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谈谈cocoa程序设计中的 模型-视图-控制器(MVC)范型。我们将从两大方面来讨论MVC:

什么是MVC?

M、V、C之间的交流方式是什么样子的?

理解了MVC的概念,对cocoa程序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一、MVC的概念

MVC是Model-VIew-Controller,就是模型-视图-控制器,这些都是什么东西呢?

MVC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部分:Model,View,Controller。在cocoa中,你的程序中的每一个object(对象)都将明显地仅属于这三部分中的一个,而完全不属于另外两个。

Model = 你的程序是什么(而不是你的程序是如何显示的)

让我们举个例子,我们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的步步高电子词典中有个游戏叫“雷霆战机”,也就是“打飞机”的游戏,Model就是:你的小飞机的攻击力是多少?你的小飞机上装的是什么武器,炮弹,导弹,还是激光炮?你的小飞机还有多少血?等等。再概括点说,就是你的程序将要实现的功能,或者是它所能干的事情。

Controller = 如何使你的模型呈现给用户(程序逻辑)

Controller是程序内部的逻辑,大多情况下你将看不到它,它将Model和View捆绑在一起,它将处理用户的输入,例如,你按开炮的键子,Controller就会通过内部的逻辑来处理你的要求,并在屏幕上做出相应的显示,你将看到屏幕上的小飞机发出炮弹击中敌机。这也是Controller控制View的显示的例子。所以你可以把Controller看成是连接M和V的桥梁。

View = 在屏幕上你所看到的(是你的Controller的“奴才”)

接着前面的小飞机,View就是:你的小飞机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个还是两个翅膀,有几挺枪炮;还有,你的飞机在屏幕上的位置等等。总之,你在屏幕上看到的组件都可以归类为View。

MVC可以帮助确保帮助实现程序最大程度的可重用性。各MVC元素彼此独立运作,通过分开这些元素,可以构建可维护,可独立更新的程序组建。

二、MVC之间的交流模式

好了,现在我们来讨论MVC中各个元素之间的交流方式。

我们把程序分成三个部分,但并不希望他们完全独立,因为那样的话,我们的程序将毫无意义和功能而言。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使它们能有机的成为一个整体来实现各种强大的功能。而这种联系就是我们提到的交流方式。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图,此图出自斯坦福大学CS193课程的课件。

图中有几条线把这三部分划分开,有黄线,虚线,和白色的实线。我们把它们想象成路标。你可以看到,在M和V之间有两条黄线,这表示什么呢?它意味着你不能穿越这黄线,任何一个方向都不行。在图的上部,你可以看到白色的虚线,它意味着你可以自由的穿越它,只要是安全的。那白色的实线呢?它代表你可以穿越,但你必须要买票,或者交点过路费。

好了,如果你觉得前面的比喻没有使你明白的话,让我们来讲点实在的东西。

首先, 我们来看C和M之间的绿色箭头,这箭头的方向就代表着“发起对话”的方向,也就是说,发起对话的是C,而做出回答的是M。C可以问M各种各样的问题,但M只是回答C的问题或要求,它不可以主动的向C要求什么。还记得虚线是畅通无阻的意思吧,所以,C知道M的所有的事情,如果用代码来说明这件事情,就是说,C可以导入M的头文件或是M的接口(API)。因为C可以通过M的API,所以它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向M要求这要求那了。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的一个绿色箭头,它是在C和V之间,和前一个绿色箭头的意义一样,它代表C可以直接地向V进行交流。你可以想想,C要把V放到屏幕上,并设置V的属性,告诉它们什么时候从屏幕上消失,把它们分成组等等。如果C不能自由的向V发号施令的话,程序的显示将会多么的困难,所以,C可以毫无限制地向V说话。

可能你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箭头上还有outlet(输出口),outlet可以看作是从C指向V的指针,它在C中被定义。outlet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它使我们在C的内部就可以轻松准确地向V施令。C可以拥有很多的outlet,可以不止一个,这也使它可以更高效的和V进行交流。

那M和V之间可以交流么?还记得黄线的意思么?完全不可以通过,所以我们是不允许M和V进行交流的。这是因为我们不希望这三部分之间有过多的交流,你想想,假如V在显示时出现了问题,比如有一个图形没有显示出来,我们就要去查找错误,因为C可以和V交流,M也可以和V交流的话,我们就要去检查两个部分。相反的,只有C可以和V交流的话,在出错时,我们就只需要去C那里查找原因,这样查找错误不就很是简单了么?所以,我们不允许M和V之间有直接的联系,这也是在它们两之间有两根黄线的原因。

好的应用程序要具备与用户交互的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交互性,程序的功能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在MVC中,V是和用户直接接触的,用户看不到M和C,所以,程序与用户的交互必须通过V来实现,但V只是视图而已,它并不能完全处理用户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V必须有某种手段来向C发送信息,移交用户的交互要求。这手段就是前面白色实线代表的过路费,你知道V不能知道C的一切,但它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来和C进行交流,移交用户交互责任。

我们接下来讨论V是如何向C发送信息的。V对C的交流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种我们称为目标操作(target-action)。它是这样工作的,C会在自己的内部“悬挂”一个目标(target),如图中的红白相间的靶子,对应的,它还会分发一个操作(action,如图中的黄色箭头)给将要和它交流的视图对象(可能是屏幕上的一个按钮),当按钮被按时,action就会被发送给与之对应的target,这样V就可以和C交流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V只是知道发送action给对应的target,它并不知道C中的类,也不知道它到底发送了什么。target-action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方法。

第二种方式我们叫做委托(delegate)。有时候,V需要和C进行同步,你知道,用户交互不仅仅是什么按按钮,划滑块,还有很多种形式。好了,让我们来看看图中的delegate黄色箭头,你发现箭头上又分出了四个小箭头:should,did,will,还有一个没标注的。绝大部分的delegate信息都是should,will,did这三种形式。和英文意思相对应,should代表视图对象将询问C中的某个对象“我应该这么做么?”,举个例子,有一个web视图,有人点击了一个链接,web视图就要问“我应该打开这个链接么?这样做安全么?”。这就是should信息。那will和did呢?will就是“我将要做这件事了”,did就是“我已经做了这件事”。C把自己设置为V的委托(delegate),它让V知道:如果V想知道更多的关于将如何显示的信息的话,就向C发送delegate信息。通过接受V发过来的delegate信息,C就会做出相应的协调和处理。还有一点,每个V只能有一个delegate。

第三种方式就是数据源(datasource),你知道,V不能拥有它所要显示的数据,记住这点非常重要。V希望别人帮助它管理将要显示的数据,当它需要数据时,它就会请求别人的帮助,把需要的数据给它。再者,iphone的屏幕很小,它不能显示包含大量信息的视图。看图中的datasource箭头,和delegate类似,V会发送cout,data at信息给C来请求数据。

好了,这就是V给C发送信息的三种形式。

最后一个问题。你看到M和C之间的白线,这意味着M不可以直接地,没有限制的对C进行交流。但有时,这个方向的交流是必要的。当M中的一些东西发生变化时,C需要了解这些变化,那我们怎么才能让C知道M的变化呢?通知(Notification)和KVO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它们是这样工作的,当M中的某些东西发生变化时,他们会向C发出通知“嘿,老兄,注意了啊,我这发生变化了”,或者他们会发出指向变化的指针给C,或其他什么的。总之,他们的工作模式是这样的。

下面是我们的一个总结,cocoa忠实于MVC,所以理解cocoa的MVC是我们关键的开始,希望这些能使你明白一些。

C对M:API

C对V:Outlet

V对C:Target-action, Delegate,Datasource

M对C:Notification,KVO

相信说起MVC(Model-View-Controller)大家都很熟悉。在iOS开发中MVC的机制被使用的淋漓尽致,并且我觉得在iOS上写程序,充分理解iOS的MVC模式,有助于我们程序的组织合理性,相反,我们不遵守MVC的一些约定,程序是可以写的,但就等着受苦了。

下面我只对一些约定列一个表,并且说一下iOS的支持机制啊,算分享给大家:

1、Model不允许和Controller,View打交道。也就是Model根本不知道谁会用自己,Model中不能有任何对Controller和View的引用。正所谓:Don’t call me, I will call you.就是给Model设计说的。我们再想想,在一般程序中Model到处被拿去用,它要维护到底谁用真的很难。那你会问:兄弟,那当Model的数据变了,我怎么通知视图更新呢?这里常用的机制就是广播模式,或者电台模式,或者事件机制都行。在iOS中有两种支持机制:Notification和KVO(Key-Value Observing)。这两种东西原理差不多,KVO是iOS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简单理解就是:关注Model某个数据(Key)的对象可以注册为监听器,一旦Model某个Key的Value发生变化,就会广播给所有的监听器。这和Flex,JavaFX中的绑定都是一个道理。

2、View不允许直接引用Controller和Model,它很专一地被Controller控制来进行数据的显示和接收用户的交互。我们知道View显示的时候需要数据,我们也知道在View上会产生事件。如果要达到不和Controller,Model直接打交道,就需要机制来支持。在Objective-C中有Protocol的东西,并且提出Delegate(代理模式)就是来解决UIView想和Controller松耦合互动问题的。除了这个外,iOS还提供了Action-Target模式来让Controller监听View的事件。那对View如何获得数据,iOS中提了Data Source的概念,其实也是Protocol的应用。

3、每一次推给用户的一个操作屏幕,最好都是MVC的三者组合,不要出现一组以上的MVC组合

http://shisongya.com/515.html

iOS开发中的MVC设计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iOS 开发中常见的设计模式

    最近有小伙伴问到在iOS开发中的几种设计模式,这里摘录一下别人的总结(因为已经感觉总结得差不多了,适用的可以阅读一下) 首先是开发中的23中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1.创建型 2.结构型 3.行为型 (i ...

  2. iOS开发中常用的设计模式

    常用的设计模式(一)代理模式应用场景:当一个类的某些功能需要由别的类来实现,但是又不确定具体会是哪个类实现.优势:解耦合敏捷原则:开放-封闭原则实例:tableview的 数据源delegate,通过 ...

  3. iOS开发--Swift 基于MVC设计模式的简单的tableViewDemo

    如果说MVC是最好的设计模式, 可能很多人并不赞同, 但是如果说MVC是最主流, 应用面最广的设计模式, 我想这是毫无争议的. 不说废话, 直接演示在Swift中如何使用MVC新建工程(我并没有新建文 ...

  4. ios开发中的基本设计模式

    (一)代理模式应用场景:当一个类的某些功能需要由别的类来实现,但是又不确定具体会是哪个类实现.优势:解耦合敏捷原则:开放-封闭原则实例:tableview的 数据源delegate,通过和protoc ...

  5. 0112.1——iOS开发之理解iOS中的MVC设计模式

    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View-Controller,MVC)是Xerox PARC在20世纪80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至今已广泛应用于用户交互应用程 ...

  6. iOS开发之理解iOS中的MVC设计模式

    模型-视图-控制器(Model-View-Controller,MVC)是Xerox PARC在20世纪80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至今已广泛应用于用户交互应用程 ...

  7. iOS开发项目之MVC与MVVM

    MVC MVC,Model-View-Controller,我们从这个古老而经典的设计模式入手.采用 MVC 这个架构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概念简单,易于理解,几乎任何一个程序员都会有所了解,几乎每一所计 ...

  8. IOS开发中UI编写方式——code vs. xib vs.StoryBoard

    最近接触了几个刚入门的iOS学习者,他们之中存在一个普遍和困惑和疑问,就是应该如何制作UI界面.iOS应用是非常重视用户体验的,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应用成功与否与交互设计以及UI是否漂亮易用有着非常大的关 ...

  9. iOS开发之单例设计模式(完整正确版本)

    单例的意思从字面上就可以略知一二,所谓单例就是确保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只创建一个对象实例.可以用于需要被多次广泛或者说多次使用的资源中,比如我们常见的网络请求类.工具类以及其它管理类等.比如我iOS开发中 ...

随机推荐

  1. C#操作Excel开发报表系列整理(转)

    C#操作Excel进行报表开发系列共写了七篇,也已经有很久没有新东西了,现在整理一下,方便以后查阅,如果有写新的,会同时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因为Office的版本不同,实际的代码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都是 ...

  2. 1109HTML学习

    <div><!--face里面用逗号隔开表示 字体优先选择.size是字体1到7 --><font color="red" face="微软 ...

  3. linux 命令行更新sdk

    ./android list sdk --proxy-host android-mirror.bugly.qq.com --proxy-port 8080 --no-ui -a -s ./androi ...

  4. ubuntu下wine打开自由们找不到MFC42.DLL重新安装的解决方法

    一直在找ubuntu下的X墙工具,看到大部分的都是ssh和tor的,但是tor下载不到,找了很多方法,没有办法,只能用FG了.但是Fg是运行在windows系统下的程序. 只好再安装一遍wine,用终 ...

  5. 利用FbinstTool+大白菜u盘工具,制作多系统启动U盘【转】

    一般制作多系统启动盘的教程都会要用到rub4dos+grubinst+ultraiso+msgdiyerl等等工具,一大串的工具列表让人望而生畏.其实大白菜里已经对这些工具做了非常好的封装,利用大白菜 ...

  6. c语言判断用户是否输入-非阻塞函数kbhit

    一.基础研究 要从地址读取数据,肯定是要定义一个指针变量p,用它来实现变换地址和取值的功能.另外程序是当两个条件中的某一个出现时才停止,所以应该用while~do循环语句循环输出n和d,并用while ...

  7. c#使用spy进行模拟操作

    很无奈,写了很长时间,最后保存时网页失去响应,真是要命呢.本来想就此放弃了,但是想还是粗略的重写一次吧,希望日后可以对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Microsoft.Spy工具是一个基础工具,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

  8. 在QT程序中使用cout和cin

    1先输入10个数字,再输出. #include <QtCore/QCoreApplication> #include <QtCore/QList> #include <Q ...

  9. python调用shell, shell 引用python

    python 调用 shell get_line_num="wc -l as_uniq_info | awk '{print $1}'" ###get the lines of & ...

  10. Node开发入门

    介绍 Node.js采用google的V8虚拟机来解释和执行javascript,也就是允许脱离浏览器环境运行javascript代码. Hello World 婴儿说的第一个字一般是"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