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的存储机制  

A、内存中有一份完整的元数据(内存meta data)
B、磁盘有一个“准完整”的元数据镜像(fsimage)文件(在namenode的工作目录中)
C、用于衔接内存metadata和持久化元数据镜像fsimage之间的操作日志(edits文件)

NameNode和Secondary NameNode元数据管理机制

客户端每次对文件的操作,如果涉及到元数据的更新(读除外),比如说更改文件的名称,路径,移动,复制,上传,删除等,除了查之外,其他增删改都会有可能涉及到与元数据的更改。dfs不支持客户端更改文件内容,只能在文件后面追加。

注:当客户端对hdfs中的文件进行新增或者修改操作,操作记录首先被记入edits日志文件中,当客户端操作成功后,相应的元数据会更新到内存meta.data中。当日志里面累积的操作记录越来越多,与老的fsimage相差越来越大,这时候需要由Secondary NameNode定期把edits文件和老的fsimage做一个合并上传上NameNode替换掉老的fsimage,这时候NameNode上的fsimage文件和内存上的元数据永远保持在一个小的差距里面。NameNode工作时,它的元数据查询都是找内存的,不会去找fsimage,也不会去找edits。
 
XML处理器输出 fsimage 的 xml 文档,包含了 fsimage 中的所有信息,比如 inodeid 等。该处理器的输出支持XML工具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由于XML语法格式的冗余,该处理器的输出也最大。实例如下:
  1. [root@srv02 hadoop]# hdfs oiv -i fsimage -p XML -o fsimage.xml
  2. [root@srv02 hadoop]# cat fsimage.xml

edits文件是操作记录文件,也可以查看个究竟:

  1. hdfs oev -i edits edits_0000000000000013356-0000000000000013357 -o edits.xml

  

 

Hadoop- NameNode和Secondary NameNode元数据管理机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dfs文件上传机制与namenode元数据管理机制

    1.hdfs文件上传机制 文件上传过程:   1.客户端想NameNode申请上传文件, 2.NameNode返回此次上传的分配DataNode情况给客户端 3.客户端开始依向dataName上传对应 ...

  2. HDFS中NameNode和Secondary NameNode工作机制

    NameNode工作机制 0)启动概述 Namenode启动时,首先将映像文件(fsimage)载入内存,并执行编辑日志(edits)中的各项操作.一旦在内存中成功建立文件系统元数据的映像,则创建一个 ...

  3. HDFS元数据管理机制

    元数据管理概述 HDFS元数据,按类型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文件.目录自身的属性信息,例如文件名,目录名,修改信息等. 2.文件记录的信息的存储相关的信息,例如存储块信息,分块情况,副本个数 ...

  4. 【Hadoop】HDFS原理、元数据管理

    1.HDFS原理 2.元数据管理原理

  5. hadoop学习笔记肆--元数据管理机制

    1.首先,认识几个名词 (1).NameNode中读.写.以及DataNode映射等信息叫做“元数据” ,NameNode元数据存放位置有.内存.fsimage.edits log三个位置. (2). ...

  6. 1 weekend110的NN元数据管理机制 + NN工作机制 + DN工作原理

    第一天的笔记,是伪分布hadoop集群搭建, 后面是hadoop Ha的分布式集群搭建 第一天,是HDFS的shell操作 NN工作机制 里面是二进制 DN工作原理 上传完了之后,在hdfs的虚拟路径 ...

  7. Secondary NameNode:的作用?

    前言 最近刚接触Hadoop, 一直没有弄明白NameNode和Secondary NameNode的区别和关系.很多人都认为,Secondary NameNode是NameNode的备份,是为了防止 ...

  8. Secondary NameNode 的作用

    https://blog.csdn.net/xh16319/article/details/31375197 很多人都认为,Secondary NameNode是NameNode的备份,是为了防止Na ...

  9. Secondary NameNode:它究竟有什么作用?

    前言 最近刚接触Hadoop, 一直没有弄明白NameNode和Secondary NameNode的区别和关系.很多人都认为,Secondary NameNode是NameNode的备份,是为了防止 ...

随机推荐

  1. Android开发系列(二十三):实现带图片提示的Toast提示信息框

    Android中的Toast是非经常见的一个消息提示框.可是默认的消息提示框就是一行纯文本.所以我们能够为它设置一些其它的诸如是带上图片的消息提示. 实现这个非常easy: 就是定义一个Layout视 ...

  2. apue学习笔记(第十二章 线程控制)

    本章将讲解控制线程行为方面的详细内容,而前面的章节中使用的都是它们的默认行为 线程属性 pthread接口允许我们通过设置每个对象关联的不同属性来细调线程和同步对象的行为.管理这些属性的函数都遵循相同 ...

  3. DisplayPort的时钟隐藏和时钟恢复

    转:DisplayPort的时钟隐藏和时钟恢复 无时钟线的视频数据传输是DP协议的一大特点,将时钟信号隐藏在数据中是传输协议的设计趋势.时钟恢复技术也是DP芯片设计的关键技术.在这说一下在发送端时钟是 ...

  4. HDMI原理图信号PIN脚

    HDMI(19Pin)/DVI(16 pin)的功能是热插拔检测(HPD),这个信号将作为主机系统是否对HDMI/DVI是否发送TMDS信号的依据.HPD是从显示器输出送往计算机主机的一个检测信号.热 ...

  5. Content Security Policy

    资料来源:阮一峰博客 一.背景 XSS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网页安全漏洞,“网页安全政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简介 CSP的实质是白名单制度,明确告诉客户端那些外部资源可以加载和执行. CSP 大大增强 ...

  6. Dell 刀片服务器CentOS6.5mini开机20~30分钟宕机

    今天查看系统日志发现大量的nf_conntrack: table full, dropping packet. 错误 cat /var/log/messages | moreJun  7 09:52: ...

  7. kotlin 语言入门指南(一)--基础语法

    基于官网的Getting Start的基础语法教程部分,一共三节,这篇是第一节,翻译如下: 基础语法 定义一个包 包的声明必须放在文件头部: package my.demo import java.u ...

  8. convert from EST/EDT to GMT

    TimeZoneInfo est = TimeZoneInfo.FindSystemTimeZoneById("Eastern Standard Time"); DateTime ...

  9. shader学习之一:Properties语义块支持的数据类型

    _Int ("Int",Int)=2为:变量名("面板显示的名称",数据类型) 对于Int,Float,Range这些数字类型的属性,默认值为单独的数字.对于贴 ...

  10. iOS程序自动检测更新的实现

      本文转载至 http://blog.csdn.net/davidsph/article/details/8931718 App Store自动更新itunes     之前项目需要用到app自动更 ...