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严格的用户权限划分,不是为了防范外部人员的攻击,主要是防范内部人员的操作。

越是重要的数据,就要做严格的用户权限划分。

1、用户信息文件

用户信息文件为/etc/passwd,该文件中每一行就是一个用户。

如下图所示:

内容格式root:x:0:0:root:/root:/bin/bash

每一行是7列,用:隔开。

下面说明一下每列的内容:

第一列:用户名。

第二列:密码位。这个位置不是真正的密码,是一个标识位,仅仅只代表这个用户有密码。真正的密码在/etc/shadow文件中。

  • 为什么要把密码分开到另外一个文件中?

    你查看一下两个文件的权限就可以知道了,如下图所示:



    /etc/passwd文件是谁都可以查看。

    /etc/shadow只有root用户可以查看。

    这样更加安全。
  • 这个位置可以省略掉吗?

    这个位置有标识,系统才去/etc/shadow文件中去验证密码。如果没有标识,不会验证,所以不能删除。

第三列:用户ID。

  • 0:超级用户UID,如果用户UID为0,代表这个账号是管理员账号。

    Linux中如何把普通用户升级成为管理员呢?

    就是把其他用户的UID修改为0就可以了,这点和Windows是不同的。

    不过不建议建立多个管理员账号。
  • 1-499 : 系统用户(伪用户)UID,这些UID账号是系统保留给系统用户的UID。

    也就是说UID是1-499范围内的用户是不能登录系统的,而是用来运行系统或服务的。其中1-99是系统保留的账号,系统自动创建。100-499是预留给用户创建系统账号的。

    nfsnobody:x:65534:65534:Anonymous NFS User:/var/lib/nfs:/sbin/nologin除外。
  • 500-65535 : 普通用户UID,建立的普通用户UID从500开始,最大到65535。这些用户足够使用了,但是如果不够也不用害怕,2.6.x内核以后的Linux系统用户UID,已经可以支持2^32这么多了。

提示:如何把普通用户变成超级用户:把用户UID改为0

第四列:组ID。

  • GID添加用户时,如果不指定用户所属的初始组,那么会建立和用户名相同的一个组。
  • Linux系统的用户组分为:初始组和附加组。

第五列:用户说明。如果新创建的用户,你没有填写说明,这个位置是空的。

第六列:用户家目录位置。

第七列:登录shell,/bin/bash。(用户登陆后执行的shell)

2、/etc/shadow影子文件

/etc/shadow文件内容:

内容格式:root:$6$uUXT6exYbBm6a7BC$kUSor7FFw48xOwuas8A2cI9hNKN7Izaz1Yd7h8a.otiEL/1LirTD6qDEeFNLgM4bpOswbAm3dh/WoPCXH9lg00:18251:0:99999:7:::

每一行是9列,用:隔开。下面说明一下每列的内容。

第一列:用户名。

第二列:加密密码。

  • 我们可以在密码前,人为的加入!*改变加密值让密码暂时失效,使这个用户无法登陆,达到暂时禁止用户登录的效果。
  • 注意所有伪用户的密码都是!!*,代表没有密码,是不能登录的。
  • 当然我新创建的用户如果不设定密码,它的密码项也是!!,代表这个用户没有密码,不能登录。

    Red Hat 6开始,密码的加密方式为SHA512,Red Hat 6以前用的密码的加密方式为MD5

第三列:密码最近更改时间,1970年1月1日作为标准时间时间截转日期。

时间显示为时间戳的形式,不是重点,了解即可。

  • 时间戳转日期
    [root@localhost ~]# date -d "1970-01-01 "15775 days"
    2013年03月11日星期一00:00:00 CST
  • 日期转时间戳
    [root@localhost ~]# echo $(($(date-date="2013/03/11"+%s)/86400+1))
    15775

    这个15775表示在1970年1月1日之后的第15775天修改的密码,单位是天。

第四列:两次密码的修改间隔时间(和第3字段相比)。

  • 默认是0。也就是说当前时间戳是100,第四列数值为10,也就是下一次修改的时间最少也要到时间戳为110的时候才能修改。
  • 该字段不建议修改。

第五例:密码有效期(和第3字段相比)。

第六列:密码修改到期前的警告天数(和第5字段相比)。

  • 就是密码到期前多少天开始,该用户每一次登陆,系统都给你提示你的密码快到期了。

第七列:密码过期后的宽限天数(和第5字段相比)。

  • 默认值没有写,其值就是-1。其意思表示用户是永不过期的,即使密码有效期过了,用户的密码也不会失效,还可以正常使用。
  • 如果需要用户密码到期之后不能使用,把该位数值改写成0,或者改成正数,宽限几天。

第八列:密码失效时间。

  • 这里同样要写时间戳,也就是用1970年1月1日进行时间换算。如果超过了失效时间,就算密码没有过期,用户也失效无法使用。(就像是买会员,到期终止了。)
  • 如果用户的密码失效了,会自动的密码位最前端加上一个!,来进行用户登陆失效。

第九列:保留。没有意义,保留位。

3、/etc/group 组信息文件

/etc/group内容格式:root:x:0:root

下面说明一下每列的内容:

第一列:组名。

第二列:组密码位

  • 这个也是一个占位标识,具体的密码在/etc/gshadow文件中。
  • 并不建议给组设置密码。
  • 组密码是用来做什么的?

    如果我给用户组设定了组管理员,并给该用户组设定了组密码,组密码就保存在这个文件当中。组管理员就可以利用这个密码管理这个用户组了。

    (也就是说,如果需要向一个组添加用户,默认是只有root用户可以添加。而root用户给一个组创建了一个密码,然后给组中的一个用户,该用户就相当于这个组的一个小组长,这个小组长就有权限往这个组里添加用户,或者删除用户。)
  • 为什么不建议设置组密码?

    因为这样设置会有一定风险,建议还是root用户来干这些事比较安全。

第三列:GID,也就是组ID。

第四列:此组中支持的其他用户(附加用户),附加组是此组的用户。自己属于初始组,不显示在此列中。

说明一个问题。

初始组和附加组区别

  • 初始组:每个用户初始组只能且必须有一个,没有初始组这个用户是不能存在的,一般都是和用户名同名的。
  • 附加组:每个用户可以属于多个或者没有附加组。要把一些用户加入组,都是加入附加组。

如果需要把用户改到其他组里,不建议修改初始组,建议修改附加组。

4、组密码文件

组密码文件/etc/gshadow文件,具体看上边3中介绍。

5、用户的家目录

Linux系统中,每添加一个用户,都会在/home/目录下,生成一个和用户名相同的目录,该目录作为该用户的家目录。

如下示例:

[root@localhost ~]# ls /home/
user1

6、用户邮箱目录

这个邮箱在/var/spool/mail目录当中,例如:user1用户的邮箱就是/var/spool/mail/user1文件.

7、用户模板目录

/etc/skel/目录中,我们进入到uesr1的家目录中,这个目录看起来是空的。

[root@localhost ~]# cd /home/user1/
[root@localhost user1]# ls
[root@localhost user1]#

其实uesr1的家目录中是有文件的,但都是隐藏文件。

[root@localhost user1] # ls -a
. .. .bash_history .bash_logout .bash_profile .bashrc .gnome2

那这些隐藏文件是哪来的?

用户的家目录,是执行添加用户useradd user2命令之后自动建立的。所以说这些隐藏文件是自动生成的,这些自动生成的模板,就是在/etc/skel/目录中。

我们进入/etc/skel/目录中查看。

[root@localhost user1]# cd /etc/skel/
[root@localhost skel]# ls
[root@localhost skel]# ls -a
. .. .bash_logout .bash_profile .bashrc .gnome2

和用户家目录中的隐藏文件是一样的。.bash_history文件是在用户执行命令之后,自动生成的文件。

所以这个目录一般不用我们动。

那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对/etc/skel/目录进行改动呢?

比如说我想给每一个新创建的用户,提供一个警告信息,或这些服务器使用规则的文档。我就可以在/etc/skel/目录下创建一个文档。

如下:

[root@localhost skel] # vi warining.txt
# 开始编辑内容
# ...
# ...

这样,在之后每一个新创建用户的家目录中,都会有一个warining.txt文件出现。

提示:之前已经存在的用户的家目录中不会出现。

总结:

添加一个用户,实际上是修改了上边7个文件(用户模板文件除外)。同理,把上述几个位置的文件进行删除,也可以完全的删除一个用户。

『学了就忘』Linux用户管理 — 50、用户管理相关文件详细说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学了就忘』Linux系统管理 — 86、查看系统资源相关命令

    目录 1.vmstat命令 2.dmesg命令 3.free命令 4.查看CPU信息 5.查看本机登陆用户信息 (1)w命令 (2)who命令 6.uptime命令 7.查看系统与内核相关信息 1.v ...

  2. 『学了就忘』Linux系统管理 — 81、进程管理介绍

    目录 1.进程与线程的概念 2.什么是进程管理 3.进程管理的作用 4.Linux进程的几种状态 5.进程与线程的关系 (1)线程与进程的关系 (2)总结 1.进程与线程的概念 来源百度百科: 进程( ...

  3. 『学了就忘』Linux系统管理 — 85、工作管理相关命令

    目录 1.工作管理简介 2.如何把命令放入后台 3.后台管理命令 (1)查看后台的工作 (2)将后台暂停的工作恢复到前台执行 (3)把后台暂停的工作恢复到后台执行 4.后台命令脱离登录终端运行 1.工 ...

  4. 『学了就忘』Linux用户管理 — 51、用户管理相关命令

    目录 1.添加用户(useradd命令) 2.设定密码(passwd命令) 3.用户信息修改(usermod命令) 4.删除用户(userdel命令) 5.切换用户身份(su命令) 1.添加用户(us ...

  5. 『学了就忘』Linux启动引导与修复 — 72、Linux系统的修复模式(单用户模式)

    目录 1.单用户模式常见的错误修复 2.通过单用户模式修改系统密码 (1)进入grub启动引导程序中 (2)编辑相应的系统启动内容 (3)编辑grub配置文件内容 (4)启动系统 (5)修改root用 ...

  6. 『学了就忘』Linux基础命令 — 25、文件基本权限的管理

    目录 1.文件和目录的默认权限 2.umask默认权限 (1)查看系统的umask权限 (2)用八进制数值显示umask权限 (3)umask权限的计算方法 (4)注意:umask默认权限的计算绝不是 ...

  7. 『学了就忘』Linux基础 — 15、了解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

    目录 1.一级目录说明 (1)一级目录列表 (2)/bin/和/sbin/目录说明 (3)/boot/目录说明 (4)/lib/和/lib64/目录说明 (5)/lost+found/目录说明 (6) ...

  8. 『学了就忘』Linux基础命令 — 18、Linux命令的基本格式

    目录 1.命令提示符说明 2.命令的基本格式 (1)举例ls命令 (2)说明ls -l命令的 输出内容 1.命令提示符说明 [root@localhost ~] # []:这是提示符的分隔符号,没有特 ...

  9. 『学了就忘』Linux基础命令 — 20、文件操作的相关命令

    目录 1.touch 命令 2.stat命令 3.cat命令 4.more命令 5.less命令 6.head命令 7.tail命令 1.touch 命令 touch命令用于创建空文件或修改文件时间, ...

随机推荐

  1. /usr/bin/python^M: bad interpret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利用如下命令查看文件格式 :set ff 或 :set fileformat 可以看到如下信息 fileformat=dos 或 fileformat=unix 利用如下命令修改文件格式 :set f ...

  2. Golang通脉之方法

    方法和接收者 Go语言中的方法(Method)是一种作用于特定类型变量的函数.这种特定类型变量叫做接收者(Receiver).接收者的概念就类似于其他语言中的this或者 self. Go 语言中同时 ...

  3. javascript-jquery-文档处理

    一.移动元素 1.append():向每个匹配元素的内部追加内容.例如:$("选择器1").qppend("选择器2"):将会匹配选择器2的元素,移动到匹配选择 ...

  4. WEB安全指南

    说明:本文是Mozilla Web应用部署文档,对运维或者后端开发团队的部署行为进行指导.该部署安全规范内容充实,对于部署有很大意义.同时也涉及到了许多web前端应用安全的基本知识,如CSP, TOK ...

  5. 80.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II

    题目 给你一个有序数组 nums ,请你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使每个元素最多出现两次 ,返回删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 ...

  6. Java集合 - 集合知识点总结概述

    集合概述 概念:对象的容器,定义了对多个对象进项操作的的常用方法.可实现数组的功能. 和数组的区别: 数组长度固定,集合长度不固定. 数组可以存储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集合只能存储引用类型. 位置: j ...

  7. [no code][scrum meeting] Beta 6

    $( "#cnblogs_post_body" ).catalog() 例会时间:5月19日11:30,主持者:黎正宇 下次例会时间:5月20日11:30,主持者:彭毛小民 一.工 ...

  8. 【二食堂】Alpha - Scrum Meeting 2

    Scrum Meeting 2 例会时间:4.11 20:00 - 20:30 进度情况 组员 今日进度 明日任务4.12不开会 李健 1. 学习并成功搭建简单的网页issue2. 学习JS基础知识i ...

  9. springboot读取配置文件中的信息

    在一个项目中,我们有时候会把一些配置信息写入到一个配置文件中,在java代码中读取配置文件的信息.在此记录下读取属性文件中的内容. 在springboot项目中,springboot的配置文件可以使用 ...

  10. Linux多线程编程实例解析

    Linux系统下的多线程遵循POSIX线程接口,称为 pthread.编写Linux下的多线程程序,需要使用头文件pthread.h,连接时需要使用库libpthread.a.顺便说一下,Linu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