属性,必须有一个setName()的方法。楼主学习spring时,会对这个原理更加熟悉的

 上面的过程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请求在Struts2框架中的处理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客户端初始化一个指向Servlet容器(例如Tomcat)的请求;

2、这个请求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器(Filter)(这些过滤器中有一个叫做ActionContextCleanUp的可选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对于Struts2和其他框架的集成很有帮助,例如:SiteMesh Plugin);

3、接着FilterDispatcher被调用,FilterDispatcher询问ActionMapper来决定这个请求是否需要调用某个Action;

4、如果ActionMapper决定需要调用某个Action,FilterDispatcher把请求的处理交给ActionProxy;

5、ActionProxy通过ConfigurationManager询问框架的配置文件,找到需要调用的Action类;

6、ActionProxy创建一个ActionInvocation的实例。

7、ActionInvocation实例使用命名模式来调用,在调用Action的过程前后,涉及到相关拦截器(Intercepter)的调用。

8、一旦Action执行完毕,ActionInvocation负责根据struts.xml中的配置找到对应的返回结果。返回结果通常是(但不总是,也可能是另外的一个Action链)一个需要被表示的JSP或者FreeMarker的模版。在表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Struts2框架中继承的标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涉及到ActionMapper。

大部分时候,拦截器方法都是通过代理的方式来调用的。Struts 2的拦截器实现相对简单。当请求到达Struts 2的ServletDispatcher时,Struts 2会查找配置文件,并根据其配置实例化相对的拦截器对象,然后串成一个列表(list),最后一个一个地调用列表中的拦截器。事实上,我们之所以能够如此灵活地使用拦截器,完全归功于“动态代理”的使用。动态代理是代理对象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出不同的处理。对于客户来说,只要知道一个代理对象就行了。那Struts2中,拦截器是如何通过动态代理被调用的呢?当Action请求到来的时候,会由系统的代理生成一个Action的代理对象,由这个代理对象调用Action的execute()或指定的方法,并在struts.xml中查找与该Action对应的拦截器。如果有对应的拦截器,就在Action的方法执行前(后)调用这些拦截器;如果没有对应的拦截器则执行Action的方法。其中系统对于拦截器的调用,是通过ActionInvocation来实现的。代码如下:

  1. if (interceptors.hasNext()) {
  2. Interceptor interceptor=(Interceptor)interceptors.next();
  3. resultCode = interceptor.intercept(this);
  4. } else {
  5. if (proxy.getConfig().getMethodName() == null) {
  6. resultCode = getAction().execute();
  7. } else {
  8. resultCode = invokeAction(getAction(), proxy.getConfig());
  9. }
  10. }

可以发现Action并没有与拦截器发生直接关联,而完全是“代理”在组织Action与拦截器协同工作。如下图:

二.拦截器执行分析

我们大家都知道,Interceptor的接口定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除了init和destory方法以外,intercept方法是实现整个拦截器机制的核心方法。而它所依赖的参数ActionInvocation则是著名的Action调度者。我们再来看看一个典型的Interceptor的抽象实现类:

  1. public abstract class AroundInterceptor extends AbstractInterceptor {
  2. /* (non-Javadoc)
  3. * @see com.opensymphony.xwork2.interceptor.AbstractInterceptor#intercept(com.opensymphony.xwork2.ActionInvocation)
  4. */
  5. @Override
  6. 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
  7. String result = null;
  8. before(invocation);
  9. // 调用下一个拦截器,如果拦截器不存在,则执行Action
  10. result = invocation.invoke();
  11. after(invocation, result);
  12. return result;
  13. }
  14. public abstract void before(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15. public abstract void after(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String resultCode) throws Exception;
  16. }

在这个实现类中,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最简单的拦截器的雏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invocation.invoke()。这是ActionInvocation中的方法,而ActionInvocation是Action调度者,所以这个方法具备以下2层含义:

1. 如果拦截器堆栈中还有其他的Interceptor,那么invocation.invoke()将调用堆栈中下一个Interceptor的执行。
2. 如果拦截器堆栈中只有Action了,那么invocation.invoke()将调用Action执行。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invocation.invoke()这个方法其实是整个拦截器框架的实现核心。基于这样的实现机制,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2个非常重要的推论:
1. 如果在拦截器中,我们不使用invocation.invoke()来完成堆栈中下一个元素的调用,而是直接返回一个字符串作为执行结果,那么整个执行将被中止。
2. 我们可以以invocation.invoke()为界,将拦截器中的代码分成2个部分,在invocation.invoke()之前的代码,将会在Action之前被依次执行,而在invocation.invoke()之后的代码,将会在Action之后被逆序执行。
由此,我们就可以通过invocation.invoke()作为Action代码真正的拦截点,从而实现AOP。

三.源码解析

下面我们通过查看源码来看看Struts2是如何保证拦截器、Action与Result三者之间的执行顺序的。之前我曾经提到,ActionInvocation是Struts2中的调度器,所以事实上,这些代码的调度执行,是在ActionInvocation的实现类中完成的,这里,我抽取了DefaultActionInvocation中的invoke()方法,它将向我们展示一切。

  1. /**
  2. * @throws ConfigurationException If no result can be found with the returned code
  3. */
  4. public String invoke() throws Exception {
  5. String profileKey = "invoke: ";
  6. try {
  7. UtilTimerStack.push(profileKey);
  8. if (executed) {
  9.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Action has already executed");
  10. }
  11. // 依次调用拦截器堆栈中的拦截器代码执行
  12. if (interceptors.hasNext()) {
  13. final InterceptorMapping interceptor = (InterceptorMapping) interceptors.next();
  14. UtilTimerStack.profile("interceptor: "+interceptor.getName(),
  15. new UtilTimerStack.ProfilingBlock<String>() {
  16. public String doProfiling() throws Exception {
  17. // 将ActionInvocation作为参数,调用interceptor中的intercept方法执行
  18. resultCode = interceptor.getInterceptor().intercept(DefaultActionInvocation.this);
  19. return null;
  20. }
  21. });
  22. } else {
  23. resultCode = invokeActionOnly();
  24. }
  25. // this is needed because the result will be executed, then control will return to the Interceptor, which will
  26. // return above and flow through again
  27. if (!executed) {
  28. // 执行PreResultListener
  29. if (preResultListeners != null) {
  30. for (Iterator iterator = preResultListeners.iterator();
  31. iterator.hasNext();) {
  32. PreResultListener listener = (PreResultListener) iterator.next();
  33. String _profileKey="preResultListener: ";
  34. try {
  35. UtilTimerStack.push(_profileKey);
  36. listener.beforeResult(this, resultCode);
  37. }
  38. finally {
  39. UtilTimerStack.pop(_profileKey);
  40. }
  41. }
  42. }
  43. // now execute the result, if we're supposed to
  44. // action与interceptor执行完毕,执行Result
  45. if (proxy.getExecuteResult()) {
  46. executeResult();
  47. }
  48. executed = true;
  49. }
  50. return resultCode;
  51. }
  52. finally {
  53. UtilTimerStack.pop(profileKey);
  54. }
  55. }

从源码中,我们可以看到Action层的4个不同的层次,在这个方法中都有体现,他们分别是:拦截器(Interceptor)、Action、PreResultListener和Result。在这个方法中,保证了这些层次的有序调用和执行。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Struts2在Action层次设计上的众多考虑,每个层次都具备了高度的扩展性和插入点,使得程序员可以在任何喜欢的层次加入自己的实现机制改变Action的行为。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其中拦截器部分的执行调用:

  1. resultCode = interceptor.getInterceptor().intercept(DefaultActionInvocation.this);

表面上,它只是执行了拦截器中的intercept方法,如果我们结合拦截器来看,就能看出点端倪来:

  1. public String intercept(ActionInvocation invocation) throws Exception {
  2. String result = null;
  3. before(invocation);
  4. // 调用invocation的invoke()方法,在这里形成了递归调用
  5. result = invocation.invoke();
  6. after(invocation, result);
  7. return result;
  8. }

原来在intercept()方法又对ActionInvocation的invoke()方法进行递归调用,ActionInvocation循环嵌套在intercept()中,一直到语句result = invocation.invoke()执行结束。这样,Interceptor又会按照刚开始执行的逆向顺序依次执行结束。一个有序链表,通过递归调用,变成了一个堆栈执行过程,将一段有序执行的代码变成了2段执行顺序完全相反的代码过程,从而巧妙地实现了AOP。这也就成为了Struts2的Action层的AOP基础。

拦截器和过滤器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根本的差别。其主要区别为以下几点:

Struts2的拦截器是如何使用AOP工作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谈谈 Struts2 的拦截器

    套话 相信非常多人都用过 Struts2 了,当然,对 Struts2 的原理也都比較了解.之前在一个项目中就已经用到了,当初的理解也不过局限在应用的层面上,对于更深层次的原理.机制,了解的并非非常多 ...

  2. Spring的AOP,Struts2的拦截器(Interceptor),以及springMVC的(interceptor)

    参考外链: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springaopfilter/ 1.首先,spring的AOP作用范围很广,可以使用Aspec ...

  3. struts2总结六: Struts2的拦截器

    一.Struts2的系统结构图

  4. 【struts2】拦截器基础

    1)拦截器是什么? 拦截器(Interceptor)是Struts2最强大的特性之一,它是一种可以让你在Action执行之前和Result执行之后进行一些功能处理的机制.来回顾一下官方给出的Strut ...

  5. Struts2的拦截器技术

    1. 拦截器的概述 * 拦截器就是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的一种实现.(AOP是指用于在某个方法或字段被访问之前,进行拦截然后在之前或之后加入某些操作 ...

  6. JavaWeb框架_Struts2_(三)---->Struts2的拦截器

    2. Struts2的拦截器(使用拦截器实现权限控制) 2.1 拦截器的概述 拦截器是Struts2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可以动态的拦截Action调用的对象,类似与Servlet中的过滤器.Struts ...

  7. (转)Struts2的拦截器

    http://blog.csdn.net/yerenyuan_pku/article/details/68648101 Struts2的拦截器 拦截器的概述 拦截器,在AOP(Aspect-Orien ...

  8. 【Struts2】拦截器

    一.概述 二.在Struts2中使用拦截器 2.1 步骤 2.2 分析拦截器原理 2.3 关于interceptor与Filter区别: 三.案例 一.概述 介绍拦截器: struts2拦截器使用的是 ...

  9. (六)Struts2的拦截器

    一.简介 拦截器体系是struts2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是大量的内建拦截器完成了该框架的大部分操作. 比如params拦截器将请求参数解析出来,设置Action的属性.servletConfig拦截器负 ...

随机推荐

  1. PHP 杂项函数

    PHP 杂项 函数 PHP 杂项函数简介 我们把不属于其他类别的函数归纳到杂项函数类别. 安装 杂项函数是 PHP 核心的组成部分.无需安装即可使用这些函数. Runtime 配置 杂项函数的行为受 ...

  2. git gui :Updating the Git index failed. A rescan will be automatically started to res

    这个是由于unix系统的换行符和windows的换行符不一致造成的结果.你在安装git的时候,设置了成使用LF,即unix换行符,可是你是在windows下进行文件编辑的,所以会出现上面的警告.其实这 ...

  3. 【转发】Visual Studio 2013 如何关闭调试而不关闭IIS Express

    在VS主面板打开:工具->选项->调试->编辑继续   取消选中[启用"编辑并继续"] 就OK了 (英文版的请对应相应的操作) 不过这是针对所有的调试,如果你想针 ...

  4. 21-spring学习-springMVC实现CRUD

    结合业务层实现一共完成CRUD操作 1,定义一共IMessageServese接口 package com.SpringMVC.Service;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 ...

  5. js无缝滚动,不平滑(求高人指点)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Strict//EN" "http://www.w3.org/TR/xht ...

  6. jsp标签(jsp动作元素)

    <jsp:forward page=”/index.jsp”></jsp:forward>也是跳转. 可以用来配置为首页,来启动某个servlet. <jsp:inclu ...

  7. 【RESTful风格】软件接口设计中RESTful风格

    REST =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表述性状态转移,是一种软甲接口设计风格.总之就是一种风格 REST基于:HTTP.HTML.JSON.XML.URI 这些 ...

  8. Linux的内存映像导出接口—kcore

    发表于 2012-4-10 15:00   /proc/kcore文件提供了整个机器的内存映像,和vmcore不同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运行时的内存映像,为此和vmcore一样,内核提供了一个类似的但是稍 ...

  9. windows设置默认打印机

    实现这个功能需要使用windows api [DllImport("winspool.drv")] public static extern bool SetDefaultPrin ...

  10. [ASP.NET]使用uploadify上传图片,并在uploadify按钮上生成预览图

    目录 需求 主要代码 总结 需求 项目中有用到uploadify上传插件,给的原型就是上传成功后替换原来的图片.没办法需求在那儿,也不能修改需求吧,只能想办法解决问题了. 主要代码 修改upload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