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需要traits编程技术

前面说了很多关于traits的光荣事迹,但是却一直没有介绍traits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traits在英文解释中就是特性,下面将会引入traits技术的作用,一步一步地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1.1 内嵌类型声明

1.1.1 以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声明局部变量

下面是一个以迭代器为模板形参的函数模板:

  1.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2. void func(Iterator iter)
  3. {
  4. //函数体
  5. }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void func(Iterator iter)
{
//函数体
}

假如现在算法中需要声明一个变量,而变量的类型是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应该怎么处理呢?

  1.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2. void func(Iterator iter)
  3. {
  4. *Iterator var;//这样定义变量可以吗?
  5. }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void func(Iterator iter)
{
*Iterator var;//这样定义变量可以吗?
}

上面的代码是不可以通过编译的,虽然C++支持sizeof(),但是并不支持typeof(),就算是用到RTTI性质中的typeid(),获取到的也仅仅是类型的名字,因此不能直接用来声明变量。此时可以利用函数模板的参数类型推导机制解决问题,例如:

  1.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typename T>
  2. void func_impl(Iterator iter, T t)
  3. {
  4. T temp;//这里就解决了问题
  5. //这里做原本func()的工作
  6. }
  7.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8. void func(Iterator iter)
  9. {
  10. func_impl(iter, *iter);//func的工作全部都移到func_impl里面了
  11. }
  12.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13. {
  14. int i;
  15. func(&i);
  16. }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typename T>
void func_impl(Iterator iter, T t)
{
T temp;//这里就解决了问题
//这里做原本func()的工作
}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void func(Iterator iter)
{
func_impl(iter, *iter);//func的工作全部都移到func_impl里面了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
int i;
func(&i);
}

函数func作为对外接口,实际的操作却由函数func_impl执行,通过函数func_impl的参数类型推导,获取到Iterator指向对象的类型T,从而解决了问题。

1.1.2 以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声明返回类型

现在通过函数模板的参数类型推导解决了函数体内声明变量的问题,但问题又来了,如果需要返回类型是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又可以怎样做呢?

  1.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2. (*Iterator) func(Iterator iter)
  3. {
  4. //这样定义返回类型可以吗?
  5. }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Iterator) func(Iterator iter)
{
//这样定义返回类型可以吗?
}

在这种情况下,模板的参数类型推导机制也无能为力了,因为它只能推导参数,并不能推导函数的返回类型。STL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就是内嵌类型声明,即在迭代器内部添加一种“特性”,通过这种“特性”,算法可以很容易地获知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请看下面的代码:

  1. template<typename T>
  2. class Iterator
  3. {
  4. public:
  5. typedef T value_type;//内嵌类型声明
  6. Iterator(T *p = 0) : m_ptr(p) {}
  7. T& operator*() const { return *m_ptr;}
  8. //...
  9. private:
  10. T *m_ptr;
  11. };
  12.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13. typename Iterator::value_type  //以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作为返回类型,长度有点吓人!!!
  14. func(Iterator iter)
  15. {
  16. return *iter;
  17. }
  18.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19. {
  20. Iterator<int> iter(new int(10));
  21. cout<<func(iter)<<endl;  //输出:10
  22. }
 
template<typename T>
class Iterator
{
public:
typedef T value_type;//内嵌类型声明
Iterator(T *p = 0) : m_ptr(p) {}
T& operator*() const { return *m_ptr;}
//... private:
T *m_ptr;
};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typename Iterator::value_type //以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作为返回类型,长度有点吓人!!!
func(Iterator iter)
{
return *iter;
}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argv[])
{
Iterator<int> iter(new int(10));
cout<<func(iter)<<endl; //输出:10
}

函数func()的返回类型前面必须加上关键词typename,原因在本人之前写的“C++模板学习”中也解释过,因为T是一个template参数,编译器在编译实例化func之前,对T一无所知,就是说,编译器并不知道Iterator<T>::value_type是一个类型,或者是一个静态成员函数,还是一个静态数据成员,关键词typename的作用在于告诉编译器这是一个类型,这样才能顺利通过编译。

1.2 原生指针也是一种迭代器

之前在介绍迭代器的分类之时说过,原生指针也是一种迭代器,此时问题就来了,原生指针并不是一种类类型,它是无法定义内嵌类型的。因此,上面的内嵌类型实现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那可不可以针对原生指针做特殊化的处理呢?答案是肯定的,利用模板偏特化就可以做到了。

《泛型思维》一书对模板偏特化的定义是:

针对template参数更进一步的条件限制所设计出来的一个特化版本。

  1. //这个泛型版本允许T为任何类型
  2. template<typename T>
  3. class C
  4. {
  5. //...
  6. };
 
//这个泛型版本允许T为任何类型
template<typename T>
class C
{
//...
};

我们很容易接受上面的类模板有一个形式如下的偏特化版本:

  1. template<typename T>
  2. class C<T*>
  3. {
  4. //...
  5. };
 
template<typename T>
class C<T*>
{
//...
};

这个特化版本仅适用于T为原生指针的情况,”T为原生指针”就是“T为任何类型”的一个更进一步的条件限制。那如何利用模板偏特化解决原生指针不能内嵌类型的问题呢?下面介绍的iterator_traits就是关键了。

二、迭代器萃取机--iterator_traits

2.1 原生指针并不是一种类类型

STL里面使用iterator_traits这个结构来专门“萃取”迭代器的特性,前面代码中提到的value_type就是迭代器的特性之一:

  1.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2. struct iterator_traits
  3. {
  4. typedef typename Iterator::value_type value_type;
  5. };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struct iterator_traits
{
typedef typename Iterator::value_type value_type;
};

如果Iterator有定义value_type,那么通过iterator_traits作用之后,得到的value_type就是Iterator::value_type,比较之前写的版本和经iterator_traits作用后的版本:

  1.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2. typename Iterator::value_type  //这行是返回类型
  3. func(Iterator iter)
  4. {
  5. return *iter;
  6. }
  7. //通过iterator_traits作用后的版本
  8.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9. typename iterator_traits<Iterator>::value_type  //这行是返回类型
  10. func(Iterator iter)
  11. {
  12. return *iter;
  13. }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typename Iterator::value_type //这行是返回类型
func(Iterator iter)
{
return *iter;
} //通过iterator_traits作用后的版本
template<typename Iterator>
typename iterator_traits<Iterator>::value_type //这行是返回类型
func(Iterator iter)
{
return *iter;
}

从长度上看,好像需要敲的代码更多了,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加上一层间接层呢?由于原生指针也是一种迭代器,而且不是一种类类型,因此原生指针并不能定义内嵌类型。这里通过实现iterator_traits的一个偏特化版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具体的实现如下:

  1. //iterator_traits的偏特化版本,针对迭代器是个原生指针的情况
  2. template<typename T>
  3. struct iterator_traits<T*>
  4. {
  5. typedef T value_type;
  6. };
 
//iterator_traits的偏特化版本,针对迭代器是个原生指针的情况
template<typename T>
struct iterator_traits<T*>
{
typedef T value_type;
};

大家在进行函数重载的时候,应该都曾遇到过以下的情况:

  1. //函数版本一
  2. void func(int *ptr)
  3. {
  4. //...
  5. }
  6. //函数版本二
  7. void func(const int *ptr)
  8. {
  9. //...
  10. }
 
//函数版本一
void func(int *ptr)
{
//...
} //函数版本二
void func(const int *ptr)
{
//...
}

以上两个函数虽然函数、形参个数和位置都一样,但它们不是同一个函数,而是函数重载的一种情况,也就是说函数形参的const和非const版本是不一样的,在函数版本一里面,可以修改指针ptr指向的数据,但是在函数版本二里面却不可以,因为传入的指针ptr是一个const指针。由此可以联想到,当将一个const指针作为模板形参传给前面声明的偏特化版本的iterator_traits会有发生什么情况呢?

  1. iterator_traits<const int*>::value_type  //获得的value_type是const int,并不是int
 
iterator_traits<const int*>::value_type  //获得的value_type是const int,并不是int

当我们想用iterator_traits萃取出value_type并声明一个临时变量时,却发现声明的变量是const类型,并不能进行赋值,这违背了我们的用意。我们需要一种方法区别const和非const才能避免这种误会的发生,答案很简单,只要另外再设计一个iterator_traits偏特化版本就可以了:

  1. template<typename T>
  2. struct iterator_traits<const T*>
  3. {
  4. typedef T value_type;
  5. }
 
template<typename T>
struct iterator_traits<const T*>
{
typedef T value_type;
}

现在,不论是自定义的迭代器,还是原生指针int*或者是const int*,都可以通过iterator_traits获取到正确的value_type。

2.2 iterator_traits中定义的类型

STL根据经验,定义了迭代器最常用到的五种类型:value_type、difference_type、pointer、reference、iterator_category,任何开发者如果想将自己开发的容器与STL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要为自己开发的容器的迭代器定义这五种类型,这样都可以通过统一接口iterator_traits萃取出相应的类型,下面列出STL中iterator_traits的完整定义:

  1. tempalte<typename I>
  2. struct iterator_traits
  3. {
  4. typedef typename I::iterator_category iterator_category;
  5. typedef typename I::value_type value_type;
  6. typedef typeanme I:difference_type difference_type;
  7. typedef typename I::pointer pointer;
  8. typedef typename I::reference reference;
  9. };
 
tempalte<typename I>
struct iterator_traits
{
typedef typename I::iterator_category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typename I::value_type value_type;
typedef typeanme I:difference_type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typename I::pointer pointer;
typedef typename I::reference reference;
};

下面会分别介绍一下这五种类型:

(1) 迭代器类型之一:value_type
       value_type就是指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例如,原生指针也是一种迭代器,对于原生指针int*,int即为指针所指对象的类型,也就是所谓的value_type。

(2) 迭代器类型之二:difference_type
       difference_type用来表示两个迭代器之间的距离,例如:

  1. int array[5] = {1, 2, 3, 4, 5};
  2. int *ptr1 = array + 1;//指向2
  3. int *ptr2 = array + 3;//指向4
  4. ptrdiff_t distance = ptr2 - ptr1;//结果即为difference_type
 
int array[5] = {1, 2, 3, 4, 5};
int *ptr1 = array + 1;//指向2
int *ptr2 = array + 3;//指向4
ptrdiff_t distance = ptr2 - ptr1;//结果即为difference_type

上面代码中,指针ptr2与ptr1相减的结果的类型就是difference_type,对于原生指针,STL以C++内建的ptrdiff_t作为原生指针的difference_type。

(3) 迭代器类型之三:reference_type

reference_type是指迭代器所指对象的类型的引用,reference_type一般用在迭代器的*运算符重载上,如果value_type是T,那么对应的reference_type就是T&;如果value_type是const T,那么对应的reference_type就是const T&。

(4) 迭代器类型之四:pointer

pointer就是指迭代器所指的对象,也就是相应的指针,对于指针来说,最常用的功能就是operator*和operator->两个运算符。因此,迭代器需要对这两个运算符进行相应的重载工作:

  1. T& operator*() const { return *ptr; } // T& is reference type
  2. T* operator->() const { return ptr; } // T* is pointer type
 
T& operator*() const { return *ptr; } // T& is reference type
T* operator->() const { return ptr; } // T* is pointer type

(5) 迭代器类型之五:iterator_category

iterator_category的作用是标识迭代器的移动特性和可以对迭代器执行的操作,从iterator_category上,可将迭代器分为Input Iterator、Output Iterator、Forward Iterator、Bidirectional Iterator、Random Access Iterator五类,具体为什么要这样分类,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效率,这也是STL的宗旨之一。具体的情况已经在本人的“《STL源码剖析》学习之迭代器”中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在多说了。

2.3 iterator_traits完整定义

为了保证iterator_traits可以正常工作,STL提供了一个iterator类,所有自定义的迭代器都必须继承自它,这样才能保证这些自定义的迭代器可以顺利地狱其它STL组件进行协作,iterator类具体定义如下:

  1. template<typename Category,
  2. typename T,
  3. typename Distance = ptrdiff_t,
  4. typename Pointer = T*,
  5. typename Reference = T&>
  6. struct iterator
  7. {
  8. typedef Category iterator_category;
  9. typedef T value_type;
  10. typedef Distance difference_type;
  11. typedef Pointer pointer;
  12. typedef Reference reference;
  13. };
 
template<typename Category,
typename T,
typename Distance = ptrdiff_t,
typename Pointer = T*,
typename Reference = T&>
struct iterator
{
typedef Category iterator_category;
typedef T value_type;
typedef Distance difference_type;
typedef Pointer pointer;
typedef Reference reference;
};

类iterator不包含任何成员变量,只有类型的定义,因此不会增加额外的负担。由于后面三个类型都有默认值,在继承它的时候,只需要提供前两个参数就可以了,如:

  1. template <typename T>
  2. class ListIter : public std::iterator<std::forward_iterator_tag, T>
  3. {
  4. //...
  5. }

STL源码剖析--迭代器(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TL源码剖析 迭代器(iterator)概念与编程技法(三)

    1 STL迭代器原理 1.1  迭代器(iterator)是一中检查容器内元素并遍历元素的数据类型,STL设计的精髓在于,把容器(Containers)和算法(Algorithms)分开,而迭代器(i ...

  2. STL源码剖析(迭代器)

    在STL中,容器跟算法是分开设计的,算法是通过迭代器来对容器进行操作的. 在算法运用迭代器的时候,可能会用到其相应的型别,例如返回值为容器中元素的型别,又或者说根据迭代器的类型来选择更好的算法等等. ...

  3. 【STL 源码剖析】浅谈 STL 迭代器与 traits 编程技法

    大家好,我是小贺. 点赞再看,养成习惯 文章每周持续更新,可以微信搜索「herongwei」第一时间阅读和催更,本文 GitHub : https://github.com/rongweihe/Mor ...

  4. STL"源码"剖析-重点知识总结

    STL是C++重要的组件之一,大学时看过<STL源码剖析>这本书,这几天复习了一下,总结出以下LZ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内容有点略多 :) 1.STL概述 STL提供六大组件,彼此可以组合 ...

  5. 【转载】STL"源码"剖析-重点知识总结

    原文:STL"源码"剖析-重点知识总结 STL是C++重要的组件之一,大学时看过<STL源码剖析>这本书,这几天复习了一下,总结出以下LZ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内容有点 ...

  6. (原创滴~)STL源码剖析读书总结1——GP和内存管理

    读完侯捷先生的<STL源码剖析>,感觉真如他本人所说的"庖丁解牛,恢恢乎游刃有余",STL底层的实现一览无余,给人一种自己的C++水平又提升了一个level的幻觉,呵呵 ...

  7. STL源码剖析读书笔记之vector

    STL源码剖析读书笔记之vector 1.vector概述 vector是一种序列式容器,我的理解是vector就像数组.但是数组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当我们分配 一个一定大小的数组的时候,起初也许我们 ...

  8. STL"源码"剖析

    STL"源码"剖析-重点知识总结   STL是C++重要的组件之一,大学时看过<STL源码剖析>这本书,这几天复习了一下,总结出以下LZ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内容有点略 ...

  9. 《STL源码剖析》相关面试题总结

    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raichen/p/5817158.html 一.STL简介 STL提供六大组件,彼此可以组合套用: 容器容器就是各种数据结构,我就不多说,看看 ...

随机推荐

  1. WC2018 即时战略

    交互题 一棵树,一开始只有 1 号点是已知的,其他的都是未知的,你可以调用函数 explore(x,y) ,其中 x 必须是已知的,函数会找到 x 到 y 路径上第二个点,并把它标成已知,求最小步数使 ...

  2. Brackets Sequence(升级版)

    个人心得:又是途径问题,我怕是又炸了.看了题解他的意思就是找出最短的添加顺序的断点,则只要 根据断点添加就好了,注意递归的奥妙之处吧,暂时还真得是拿他没办法. 题目描述: 定义合法的括号序列如下: 1 ...

  3. 深入理解http/https之缓存 2

    1:web缓存的实现 web缓存: WEB缓存(cache)位于Web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 缓存会根据请求保存输出内容的副本,例如html页面,图片,文件,当下一个请求来到的时候:如果是相同的URL, ...

  4. bzoj 2655 calc——拉格朗日插值

    题目:https://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2655 先考虑DP.dp[ i ][ j ]表示值域为 i .选 j 个值的答案,则 dp[ ...

  5. bzoj 2142 礼物——扩展lucas模板

    题目:https://www.lydsy.com/JudgeOnline/problem.php?id=2142 没给P的范围,但说 pi ^ ci<=1e5,一看就是扩展lucas. 学习材料 ...

  6. Linux基础命令-系统时间

    Linux启动时从硬件读取日期和时间信息,读取完成以后,就不再与硬件相关联 Linux的两种时钟 系统时钟:由Linux内核通过CPU的工作频率进行的: date:显示系统时间 +%D +%F dat ...

  7. 根据VM的TAG开停机

    公有云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开停机.由于计费是按时进行的,从而实现节省成本. Azure上用脚本按时开停机已经有很多部署的案例.本文将介绍采用VM Tag中规定的时间进行开停机的脚本. ...

  8. echo 的部分用法

    echo “内容” > 文件名 (会覆盖文件里的所有内容) echo “内容” >> 文件名 (追加内容到文件里,会另起一行写入) 如果您阅读过此文章有所收获,请为我顶一个,如果文章 ...

  9. svn更新报错:出现skipped:目标路径

    skipped 意为:跳过此目标文件: 一般出现在目标文件被删除后,重新更新情况下: 解决办法及结果: 1,回到此目标文件的上一层文件夹,team-clean up,结果不成功 2,回到此目标文件的上 ...

  10. LTE流程

    LTE 过程全流程 1. UE处于关闭状态 2. 打开UE电源. 3. 搜索附近的频率 4. 同步时间 5. 小区搜索 6. 小区选择 7. 解码MIB 8. 解码SIB 9. 初始化RACH过程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