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HTTP/1 到 HTTP/2,以及即将到来的 HTTP/3
如今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智能家居、在线支付、网上购物都需要互联网的支持。互联网切切实实地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呆在空调房里,一边刷着微博,一边等透心凉的西瓜送到手上,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吃瓜群众。
互联网的建立打破了地域限制,用户直接上网就可以浏览到各种信息。用户上网的过程,即浏览器向服务端发送请求,然后将服务端主机上的内容显示到本地。而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走的就是 HTTP 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应用层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和合作式超媒体信息系统。自 1990 年起,HTTP 就已经被应用于万维网(WWW)全球信息服务系统。
HTTP 协议发展至今已经更新迭代了多个版本,下面我们来看看 HTTP 的发展史。
最原始的 HTTP/0.9
已过时的 HTTP/0.9 是 HTTP 协议的第一个版本,诞生于 1989 年。它的组成极其简单,只允许客户端发送 GET 这一种请求,而且不支持请求头。由于没有协议头,所以 HTTP/0.9 只能支持一种内容——纯文本。服务器只能回应 HTML 格式的字符串,不能回应别的格式。服务器发送完毕后,就会关闭 TCP 连接。
HTTP/0.9 具有典型的无状态性,每个访问都独立处理,处理完成后就会断开连接。如果请求的页面不存在,也不会返回任何错误码。
进化后的 HTTP/1
HTTP/1 是 HTTP 1.0 和 HTTP 1.1 的统称,分别指 HTTP 协议的版本是 1.0 和 1.1。
HTTP 1.0 是 HTTP 协议的第二个版本,至今仍被广泛采用。它在 HTTP/0.9 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扩充和改进,包括:
- 可以发送更多格式的内容,如图像、视频、二进制文件,不仅仅局限于文本了
- 在 GET 的基础上,增加了 HEAD 和 POST 请求方法
- 改变了 HTTP 请求和回应的格式。除了数据部分,每次通信都必须包括头信息(HTTP Header),用来描述一些元数据,即增加了请求头信息
- 新增了响应状态码(status code)、多字符集支持、权限(authorization)、缓存(cache)、内容编码(content encoding)等功能
- 虽然还是无状态协议,不过在请求(request)中增加 了“Connection: keep-alive”Header 头后就能支持长连接
更新后的 HTTP 1.0 相比之前变化尤其大,支持的功能也很丰富,但仍有诸多缺点。
HTTP 1.0 默认不支持长连接,这样就增加了 TCP 连接次数,造成开销浪费。HTTP 1.0 所保持的 TCP 每次只能处理一个请求,虽然能一次性接收多个请求,但是还是得按顺序一次处理一个请求,这样在后续请求等待前序请求完成时,很容易造成阻塞。同时,它还不支持断点续传。
这时,HTTP 1.1 登场了。它也是目前主流的 HTTP 协议版本,相比于 HTTP 1.0,它有了明显的优势:
加强和优化长连接
HTTP 1.1 支持长连接和请求的流水线处理,在一个 TCP 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 HTTP 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在 HTTP 1.1 中默认开启 “Connection: keep-alive”,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HTTP 1.0 每次请求都要创建连接的缺点。
缓存支持
所有 HTTP 1.1 请求里的响应头都包含了“Date:”标头,因此每个 Response 都为缓存添加了时间戳。
请求头引入了 range 头域
它允许只请求资源的某个部分,即返回状态码是 206(Partial Content),这样就方便了开发者自由的选择,以便于充分的利用带宽和连接。
采用分块传输编码
对于一些很耗时的动态操作,服务器需要等到所有操作完成后才能发送数据,显然这样的效率不高。更好的处理方法是,产生一块数据,就发送一块,采用流模式来取代缓存模式。
新增了多个请求方法和错误状态码
包括 PUT、PATCH、HEAD、OPTIONS、DELETE。另外,客户端请求的头信息中新增了 Host 字段,用来指定服务器的域名。同时新增了 24 个错误状态码。
HTTP 1.1 虽然增加了很多功能,但是它自身仍然有很多不足。由于各个请求到达服务器的速度不同,如果先发的请求先到达可能会发生阻塞,剩下所有的请求都会被阻塞在那次请求应答之后,这样就降低了带宽。
增强后的 HTTP/2
随着 Web 技术的飞速发展,HTTP 1.1 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性能的要求,此后 Google 推出协议 SPDY,意在解决 HTTP 1.1 中广为人知的性能问题。HTTP/2 因此应运而生,它是 HTTP 协议自 1999 年 HTTP 1.1 发布后的首个更新,主要基于 SPDY 协议。
那 HTTP/2 到底有哪些具体变化呢?
- 多路复用:HTTP/2 使用多路复用技术,使用一个 TCP 连接并发处理多个请求,不但节约了开销而且可处理请求的数量也比 HTTP 1.1 大了很多
- 数据传输:HTTP/2 采用二进制格式传输数据,而非 HTTP 1.x 的文本格式,二进制协议解析起来更高效
- 头部压缩:HTTP 1.1 不支持 Header 数据压缩,HTTP/2 使用 HPACK 算法对 Header 的数据进行压缩,使得数据传输更快
- 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当对支持 HTTP/2 的服务器请求数据的时候,服务器会顺便把一些客户端需要的资源一起推送到服务器,这种方式适用于加载静态资源,节约带宽
> 小广告时间:
又拍云 CDN 当前已全平台支持 HTTP/2,并已默认开启。又因 HTTP/2 是在 HTTPS 协议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只要使用又拍云 HTTPS 加速服务的域名,都可免费享受 HTTP/2 服务,无需做任何特殊配置。而开启 HTTPS,只需完成证书申请与管理,无须繁杂流程,轻松实现网站与 Web 应用的 HTTPS 加密部署。
即将到来的 HTTP/3
就像 HTTP/1 到 HTTP/2 一样,HTTP/3 到来同样有着它的重要任务。
由于 HTTP/2 是基于 HTTP/1 的升级,因此第一个版本中发现的许多核心问题都会向前延伸。其中就包括 TCP 协议在整个互联网上实施的方式所带来的问题:HTTP/2 使用了多路复用,一般来说同一个地址只需要使用一个 TCP 连接;单连接最终会成为网络质量较差的环境中的数据瓶颈 - 网络质量下降更容易出现丢包,导致在重传期间不能传输其他数据,势必会降低整个请求的处理速度。
修改 TCP 协议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 HTTP/3 引用了基于 UDP 的 QUIC 协议,并有望成为 HTTP 协议的第三个正式版本。HTTP/3 曾用名 HTTP-over-QUIC,QUIC 代表“快速 UDP 互联网连接”,本身就是 Google 试图将 TCP 协议重写进而改进出来的一种技术,它结合了 HTTP/2,TCP,UDP 和 TLS(用于加密)等等。
针对 HTTP/2 的软肋,HTTP/3 和 QUIC 弥补了前者的不足。QUIC 使用 UDP 协议,它在两个端点间创建连线,且支持多路复用连线。QUIC 能够提供等同于 SSL/TLS 层级的网络安全保护,减少数据传输及创建连线时的延迟时间,双向控制带宽,以避免网络拥塞。Google 希望使用这个协议来取代 TCP 协议,使网页传输速度更快。
展望未来
有些人认为,目前 HTTP/2 的标准尚未完全采用,推出 HTTP/3 可能还为时尚早。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观点,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协议已经得到了世界大规模的测试和实现。谷歌早在 2015 年就已经开始测试,并且在 2017 年 Facebook 也进行了测试。
从概念上讲,HTTP/3 是一个出色的协议。但是,在当前的应用程序中实现,仍然需要进行大量的迭代更新。虽然 QUIC 和 UDP 的结合为 Google 提供了出色的使用示例,但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标准认为仍未达到目标。网站管理者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权衡,来确定哪个协议适合自己的网站,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从 HTTP/1 到 HTTP/2,以及即将到来的 HTTP/3的更多相关文章
- 企业SAAS的春天,将以手机应用的形式,即将到来
派尔科技吴春福 *本文是派尔为什么要投身企业移动应用的内部分享文章: *我没有仔细核查资料,仅代表个人看法,思路也是在整理过程,逻辑未必很完整,看官将就着看. 企业SAAS,概念起源是N年前,先行者也 ...
- 准备:新V8即将到来,Node.js的性能正在改变
V8的Turbofan的性能特点将如何对我们优化的方式产生影响 审阅:来自V8团队的Franziska Hinkelmann和Benedikt Meurer. **更新:Node.js 8.3.0已经 ...
- [翻译] 初看 ASP.NET Core 3.0 即将到来的变化
[翻译] 初看 ASP.NET Core 3.0 即将到来的变化 原文: A first look at changes coming in ASP.NET Core 3.0 在我们努力完成下一个 m ...
- AI-Info-Micron-Insight:5G、人工智能和即将到来的移动革命
ylbtech-AI-Info-Micron-Insight:5G.人工智能和即将到来的移动革命 1.返回顶部 1. 5G.人工智能和即将到来的移动革命 人们都说自己的手机“智能”,但究竟有多智能?凡 ...
- 即将到来的Android N,将具备这些新特性
原文转自: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602/pSRQAuAjMFJITqHe.html 原创 訾竣喆 即将到来的Android N,将具备这些新特 ...
- 即将到来的“分布式云”(DPaaS):分布式计算+ DB +存储即服务
我在区块链会议上就即将到来的公共"分布式云"系统进行了讨论,该系统将主流的公共云平台(如AWS,Azure,Google Cloud,Heroku等)与区块链和P2P网络相结合,比 ...
- 5G即将到来,你还会购买4G手机吗?
科技在不断进步,通信技术也是如此,5G网络将于明年下半年开始测试部署,4G手机是否值得更换呢?三星上周发布了Galaxy Note 9智能手机,这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一个难题:到底是现在花上1000美元将 ...
- 即将到来的Autodesk 主要产品2015版 产品和API新功能在线培训(免费)
一年一度的Autodesk主要产品和API在线培训课程在5月份即将開始.我们呈献给大家5个课程. 1. Revit 2015 产品新功能及API 概览 2. Vault 2015产品新功能及API 概 ...
- iOS13即将到来,iOS推送Device Token适配方案详解
关于提前适配iOS13 苹果推送DeviceToken的通知 随着苹果iOS13系统即将发布,个推提前推出DeviceToken适配方案,以确保新版本的兼容与APP推送服务的正常使用.iOS13的一个 ...
随机推荐
- Spring数据库连接
1.C3P0数据库连接 2.DBCP数据库连接 3.Druid数据库连接 C3P0数据库连接: 1.先到(http://www.mvnrepository.com/)Maven网址找到C3P0的数据源 ...
- Java并发编程知识点总结Volatile、Synchronized、Lock实现原理
Volatile关键字及其实现原理 在多线程并发编程中,Volatile可以理解为轻量级的Synchronized,用volatile关键字声明的变量,叫做共享变量,其保证了变量的“可见性”以及“有序 ...
- 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之作用域
什么是作用域 编译原理 分词/词法分析 这个过程会将由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分解成(对编程语言来说)有意义的代码块,这些代 码块被称为词法单元(token) 解析/语法分析 这个过程是将词法单元流(数组)转 ...
- 终于跑通分布式事务框架tcc-transaction的示例项目
1.背景 前段时间在看项目代码的时候,发现有些接口的流程比较长,在各个服务里面都有通过数据库事务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但是在上游的controller层并没有对一致性做保证. 网上查了下,还没找到基于Go ...
- Python--高阶函数、函数嵌套、名称空间及变量作用域、闭包、装饰器
1.高阶函数(map/reduce/filter) 高阶函数是指函数的参数可以是函数 这篇总结几个常用的高阶函数:map/reduce/filter map函数.reduce函数.filter函数都是 ...
- Unity Shader 卡通渲染 基于退化四边形的实时描边
从csdn转移过来,顺便把写过的文章改写一下转过来. 一.边缘检测算法 3D模型描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图像,即在所有3D模型渲染完成一张图片后,对这张图片进行边缘检测,最后得出描边效果.一种是基于 ...
- Anaconda的详细安装步骤图文并茂
Anaconda(官方网站)就是可以便捷获取包且对包能够进行管理,同时对环境可以统一管理的发行版本.Anaconda包含了conda.Python在内的超过180个科学包及其依赖项. 事实上Anaco ...
- Web安全开发规范手册V1.0
一.背景 团队最近频繁遭受网络攻击,引起了部门技术负责人的重视,笔者在团队中相对来说更懂安全,因此花了点时间编辑了一份安全开发自检清单,觉得应该也有不少读者有需要,所以将其分享出来. 二.自检清单 检 ...
- python控制窗口移动(画圆)
import win32con import win32gui import time import math notepad = win32gui.FindWindow("Notepad& ...
- CodeForces 1084D The Fair Nut and the Best Path
The Fair Nut and the Best Path 题意:求路径上的 点权和 - 边权和 最大, 然后不能存在某个点为负数. 题解: dfs一遍, 求所有儿子走到这个点的最大值和次大值.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