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mongodb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import pymongo
mongo_client = pymongo.MongoClient(host = db_host,port = db_port)#连接mongodb
mongo_db = mongo_client[db_name]#连接一个库

指定集合

MongoDB的每个数据库又包含许多集合(collection),它们类似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

下一步需要指定要操作的集合,这里指定一个集合名称为students。与指定数据库类似,指定集合也有两种方式:

mongo_db.students
mongo_db['students']

插入数据

接下来,便可以插入数据了。对于students这个集合,新建一条学生数据,这条数据以字典形式表示:

student = {
   'id': '20170101',
   'name': 'Jordan',
   'age': 20,
   'gender': 'male'
}

这里指定了学生的学号、姓名、年龄和性别。接下来,直接调用collection的insert()方法即可插入数据,代码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insert(student)print(result)

在MongoDB中,每条数据其实都有一个_id属性来唯一标识。如果没有显式指明该属性,MongoDB会自动产生一个ObjectId类型的_id属性。insert()方法会在执行后返回_id值。

运行结果如下:

5932a68615c2606814c91f3d

当然,我们也可以同时插入多条数据,只需要以列表形式传递即可,示例如下:

student1 = {
   'id': '20170101',
   'name': 'Jordan',
   'age': 20,
   'gender': 'male'
}

student2 = {
   'id': '20170202',
   'name': 'Mike',
   'age': 21,
   'gender': 'male'
}

result = collection.insert([student1, student2])
print(result)

返回结果是对应的_id的集合:

[ObjectId('5932a80115c2606a59e8a048'), ObjectId('5932a80115c2606a59e8a049')]

实际上,在PyMongo 3.x版本中,官方已经不推荐使用insert()方法了。当然,继续使用也没有什么问题。官方推荐使用insert_one()和insert_many()方法来分别插入单条记录和多条记录,示例如下:

student = {
   'id': '20170101',
   'name': 'Jordan',
   'age': 20,
   'gender': 'male'
}

result = collection.insert_one(student)
print(result)
print(result.inserted_id)

运行结果如下:

<pymongo.results.InsertOneResult object at 0x10d68b558>
5932ab0f15c2606f0c1cf6c5

与insert()方法不同,这次返回的是InsertOneResult对象,我们可以调用其inserted_id属性获取_id。

对于insert_many()方法,我们可以将数据以列表形式传递,示例如下:

student1 = {
   'id': '20170101',
   'name': 'Jordan',
   'age': 20,
   'gender': 'male'
}

student2 = {
   'id': '20170202',
   'name': 'Mike',
   'age': 21,
   'gender': 'male'
}

result = collection.insert_many([student1, student2])
print(result)
print(result.inserted_ids)

运行结果如下:

<pymongo.results.InsertManyResult object at 0x101dea558>
[ObjectId('5932abf415c2607083d3b2ac'), ObjectId('5932abf415c2607083d3b2ad')]

该方法返回的类型是InsertManyResult,调用inserted_ids属性可以获取插入数据的_id列表。

查询

插入数据后,我们可以利用find_one()或find()方法进行查询,其中find_one()查询得到的是单个结果,find()则返回一个生成器对象。示例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find_one({'name': 'Mike'})
print(type(result))
print(result)

这里我们查询name为Mike的数据,它的返回结果是字典类型,运行结果如下:

<class 'dict'>
{'_id': ObjectId('5932a80115c2606a59e8a049'), 'id': '20170202', 'name': 'Mike', 'age': 21, 'gender': 'male'}

可以发现,它多了_id属性,这就是MongoDB在插入过程中自动添加的。

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ObjectId来查询,此时需要使用bson库里面的objectid:

from bson.objectid import ObjectId

result = collection.find_one({'_id': ObjectId('593278c115c2602667ec6bae')})
print(result)

其查询结果依然是字典类型,具体如下:

{'_id': ObjectId('593278c115c2602667ec6bae'), 'id': '20170101', 'name': 'Jordan', 'age': 20, 'gender': 'male'}

当然,如果查询结果不存在,则会返回None。

对于多条数据的查询,我们可以使用find()方法。例如,这里查找年龄为20的数据,示例如下:

results = collection.find({'age': 20})
print(results)
for result in results:
   print(result)

运行结果如下:

<pymongo.cursor.Cursor object at 0x1032d5128>
{'_id': ObjectId('593278c115c2602667ec6bae'), 'id': '20170101', 'name': 'Jordan', 'age': 20, 'gender': 'male'}
{'_id': ObjectId('593278c815c2602678bb2b8d'), 'id': '20170102', 'name': 'Kevin', 'age': 20, 'gender': 'male'}
{'_id': ObjectId('593278d815c260269d7645a8'), 'id': '20170103', 'name': 'Harden', 'age': 20, 'gender': 'male'}

返回结果是Cursor类型,它相当于一个生成器,我们需要遍历取到所有的结果,其中每个结果都是字典类型。

如果要查询年龄大于20的数据,则写法如下:

results = collection.find({'age': {'$gt': 20}})

这里查询的条件键值已经不是单纯的数字了,而是一个字典,其键名为比较符号$gt,意思是大于,键值为20。

另外,还可以进行正则匹配查询。例如,查询名字以M开头的学生数据,示例如下:

results = collection.find({'name': {'$regex': '^M.*'}})

这里使用$regex来指定正则匹配,^M.*代表以M开头的正则表达式。

这里将一些功能符号再归类为下表。

关于这些操作的更详细用法,可以在MongoDB官方文档找到: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reference/operator/query/。

计数

要统计查询结果有多少条数据,可以调用count()方法。比如,统计所有数据条数:

count = collection.find().count()print(count)

或者统计符合某个条件的数据:

count = collection.find({'age': 20}).count()
print(count)

运行结果是一个数值,即符合条件的数据条数。

8. 排序
排序时,直接调用sort()方法,并在其中传入排序的字段及升降序标志即可。示例如下:

results = collection.find().sort('name', pymongo.ASCENDING)
print([result['name'] for result in results])

运行结果如下:

['Harden', 'Jordan', 'Kevin', 'Mark', 'Mike']

这里我们调用pymongo.ASCENDING指定升序。如果要降序排列,可以传入pymongo.DESCENDING。

偏移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想只取某几个元素,这时可以利用skip()方法偏移几个位置,比如偏移2,就忽略前两个元素,得到第三个及以后的元素:

results = collection.find().sort('name', pymongo.ASCENDING).skip(2)
print([result['name'] for result in results])

运行结果如下:

['Kevin', 'Mark', 'Mike']

另外,还可以用limit()方法指定要取的结果个数,示例如下:

results = collection.find().sort('name', pymongo.ASCENDING).skip(2).limit(2)
print([result['name'] for result in results])

运行结果如下:

['Kevin', 'Mark']

如果不使用limit()方法,原本会返回三个结果,加了限制后,会截取两个结果返回。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库数量非常庞大的时候,如千万、亿级别,最好不要使用大的偏移量来查询数据,因为这样很可能导致内存溢出。此时可以使用类似如下操作来查询:

from bson.objectid import ObjectId
collection.find({'_id': {'$gt': ObjectId('593278c815c2602678bb2b8d')}})

这时需要记录好上次查询的_id。

更新

对于数据更新,我们可以使用update()方法,指定更新的条件和更新后的数据即可。例如:

condition = {'name': 'Kevin'}
student = collection.find_one(condition)
student['age'] = 25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condition, student)
print(result)

这里我们要更新name为Kevin的数据的年龄:首先指定查询条件,然后将数据查询出来,修改年龄后调用update()方法将原条件和修改后的数据传入。

运行结果如下:

{'ok': 1, 'nModified': 1, 'n': 1, 'updatedExisting': True}

返回结果是字典形式,ok代表执行成功,nModified代表影响的数据条数。

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set操作符对数据进行更新,代码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condition, {'$set': student})

这样可以只更新student字典内存在的字段。如果原先还有其他字段,则不会更新,也不会删除。而如果不用$set的话,则会把之前的数据全部用student字典替换;如果原本存在其他字段,则会被删除。

另外,update()方法其实也是官方不推荐使用的方法。这里也分为update_one()方法和update_many()方法,用法更加严格,它们的第二个参数需要使用$类型操作符作为字典的键名,示例如下:

condition = {'name': 'Kevin'}
student = collection.find_one(condition)
student['age'] = 26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_one(condition, {'$set': student})
print(result)
print(result.matched_count, result.modified_count)

这里调用了update_one()方法,第二个参数不能再直接传入修改后的字典,而是需要使用{'$set': student}这样的形式,其返回结果是UpdateResult类型。然后分别调用matched_count和modified_count属性,可以获得匹配的数据条数和影响的数据条数。

运行结果如下:

<pymongo.results.UpdateResult object at 0x10d17b678>
1 0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condition = {'age': {'$gt': 20}}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_one(condition, {'$inc': {'age': 1}})
print(result)
print(result.matched_count, result.modified_count)

这里指定查询条件为年龄大于20,然后更新条件为{'$inc': {'age': 1}},也就是年龄加1,执行之后会将第一条符合条件的数据年龄加1。

运行结果如下:

<pymongo.results.UpdateResult object at 0x10b8874c8>
1 1

可以看到匹配条数为1条,影响条数也为1条。

如果调用update_many()方法,则会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数据都更新,示例如下:

condition = {'age': {'$gt': 20}}
result = collection.update_many(condition, {'$inc': {'age': 1}})
print(result)
print(result.matched_count, result.modified_count)

这时匹配条数就不再为1条了,运行结果如下:

<pymongo.results.UpdateResult object at 0x10c6384c8>
3 3

可以看到,这时所有匹配到的数据都会被更新。

删除

删除操作比较简单,直接调用remove()方法指定删除的条件即可,此时符合条件的所有数据均会被删除。示例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remove({'name': 'Kevin'})
print(result)

运行结果如下:

{'ok': 1, 'n': 1}

另外,这里依然存在两个新的推荐方法——delete_one()和delete_many()。示例如下:

result = collection.delete_one({'name': 'Kevin'})
print(result)
print(result.deleted_count)
result = collection.delete_many({'age': {'$lt': 25}})
print(result.deleted_count)

运行结果如下:

<pymongo.results.DeleteResult object at 0x10e6ba4c8>
1
4

delete_one()即删除第一条符合条件的数据,delete_many()即删除所有符合条件的数据。它们的返回结果都是DeleteResult类型,可以调用deleted_count属性获取删除的数据条数。

其他操作

另外,PyMongo还提供了一些组合方法,如find_one_and_delete()、find_one_and_replace()和find_one_and_update(),它们是查找后删除、替换和更新操作,其用法与上述方法基本一致。

另外,还可以对索引进行操作,相关方法有create_index()、create_indexes()和drop_index()等。

关于PyMongo的详细用法,可以参见官方文档:http://api.mongodb.com/python/current/api/pymongo/collection.html。

另外,还有对数据库和集合本身等的一些操作,这里不再一一讲解,可以参见官方文档:http://api.mongodb.com/python/current/api/pymongo/。

mongodb(四):对文档操作增删查改(python)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QL Server 表的管理_关于表的操作增删查改的操作的详解(案例代码)

    SQL Server 表的管理_关于表的操作增删查改的操作的详解(案例代码) 概述: 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个表都必须有个表名. SQL CREATE TABLE 语法 CREATE TABLE tabl ...

  2. mongoDB 文档操作_查

    基本查询命令 find 查找复合条件的所有文档 命令 db.collection.find(query,field) 参数 query 查找条件 格式: {ssss:"xxx"}是 ...

  3. MongoDB 集合与文档操作

    一.创建DB 1.查看DB >show dbs 2.创建DB >use mydb 3.查看当前DB >db 4.删除DB >use mydb >db.dropDataba ...

  4. MongoDB学习笔记——文档操作之查询

    查询文档 使用db.COLLECTION_NAME.findOne()可以查询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一条数据 预发格式如下: db.COLLECTION_NAME.findOne(<query> ...

  5. MongoDB学习笔记——文档操作之增删改

    插入文档 使用db.COLLECTION_NAME.insert() 或 db.COLLECTION_NAME.save() 方法向集合中插入文档 db.users.insert( { user_id ...

  6. MongoDB内嵌文档操作

    实体定义: [BsonIgnoreExtraElements] public class Person : BaseEntity { public string FirstName { get; se ...

  7. MongoDB学习之(三)增删查改

    发现一篇Java操作MongoDb不错的文章,记录一下: https://www.cnblogs.com/sa-dan/p/6836055.html 基本功能. import java.util.Ar ...

  8. Oracle数据库对表基本的操作--增删查改

    --向student表中加入入学时间属性,其数据类型为日期型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come date; --删除student表中的入学时间属性alter table st ...

  9. 前端(十八)—— jQuery高级操作:选择器、文本属性与类、事件、文档操作、动画、结构关系

    JQ选择器.文本属性与类.事件.文档操作.动画.结构关系 可参考jQuery的API文档 一.选择器 1.css语法匹配 标签 | 类 | id | 交集 群组 | 后代 | 兄弟 伪类 | 属性 $ ...

随机推荐

  1. Web应用中解决问题的方案步骤?

    我们学一个东西,通常两个目的: - 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 - 为了解决将来可能会有的问题 所以,在学这些东西之前,先必须了解,它们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 在Web应用中,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类 ...

  2. Java8新特性之函数式接口

    <Java 8 实战>学习笔记系列 定义 函数式接口只定义一个抽象方法,可以有多个默认方法 函数式接口的接口名上,会被@FunctionalInterface标注 作用 函数式接口的方法可 ...

  3. BUAA_OO_2020_Unit4_总结博客

    BUAA_OO_2020_Unit4_总结 2020年春季学期第十六周,OO第四单元即最终章落下帷幕,本单元是利用Java进行UML类图的解析,完成对类图.顺序图.状态图的内部查询操作与简单的规则判断 ...

  4. 打个总结:Web性能优化

    前段时间优化一个公司历史老项目的Web性能,却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反思良多. 我通过Chrome的Lighthouse工具可以看出一些性能参数和问题反馈,我逐一对其进行优化. 根据资源请求的不同, ...

  5. linux最小化安装命令补全

    bash-completion 需要安装bash-completion才能补全,安装后,重新打开一个窗口就能生效.

  6. vue入门的第一天: v-on使用

    v-on的使用 简介: v-on 是一个事件绑定机制,可以缩写为@ 如: <input type="button" value="按钮" v-on:cli ...

  7. python动态柱状图图表可视化:历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

    本来想参照:https://mp.weixin.qq.com/s/e7Wd7aEatcLFGgJUDkg-EQ搞一个往年编程语言动态图的,奈何找不到数据,有数据来源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这里找到了一个 ...

  8. twaver html5 如何设置节点不可拖动

    解决思路: 1.创建一个不可移动的图层  :  layer 2.设置不可拖动的节点node 的图层为 layer 见代码: var box = new twaver.ElementBox(); var ...

  9. springmvc-实现增删改查

    30. 尚硅谷_佟刚_SpringMVC_RESTRUL_CRUD_显示所有员工信息.avi现在需要使用restful风格实现增删改查,需要将post风格的请求转换成PUT 请求和DELETE 请求 ...

  10. postman使用小结(一)

    postman可以用来做接口测试. 下面是使用的基本步骤: 1新建http请求: 2设置请求类型get/post/put/delete...: 3设置请求的url: 4设置请求的Header头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