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内存释放问题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ba7ec10100gk4k.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ba7ec10100gk4o.html
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当你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这个问题,貌似有不少人在问,不过都没有看到有什么很好解决的办法.那么我来谈谈这个问题.
先来说说free命令
[root@server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9 163 86 0 10 94
-/+ buffers/cache: 58 191
Swap: 511 0 511
其中:
total 内存总数
used 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free 空闲的内存数
shared 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buffers Buffer Cache和cached Page Cache 磁盘缓存的大小
-buffers/cache 的内存数:used - buffers - cached
+buffers/cache 的内存数:free + buffers + cached
可用的memory=free memory+buffers+cached
有了这个基础后,可以得知,我现在used为163MB,free为86,buffer和cached分别为10,94
那么我们来看看,如果我执行复制文件,内存会发生什么变化.
[root@server ~]# cp -r /etc ~/test/
[root@server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9 244 4 0 8 174
-/+ buffers/cache: 62 187
Swap: 511 0 511
在我命令执行结束后,used为244MB,free为4MB,buffers为8MB,cached为174MB,天呐都被cached吃掉了.别紧张,这是为了提高文件读取效率的做法.
为了提高磁盘存取效率, Linux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 除了对dentry进行缓存(用于VFS,加速文件路径名到inode的转换), 还采取了两种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针对磁盘块的读写,后者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这些Cache有效缩短了 I/O系统调用(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时间。"
那么有人说过段时间,linux会自动释放掉所用的内存,我们使用free再来试试,看看是否有释放>?
[root@server test]#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9 244 5 0 8 174
-/+ buffers/cache: 61 188
Swap: 511 0 511
MS没有任何变化,那么我能否手动释放掉这些内存呢???回答是可以的!
/proc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我们可以通过对它的读写操作做为与kernel实体间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修改/proc中的文件,来对当前kernel的行为做出调整.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调整/proc/sys/vm/drop_caches来释放内存.操作如下:
[root@server test]#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0
首先,/proc/sys/vm/drop_caches的值,默认为0
[root@server test]# sync
手动执行sync命令(描述:sync 命令运行 sync 子例程。如果必须停止系统,则运行 sync 命令以确保文件系统的完整性。sync 命令将所有未写的系统缓冲区写到磁盘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迟的块 I/O 和读写映射文件)
[root@server test]#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root@server test]#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3
将/proc/sys/vm/drop_caches值设为3
[root@server test]#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49 66 182 0 0 11
-/+ buffers/cache: 55 194
Swap: 511 0 511
再来运行free命令,发现现在的used为66MB,free为182MB,buffers为0MB,cached为11MB.那么有效的释放了buffer和cache.
有关/proc/sys/vm/drop_caches的用法在下面进行了说明
/proc/sys/vm/drop_caches (since Linux 2.6.16)
Writing to this file causes the kernel to drop clean caches,
dentries and inodes from memory, causing that memory to become
free.
To free pagecache, us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dentries and inodes, use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use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Because this is a non-destructive operation and dirty objects
are not freeable, the user should run sync(8) first.
==========================================================
# sync
#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cache释放:
To free pagecach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说明,释放前最好sync一下,防止丢数据。
因为LINUX的内核机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意去释放已经使用的cache。这些cache起来的内容可以增加文件以及的读写速度。
先说下free命令怎么看内存
[root@yuyii proc]#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515588 295452 220136 0 2060 64040
-/+ buffers/cache: 229352 286236
Swap: 682720 112 682608
其中第一行用全局角度描述系统使用的内存状况:
total——总物理内存
used——已使用内存,一般情况这个值会比较大,因为这个值包括了cache+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
free——完全未被使用的内存
shared——应用程序共享内存
buffers——缓存,主要用于目录方面,inode值等(ls大目录可看到这个值增加)
cached——缓存,用于已打开的文件
note:
total=used+free
used=buffers+cached (maybe add shared also)
第二行描述应用程序的内存使用:
前个值表示-buffers/cache——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大小,used减去缓存值
后个值表示+buffers/cache——所有可供应用程序使用的内存大小,free加上缓存值
note:
-buffers/cache=used-buffers-cached
+buffers/cache=free+buffers+cached
第三行表示swap的使用:
used——已使用
free——未使用
手动执行sync命令(描述:sync 命令运行 sync 子例程。如果必须停止系统,则运行 sync 命令以确保文件系统的完整性。sync 命令将所有未写的系统缓冲区写到磁盘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迟的块 I/O 和读写映射文件)
[root@server test]#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root@server test]#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3 !将/proc/sys/vm/drop_caches值设为3
有关/proc/sys/vm/drop_caches的用法在下面进行了说明
/proc/sys/vm/drop_caches (since Linux 2.6.16)
Writing to this file causes the kernel to drop clean caches,
dentries and inodes from memory, causing that memory to become
free.
To free pagecache, us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dentries and inodes, use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use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Because this is a non-destructive operation and dirty objects
are not freeable, the user should run sync(8) first.
linux下内存释放问题的更多相关文章
- linux下内存释放
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当你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为caching.这个问题,貌似有不少人在问,不过都没有看到有什么很好解决的办法 ...
- Linux下内存映射文件的用法简介
由于项目需要,所以学习了一下Linux下内存映射文件的用法,在这里共享一下自己的收获,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进行交流. 简介: 内存映射文件与虚拟内存有些类似,通过内存映射文件可以保留一个地址空间的区 ...
- 大并发连接的oracle在Linux下内存不足的问题的分析
大并发连接的oracle在Linux下内存不足的问题的分析 2010-01-28 20:06:21 分类: Oracle 最近一台装有Rhel5.3的40G内存的机器上有一个oracle数据库,数据库 ...
- Linux下内存查看命令
在Linux下面,我们常用top命令来查看系统进程,top也能显示系统内存.我们常用的Linux下查看内容的专用工具是free命令. Linux下内存查看命令free详解: 在Linux下查看内存我们 ...
- Linux下内存查看及详解
在Linux下面,我们常用top命令来查看系统进程,top也能显示系统内存.我们常用的Linux下查看内容的专用工具是free命令. Linux下内存查看命令free详解: 在Linux下查看内存我们 ...
- Linux下如何释放cache内存
转自: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5-02/112685.htm 在Linux下频繁存取文件后,物理内存会很快被用光,当程序结束后,内存不会被正常释放,而是一直作 ...
- Linux下内存问题检测神器:Valgrind
在写大型C/C++工程时难免会发生内存泄漏现象,系统编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效地处理与内存相关的问题.你的工作越接近系统,你就需要面对越多的内存问题.有时这些问题非常琐碎,而更多时候它会演变成一个调 ...
- linux下内存的统计和内存泄露类问题的定位
在产品的开发中,通过对当前系统消耗内存总量的统计,可以对产品所需内存总量进行精确的评估,从而选择合适的内存芯片与大小,降低产品的成本.在遇到内存泄露类问题时,经常会对此束手无策,本文通过对proc下进 ...
- Linux下内存泄漏工具【转】
转自:http://www.cnblogs.com/guochaoxxl/p/6970090.html 概述 内存泄漏(memory leak)指由于疏忽或错误造成程序未能释放已经不再使用的内存的情况 ...
随机推荐
- hdu 1714 RedField
RedField Time Limit: 1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S ...
- PAT 1050 螺旋矩阵
https://pintia.cn/problem-sets/994805260223102976/problems/994805275146436608 本题要求将给定的 N 个正整数按非递增的顺序 ...
- J2EE的十三个技术——EJB之消息驱动JMS
JMS--Java Message Service JAVA的消息服务,消息可实现两端通信. 用于访问面向消息中间件的标准api,他提供与厂商无关的访问方法,以访问消息收发服务. 特点:即使其中一方不 ...
- javascript replace 替换全部字符
$("#pageNote").html($("#note3").val().replace(/ /g, "").replace(/<b ...
- Python函数参数中的冒号与箭头
在一些Python的工程项目中,我们会看到函数参数中会有冒号,有的函数后面会跟着一个箭头,你可能会疑惑,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其实函数参数中的冒号是参数的类型建议符,告诉程序员希望传入的实参的类型.函数 ...
- Redis 与 Spring 集成
配置applicationContext.xml <!-- 连接池配置 --> <bean id="jedisPoolConfig" class="re ...
- 股神小D [点分治 or LCT]
题面 思路 点分治非常$naive$,不讲了,基本思路就是记录路径最小最大值.....然后没了 重点讲一下LCT的做法(好写不卡常)(点分一堆人被卡到飞起hhhh) 首先,这个路径限制由边限制决定,而 ...
- uoj185 [ZJOI2016]小星星 【dp + 容斥】
题目链接 uoj185 题解 设\(f[i][j]\)表示\(i\)为根的子树,\(i\)号点对应图上\(j\)号点时的方案数 显然这样\(dp\)会使一些节点使用同一个节点,此时总的节点数就不满\( ...
- 行为型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结构 意图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适用性 有多个的对象可以处理一个请求,哪个 ...
- [ CodeVS冲杯之路 ] P1295
不充钱,你怎么AC? 题目:http://codevs.cn/problem/1295/ 数据很小,直接DFS,加上剪枝 剪枝其实就是判重,首先深度是行下标,这里自带不重复,枚举的列下标,用 f 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