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语法

https://blog.csdn.net/m0_37989980/article/details/103413942

CRUD

 提供给数据库管理员的基本操作,CRUD(Create, Read, Update and Delete)。
1. 语法:
select [distin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列表
where
条件列表
group by
分组字段
having
分组之后的条件
order by
排序
limit
分页限定
offset
位数

DDL:操作数据库、表

DDL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1. 操作数据库:CRUD
1. C(Create):创建
* 创建数据库:
*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 创建数据库,判断不存在,再创建:
*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数据库名称;
* 创建数据库,并指定字符集
*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 * 练习: 创建db4数据库,判断是否存在,并制定字符集为gbk
*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db4 character set gbk;
2. R(Retrieve):查询
* 查询所有数据库的名称:
* show databases;
* 查询某个数据库的字符集:查询某个数据库的创建语句
* show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3. U(Update):修改
* 修改数据库的字符集
* alter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称;
4. D(Delete):删除
* 删除数据库
*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 判断数据库存在,存在再删除
*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数据库名称;
5. 使用数据库
* 查询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库名称
* select database();
* 使用数据库
* use 数据库名称; 2. 操作表
1. C(Create):创建
1. 语法: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1 数据类型1,
列名2 数据类型2,
....
列名n 数据类型n
);
* 注意:最后一列,不需要加逗号(,)
* 数据库类型:
1. int:整数类型
* age int,
2. double:小数类型
* score double(5,2)
3. date:日期,只包含年月日,yyyy-MM-dd
4. datetime:日期,包含年月日时分秒 yyyy-MM-dd HH:mm:ss
5. timestamp:时间错类型 包含年月日时分秒 yyyy-MM-dd HH:mm:ss
* 如果将来不给这个字段赋值,或赋值为null,则默认使用当前的系统时间,来自动赋值 6. varchar:字符串
* name varchar(20):姓名最大20个字符
* zhangsan 8个字符 张三 2个字符 * 创建表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
name varchar(32),
age int ,
score double(4,1),
birthday date,
insert_time timestamp
);
* 复制表:
* create table 表名 like 被复制的表名;
2. R(Retrieve):查询
* 查询某个数据库中所有的表名称
* show tables;
* 查询表结构
* desc 表名;
3. U(Update):修改
1. 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to 新的表名;
2. 修改表的字符集
alter table 表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称;
3. 添加一列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名 数据类型;
4. 修改列名称 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列名 新列别 新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新数据类型;
5. 删除列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列名;
4. D(Delete):删除
* drop table 表名;
* drop table if exists 表名 ;

DML:增删改表中数据

DM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Manipulation:操纵;推拿;(熟练的)控制,使用;(对账目等的)伪造,篡改;(对储存在计算机上的信息的)操作,处理
1. 添加数据:
* 语法:
* insert into 表名(列名1,列名2,...列名n) values(值1,值2,...值n);
* 注意:
1. 列名和值要一一对应。
2. 如果表名后,不定义列名,则默认给所有列添加值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1,值2,...值n);
3. 除了数字类型,其他类型需要使用引号(单双都可以)引起来
2. 删除数据:
* 语法:
*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 注意:
1. 如果不加条件,则删除表中所有记录。
2. 如果要删除所有记录
1. delete from 表名; -- 不推荐使用。有多少条记录就会执行多少次删除操作
2. TRUNCATE TABLE 表名; -- 推荐使用,效率更高 先删除表,然后再创建一张一样的表。
3. 修改数据:
* 语法:
* update 表名 set 列名1 = 值1, 列名2 = 值2,... [where 条件]; * 注意:
1. 如果不加任何条件,则会将表中所有记录全部修改。

DQL:查询表中的记录

* select * from 表名;

1. 语法:
select
字段列表
from
表名列表
where
条件列表
group by
分组字段
having
分组之后的条件
order by
排序
limit
分页限定 2. 基础查询
1. 多个字段的查询
select 字段名1,字段名2... from 表名;
* 注意:
* 如果查询所有字段,则可以使用*来替代字段列表。
2. 去除重复:
* distinct
3. 计算列
* 一般可以使用四则运算计算一些列的值。(一般只会进行数值型的计算)
* ifnull(表达式1,表达式2):null参与的运算,计算结果都为null
* 表达式1:哪个字段需要判断是否为null
* 如果该字段为null后的替换值。
4. 起别名:
* as:as也可以省略 3. 条件查询
1. where子句后跟条件
2. 运算符
* > 、< 、<= 、>= 、= 、<>
* BETWEEN...AND
* IN( 集合)
* LIKE:模糊查询
* 占位符:
* _:单个任意字符
* %:多个任意字符
* IS NULL
* and 或 &&
* or 或 ||
* not 或 ! 1. 排序查询
* 语法:order by 子句
* order by 排序字段1 排序方式1 , 排序字段2 排序方式2... * 排序方式:
* ASC:升序,默认的。
* DESC:降序。 * 注意:
* 如果有多个排序条件,则当前边的条件值一样时,才会判断第二条件。 2. 聚合函数:将一列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纵向的计算。
1. count:计算个数
1. 一般选择非空的列:主键
2. count(*)
2. max:计算最大值
3. min:计算最小值
4. sum:计算和
5. avg:计算平均值 * 注意:聚合函数的计算,排除null值。
解决方案:
1. 选择不包含非空的列进行计算
2. IFNULL函数 3. 分组查询:
1. 语法:group by 分组字段;
2. 注意:
1. 分组之后查询的字段:分组字段、聚合函数
2. where 和 having 的区别?
1. where 在分组之前进行限定,如果不满足条件,则不参与分组。having在分组之后进行限定,如果不满足结果,则不会被查询出来
2. where 后不可以跟聚合函数,having可以进行聚合函数的判断。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review`;
USE review;
CREATE TABLE `one`(
`id` INT,
`name` VARCHAR(40),
`pwd` VARCHAR(40)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ALTER TABLE `one` MODIFY id INT PRIMARY KEY;

增加

insert
INSERT  INTO `one` VALUES(1,"第一个","123"),(2,"第二个","123");
replace
REPLACE INTO `one` VALUES(1,"第一个","123");
区别:  当插入时,如果有重复的数据,则先将重复的数据删除,然后再插入,所以相同时,他不会增加行数

删除

语法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子句] [ORDER BY 子句] [LIMIT 子句]

语法说明如下:

- `<表名>`:指定要删除数据的表名。
- `ORDER BY` 子句:可选项。表示删除时,表中各行将按照子句中指定的顺序进行删除。
- `WHERE` 子句:可选项。表示为删除操作限定删除条件,若省略该子句,则代表删除该表中的所有行。
- `LIMIT` 子句:可选项。用于告知服务器在控制命令被返回到客户端前被删除行的最大值。 # 注意:在不使用 WHERE 条件的时候,将删除所有数据。
alter 删除字段

方法1

ALTER TABLE `one` ADD `mm` INT ;
ALTER TABLE `one` DROP `mm`

方法2

DELETE FROM `one` WHERE id=1;
delete删除表

下面是删除这个表

DELETE FROM `mm`;
里面也是可以使用not in 的
例如
DELETE FROM `mm` where id not in (1,3,4); -- 除了1,3,4其他全部删除

更改

U(Update):修改
1. 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to 新的表名;
2. 修改表的字符集
alter table 表名 character set 字符集名称;
3. 添加一列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名 数据类型;
4. 修改列名称 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列名 新列别 新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新数据类型;
5. 删除列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列名; -- 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review rename to review_blog;
-- 修改字符集
ALTER TABLE review_blog character set utf8;
-- 添加字段
ALTER TABLE review_blog add sex VARCHAR(30);
-- 修改字段
ALTER TABLE review_blog change sex sexId VARCHAR(40);
-- 删除字段
ALTER TABLE review_blog DROP sexId
更改字段

更改字段名

ALTER TABLE `one` CHANGE `mm` `sex` INT;

增加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字段

删除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字段

关键字

distinct去重

SELECT  DISTINCT `name`,`sex` FROM `one`;

in

# in是在where查询中,能够赋值多个参数
select * from 表 where id in(参数1,参数2)

order by排序

SELECT column_name,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ORDER BY column_name,column_name ASC|DESC; #以一个字段进行排序,desc是降序

IFNULL

mysql limit和offset用法
limit和offset用法 mysql里分页一般用limit来实现 1. select* from article LIMIT 1,3 2.select * from article LIMIT 3 OFFSET 1 上面两种写法都表示取2,3,4三条条数据 当limit后面跟两个参数的时候,第一个数表示要跳过的数量,后一位表示要取的数量,例如 select* from article LIMIT 1,3 就是跳过1条数据,从第2条数据开始取,取3条数据,也就是取2,3,4三条数据 当 limit后面跟一个参数的时候,该参数表示要取的数据的数量 例如 select* from article LIMIT 3 表示直接取前三条数据,类似sqlserver里的top语法。 当 limit和offset组合使用的时候,limit后面只能有一个参数,表示要取的的数量,offset表示要跳过的数量 。 例如select * from article LIMIT 3 OFFSET 1 表示跳过1条数据,从第2条数据开始取,取3条数据,也就是取2,3,4三条数据
MySQL IFNULL函数是MySQL控制流函数之一,它接受两个参数,如果不是NULL,则返回第一个参数。 否则,IFNULL函数返回第二个参数。两个参数可以是文字值或表达式。以下说明了IFNULL函数的语法:IFNULL(expression_1,expression_2);
如果expression_1不为NULL,则IFNULL函数返回expression_1; 否则返回expression_2的结果。IFNULL函数根据使用的上下文返回字符串或数字。如果要返回基于TRUE或FALSE条件的值,而不是NULL,则应使用IF函数。
select ifnull((select distinct salary  from Employee order by salary desc limit 1 offset 1),null) as SecondHighestSalary;

IF

IF(expr1,expr2,expr3)
如果 expr1 是TRUE (expr1 <> 0 and expr1 <> NULL),则 IF()的返回值为expr2; 否则返回值则为 expr3。IF() 的返回值为数字值或字符串值,具体情况视其所在语境而定。
使用:如果id=1,则第一个值,否则第二个值
SELECT if(id=1,'123','000') FROM student;

通配符

%	替代 0 个或多个字符
_ 替代一个字符
[charlist] 字符列中的任何单一字符 [^charlist]

[!charlist] 不在字符列中的任何单一字符

应该只需要讲讲最后2个就行了

#先看一条SQL语句
SELECT * FROM `one` WHERE `name` REGEXP '[abc]'
#查询名字以a或者b或者c开头的
//REGEXP是正则表达式

mysql中常用字符

MySQL REGEXP:正则表达式查询 (biancheng.net)

on和where的区别

  • on是使用,他在连接查询里面使用,例如left join ......on

(63条消息) SQL中JOIN操作后接ON和WHERE关键字的区别_liitdar的博客-CSDN博客

# ON 条件是在生成临时表时使用的条件,它不管 ON 中的条件是否为真,都会返回左边表中的记录;

WHERE 条件是在临时表已经生成后,对临时表进行的过滤条件。因为此时已经没有 LEFT JOIN 的含义(必须返回左侧表的记录)了,所以如果 WHERE 条件不为真的记录就会被过滤掉。

连接查询

SQL INNER JOIN 关键字 | 菜鸟教程 (runoob.com)

 注意:
FULL OUTER JOIN 在MySQL中不支持

count(数量)

MySQL学习笔记:count(1)、count(*)、count(字段)的区别 - Hider1214 - 博客园 (cnblogs.com)

#count的意思是 查询返回数据的数量
方法如下
count(*)
count(1)
count(字段)
#     COUNT(*) 的统计结果中,会包含值为NULL的行数。
# count(字段)会判断他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不加
# count(1)扫描主键
效率:count(字段)慢于其他2个
1,比较count(*)和count(字段名)的区别:前者对行的数目进行计算,包含null,后者对特定的列的值具有的行数进行计算,不包含null,得到的结果将是除去值为null和重复数据后的结果。

2.count(1)跟count(主键)一样,只扫描主键

3.count(*)和count(主键)使用方式一样,但是在性能上有略微的区别,mysql对前者做了优化。

count(主键)不一定比count(其余索引快)。

count(字段),该字段非主键的情况最好不要出现,因为该方式不走索引。

group by 分组

# group by 对数据进行分组,分组的字段必须在查询的字段中能够找到,  分组的id在前面查询必须要有
例如 select id,name from 表 group by id; # 作用:
只要是对里面的一个字段进行细分时进行应用
可以看看Case使用的最后一个SQL,case就在这章 # 小提示:
分组可以清除重复的

having

# where不能在聚合函数中使用,所以使用Having

聚合函数

SQL聚合函数 - SQL教程 (yiibai.com)

包括:AVG(),COUNT(),MIN(),MAX()和SUM()。

limit

4. 分页查询
1. 语法:limit 开始的索引,每页查询的条数;
2. 公式:开始的索引 = (当前的页码 - 1) * 每页显示的条数
3. limit 是一个MySQL"方言" select * from article LIMIT 3 OFFSET 1

check

# 当你创建表时,需要对数据添加一些约束时,可以使用check(字段加约束),多个里面可以添加in
mysql> CREATE TABLE tb_emp7
-> (
-> id INT(11) PRIMARY KEY,
-> name VARCHAR(25),
-> deptId INT(11),
-> salary FLOAT,
-> CHECK(salary>0 AND salary<100),
-> FOREIGN KEY(deptId) REFERENCES tb_dept1(id)
->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37 sec)

case表达式

CASE  <表达式>
WHEN <值1> THEN <操作>
WHEN <值2> THEN <操作>
...
ELSE <操作>
END
  1. 各个分支<表达式>返回的数据类型要统一;
  2. CASE写完后不能丢了END
  3. ELSE可省略但不建议省,没有值时可写 ELSE NULL。
--简单格式 CASE表达式
CASE input_expression
WHEN when_expression THEN result_expression [ ...n ]
[ ELSE else_result_expression ]
END --搜索模式
CASE
WHEN Boolean_expression THEN result_expression [ ...n ]
[ ELSE else_result_expression ]
END

input_expression(简单格式):

指定一个有效的表达式(可以是常量、变量、列属性),只要表达式返回的是单个数据值。

when_expression(简单格式):

在简单格式中,此处填写的内容是用于和input_expression表达式进行等值比较的。when_expression的内容可以是任何有效的表达式,可以指定多个。

input_expression和when_expression的注意事项(简单格式):

在简单模式中,input_expression和when_expression表达式计算的结果值,要求数据类型必须相同,如果不满足则两个结果值必须满足隐式转换的条件。如果两个条件都不满足,则会提示“数据类型转换失败”。

  • 区别

  • 方式1

结合分组统计数据,把一个字段的里面的数据进行分组和归类

  • 方式2

分条件更新字段值

(一)需求: 将工资低于3000的员工涨幅工资20%,工资等于高于3000的员工涨幅8%,数据如下:

可能有人看到这个需求的第一反应,想直接可以直接通过如下两条update语句直接更新:

update t_salary set salary = salary + (salary * 0.2) where salary < 3000;
update t_salary set salary = salary + (salary * 0.08) where salary >= 3000;

但是,如果是这样执行的话实际上会存在问题,比如:原来工资在2900的员工,执行完第一条语句后工资会变成3480,此时,再执行第二条更新语句,因为满足工资大于三千,则又会去添加多8%的工资,这样明显就是不符合我们的需求的,所以,如果想完成这个需求,又不想写太复杂的sql,可以通过case函数完成这个功能。

  • 方式

    (一)需求: 将表中数据按照每个学生姓名 、科目、成绩进行排序,数据如下:

dense_rank()

可以参考这片

https://www.cnblogs.com/rain-me/p/16195023.html

常用函数

year函数

SELECT YEAR(NOW())

项目使用

 select year(FROM_UNIXTIME(create_date/1000)) year,month(FROM_UNIXTIME(create_date/1000)) month, count(*) count
from ms_article
group by year,month; # FROM_UNIXTIME函数是格式化:
# FROM_UNIXTIME(unix_timestamp,format)他里面是一个时间戳,上面是一个毫秒,所有需要/1000

时间戳

1. 秒级别时间戳
自19700101 00:00:00以来按秒算,SQL如下: * mysql> select unix_timestamp(now());
+-----------------------+
| unix_timestamp(now()) |
+-----------------------+
| 1541604376 |
+-----------------------+
1 row in set (0.00 sec) 2. 当前时间戳 * mysql> select current_timestamp();
+---------------------+
| current_timestamp() |
+---------------------+
| 2019-01-04 20:37:19 |
+---------------------+
1 row in set (0.00 sec)

约束

唯一约束

ALTER TABLE <数据表名> ADD CONSTRAINT <唯一约束名> UNIQUE(<列名>);

字段的值不能重复
创建唯一约束

例如,下面的SQL创建一个新的表名为CUSTOMERS,并添加了五列。在这里,AGE列设置为唯一的,所以不能有两个记录使用相同的年龄:

CREATE TABLE CUSTOMERS(

       ID   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 (20)     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UNIQUE,

       ADDRESS  CHAR (25) ,

       SALARY   DECIMAL (18, 2),      

       PRIMARY KEY (ID));

    如果CUSTOMERS表已经创建,然后要将唯一约束添加到AGE列,类似如下的声明:

ALTER TABLE CUSTOMERS
MODIFY AGE INT NOT NULL UNIQUE; 还可以使用下面的语法,它支持命名的多个列的约束: ALTER TABLE CUSTOMERS
ADD CONSTRAINT myUniqueConstraint UNIQUE(AGE, SALARY);

删除唯一约束

如果正在使用MySQL,那么可以使用下面的语法:
ALTER TABLE CUSTOMERS
DROP INDEX myUniqueConstraint;

外键约束

# 外键约束:foreign key,让表于表产生关系,从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1. 在创建表时,可以添加外键
* 语法:
create table 表名(
....
外键列
constraint 外键名称 foreign key (外键列名称) references 主表名称(主表列名称)
); 2. 删除外键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FOREIGN KEY 外键名称; 3. 创建表之后,添加外键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NSTRAINT 外键名称 FOREIGN KEY (外键字段名称) REFERENCES 主表名称(主表列名称); 4. 如果创建外键时忘记添加外键名,mysql 会给你一个默认的外键名,使用下面的SQL语句将他查询出来
SHOW CREATE TABLE em;

SQL语句的整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动态执行SQL语句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需要动态的拼接SQL语句然后执行.具体代码如下: declare @columnName varchar(20),@tempName varchar(20) select @temp ...

  2. Spring3+MyBatis3整合log4j无法输出SQL语句问题的解决

    今天遇到了跟下面文章一模一样的问题,下面文章的解决方案很好,在这里记录保存一下. Spring3+MyBatis3整合无法输出SQL语句问题的解决

  3. springmvc 项目完整示例04 整合mybatis mybatis所需要的jar包 mybatis配置文件 sql语句 mybatis应用

    百度百科: MyBatis 本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iBatis, 2010年这个项目由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迁移到了google code,并且改名为MyBat ...

  4. SpringBoot整合SpringDataJPA,今天没啥事情就看了一下springboot整合springdataJPA,实在是香啊,SQL语句都不用写了

    SpringBoot整合SpringDataJPA 1.JPA概念 JPA是Java Persistence API的简称,中文名Java持久层API,是JDK 5.0注解或XML描述对象-关系表的映 ...

  5. mybatis和redis整合 log4j打印sql语句

    首先,需要在项目中引进jedis-2.8.1.jar包,在pom.xml里加上 <dependency> <groupId>redis.clients</groupId& ...

  6. 【ssm整合打印sql语句】

    #定义LOG输出级别log4j.rootLogger=INFO,Console,File #定义日志输出目的地为控制台log4j.appender.Console=org.apache.log4j.C ...

  7. maven项目整合SSM配置log4j, 实现控制台打印SQL语句

    在原有项目正常启动的情况下, 实现在控制台打印mapper包下SQL语句. 1.在pom.xml配置文件中添加两个依赖(缺一不可) <!--日志包--> <dependency> ...

  8. 9、springcloud整合logback打印sql语句

    Logback是由log4j创始人设计的又一个开源日志组件.logback当前分成三个模块:logback-core.logback- classic和logback-access.logback-c ...

  9. ssm整合后打印日志查看执行sql语句

    mybatis.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DOCTYPE configura ...

随机推荐

  1. .NET性能优化-使用结构体替代类

    前言 我们知道在C#和Java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C#可以自定义值类型,也就是今天的主角struct,我们有了更加方便的class为什么微软还加入了struct呢?这其实就是今天要谈到的一个优化性能的T ...

  2. 图解BM(Boyer-Moore)字符串匹配算法+代码实现

    简介 本篇文章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图解的方式讲解BM算法,第二部分则代码实现一个简易的BM算法. 基本概念 bm是一个字符串匹配算法,有实验统计,该算法是著名kmp算法性能的3-4倍,其 ...

  3. 20 HTTP 长连接与短连接

    20 HTTP 长连接与短连接 每日一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每日一句 Never give up until the fight is over. 永远不要放弃,要一直战斗到最后一秒. ...

  4. Kafka消息的压缩机制

    最近在做 AWS cost saving 的事情,对于 Kafka 消息集群,计划通过压缩消息来减少消息存储所占空间,从而达到减少 cost 的目的.本文将结合源码从 Kafka 支持的消息压缩类型. ...

  5. JAVA - 序列化的方式

    JAVA - 序列化的方式 序列化 (Serialization)是将对象的状态信息转换为可以存储或传输的形式的过程.在序列化期间,对象将其当前状态写入到临时或持久性存储区.以后,可以通过从存储区中读 ...

  6. CabloyJS自带工作流引擎的文档清单

    文档清单 CabloyJS自带工作流引擎文档已经整理出来,欢迎大家围观.拍砖 介绍 介绍 演示:CMS审批工作流 单元测试用例集 流程定义 基本概念 JSON规范 listener规范 listene ...

  7. STM32内存知识

    在了解STM32内存之前需要了解 MCU 的型号和MDK 中的.map 文件,很多刚学习 stm32 时都不会过多的去了解 MCU 的选型,是在太枯燥了.这里在从新了解一下,久了就熟悉了. 一.STM ...

  8. c++ 超长整数乘法 高精度乘法

    c++ 超长整数乘法 高精度乘法 解题思路 参考加法和减法解题思路 乘法不是一位一位的按照手算的方式进行计算,而是用循环用一个数的某一位去乘另外一个数 打卡代码 #include<bits/st ...

  9. npm切换到国内华为云的镜像

    npm下载包很慢?不能忍,切换到国内华为云的镜像吧.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po.huaweicloud.com/repository/npm/ npm ...

  10. 使用PowerShell安装MySQL

    更新记录 2022年4月16日:本文迁移自Panda666原博客,原发布时间:2021年7月10日. 2022年4月16日:更新MySQL下载链接. 一.说明与准备工作 根据MySQL官网提供的安装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