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地说,scope:{}使指令与外界隔离开来,使其模板(template)处于non-inheriting(无继承)的状态,当然除非你在其中使用了transclude嵌入,这点之后的笔记会再详细记录的。但是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开发中的需求,因为实际上,我们经常想要我们的指令能够在特定的情况下与外界进行数据上的交互,这就需要借助绑定策略之手了。

大家知道,当scope选项写为scope:{}这种形式的时候,就已经为指令生成了隔离作用域,现在,我们来看看绑定策略的三种形式:& 、= 、@。

首先是@,它将本地作用域和DOM中的属性值绑定起来(且这个属性的值必须是父级作用域中的),什么意思呢?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假设你在模板中有个双花括号表达式,然后我们把表达式里的内容和html中指令里特定名字的属性绑定起来,还是不懂?看看下面的代码:

JS代码:

directive("direct",function(){

        return{

            restrict: 'ECMA',

            template: '<div>指令中:{{ name }}</div>',

            scope:{

              name:'@forName'

            }
}
})
.controller("nameController",function($scope){
$scope.Name="张三";
});

HTML代码:

<div ng-controller="nameController">
<direct for-name="{{ Name }}"></direct>
<div>

运行结果可想而知,{{ name }}成功地与父控制器中的Name绑定起来了。当然这里也可以这样写name:'@' 这样写的话,就默认DOM中的属性名为name了意即 for-name="{{ Name }}"可简写为name="{{ Name }}";其实,另外两个符号=和&也有这样的简写规则,方便起见接下来都使用这种写法。
@到此为止,接下来就是'='了。=与@的不同点在于,@是针对字符串(准确来说是表达式expression)而用,但=是针对某个对象的引用;

这么说可能不太专业,但就拿上边的例子而言,我们在html中,把Name这个字符串通过一对双花括号传递给for-name属性,但如果我们用了=,这里传入的Name就不应该是一个字符串,而是一个对象的引用。这不是一个很一目了然的概念,所以我用接下来的两个例子诠释它的含义。

第一个例子:数组中的对象的引用

JS代码:

directive("direct",function(){

        return{

            restrict: 'ECMA',

            template: '<div>指令中:{{ case.name }}</div>',

            scope:{

              case:'='

            }

         } 

  })

.controller("nameController",function($scope){

      $scope.data=[{name:"张三"},{name:"李四"}]; 

});

HTML代码:

<div ng-controller="nameController">

   <direct case="data[0]"></direct>

   <direct case="data[1]"></direct>
<div>

结果就是,一个张三,一个李四。这个例子中,data是一个对象数组,里面包含了两个对象,所以,我们分别把两个对象传递给了case这个属性,case属性就把这个对象的引用传递给了模板中我们写的{{ case.name }}中的case;而如果你在=后边加上了自己定义的名字,那只要把html里case属性换成那个名字就可以了。

第二个例子:经典的双向输入框

按照Angular的入门案例,创建两个双向绑定的输入框,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

<input ng-model="test"/>
<input ng-model="test"/>

使用ng-model指令就可以做到了。接着,我们在自己的指令中实现这个效果。

JS代码:

directive("direct",function(){

        return{

            restrict: 'ECMA',

            template: '<div>指令中:<input ng-model="model"/></div>',

            scope:{

              model:'='

            }

         } 

  })

.controller("nameController",function($scope){

      $scope.data=[{name:"张三"},{name:"李四"}]; 

});

HTML代码:

<div ng-controller="nameController">

        父级scope中:<input ng-model="mark"/>

        <direct model="mark"/></direct>
</div>

这就完成了,其实只不过是加了一点小把戏,把ng-model换成了model而已。

注意到,这两个例子中,都是使用对象的引用,而不是单纯的字符串,这也是=可以进行双向绑定的关键。

最后是&符号。它的含义是:对父级作用域进行绑定,并将其中的属性包装成一个函数,注意,是属性,意即,任何类型的属性都会被包装成一个函数,比如一个单纯的字符串,或是一个对象数组,或是一个函数方法。

如果是字符串、对象数组和无参的函数,那么可想而知,它们都会被包装成一个无参的函数,若是有参的函数方法则反之,并且我们需要为其传入一个对象。现在,分别针对有参和无参两种情况举例。

无参情况

JS代码:

.directive("direct",function(){

        return{

            restrict: 'ECMA',

            template: '<div>{{ title }}</div>'+'<div><ul><li ng-repeat="x in          contents">{{ x.text }}</li></ul></div>',

            scope:{

              getTitle:'&',
getContent:'&'
},
controller:function($scope){
$scope.title=$scope.getTitle(); //调用无参函数
$scope.contents=$scope.getContent(); //调用无参函数
}
}
}) .controller("nameController",function($scope){ $scope.title="标题"; $scope.contents =[{text:1234},{text:5678}];
});

HTML代码:

<div ng-controller="nameController">
<direct get-title="title" get-content="contents"></direct>
</div>

这个例子有几个注意点:

1.指令的本地属性(即模板里花括号中的属性)需要从本地取值,所以使用了controller选项,而在controller选项中,两个无参方法分别返回了父级scope中的title字符串和contents对象数组。

2.在HTML中,我们把设置了get-title和get-content的属性值为title和contents,这实际上就完成了与父级scope的绑定,因为我们才可以从那儿取得实质的内容。

OK,有参情况

JS代码:

.directive("direct",function(){
return{
restrict: 'ECMA',
template: ' <div><input ng-model="model"/></div> '+' < div><button ng-click="show({name:model})">show</button>',
scope:{
show:'&'
}
}
}) .controller("nameController",function($scope){
$scope.showName=function(name){ alert(name);
}
});

HTML代码:

<div ng-controller="nameController">

      <direct show="showName(name)"></direct> 

  </div>

这个例子中,通过模板中的ng-click触发了show函数并将一个叫做model的对象作为name参数传递了进去,而在html中,我们把show的属性值设为showName(name)。这其中的道理跟无参的例子是大同小异的。

总结:

为什么Angular要为我们提供这样一套绑定策略呢?就是因为它想让我们在为指令创建隔离作用域的同时,还能访问到父级中的属性,这就像,你在隔离作用域身上打了一个洞,然后用一条管道,把指令内部和外界的属性给连起来(绑定),并且一切的通信都只能通过这条管道来实行。这是我目前能做到的最深刻的理解了,可能还有需要的补充和纠正的地方,希望大家能抽空指点我一下,感激不尽!

Angular中directive——scope选项与绑定策略,这个也经常迷惑的。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gularJS学习笔记之directive—scope选项与绑定策略

    From: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5/116924.htm scope:{}使指令与外界隔离开来,使其模板(template)处于non-inherit ...

  2. AngularJS学习笔记之directive——scope选项与绑定策略

    开门见山地说,scope:{}使指令与外界隔离开来,使其模板(template)处于non-inheriting(无继承)的状态,当然除非你在其中使用了transclude嵌入,这点之后的笔记会再详细 ...

  3. angular中的 input select 值绑定无效,以及多出一个空白选项问题

    问题: <!-- 问题标签 --> <select ng-model="sortType"> <option value="1"& ...

  4. angular中的scope

    angular.element($0).scope() 什么是scope? scope是一个refer to the application model的object.它是一个expression的执 ...

  5. Angular 中得 scope 作用域梳理

    $scope 的使用贯穿整个 Angular App 应用,它与数据模型相关联,同时也是表达式执行的上下文.有了 $scope 就在视图和控制器之间建立了一个通道,基于作用域视图在修改数据时会立刻更新 ...

  6. angular 中 directive中的多个指令

    <div ng-controller="ctrl1"> <superman weight length speed>superman</superma ...

  7. angular中动态添加的元素绑定事件问题

    $compile http://segmentfault.com/q/1010000000726448/a-1020000000727088 接口下载问题

  8. angular源码分析:angular中$rootscope的实现——scope的一生

    在angular中,$scope是一个关键的服务,可以被注入到controller中,注入其他服务却只能是$rootscope.scope是一个概念,是一个类,而$rootscope和被注入到cont ...

  9. Angular中的数据绑定

    (1)HTML绑定:{{}} (2)属性绑定:[] 注意:属性绑定通常赋值为变量,如果赋值为常量(如字符串常量) 必须用引号括起来,如<img [src]="'../../assets ...

随机推荐

  1. 通过blacklist来禁用驱动

    blacklist黑名单 我们在linux中安装驱动,有时会遇到受限或冲突,通常解决方式都是要修改blacklist.conf.对内核模块来说,黑名单是指禁止某个模块装入的机制 在 /etc/modp ...

  2. DDOS防御实验----反射器的安全配置

    0x01 环境 共包含三台主机 一台centos7.3 为attact主机,装有python +Scapy 一台centos7.3,server,装有bind9 ntp memcached,作为DDO ...

  3. 一个简单的模拟实例说明Task及其调度问题

    Task对于.NET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最近的一些面试经历,发现很多人对与Task及其调度机制,以及线程和线程池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本文采用最简单的方式模拟了Task的实现,旨在说明Task ...

  4. CF487E Tourists(圆方树+树链剖分+multiset/可删堆)

    CF487E Tourists(圆方树+树链剖分+multiset/可删堆) Luogu 给出一个带点权的无向图,两种操作: 1.修改某点点权. 2.询问x到y之间简单路径能走过的点的最小点权. 题解 ...

  5. Spring bean 和单例bean的线程安全

    Bean的作用域 Spring 3中为Bean定义了5中作用域,分别为singleton(单例).prototype(原型).request.session和global session,5种作用域说 ...

  6. 生命周期内create和mounted的区别?

    created: 在模板渲染成html前调用,即通常初始化某些数据,然后再渲染成视图. mounted: 在模板渲染成html后调用,通常是初始化页面完成后,再对html的dom节点进行一些需要的操作 ...

  7. Oracle 数据库备份实战

    最近公司的客户希望使用oracle数据库,所以我们只好将数据从mysql数据库迁移到oracle数据库,并对oracle数据库制定了一个备份策略,之前虽然对oracle很熟悉,但做备份策略还是第一次, ...

  8. 『忘了再学』Shell基础 — 6、Bash基本功能(输入输出重定向)

    目录 1.Bash的标准输入输出 2.输出重定向 (1)标准输出重定向 (2)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 (3)正确输出和错误输出同时保存 3.输入重定向 1.Bash的标准输入输出 我们前边一直在说,在Li ...

  9. C++ - free()函数释放内存后的指针行为

    一个指针释放后不置空的后果: free(p)之后原本那块内存的数据已经被释放了,内存重新收回.但此时的指针变量依然指向那块内存,在以后的代码中若不小心继续调用指针变量,会出现不可预料的错误. 不置空的 ...

  10. Clickhouse 用户自定义外部函数

    写在前面 Clickhouse 从 21.11 版本开始,除了提供类似SqlServer.MySQL CREATE FUNCTION 的自定义函数之外,还有一个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与其说是&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