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 二叉树的层序建立与三种遍历
二叉树(Binary Tree)时数据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其具有。。。。(此处省略好多字)。。。。等的优良特点。
之前在刷LeetCode的时候把有关树的题目全部跳过了,(ORZ:我这种连数据结构都不会的人刷j8Leetcode啊!!!)
所以 !!!敲黑板了!!!今天我就在B站看了数据结构中关于树的内容后,又用我浅薄的Python大法来实现一些树的建立和遍历。
关于树的建立我觉得层序建立对于使用者来说最为直观,输入很好写。(好吧,我是看LeetCode中的树输入都是采用层序输入觉得非常好)
树节点定义
代码来
class BSTree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data):
self.val = data
self.leftChild = None
self.rightChild = None
这一段代码太好理解了好吧,就不BB了。
二叉树层序建立
不多说,先上代码
# 建立二叉树是以层序遍历方式输入,节点不存在时以 'None' 表示
def creatTree(nodeList):
if nodeList[0] == None:
return None
head = BSTreeNode(nodeList[0])
Nodes = [head]
j = 1
for node in Nodes:
if node != None:
node.leftChild = (BSTreeNode(nodeList[j]) if nodeList[j] != None else None)
Nodes.append(node.leftChild)
j += 1
if j == len(nodeList):
return head
node.rightChild = (BSTreeNode(nodeList[j])if nodeList[j] != None else None)
j += 1
Nodes.append(node.rightChild)
if j == len(nodeList):
return head
creatTree即为层序建立二叉树的函数,传入的参数为一个层序遍历的数组,就是将树节点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一次放入数组中,如果某个节点不存在则用None来表示。
比如:
图所示的二叉树则需输入a = [1,2,3,4,5,None,6,None,None,7,8],接下来将会以这个二叉树为例讲解代码。
- 第3-4行,判断根节点是否为空。 如果根节点都为空,那树(shuo)就(ge)不(j)存(8)在了,直接返回就好了。
- 第行,将元素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取出新建根节点,最后返回的即为根节点
- 第行,创建了一个Nodes列表中,用于存放树中的节点,每生成一个节点就将其放入该列表中,可以看成是一个队列(这么说好像也不是特别规范,因为后面只是取列表中的元素,没有弹出首元素),此处将根节点存入。
- 第行,创建变量j用于nodeList中元素的索引,初始为1.因为第0个元素已经创建根节点了。
- 第行,依次取出Nodes列表中的节点,对其创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 第行,首先判断取出的Nodes是否为空,如果为空,说明此处没有节点,就无需创建子节点,否则进行子节点的创建
- 第行,为该节点创建左节点,其值就是索引j的所对应的值,如果nodeLists[j] == None 说明没有该子节点,就不用创建了,即Child = None
- 第行,将新建的节点加入Nodes数组,使其在for循环中可以继续为其添加子节点
- 第行,j加1,这样刚好使每一个nodeList的元素对应一个节点了
- 第行,判断j的值,如果与nodeList值相等说明全部节点已经添加完毕了,直接返回head根节点就完成了树的建立
- 第15-19行,为节点添加右节点,与添加左节点的逻辑是一样的,就不在赘述了
好了代码注释完毕,我们再通过结合实例来解释一下:
nodeList = [1,2,3,4,5,None,6,None,None,7,8],下面节点统一用n(值)来表示
- 建立根节点 head = n(1), j=1, len(nodeList) = 11
- 开始for循环:Nodes = [n(1)]
- node为n(1),非空
- nodeList[j]=nodeList[1]=2 非空,所以新建节点n(2),n(1)的左节点即为n(2),新建节点放入Nodes, 则Nodes=[n(1),n(2)] j+1=2, j未溢出
- nodeList[j]=nodeList[2]=3 非空,所以新建节点n(3),n(1)的右节点即为n(3),新建节点放入Nodes, 则Nodes=[n(1),n(2),n(3)], 然后j+1=3, j未溢出
- node为n(2),非空
- nodeList[j]=nodeList[3]=4 非空,所以新建节点n(4),n(2)的左节点即为n(4),新建节点放入Nodes, 则Nodes=[n(1),n(2),n(3),n(4)], j+1=4, j未溢出
- nodeList[j]=nodeList[4]=5 非空,所以新建节点n(5),n(2)的右节点即为n(5),新建节点放入Nodes, 则Nodes=[n(1),n(2),n(3),n(4),n(5)], j+1=5, j未溢出
- node为n(3),非空
- nodeList[j]=nodeList[5]=None 为空,所以n(3)的左节点直接等于None, 同时将None也放入Nodes, 则Nodes=[n(1),n(2),n(3),n(4),n(5),None] j+1=6, j未溢出
- nodeList[j]=nodeList[6]=6 非空,所以新建节点n(6),n(3)的右节点即为n(6),新建节点放入Nodes, 则Nodes=[n(1),n(2),n(3),n(4),n(5),None,n(6)], j+1=7, j未溢出
- node为n(4),非空
- nodeList[j]=nodeList[7]=None 为空,所以n(4)的左节点直接等于None,同时将None也放入Nodes, 则Nodes=[n(1),n(2),n(3),n(4),n(5),None,n(6),None], j+1=8, j未溢出
- nodeList[j]=nodeList[8]=None 为空,所以n(4)的右节点直接等于None,同时将None也放入Nodes, 则Nodes=[n(1),n(2),n(3),n(4),n(5),None,n(6),None,None], j+1=9, j未溢出
- node为n(5), 非空
- nodeList[j]=nodeList[9]=7 非空,所以新建节点n(7),n(5)的左节点即为n(7),新建节点放入Nodes, 则Nodes=[n(1),n(2),n(3),n(4),n(5),None,n(6),None,None,n(9)] j+1=10, j未溢出
- nodeList[j]=nodeList[10]=8 非空,所以新建节点n(8),n(5)的右节点即为n(8),新建节点放入Nodes, 则Nodes=[n(1),n(2),n(3),n(4),n(5),None,n(6),None,None,n(9),n(10)] j+1=11, j溢出
- node为n(1),非空
- j溢出,则返回head根节点,结束二叉树的建立
PS:如果node为空节点的话,就会直接跳过空节点。
二叉树遍历(神用的递归)
1. 前序遍历
#head为二叉树的根节点
def PreorderTraverse(head):
if head:
print(head.val)
PreorderTraverse(head.leftChild)
PreorderTraverse(head.rightChild)
2. 中序遍历
#head为二叉树的根节点
def InorderTrverse(head):
if head:
InorderTrverse(head.leftChild)
print(head.val)
InorderTrverse(head.rightChild)
3. 后续遍历
#head为二叉树的根节点
def PostorderTraverse(head):
if head:
PostorderTraverse(head.leftChild)
PostorderTraverse(head.rightChild)
print(head.val)
对中序遍历,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画了一个程序执行的图,红色箭头代表程序执行的过程,依然以a = [1,2,3,4,5,None,6,None,None,7,8]为例
这个图看上去不是很清楚,右键保存到本地看会清楚很多的,我把每一步递归的树都画出来了,这样更加方便理解。
所以程序打印出来的顺序为:4 2 7 5 8 1 3 6
最后,致敬大佬,祝各位学有所成。
【转载表明出处,谢谢】
Python --- 二叉树的层序建立与三种遍历的更多相关文章
- python对mysql数据库操作的三种不同方式
首先要说一下,在这个暑期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打算用python尝试写一个考试系统,希望能在下学期的python课程实际使用,并且尽量在此之前把用到的相关技术都以分篇博客的方式分享出来,有想要交流的 ...
- 基于Java的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的递归与非递归实现
二叉树的遍历方式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其实现方式包括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 前序遍历:根节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 中序遍历:左子树 | 根节点 | 右子树 后序遍历:左子树 | 右子树 ...
- python每次处理一个字符的三种方法
python每次处理一个字符的三种方法 a_string = "abccdea" print 'the first' for c in a_string: print ord(c) ...
- Python 列表(List) 的三种遍历(序号和值)方法
三种遍历列表里面序号和值的方法: 最近学习python这门语言,感觉到其对自己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特在情人节这一天写下了这篇博客,下面废话不多说,直接贴代码 #!/usr/bin/env pyth ...
- 【转】python 三种遍历list的方法
[转]python 三种遍历list的方法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if __name__ == '__main__': list ...
- 命令行运行Python脚本时传入参数的三种方式
原文链接:命令行运行Python脚本时传入参数的三种方式(原文的几处错误在此已纠正) 如果在运行python脚本时需要传入一些参数,例如gpus与batch_size,可以使用如下三种方式. pyth ...
- PTA 二叉树的三种遍历(先序、中序和后序)
6-5 二叉树的三种遍历(先序.中序和后序) (6 分) 本题要求实现给定的二叉树的三种遍历. 函数接口定义: void Preorder(BiTree T); void Inorder(BiTr ...
- java:数据结构(四)二叉查找树以及树的三种遍历
@TOC 二叉树模型 二叉树是树的一种应用,一个节点可以有两个孩子:左孩子,右孩子,并且除了根节点以外每个节点都有一个父节点.当然这种简单的二叉树不能解决让树保持平衡状态,例如你一直往树的左边添加元素 ...
- javase-常用三种遍历方法
javase-常用三种遍历方法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
随机推荐
- 洛谷 P1541 乌龟棋 —— DP
题目:https://www.luogu.org/problemnew/show/P1541 DP. 代码如下: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
- 【基于libRTMP的流媒体直播之 AAC、H264 解析】
前文我们说到如何在基于 libRTMP 库的流媒体直播过程中推送 AAC .H264 音视频流.本文以上文为基础,阐释如何对 RTMP 包进行解析.重组得到原始的 AAC 音频帧以及 H264 码流. ...
- js中的call和apply方法
call方法: 语法:call(thisObj,[arg1,arg2,arg3,...]); 定义:调用一个对象的一个方法,以另一个对象替换当前对象. 说明: call 方法可以用来代替另一个对象调用 ...
- 机器学习经典算法笔记-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可供使用现成工具:Matlab SVM工具箱.LibSVM.SciKit Learn based on python 一 问题原型 解决模式识别领域中的数据分类问题,属于有监督学习算法的一种. 如图所 ...
- E20180306-hm-xa
base n. 基地; 基础; 根据; 基数(如十进制的10 和二进制的2) designate vt. 指派; 指明,指出; 表明,意味着; 把…定名为;
- Ruby Regexp类
正则表达(Regexp)类 更新:2017/06/18 改变[]集合的表格大小 80% ---> 100% 定义 正则表达: 和字符串匹配的模式(pattern)的写法 正则表达(Regexp ...
- NetBeans IDE For PHP 简体中文版 8.1安装配置
一.NetBeans IDE For PHP简介 NetBeans IDE 是一个开发环境 - 供程序员编写.编译.调试和部署程序的一个工具. 它是用 Java 编写的 - 但却可以支持任何编程语言. ...
- 洛谷P4315 月下“毛景树”(树剖+线段树)
传送门 woc这该死的码农题…… 把每一条边转化为它连接的两点中深度较深的那一个,然后就可以用树剖+线段树对路径进行修改了 然后顺便注意在上面这种转化之后,树剖的时候不能搞$LCA$ 然后是几个注意点 ...
- Luogu P1083 借教室【二分答案/差分】By cellur925
题目描述 Description 在大学期间,经常需要租借教室.大到院系举办活动,小到学习小组自习讨论,都需要 向学校申请借教室.教室的大小功能不同,借教室人的身份不同,借教室的手续也不一样. 面对海 ...
- [SHOI2002]取石子游戏之三
Wythoff's Game,详解请见浅谈算法--博弈论中的例6 /*program from Wolfycz*/ #include<cmath> #include<cstdi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